谦谦美君子

在美国生活了32年的谦谦君子
个人资料
谦谦美君子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相鲁嗜鱼

(2019-06-16 09:27:34) 下一个

相鲁嗜鱼

(先秦诸子学习笔记之十二)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

寓言故事原文出自《韩非子》。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jǐ)鱼。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译文。公孙仪特别喜欢吃鱼。做鲁国的宰相时,国人都争相买鱼送给他吃,公孙仪先生却不接受。他的弟子们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的鱼,一定会迁就他们;迁就他们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不当宰相了,尽管我爱吃鱼,人们也不一定会再送鱼给我,我自己此时也吃不起鱼了。所以,如果不收别人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我也就能够长期供给自己吃鱼。”

感悟。公孙仪嗜鱼但拒鱼的故事,千百年来之所以被人们传为美谈,就是因为他能够清醒认识个人好恶与事业兴衰成败之间的关系,始终做到管住小节,抵御诱惑,慎其所好。公仪休不徇私受贿,值得称赞;其实他反对贪赃受贿的出发点一点也不“高大上”,只是怕自己因受鱼而被免相,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而已。

韩非子善于用浅显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再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220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鲁相”不多,贪官却如鲫鱼过江,又如飞蛾扑火、前仆后继莫不如是。是贪官的智商退化,反不如两千年前的“鲁相”吗?非也。今天的大部分贪官都是受过正规高等教育,有的还弄个“在读博士”什么的。表面看他们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实真正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坚信“人本恶”的韩非子为此开出的药方是健全带严刑和重罚的“法治”制度,依法治国。任其贪腐的土壤存在而不根除,有如老百姓说的,“蹲在茅坑边上打苍蝇”。所以,一味强调“德治”有舍本求末之嫌。

 

二零一九年六月十六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