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既完美

当下,是什么?这是一个无法言说的谜
正文

深谈《无努力》

(2019-07-14 09:06:22) 下一个

读者:

记得明亮在这里谈过多次关于修行的话题。今天刚好读到Ramana Maharshi 的一段话,很有感触。借明亮的一亩三分地贴一下: 
There is a state beyond our efforts or effortlessness. Until it is realized effort is necessary.

 

明亮:

 

上面的评论很有意思,值得深入地谈谈。我多次提到,没有深刻明白《无努力》,就没有明白。虽然我这样说,听众的理解就肤浅了,完全没有明白“无努力”是及其微妙的,和听众思想上的理解不是一回事。

先让我举一个例子吧,有一天,某人问我:“到底需要不需要努力?”,我说:“不需要,什么努力都不需要”。他听完我的话后以为自己明白了我的意思,就说:“从现在开始,一旦发现自己努力了,就立刻放松下来,不努力了”。

现在我问大家,这位先生真的明白了“无努力”的含义吗?

完全没有!他思想上理解的“无努力”和我说的“无努力”不是一个范畴的。如果他发现自己在努力,就停止努力,转变成不努力,其实这个转变本身就是一种隐蔽的努力。在经验场中,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把“努力”转化为“不努力”其实还是一种努力。很多人努力地让自己进入不努力,适得其反,他们变得更纠结了,更焦躁了。每当他们发现努力了,就努力地把“努力”转化为“无努力”,好像一个警察先生老是站在自己身后监察自己的一言一行一思一念,多麻烦啊?这种努力地让自己轻松的心态,不就是另一个形式的努力了吗?不就是另一个形式的纠结了吗?

真正的《无努力》完全超越经验场中的“努力”和“不努力”对立面。也就是说,在经验体验中,一旦你发现自己努力了,就随它去努力,不必要刻意压抑感觉上的努力。你品味到“努力了”,就够了,至于感觉上是怎样,去它的,随便,不刻意去修改什么,随便这种感觉上的“努力”自由发展下去。

换一个说法,真正的《无努力》就是我以前常常说的《高级不在乎》,虽然用词不同,意思完全一致。真正的无努力不会在乎努力的。好像对自己说:“我努力了吗?也许是吧,也许不是吧,我分不清哪样是努力,哪样是不努力,随便哪样有什么关系呢?我不在乎!”。RAMANA大师说的好:A state beyond our efforts and effortlessness. 就是说:真正的无努力超越经验场中的“努力”和“不努力”对立面。下面我用一些句子,让你真正品尝到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努力》:

对于经验场中的“努力”,不在乎,无所谓,也不确定它们真的是思想告诉你的“努力”。一切都是同一个能量震荡。

对于经验场中的“不努力”,不在乎,无所谓,也不确定它们真的是思想告诉你的“不努力”。一切都是同一个能量震荡。

努力了?OK。放松了?OK。你不再觉得努力比放松在价值上高一些或低一些,也不觉得放松比努力在高级一些。你甚至不确定“努力”和“放松”这些概念。做一个比喻,前者能量震荡频率是200HZ,后者能量震荡频率是50HZ,有本质区别吗?完全没有!根本没有前者或后者,前后两者的对立差别都仅仅是“看上去有,其实没有的”。它们都是同一个能量在不断变颜色,其实啥都不变。

你不会因为放松了,就多了一些价值,高尚起来了。你也不会因为努力了,就少了一些价值,堕落下去了。完全不是思想告诉你的逻辑!一切经验场中的显现形式都是等价的。

真正的《无努力》其实就等于《高级不在乎》,其实也等于《无分辨》。

但《无分辨》也会经常被误解成不分东西,不分好坏。不是这样的!真正的《无分辨》包含了一切表象经验中的“分辨“。比如,我遇到危险,当然会自动地躲避,我不会因为自发自动地躲避危险而定义为”分辨“,因为我不在乎任何表象经验中的”分辨“和”不分辨“。我超越了这些表象经验中的两元对立矛盾。

我可以在经验场中自由“分辨”,但只是自发自动的,并非出于“我”这个“人”的意志。表象经验中的看似出来的“分辨”其实并不真的是分辨,而是无法言说的无限终极能量震荡形式而已,是思想上把这种能量震荡形式定义为:“你分辨了”,陷入了思想逻辑循环中去了。

我不会对自己说:你现在努力了,或,你现在没有努力。我也不会对自己说:你现在分辨了,或,你现在没有分辨。对于我来说,一切经验形式,都是同一无二的无限终极能量流,我没有什么“努力”和“不努力”概念,我顺着能量流下去,看似按概念行事,其实没有。我没有“分辨”和“不分辨”概念,我顺着能量下去,看似有无数的“分辨“在发生,但对于我来说,它们都是能量震荡形式,而没有”分辨“和”不分辨“概念。

一旦你提出问题来了,要和我讨论,我就会顺着你的逻辑跟你讨论。你说有“努力“,我就承认对于你来说,这些逻辑概念是有意义的。这是对于你来说的“意义”,对于我来说没有意义。

虽然我常常告诉大家,要品味高级的不在乎,要品味高级的无努力。但我没有建议你“停止努力”,也没有建议你“停止在乎”。因为你在没有明白之前,是无法停止努力的。你在没有明白之前,是无法停止在乎的。你思想上理解的的不在乎不是真正的不在乎,还是一种在乎。你思想上理解的无努力,其实还是一种努力。

还有一种说法:

我建议你继续努力修行,最终发现,努力的目的就是发现不需要努力。修行的目的就是发现不需要修行。

打坐的目的是什么?某刻你会品味到,打坐和不打坐没有任何区别。打坐并非必要,也未尝不可。It doesn’t matter 。

醒悟的目的是什么?醒悟的目的就是发现思想概念上的醒悟不成立。没有属于“你这个人”的醒悟,没有属于思想意识上的搞清楚。当我听到你说:“我什么都不知道”,这就差不多了。

你是无法在思想上理解:“没有道路”。你只能顺着思想认为的“道路”走下去,也许是你认为的修行吧,也许是你认为的静坐吧,也许是你认为的练功夫吧,也许是你认为的闭关吧,都没有关系。通过走这些“道路”,你会发现没有任何道路可走,连“道路”这个看似合理的逻辑概念都不成立。

我以前做过静坐,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走过各种道路。但突然明白了,这些都是经验而已,和晚上的梦境一样,是看似的,其实不是那回事。也就是说,看似像走道路,其实不是走道路,而是能量流自己给自己的“走道路”感觉,除了感觉是这样,并不真的是这回事。到底是咋回事?当这个问题自动消亡了,就是《如是》。所以,我建议你品味金刚经中的这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努力不是努力,是梦幻泡影。

不努力不是不努力,是梦幻泡影。

分辨不是分辨,是梦幻泡影。

不分辨不是不分辨,是梦幻泡影。

道路不是道路,是梦幻泡影。

修行不是修行,是梦幻泡影。

瑜伽不是瑜伽,是梦幻泡影。

经验不是经验,是梦幻泡影。

一切思想上认为的,都不是思想上认为的那回事,是梦幻泡影。

只有一个词:如是。

再简单精进一点,只有一个字:是。

 

 

============Q&A===============

读者:

正如你不断强调这是只给少数人讲的密经,在修行事项上,恐怕只适合少数中的少数:见道(That)者。 
如佛在金刚经说的: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到了彼岸,自然要弃舟而行。但对于还没到彼岸的大多数来说,找条适合渡自己的舟(修行方法)还是需要的吧?

明亮:

你说的对,也不对。 

对在于,如果思想告诉你有路,当然要找路走路了。如果你通过思想去压抑找路走路,一个思想去改变另一个思想,希望这样的改变会获得成果,其实,不自觉就陷入了逻辑循环。所以,不必刻意压抑或排斥一种行为,只要“见”到就可以了,并非找路走路会得到什么成果,“见”或“观”到看似自己在路上本身即是成果。要求非常不高吧! 


不对在于:如果你一直假设自己是一个人,不属于某些“少数人”能够一下子看破一切立刻明白,那么这样的思想假设就等于自己给自己预设了思维逻辑牢笼。一旦思想上认为是这种情况,经验上就会符合思想解释,显现出符合思想的虚幻“现实”来,自我暗示自我做实自我忽悠。如果你不质疑“我是一个人”,那么在经验感受上就自我做实了“我是一个人”了。如果你相信了“修行就是长途跋涉”,那么正因为把这个思想当真,不是的情况就看似成这个情况了。不要相信思想告诉你的一切情况。

注意,观察到思想诉说的内容,可以按照思想诉说的逻辑行事,但不等于相信思想诉说的逻辑。这是非常非常微妙的,人们简单的认为,你按照思维逻辑行事,就等于相信了思维逻辑,其实不然。 

当第一个思想说“需要努力”,第二个思想说“不要努力”,然后第二个思想上来和第一个思想斗争了。就算这个情况发生,也不要在乎,不要当这个看似的“斗争”当真了,这就进入了“观察”或“如是观”范畴了。我很难用语言描述,你自己去品味它的微妙。 

当第一个思想说“需要努力”,你立刻“观察”到了,你无所谓,随便它去。“观察”到了就等于成功了,而不是去纠正任何思想内容。 

当第二个思想上来说:“不需要努力”,你立刻“观察”到了,你也无所谓第二个思想和第一个思想产生了矛盾或斗争,让它们去斗争吧矛盾吧,你的“观察”到了,就是深层的真正成功了。 

“见”不是改变任何情况,“见”就是直插根本,发现一切“情况”都仅仅是看似这样,其实不是这样。既然看似这样,其实不是这样,何必去纠正任何情况呢? 

一切情况看似成立,其实不成立。你只要观察到就是成功了。 

简单吧!?

 

 

读者:

先生,你说按照思维逻辑行事,不当真。然而长期沉溺于一种嗜好,比如打游戏,赌博,甚至吸毒,恐怕很难做到应作如是观,沉溺放纵吗?好像又不是,不当真就好。但心还是矛盾着,不断进行心理拉锯战,有时候就是清醒地看着自己沉沦。

 

明亮:

其实,我的态度已经在前面的回复中了,现在我把“无努力”词改成“沉溺“,看看是否是一个道理: 

当第一个思想说“沉溺”,第二个思想说“不要沉溺”,然后第二个思想上来和第一个思想斗争了。就算这个情况发生,也不要在乎,不要当这个看似的“斗争”当真了,这就进入了“观察”或“如是观”范畴了。我很难用语言描述,你自己去品味它的微妙。 

当第一个思想说“我在沉溺”,你立刻“观察”到了,你无所谓,随便它去。“观察”到了就等于成功了,而不是去纠正任何思想内容。 

当第二个思想上来说:“我不要沉溺”,你立刻“观察”到了,你也无所谓第二个思想和第一个思想产生了矛盾或斗争,让它们去斗争吧矛盾吧,你的“观察”到了,就是深层的真正成功了。 

也就是说,你可以“沉溺”,无所谓,也可以“不沉溺”,无所谓,就算这两个情况看似搏斗起来了,同样无所谓。高级的不在乎包含一切经验场中看似的对立面。“沉溺”是OK的,“反沉溺”也是OK的,当“反沉溺”去压抑“沉溺”,也是OK的,你都“观察”到了,不在乎,无所谓,随便它们怎样。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吧,有两个海浪,第一个说去“左”,第二个说去“右”,但你不是局限于某一个海浪,你是整个无限的大海,对于你来说,第一个海浪去左是OK的,第二个海浪去右也是OK的,甚至第一个和第二个打起来,也是OK的,对于你来说,一切情况都是OK的。 

高级微妙的瑜伽不排斥任何经验中的情况。就算连表相中的“排斥”也OK,你放过它们。 

这种微妙程度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对于我来说,我看不到任何矛盾,就算在表相中每个人都说:”这是一个矛盾,这是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我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整体能量流,一会流这里,一会儿流那里,随便海浪流哪里,无限的大海是不受影响的。

 

逐渐地,你感觉到不需要维持任何状态,错误?就错误吧,WHO CARES。正确了?就正确了,不期待“正确”状态会长久保持不变,WHO CARES,这就是进入了无阻力了。《无阻力》不完全意味着表面上不显现出阻力来了。比如,有时候你会自发地拒绝某人的要求,比如,有时候,你会自发地接受某人的要求,这些“拒绝”或“接受”在别人眼睛里看来好像是你施加了阻力,妨碍了他们的意愿。你不会觉得施加了任何阻力,某时的“拒绝”完全出自自发的,用英文就是SPONTANEOUS的,不是预谋的。某时的“接受”也是完全出自自发的,自动的,真正的意志不出于个体的“我”,而是无限整体做的选择。是整体的“为”,不是“你的为”。你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因为没有个体的“你”需要为任何表相行为负责。一切都是‘它’的作为,当然由‘它’负责了,你自得其乐,放下了大包袱。 

真正的《无阻力》或《无努力》或《无分辨》包含了表相经验中看似的“阻力”和“努力”和“分辨”,外人完全看不出来。你不需要外人来称赞你。对于你来说,你对自己是完完全全的原谅。你的错不是错,你的对也不是对,你的分辨不是分辨。你的一切都是‘它’,‘它’就是无限的能量震荡,能量震荡频率不同,怎么会有正确或错误概念呢?‘它’作为能量流,完全超越对和错的范畴。你就是‘它’。你放下了一个大包袱,不再天天担心:“别人会怎样看我?”,“我这样做,万一造成坏的结果怎么办?”,等等之类的纠结。 

奇妙的是,随着你的敏感度不断积累提高,现实好像开始符合你的新的看法了,当你不再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人”,而明白自己就是无限的无对无错的整体能量流了,那么现实好像就回应你的新的看法,现实就越来越显现出能量化了,而不是原先的“物体”化了,原先你感觉到一个一个的人在你眼前走过,现在你感觉到一股一股的能量流过,它们都是你自己的能量流。中国的气功,最早就是和自己的“气”融合一体,其实就是我说的《无限终极能量流》。可惜,实在大部分无法明白,气功就肤浅化了变质成“身体的功夫”了。其实,当下你就是无限整体的能量流,但一旦你相信了思想诉说的片面故事:”我是一个人“,那么无限能量就会符合这种片面的解释,你就看不出自己的能量了。 

当你接触到自己无限的能量,那个威力是无法形容的,无限的巨大。你不需要解决任何问题,因为一切都拜倒在你的脚下,当然这是比喻而已,给你信心。别真的以为有一个现实在一边,有一个你在另一边。现实和你是无二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6)
评论
olive-c 回复 悄悄话 看着人们冥想,做瑜伽,锻炼那个肉体。不是一般地好笑!
olive-c 回复 悄悄话 一碗孟婆汤就使人如此疯癫,还认为自己特努力认真地在生活,哈哈。
我就想哈哈哈大笑。
olive-c 回复 悄悄话 看着我自己:恐惧袭来,高兴袭来,特别好笑。
看着街上的人带着口罩特认真地生活也觉得好笑。

哈哈,人们只是把幻象当真,就能造出如此多的事情,好玩啊。
olive-c 回复 悄悄话 静下心再一篇一篇读,感觉这世上真有人能描述:“实相”。
谢谢!
老老的阿莫 回复 悄悄话 由于一些外在的因素,明亮先生不可以再继续使用这个博客,博客会保留着,请不要不要往"明亮现实"下面的悄悄话栏给他发悄悄话,因为他"明亮现实"这个网名已失效,他已不能用这个网名登陆了。请有心要继续跟读他文章的网友,通过悄悄话把你们的微信号发给我,或者其他的联络方式留给我,我得空时会向你们跟进,请谅解。
老老的阿莫 回复 悄悄话 在这里转达明亮先生的话:不知为什么“明亮现实”这个网名被关闭,暂时无法再用这个博客,对不起大家,以后看情况再说
suanliao 回复 悄悄话 今天早上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在你的博文里常常提到“高级瑜伽”,然后会把人分别成“悟性高”和“悟性不够”的类别,这个算不算是一种judgement,一种分辨心?就是给我感觉瑜伽还有“高级”“低级”之分
老老的阿莫 回复 悄悄话 所以我们要先坚信了才有体验,是这样吗?对一些人来说,他们认为如果自己本身没有体验到的话就不会去相信,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别人说的话。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坚信是这整个能量体验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们要先信了这整个是一体,于是随着你的坚定的信心,这整个就真的呈现出了一体性?
明亮现实 回复 悄悄话 逐渐地,你感觉到不需要维持任何状态,错误?就错误吧,WHO CARES。正确了?就正确了,不期待“正确”状态会长久保持不变,WHO CARES,这就是进入了无阻力了。《无阻力》不完全意味着表面上不显现出阻力来了。比如,有时候你会自发地拒绝某人的要求,比如,有时候,你会自发地接受某人的要求,这些“拒绝”或“接受”在别人眼睛里看来好像是你施加了阻力,妨碍了他们的意愿。你不会觉得施加了任何阻力,某时的“拒绝”完全出自自发的,用英文就是SPONTANEOUS的,不是预谋的。某时的“接受”也是完全出自自发的,自动的,真正的意志不出于个体的“我”,而是无限整体做的选择。是整体的“为”,不是“你的为”。你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因为没有个体的“你”需要为任何表相行为负责。一切都是‘它’的作为,当然由‘它’负责了,你自得其乐,放下了大包袱。

真正的《无阻力》或《无努力》或《无分辨》包含了表相经验中看似的“阻力”和“努力”和“分辨”,外人完全看不出来。你不需要外人来称赞你。对于你来说,你对自己是完完全全的原谅。你的错不是错,你的对也不是对,你的分辨不是分辨。你的一切都是‘它’,‘它’就是无限的能量震荡,能量震荡频率不同,怎么会有正确或错误概念呢?‘它’作为能量流,完全超越对和错的范畴。你就是‘它’。你放下了一个大包袱,不再天天担心:“别人会怎样看我?”,“我这样做,万一造成坏的结果怎么办?”,等等之类的纠结。

奇妙的是,随着你的敏感度不断积累提高,现实好像开始符合你的新的看法了,当你不再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人”,而明白自己就是无限的无对无错的整体能量流了,那么现实好像就回应你的新的看法,现实就越来越显现出能量化了,而不是原先的“物体”化了,原先你感觉到一个一个的人在你眼前走过,现在你感觉到一股一股的能量流过,它们都是你自己的能量流。中国的气功,最早就是和自己的“气”融合一体,其实就是我说的《无限终极能量流》。可惜,实在大部分无法明白,气功就肤浅化了变质成“身体的功夫”了。其实,当下你就是无限整体的能量流,但一旦你相信了思想诉说的片面故事:”我是一个人“,那么无限能量就会符合这种片面的解释,你就看不出自己的能量了。

当你接触到自己无限的能量,那个威力是无法形容的,无限的巨大。你不需要解决任何问题,因为一切都拜倒在你的脚下,当然这是比喻而已,给你信心。别真的以为有一个现实在一边,有一个你在另一边。现实和你是无二的。
明亮现实 回复 悄悄话 如是观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的,要不断积累。我用“敏感度”这个概念是一个道理,初期,敏感度不高的时候,觉得自己纠结于“正确”和“错误”之间,觉得需要维持“正确“的一边,避免”错误“的一边,但又无法保持”正确“。逐渐地敏感度提高了,你会发现”正确“也好,”错误“也好都无所谓,半”正确“半”错误“也OK,你不再觉得需要维持某个立场了。原来认为要解决的矛盾好像变得不是矛盾了,从别人的眼里看来,也许你一会儿正确,一会儿犯错,但对于你来说,不再有鲜明的”正确“或”错误“立场了,这就是敏感度提高了。当然,不妨碍在表相经验中,你尽量做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

但对于你来说,没有了矛盾,一切都像一个巨大的能量流,流下去,没有正确没有错误。
明亮现实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勤而行之' 的评论 :

其实,我的态度已经在前面的回复中了,现在我把“无努力”词改成“沉溺“,看看是否是一个道理:

当第一个思想说“沉溺”,第二个思想说“不要沉溺”,然后第二个思想上来和第一个思想斗争了。就算这个情况发生,也不要在乎,不要当这个看似的“斗争”当真了,这就进入了“观察”或“如是观”范畴了。我很难用语言描述,你自己去品味它的微妙。

当第一个思想说“我在沉溺”,你立刻“观察”到了,你无所谓,随便它去。“观察”到了就等于成功了,而不是去纠正任何思想内容。

当第二个思想上来说:“我不要沉溺”,你立刻“观察”到了,你也无所谓第二个思想和第一个思想产生了矛盾或斗争,让它们去斗争吧矛盾吧,你的“观察”到了,就是深层的真正成功了。

也就是说,你可以“沉溺”,无所谓,也可以“不沉溺”,无所谓,就算这两个情况看似搏斗起来了,同样无所谓。高级的不在乎包含一切经验场中看似的对立面。“沉溺”是OK的,“反沉溺”也是OK的,当“反沉溺”去压抑“沉溺”,也是OK的,你都“观察”到了,不在乎,无所谓,随便它们怎样。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吧,有两个海浪,第一个说去“左”,第二个说去“右”,但你不是局限于某一个海浪,你是整个无限的大海,对于你来说,第一个海浪去左是OK的,第二个海浪去右也是OK的,甚至第一个和第二个打起来,也是OK的,对于你来说,一切情况都是OK的。

高级微妙的瑜伽不排斥任何经验中的情况。就算连表相中的“排斥”也OK,你放过它们。

这种微妙程度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对于我来说,我看不到任何矛盾,就算在表相中每个人都说:”这是一个矛盾,这是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我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整体能量流,一会流这里,一会儿流那里,随便海浪流哪里,无限的大海是不受影响的。
勤而行之 回复 悄悄话 先生,你说按照思维逻辑行事,不当真。然而长期沉溺于一种嗜好,比如打游戏,赌博,甚至吸毒,恐怕很难做到应作如是观,沉溺放纵吗?好像又不是,不当真就好。但心还是矛盾着,不断进行心理拉锯战,有时候就是清醒地看着自己沉沦。
明亮现实 回复 悄悄话 注意,观察到思想诉说的内容,可以按照思想诉说的逻辑行事,但不等于相信思想诉说的逻辑。这是非常非常微妙的,人们简单的认为,你按照思维逻辑行事,就等于相信了思维逻辑,其实不然。

当第一个思想说“需要努力”,第二个思想说“不要努力”,然后第二个思想上来和第一个思想斗争了。就算这个情况发生,也不要在乎,不要当这个看似的“斗争”当真了,这就进入了“观察”或“如是观”范畴了。我很难用语言描述,你自己去品味它的微妙。

当第一个思想说“需要努力”,你立刻“观察”到了,你无所谓,随便它去。“观察”到了就等于成功了,而不是去纠正任何思想内容。

当第二个思想上来说:“不需要努力”,你立刻“观察”到了,你也无所谓第二个思想和第一个思想产生了矛盾或斗争,让它们去斗争吧矛盾吧,你的“观察”到了,就是深层的真正成功了。

“见”不是改变任何情况,“见”就是直插根本,发现一切“情况”都仅仅是看似这样,其实不是这样。既然看似这样,其实不是这样,何必去纠正任何情况呢?

一切情况看似成立,其实不成立。你只要观察到就是成功了。

简单吧!?
明亮现实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robinson' 的评论 :

你说的对,也不对。

对在于,如果思想告诉你有路,当然要找路走路了。如果你通过思想去压抑找路走路,一个思想去改变另一个思想,希望这样的改变会获得成果,其实,不自觉就陷入了逻辑循环。所以,不必刻意压抑或排斥一种行为,只要“见”到就可以了,并非找路走路会得到什么成果,“见”或“观”到看似自己在路上本身即是成果。要求非常不高吧!
不对在于:如果你一直假设自己是一个人,不属于某些“少数人”能够一下子看破一切立刻明白,那么这样的思想假设就等于自己给自己预设了思维逻辑牢笼。一旦思想上认为是这种情况,经验上就会符合思想解释,显现出符合思想的虚幻“现实”来,自我暗示自我做实自我忽悠。如果你不质疑“我是一个人”,那么在经验感受上就自我做实了“我是一个人”了。如果你相信了“修行就是长途跋涉”,那么正因为把这个思想当真,不是的情况就看似成这个情况了。不要相信思想告诉你的一切情况。
robinson 回复 悄悄话 当然,修行的时候是要“不在乎”任何结果
robinson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明亮的深入回复。正如你不断强调这是只给少数人讲的密经,在修行事项上,恐怕只适合少数中的少数:见道(That)者。
如佛在金刚经说的: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到了彼岸,自然要弃舟而行。但对于还没到彼岸的大多数来说,找条适合渡自己的舟(修行方法)还是需要的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