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beestyle丽人行

赚足够的钱买经济舱去看世界; 过一种简单有意义的生活;与友分享旅行,美食,品味/位人生,丽人万里行!
(非ZT 的原创文字及照片谢绝转载,欢迎转发!)
个人资料
liren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有感于'有感于大学申请发榜之际'

(2019-02-02 16:28:32) 下一个

有感于"有感于大学申请发榜之际"   12/24/2015

 

 

 

这两天我在这儿的PCE CLUB 读到有人写了<<有感于大学申请发榜之际>>, 他/她的大多观点我还都算认同, 也许文章写得有点"严肃",有点"高调", 有点"说教"?

以致引来有人愤愤的质问, 问作者"您今年有高中毕业考大学的孩子么?" 好象作者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很少转别人的这种如何教育子女的文章, 鉴于自己也有个高中毕业考大学的孩子,就破例在我的文后附一下供"背景" 参考, 不管怎样, 他/她写的一大篇的那个意思还是可供惨考的.

其实他/她的文章不用写那么长, 几点就概括了: 国人更爱望子成龙, 谁不盼孩子好,有出息呀,可您的孩子他自己还得是条"真龙",说不好听了得各方面是"那块料","逼成的龙爬上了藤也很辛苦,大人孩子都辛苦, 也不见得就咋样;我们过来的父母也都知道, 上大学, 上好大学是人生重要的一环, 一站, 尤其是国人, 有时就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唯一出路(比如以前国内脱离农民的身份, 只有上大学这条出路), 这都是人之常情, 无可厚非, 不过只讲爬藤,把能不能上一流藤,二流藤做为LOSER 或 WINNER的标准,对于一个小小的高中生来讲太早了点, 太言重了点儿, 我们这些当年既非一藤也非二藤的父母当初就不活不过了? 难道我们今天虽活的不易但不是也还活得好好的吗?上大学, 上好大学就是人生链条上的一环, 一站, 离终点还远着呢! 人人或多或少都有以孩子为"工具" 来实显自己未完成"抱负" 和"宿愿"的功利心, 有一些没事儿, 对孩子是个向上引导和良性刺激, 别过火儿, 我知道是有不少家长就象下文所描述那样, 处处以爬藤为要旨, 有的让人代写孩子的ESSY,我就碰到一位这样的妈妈, 在我们都等孩子学琴的时侯,她在做孩子的数学题, 她先做一遍, 再让孩子做, 然后一块对题,讲解. 我还听说有个印度家长限制孩子洗澡时间以节省时间来学习功课. 有的爸和妈真的就像自己在考大学一般,恨不得从始致终从头到脚都包了, 有这个必要吗? 我说孩儿他爹,孩儿他妈, 听口令: 稍息! 不用立正, 哈! 大人们都有虚荣和攀比心, 人性的弱点, 很难免俗, 连我女儿和她的同学都知道大人的这点心思, 这和男人比钱, 女人比老公, 家长比孩子,国人比房子大小是一个意思. 不过人各有志, 人各有能, 这点我觉得应向多数的美国白人家长(虎妈那类的除外)学学平常心:您开您的宝马BMW也不用雄纠纠气昂昂地溅路人一身水, 因为WHO CARE 您开的宝马BMW呀!我开我的经济型HONDA TOYOTA, 走我的大道舒服自在也不必绕行! 关健是能不能, 适不适, 心态端正, 心理放松, 顺其自然. 小孩的路让他/她们自己走自己闯, 别代替太多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 别因去了藤就把这真当回事了, 也别因去不了藤而说藤有什么呀,"我觉得我儿子去哈佛, 耶鲁绰绰有余呢" 这样的阿Q也没什么劲儿, 那您儿子/女儿咋没被哈佛, 耶鲁录取呢? 您儿子/女儿去哈佛, 耶鲁都绰绰有余了, 那还有什么必要使出全身解数去申请到那里念书呢?!

还别说, 藤就是藤, PRINCETON 大学就是好大学, 能上好大学的大多数都是不错, 这不, 我女儿最好的朋友被PRINCETON 大学给录取了, 我很为她高兴也很为她娇傲, 她不是我女儿, 但她是女儿的要好好朋友. 我认为PRINCETON 把她录取是对的, 她也值得被PRINCETON 大学给录取. 她SAT成绩也许没那么高, GPA 也不是NO1. 前两年她爸生病去世, 她妈妈只靠送外卖为生, 她非常非常用功, 非常非常上进, 没因家境不好而自报自弃, 总是笑咪咪,功课也好, 很会讲话, 很自立, 所有念书,联系大学的事都是靠自己, 她妈跟本帮不太上她什么忙, 我猜是在暑期她自己联系的PRINCETON 的PROGRAM过程中, PRINCETON 的老师对她印象很好, 就录取她了, 上学的学费全免了!

PRINCETON 大学能给一些这样的家境不太好但人很努力上进的学生机会是对的, 挣高薪的家长们付自己孩子的全费也是变相来替这样低收入家庭的好孩子付学费, 这也是应该的, 一个社会, 一个学校在鼓励竞争的同时也扶贫救弱, 推崇努力和上进, 这是文明的一个标志. 相反的, 另一个各种考试校里校外活动NO 1,SAT 拿满分的倒被PRINCETON 给拒收了. 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妥, 您孩子要是真金, 迟早会发光, 您要是比尔盖兹, 迟早会创建微软, 不用那个藤的光环, 您要不是马克扎克博格, 上了哈佛也倒腾不出个FACEBOOK来. 据说那个印度男孩很爱与别人ARGUE来证明他老是对的, 很多人不喜欢他的PERSONALITY,不论是真是假, 这也会给下面文里提到的"爬藤"的学生和家长带来点正面的思考...

至于我这个俗人对女儿的要求便是, 上个"OK象样"的大学, 学个"有用"的专业, 把大学当成锻炼自己能力和处人处事能力的地方, 将来有一技之长, 能自食其力, 顺其个性, 做个身心健康, 普通快乐的人就好!

注: 虎妈是亚裔国人出身, 但她好像把自己归在白人堆儿里了. 从我的口气中您可看出我对"虎妈"战歌那一套不感兴趣.

==

==

以下是ZT PCE 黄敏文做为我写上面文章的一个背景资料.

有感于大学申请发榜之际

黄敏    12/17 /15  

 

 
 
 

 

 

 

在大学申请放榜之际,微信群、朋友圈都在谈论某某某的孩子被某某大学录取,某某某的孩子被某某大学拒绝。这里很想分享一下我对这方面的一些个人想法和心得。作为移民到北美的每位家长,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比我们生活得更好,这是我们两手空空、漂洋过海、独自一人来到国外打拼奋斗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们的初衷吧。生活得更好,我认为不仅仅应该体现在物质生活上,还应该体现在精神层面上。作为一位普通的家长,我很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什么样的子女教育是不忘我们的初衷,是比较合适自己的孩子的,是能发挥孩子的潜能的。与孩子在一起18年的陪伴,我认为不仅仅是为了准备上大学,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享受彼此陪伴的同时,让孩子载着我们满满的爱、信任和祝福,勇敢、自信、坚定、充满热爱生活的激情去开创和享受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大学申EA/ED放榜之
 
这几天,大学申请EA/ED放榜之际开始了,上了名校的,祝贺声蜂拥而来;被名拒绝或延迟(deferred) 的,失望、沮丧、迷茫,可谓几家欢喜几家忧。曾经一位朋友的孩子接到名校拒绝信时,痛不欲生地说:”我是loser, 我这辈子完了!” 
 
今天一个朋友的儿子微信我,他被一所名校延迟(deferred)了, 心情很不好。
 
以下是我答复他的,希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
 
很能理解你被你想望学校延迟了的心情,失望是一个自然的情绪,但也很希望你能正确看待学校在人生漫长道路的作用。任何一个学校不管它有多牛,也不过是你追求的梦的一个过站,而不是终点。条条道路通罗马,这个站去不了终点,咱换一个站。问问自己,你最想想去的终点是什么?你最终的梦是什么?我读过你申请大学的essay, 你写到你的梦是用上帝给你的天赋、才能去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如果你写的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想法,那梦还在真真实实地等着你去追啊!如果你能这样想,失望也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坚强的动力和激情。你的天赋、才能、激情是建筑学,康奈尔去不了,还有许多建筑学专业很不错的学校啊!我相信你,你也一定要相信你自己. 发几个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希望你能静下心来读、用心去思考,人生的一切不顺都可以化为blessing, 因为挫折能让我们不那么飘飘然,能让我们慢慢落地、静心去思考、去悟人生的实质、去逐渐建立自我认知,也就是思考”我是谁?” 这个问题。小伙子,失望几天可以,但可别忘了从失望中走出来,那一天,你就向成熟迈进了一步、向财富库又加了一笔...那一天,你会发现自己长大了!祝福你!
 
 
爬籐的个人看法
 
这几天几个群都在报哪个孩子进了Harvard, 哪个进了Princeton, 无意中把爬藤风煽得更猛了。我想分享我个人对爬藤的一些想法。
 
"爬藤“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很重要,要不然很难有针对性的论论。我个人的理解是,如果某个名校是孩子的dream school , 这个学校很适合孩子,这个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有梦想,热爱生活,有内驱力,对生活的未知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这样的孩子上名校,没什么错,挺好的啊,我不把这类的家长和孩子归入爬藤类。

 
但如果父母视把培养孩子的唯一目地为上名校,没有考虑自己的孩子到底适不适合那所名校,孩子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名校的指挥棒转,有些孩子为了保证拿高GPA,没准备好的考试,就请病假,家长帮着说谎,家长主要精力花在与上名校有关的活动上,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需要,忽略了其他对孩子做人做事的培养,这种子女教育我认为是爬藤。

 
我并不是反对孩子上名校,只是觉得很多家长把上名校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这样对孩子长远的发展并不好。我们需要反省的是:是否我们把孩子的整个童年的培养都围绕着上名校的指挥捧转,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东西,例如心理素质、身心健康、健全人格、坚毅力、韧性、内驱力、兴趣、激情,生活情趣、独立能力,社区参与的培养等等。如果孩子上奥数是出于对数学的热爱;参加辩论俱乐部, 是出于好学,想挑战自己;参加钢琴和音乐比赛,是出于对艺术的酷爱,感悟到艺术对心灵深处的震撼和熏陶;参加学校体育队,是出于那种体育带来的压力释放身心愉悦的感受;到老人院做义工,是出于对老人的关爱,在给予的同时,收获到了一种无可言语的快乐感,等等,而所有的这些都不是为了上名校为主要目的,除了做以上所有的这些喜爱的课外活动外,学习还很优秀,在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下,如果名校成为孩子追求自己人生远大目标的驿站,那上名校不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吗?

 
可现在的问题是很多父母,不顾孩子的身心需要和健康,绞尽脑汁,千方百计,不惜一切手段地把逼孩子上名校视为唯一的最高目地,那就本目倒置了。在我们的周围经常听到某某的孩子令人羡慕的进了藤校, 因为很多原因(多因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并没达到那个水平,寒暑假都呆在?习班渡过,而被推进藤校的,不是自己走进去的),不得不转到其它相对容易学的专业、或缀学,严重的出现了心理问题;有些孩子就知道学习考试,由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不都是找工的能力吗?),毕业后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
 
一个SAT 补习学校的owner曾告诉我:我从事这项已经10年多了,我看到很多的学生,他们进藤校时,整个社区没人不知道的,但他们辍学或转到其他学校时,没什么人知道。可谓”轰轰烈烈的进去,静悄悄的出来”。本来从一所大学转到另所大学是很正常的事,但在有些家长(包括孩子)眼中,上名校是可以炫耀的事,而从名校到其它学校是丢人的事。这样的观念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啊!
 
一位朋友与我聊天,他孩子从名校毕业在华尔街工作,短短的几年,女儿的薪水比他父母的总和还多,但还是对自己不满,觉得很多同学都比她混得好。如果只比钱,地位,名利,那么永远也无法达到内心的平衡及和谐。  

 
以推孩子爬藤为培养孩子重心的另一弊端是家长和孩子把高中的每一次考试、每一次作业、每一个活动都视为不容失败的重要地步,因为一二个B、少选几个AP课,就把GPA拉下来了;少参加了一个俱乐部,也许就少了一项在大学申请表上能表现的项目; 一有闪失,也许就跟籐校失之交臂了。天天生活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再加上孩子青春期,难怪孩子和家长都情绪焦躁、心力疲惫。孩子与家长因为互相对抗而严重影响亲子关系,有些孩子上大学也希望离家越远越好,让家长痛苦后悔万分。
 
最近在微信群流传的一个帖子”北美陪读妈妈:从后悔到崩溃到放手,华人圈的功利教育如此残酷”。这位妈妈在文章中描述到”在华人的圈子里,在各家太太的客厅或餐桌上,永远相互之间交换的都是课外补习班与如何进入名校的信息。还有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在传说中都成了神话里面面俱到的学霸,相形之下仿佛唯有自家熊孩子是恨铁不成钢的学渣。华人爱攀比,攀比除了财富的较量,就是孩子的出息。这个出息不是一个孩子的自我突破和成长,而是放在华人价值尺度下统一的衡量标准:成绩、名校、职业和挣钱的能力。" 她从随波逐流的爬籐到儿子的叛逆到崩溃到放手到释怀的经历,希望能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很敬佩这位妈妈为了儿子敢于反思和改变的勇气和智慧。
 
我认为孩子成长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有些闲暇时间去逐渐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 -- 发现自己兴趣、爱好、特长、激情,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等。好玩是孩子发现自己兴趣的起点,好奇心是孩子探索的动力,这是孩子找到内驱力的途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事不一定表现得与上名校有关,但它一定会有助于孩子今后的人生。一位家长告诉我,他孩子在高中投入所有的时间在学习上,一个学期选5、6门AP课,参加很多课外活动,一心想上籐校。在高三他的GPA 赶到全年级第一,但最后还是未能被籐校录取。在申请普通学校时,孩子最痛苦的是不知道自己喜欢学什么。这位家长感慨地说:”孩子把时间都花在了学习和课外活动上,而我们做家长的没有在孩子发现兴趣和职业发展方面给他一些方向和帮助,因为我从来都没想过这个问题。现在选学校可抓瞎了,很痛苦。选对了喜欢的专业比上藤校本身更重要。” 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是个不断遵循内心、不断摸索的长期过程,也就是一个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过程。我经常告诉儿子:”注意哪些事情让你感兴趣、让你好奇、给你带来愉悦。找到你的才能,用这个才能去帮助他人。“ (Pay attention to what interests you. Find your talent and use your talent to help others.)
 
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如果有这种情况,你会如何鼓励孩子做出选择:在高中选课时,如果孩子对一门课很有兴趣,但比较难,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而且很难从此门课的老师那拿A。如果选这门课,可能拿B而降低GPA,也许会跟藤校说再见。但这位老师的授课质量很高,从她那会学到很多东西。家长是呵护孩子的求知好学心,鼓励孩子选这门课?还是为了维持高GPA而选择比较有把握拿A的课?
 
对待这个问题,家长是更看重孩子的好学精神(love of learning) 还是看重GPA? 是有”成长心态”还是”固定心态”(出自于斯坦福心理系教授Dr. Carol Dweck 《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一书中Growth Mindset vs Fixed Mindset) ?我们能真正做到”看重的孩子的成长而不是结果吗?” 当我们眼睁睁地孩子去犯错误、去摔跤、去走弯路,我们能做到淡定地让孩子去经历一些挫败,只是有时与孩子一起总结经验教训,但更多时间是让孩子自己去figure it out,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积累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吗?
 
Dr. Kenneth Ginsburg, 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专长于青少年行为和心理健康,是Build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nd Teens: Giving Kids Roots and Wings》和《Raising Kids to Thrive: Balancing Love With Expectations and Protection With Trust》两本书的作家。他PCE 年会主题演讲中呼吁家长:我们必须要停止去用孩子在十八岁时的成就来定义成功,比如说像爬藤,进好的大学,这种思维会毁了孩子在他们二三十、四五十岁成功的能力。要是你把成功定义成去哈佛,那你就把孩子成长过程打造成上名校的大学申请履历表的过程;要是你把成功定义成孩子在三十五岁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思考35岁成年人的成功需具备哪些素质。对一个三十五岁的人来说,成功幸福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你是什么样的人。成功的成年人具有这样的素质:有价值感和目标;能修补世界,有同情心、爱心和善良;努力,坚韧;心系他人,珍惜与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关系;坚毅性(Grit);具有创造力和创新力;有社会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和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来促进领导力和协作;能听取建设性的批评,有终生好学精神;韧性(Resilience)” 。
 
我们也许对孩子的成就,比如成绩如何、比赛拿了几等奖等,了如指掌,很用心,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对孩子倒底在想什么,有什么样的品质,他的心理健康状态等等,我们都了解吗?曾经读过一本书,作者调整了上千位青少年,让他们来形容他们父母的问题,有一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那就是:clueless. 他们反映家长跟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Dr. Ginsburg 在PCE 年会上说:”那么如何去了解孩子到底是谁呢?那就得改变你是如何看待与孩子相处的高产出时间的。如果家长误以为与孩子的高产出时间就是想方设法、绞尽脑汁琢磨怎样才能让孩子达到最大的成就,比如成绩与奖项,那么家长永远也不会了解孩子到底是谁。家长与孩子的高产出时间是晚餐、是与孩子拥抱和亲密、是与孩子平时的谈论和聊天,了解孩子在想什么。这才是最有效的亲子时间,这样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取得更好的成就。想反,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短期的成就可能会让他们兴奋一阵子,但是马上他们就会丧失激情动力。家长需要让孩子发现自我,明确思想,鼓励他们为这个社会和世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成功的孩子。”(全文请见文尾链接)
 
Dr. Madeline Levine 在”The Price of Privilege - How Parental Pressure and Material Advantage Are Creating a Generation of Disconnected and Unhappy Kids" 一书中写到,现在很多家庭环境很不错、很”优秀“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高GPA、学校体育队的尖子等),来到她诊所寻求心理咨询,他们中有割手腕的、有吸毒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外表阳光、有追求、努力,成绩优异,但内心深处感到空虚。Dr. Levine 总结出的两点原因是:第一是成就压力(achievement pressure),第二是与父母在情感上的疏远(isolation from parents) 。家长在孩子一些不需要我们的事中介入干涉太多(overparenting),而在孩子需要我们关注的事时,我们忽视了。就像一个孩子在书中说得:“很奇怪,我好像觉得我妈时时刻刻都在,同时又觉得她时时刻刻都不在。("It is so odd that I feel my mom is everywhere and nowhere at the same time."  )Dr. Levine解释,这个“时时刻刻都在”指得是家长过多的干涉(intrusion); 这个”时时刻刻都不在”指得是家长与孩子缺少感情联系(emotional connection)。家长施加压力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的人,但忽略了一个优秀的人是怎样形成的这个过程。(Parents pressure their children to be outstanding, while neglecting the very process by which outstanding children are form.) Dr. Levine认为优秀不是仅仅指成绩、奖杯、社会地位、名望,从心理学家的角度,优秀的人是对自己有很健康的自我认知、有爱心、能力、创造力及健全人格的人。当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是有条件的、仅与成就相关的,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危险。
 
所以,是把人生视为马拉松还是短跑,是爱和赏析孩子这个人还是爱和赏析孩子的成就,家长的子女教育方式将完全不同了。
 
在”What the Best College Students Do" 一书中,Ken Bain回答”4年大学最应该收获什么?” 这个问题时告诉年轻人:”第一件事就是超越成绩单。有创新、成功的人一定是有比拿全A更远大的目标。他们用这四年在大学的时间去培养思维习惯,这样会让他们成长。
 
Ken 总结出最好的大学生与他们的同龄人不同的关键属性在于,这些人相信人的智能和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扩展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由于被使命感所驱动,他们不会轻易被失败所击倒,也不会太过于追求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这些有着独立思想的成功人士,不把成功做为目标,成功只是他们为了学习和成长,遵循好奇心、解决实际问题及勇于尝试的副产品。”
 
 
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

 
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而不是盲目追求上名校。如果名校是孩子最适合的学校,上名校没什么不好。关键是家长和孩子在选择大学时,是否深刻地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也许大部分的孩子从没想到这个问题,作为家长,我们经常与孩子探讨这个话题吗?”我是谁”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要说是孩子了,连我们做家长的也很难答得上来。有没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在思考,在探索。当选择大学时,如果选名校只是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因素,而没有结合到自己(也就是没考虑“我是谁”,”到底什么样的大学最适合我“,"我希望在大学四年收获什么”,”这些收获在我今后的人生成长有多大的帮助”,看重的不仅仅是职业上的帮助,还应该是个人成长的帮助等等这些问题),那是否有点盲目了呢?

 
有兴趣的朋友,我推荐读"Excellent Sheep: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 by former Yale professor William Deresiewicz。他的观点给我们从另一个视觉去了解美国几所常青藤学校。美国名校当然有他们的优势,学生也不完全是书里描述的那样。我想作者的本意是希望大家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美国精英大学,去了解这些大学鲜为人知但的确存在在一些问题,从而得到更多的社会重视。书中作者多次提到他非常欣赏美国liberal arts colleges 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和教授的责任不仅仅是讲课、做研究、出论文, 而且应该非常重视和努力去创造一个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氛围和文化,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和人生方向,思考”我是谁,我在这个社会的作用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这位耶鲁大学教授认为美国精英大学曾经有很浓这样的文化,但现在很多教授忙于科研,申请科研经费,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大大减少,而在大学期间又是人的精神思索与探索极为活跃的时候,这种匹配是这位教授有所忧虑的地方。
 
 
The Princeton Review 出版”If the U Fits -- Finding the right college" 一书中指出,一个大学可以在U.S. News & World Report大学排行榜排名前10名,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和一个美丽的校园哥特式建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一定是最适合你的学校。可能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各方面都非常理想的学校,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在这所学校的四年也许是一段非常糟糕的经历。许多学生选择学校只是”慕名而去“ - 因为他们不知道选择学校应考虑其他什么因素,只假设出名的一定是好的、最适合自己的学校。还是那句话:一所学校的名望排名不是完全衡量一所学校质量的标准,更不是衡量你在这所学校是否快乐和成功的标准。
 
结束语
 
一位高校咨询主任曾说:”先建立自己的人生,你会找到合适你的大学。”("Build a life and the colleges that work for you will come."
 
对很多父母,我们把顺序给颠倒了,认为: 为了有好的生活,不恓任何代价去爬籐(in order to have a good life, go to top schools at any cost. )

 
父母对成功的定义,对人生的理解,直接反射到家长对孩子的期盼。先做人,后成才。

 
一位高中生、PCE志愿者(负责写活动报告)Alan Gou 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童年不是为了准备大学,而是为了准备人生!”("Childhood is not preparation for college, it is preparation for life !")这句含义很深,  我非常喜欢这句话!
 
上大学只是孩子走上独立的第一步,一个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自己的长处与兴趣所在,找到匹配的大学及专业,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年轻人,生活一定很充实很有意义。找到自己生活轨迹的人,人生会更精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