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份公开的自我检讨信

(2019-08-21 23:58:19) 下一个

一份公开的自我检讨书

  这两天好像突然醒悟,自己在过去的诸多日子里做了不少完全不应该去做,也不值得去做的事情,回想起来竟是对自己相当不满与鄙夷。容我在此写封检讨,以期不再犯或少犯。 

 

  近来每每想写些东西,若手头书籍资料不够,更懒惰去图书馆查阅,我是习惯了去Google或百度上查询的。一个词条输入的时候,自然就有数不清的相关词条出来。而我得有一定的甄别力并花掉许多时间才能把合适的资料查到,这倒也算是做些基础的文献研究吧,尽管网上不少信息是肤浅零碎的,比起专业化更趋向于大众化,有总比没有强。

只是智能手机还有一个功能,无时不刻地跳出一些所谓热搜话题,这个自然离查询的信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它们看起来有趣、轻松、搞笑,我也就顺杆子滑下去。这一滑可不得了,就收不住了。可见智能手机的广告设计真的是对人性的弱点了如指掌,他们绝不会让一个要人费心思去思考的内容成为热搜,通常是些低级趣味的东西!若没有强大的自制力与外在约束,人们就很容易自我沉溺,把时间大把大把浪费掉了,至此我才后知后觉。

 

回想起来,之前我一直认为沉迷网络,一天花上五个小时以上在浏览手机上不相关的东西可能与孤独、不合群、寻找归属感有关,但现在通过自己这些日子的体验似觉得这种对网络的过度使用除了上述缘由也同时是人性使然。

 

  写这篇检讨,主要是因为个人对自己那些俗不可耐的选择相当后悔。过去这一年十二个月里,我个人有许多次只为网上歌舞升平而沦陷,根本忘记自己要定点休息、养生、护眼。我做什么不好,为何要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如此无聊的事情上?我为什么要点开去看那些东西?我心中是有秤的,也完全分得清好歹,但为何仍要做出如此低劣之选择呢?懒惰?不求上进?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自制力?认为自己劳苦功高了?可能都有吧。 

 

  古代先贤早已通晓此理,所以反复强调吾日三省吾身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美教化,移风俗,"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也将成教化,助人伦当做评定绘画作品高低的标准,强调绘画的社会文化与道德教育作用,而不只是怡情悦性之事。 

 

  祝唯庸老师在他的《一听就懂的中国艺术史》[1] 播音中,提到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不能只是强调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做学问做人又是可能真的要勉强学问,則闻见博而知益明;勉强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这几句话好似惊醒梦中人! 

  我得要有逆流而上的勇气,同时不要低估那些低级趣味文化对人的麻痹、不可高估自己的自制力。这十二个月里有多少个夜晚,我是在通宵去读什么网络小说,去听什么流行歌曲,去看什么明星八卦……仔细琢磨这些东西,真的会对心身产生极度危害,实乃惊恐至极。我有什么底气这么放任自己呢?我为何如此健忘!

 

以前我是很少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低级、粗俗、八卦上面的,我难道忘记经历多少寒窗苦读的艰难日子之后,知识带给我的内心充实吗?忘记在庭院里洒水除草的快乐了吗?忘记自己咬牙切齿的跑完多少公里的路程后所带来的愉悦吗?

 

我有成千上万种可以体现出人之高贵品性的放松自己的方法,为何我不选?我还有数不清能带来美好的书籍与未尽之事: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还只读通了一页,钱钟书的《管锥编》只记住了八个字,郭熙的《林泉高致》也只记得了一段话。但当我读顺了人类认知能力由作为接受性的直观能力的感性和作为自发性的思维能力的理性,这样两类原则上不同而又彼此联系的认知能力构成这段思维twist之时[2];当我记住了艺由己立,名自人成” [3]这八个字后对名利的释然;当我读到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4]這段美妙文字并進而领悟到中国山水画之唯美时,那是怎样一种愉悦体验呢?! 

 

  当我把玩手机上那些热搜时,我肯定已经忘记了那种体验了,我也忘记了自己是谁。

   我还未能成为愿望中的自己:满腹经纶,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儒雅之士;可以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智者;可以参透宇宙无穷奥秘的觉悟者。更何况我的父母都还在不断学习,我对孩子的教育有时束手无策,我实在找不出任何理由可以让自己去做出那些选择,脑子应该是坏掉了

 

  

  在这儿写下检讨,只是希望能给自己提个醒,往后的日子尽量别再犯这样的错误了,那些链接能不按就尽量不按。自己深一脚浅一脚摸索前行,尚能迈出步来;若陷入泥潭,则会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

 

本来记忆力就有减退的迹象,若真到了那一步,岂不把自己以前的种种美好通通忘记,这可不是我的初心啊! 

 

参考文献

1. 喜马拉雅听书:祝维庸一听就懂中国美术史

2.《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著,邓晓基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

3.《管锥编》,钱钟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4.《林泉高致》宋·郭思编,中华书局,2010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