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的博客

《荒村野耕集》诗词及其他
正文

闲话“孙行者”对“胡适之”

(2018-09-23 12:09:17) 下一个

闲话“孙行者”对“胡适之”

【美】陈 良

      网络上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出国文科试题,其中对对子一题出的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

      据说先生原拟的答案是“胡适之”,有考生答“祖冲之”,先生一笑了之,也判正确。对于这个考题,已经有多篇学术论文阐述先生出题的旨意和隐含的学术思想,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就“胡适之”和“祖冲之”这两个答案比较一下优劣。首先看平仄:

      孙行者:平平仄
      胡适之:平仄平
      祖冲之:仄平平

三个字中,最后一个字平对仄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上仄下平是对联起码的规则。剩下两个字,两个答案都没有完全对仗。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变通规则,第二个字平仄对仗比第一个字更重要。因此从平仄看,“胡适之”比“祖冲之”更合适。

      第一个字“祖”对“孙”浑然天成,难道不是比“胡”和“孙”简单姓氏相对更好些吗?有些人因此便断定“祖冲之”是比“胡适之”更好的答案,学生胜过先生了。下这个结论之前,不妨先看一下“孙行者”“孙”姓的来历。《西游记》第一回末尾是这样写的:

      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猻。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孫’罢。”

      原来“胡”对“孙(孫)”典出“猢狲(猻)”两个字。“祖”对“孙”虽然意义上正确,却失去了这个典故,也就少了许多蕴藉。

      《西游记》前两回叙述的是孙悟空从东胜神洲渡海到南赡部洲,然后又飘过西洋至西牛贺洲访道求仙、悟彻菩提的故事。这正符合了先生自己游学西方各国的经历。同时《西游记》对“孙”字的解释是“儿男,婴细”,虽然“者”字是作虚词来对的,但是许多文字有双关意义,所以“孙行者”隐含着“周游列国的好儿男”的意思。而“胡”字则解为“老,阴”,只要机械不搬用原文“不能化育”的八卦,而用北方(清华所在地北平)方言里“老闺女”、“老女儿”(皆指最小的女儿)之意,结合“适之”,就不难看出,这个对子上下连起来就是“留学多国的才子配了某家小女”这么一个才子佳人、男婚女嫁的故事。在这个对子里,先生不仅借机秀了一下自己的生平,而且巧用“胡适之”这个名字,紧扣时代脉搏。

      这么对,此联才能上下贯通,别出新意。这个新意,就是在表面的字句之上,通过想象,悟出出题者的言外之意。这么对,才能超越机械的平仄词义逐字相对的爬格子境界,从而显现答题者的灵性。

      如果改对“祖冲之”,因为祖冲之字“文远”,这个“冲”字是深远的意思,所以“冲之”和“适之”的意义恰好相反。这么一来,不仅平仄失对,而且背后的故事完全消失,先生的神来之笔付诸东流;更把本来应该是心领神会、哈哈一笑的雅趣,变成搜肠刮肚、机械对对子的苦差,那就索然无味了。

      那么,对于那些悟不出“孙行者”背后的典故和隐含的意思、不了解先生生平、也达不到先生境界的人,退而求之,单纯从对对子的角度看,“祖冲之”是不是就是一个好答案呢?

      那也未必。人们谈到这个对子,多把“者”字当作虚词来对的。实际上,“者”字自古以来还是个代词,明白了这一点,就打开了另一片广阔天地。啊哈!

      和“者”字相对的代词有“人”、“夫”、“生”等等。因此不难对出:

      郁达夫(“达”字是入声,属仄)
      陈立夫
      周作人

等等。这些人都是与先生同时代的社会贤达。虽然这些对句第一字的简单姓氏相对不如“祖”字,但不比第三字“之”和“者”虚词相对差,而且第二字平仄合度。所以综合平仄和词义,“达夫”对“行者”应该胜于“冲之”。

      偶发闲想,姑且记下,以博看官们一笑。

 

作者有《荒村野耕集》小诗一集,读者可以从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https://pan.baidu.com/s/1frpMBvddPzCnl-DwhvmeqQ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