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北美的蚂蚁

一位爱好艺术、文学、摄影和旅游的海外游子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知青生活回忆录之七 喝粥与咸菜

(2018-12-13 15:39:53) 下一个

尽管农村人的生活艰苦,可知青组的伙食还是不错的,这不得不感谢生产队对我们的照顾和当时国家的政策。尽管不可能顿顿大白馒头,也不可能保证顿顿有肉,可个个都能吃饱喝足,而且每天基本有一顿炒菜外加咸菜,节日还能改善生活,比村里的社员们不知好了多少。

即使如此,比大家离开的城市生活还是苦了些,尤其是几乎每天“煎饼不离手,地瓜不离口”,的确让一些知青大吐酸水,我就是其中一个。多少年来,我几乎不再吃地瓜,甚至一提到“地瓜”俩字胃里就不舒服,形成了“条件反射”,此是后话。

喝粥比赛

当时知青组的晚饭经常煮小米粥,用的是当地自己种的新鲜小米。听家乡人讲,如今人们都认可了五谷杂粮养生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安丘生产的小米由于颗粒饱满,色泽金黄, 煮粥粘甜可口,味道香醇, 目前已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回想当年我们可是几乎天天喝着这种“原生态”小米粥的,为此我们应该感到欣慰!

由于煎饼和地瓜吃多了会反胃,因此大家通常采取少吃煎饼和地瓜,多喝小米粥的方式来填充自己的肚子。能喝多少呢?以本人为例,一般晚饭可以吃三个煎饼,两碗小米粥。如果少吃一个煎饼的话,就可以多喝一碗粥。算来也不少了,如今本人的饭量仅是当年的一半左右。

喝粥就喝粥呗,知青组的喝粥也能喝出花样来。冬天外面天冷,北风怒吼,男知青就在后院北面的草房里吃晚饭,照例是煎饼,小米粥和咸菜。忘记是谁提议的,大家进行喝粥比赛,看谁喝的多,喝的快,胜者将被封为“大肚弥勒”。就在昏暗的油灯下,大家敞开了肚皮开始喝粥。只听“稀稀溜溜”的一片响声,那场面就象一群三天没进食的“二师兄”槽前争食。不一回,本人喝下三碗之后即告罢败退,也有人的喝到四碗也宣告退出。小杜可不是真正的“小肚”,其肚量不可小歔。他第一个喝完了五碗,暂居“大肚弥勒”之首,可是比赛还在继续。在众人的一片喝彩声中, 最后的优胜者出来了,大家猜是谁,结果一定让你大跌眼镜,竟然是知青组里个头最小的谷卫民兄,他以小小的身躯,连续喝下了七碗小米粥!人们有理由怀疑,他的胃口有多大,真的能装下那样多的粥?

可事实就是事实,那天的喝粥比赛男知青们一定还记忆犹新。

如果说比赛还算文明的话,另一种喝粥就让人诟病了。由于吃饭的地方在北屋,跟伙房还隔着一段距离,院里天冷,有的人喝完了一碗粥,懒的去舀第二碗,就趁别人端来了粥,搁下又起身去取咸菜的机会,端来就喝,让此人大为恼火。

这种事发生了好几回,大家也就笑笑罢了。可有一回,利国连续去舀了两次粥回来,都让别人抢去了,于是气急败坏地往自己那碗粥了啐了一口,还咕囔着:“看谁还来抢?”,然后故意离坐去取东西。谁知,还就是有不嫌弃的,等利国回来一瞅,那碗粥又被抢去了。唉,何必呢,恶作剧如果做的过分,也会让人烦的!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说,只有男生才会发生这样不文雅的事,我也宁愿相信如此。可是,不久前听到另一个故事,却推翻了这样的定论。

“谁偷吃了咸菜?”

组里有一位女生M,白白净净的,家景也不错,个别时候却表现的很另类。那时候组里能吃到荤腥的机会还是较少的,另一位女生W托人从家来捎来了一瓶肉炒咸菜,藏在自己的抽屉里,实在馋了就去悄悄吃几口。

说到这里插一段我自己的故事;那时我的体质也很弱,家里有时会捎点钱来让自己买点东什么西补充一下营养。买什么好呢? 总不能跑到高崖或大盛去下馆子吧?想来想去,就去买了一种称为“甜练乳”的东西。那东西甜的要命,每次挖一两勺,兑上大半缸子水喝下去。另一种可以用来补充的就是麦乳精,只要用热水一冲就可以喝,一桶可以用很久,还不会变质。组里好多知青都有自己的营养补充方式。

当时后院的每间女生宿舍三个人合用一张三抽桌,每人的抽屉都上着锁。可是,女生W发现,自己抽屉里的咸菜无缘无故少了许多,于是好生奇怪;是老鼠吗?听老人们说,老鼠偷吃了盐粒会变成蝙蝠的,因此这种小精灵一般不吃咸的东西。是谁嘴馋吗?自己的抽屉可是上着锁的!

百思不得其解的女生W询问了同屋的另一位女生Z。原来,当M知道了W抽屉里有一瓶咸菜后,说服了女生Z。由于Z和W的抽屉紧挨着,只要取下了Z的抽屉,从桌面下面和抽屉的间隙就可以伸进手去,从而轻而易举地抓出抽屉里的咸菜来。哎呀,方法真奇妙,也很可怜,不就是几块肉嘛,想吃了告诉人家一声不就得了,干嘛想出这样的招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直接去手抓东西吃,说来不雅,也让人叹息!

还有更过分的呢;一天,一位女生正在吃饭,M打边上走过,猛然发现这位女生的碗里还有几块肉,于是跟其索要。那位女生以为她在开玩笑,于是假装不高兴地说:“不行,不给!” 那知M来了个绝的,直接对着该女生的碗就啐了一口,使的她放下了碗,M趁机就把碗抢走了。咳!可怜的姑娘,看来真的是馋急了,否则做不出这样的事来。

讲这个故事不是要谴责谁,反而是想说当时知青生活的确有些艰苦,物质的缺乏使得个别人的行为有点特别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都是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嘛,在父母的眼里还都是些孩子,自己的孩子嘴巴有点馋有什么好奇怪的呢?所以,唯有叹息。

 

原作于 18/11/2008 多伦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高斯曼 回复 悄悄话 哈,揭老底战斗队的?此类事件各个知青点都有发生,但没有往里吐的,这个太过分太恶心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