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以后---为存活的记忆

翟孟云,退休前是位于波士顿的CVC by PAC,电气工程师。中国出生,美国公民。居住在波士欧
正文

17.不同的故事

(2018-08-21 13:03:56) 下一个

17. "不同 "的故亊&整体与局布
      中学时,有个同学在学了化学后的一段时间内很是激动,像发现了什么新东西似的。有一次,他神兮兮地对我说:“ 哎,真没有想到我们这些人都是有机物,都是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由原子分子组成”, “ 人就是这么简单吗?又为什么人与人又有许多的不同?一堆白菜,都是有机物,都是碳水化合物,都是原子分子组成,它们就完全一样,人与人就不同了,真怪。”这个问题我不曾想过,也不明白为什么。我只好对他说:“这问题太难了,我不相信有人能答得出来”让我没有想到,他和他父亲顶嘴时说出这样的话:“你有什么了不起,你我都一样,像一堆烂白菜都是碳水化会物” 这话把他那没上过学的父亲气坏,“你说什么,我像一堆烂白菜是碳水化合物。”,“ 你这娃娃反了是不是?老子算白养了你。” 之后,他逢人便讲,我那没孝心的娃娃说我是碳水化合物,像一堆烂白菜。 这娃娃真不该上那个学,上学,上学都学了些什么,都学坏了,满嘴髒话。什么碳水化会物,我得弄过明白。街坊上这些大人都没上过学,对学校是敬畏的!有的人说,去问问学校的老师,什么是碳水化合物。但是谁都不敢去。老师是有学问的人,我们是粗人。平时街坊写个信唸个信,都找我们这些娃娃,遇到这个问题也来问我们。其实我们也不明白什么是碳水化合物。老师说,碳水化合物是,由氢氧碳这些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化学性质稳定,物理性质,不溶于水,可以燃烧。我们把这些性质告诉了街坊。他们才惊呀到,难怪我们不怕水,怕火烧。死后就可烧成灰。但是也有人不信,他们说,“人是盘古王开天劈地时,用泥巴捏出来的。不信你在身上用手搓一搓,那泥巴就出来了,你们这些娃娃快把祖宗都忘了,什么碳水化合物,瞎说” 我们只好说那是迷信,我们讲的是科学。 有人问, 照科学,说我们都是碳水化合物,为什么有人聪明有人笨,有人有钱有人穷? 我们回答不出来,街坊就嘲笑我们,你们学了些什么,一问三不知,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这就是命嘛,各人的命不同。命是"上辈子"就做定了的。上辈子是猪这辈子就笨,上辈子是猴子这辈子就聪明。”

     有人会说,每个人的大脑是不同的,这大脑产生的意识,是由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确定的。人的记忆能力,对事物的反应度,灵敏度等的不同,造就了人与人在智力上的差别。但这是没有得到证明的一种推测。最新解释人与人的不同,是由于每个人的遗传基因不同,是根本原因。基因是DNA中胺基酸碱基对的排列秩序,即所谓的遺传密码,这密码是一种生物信息。这生物信息的不同就是人与人的不同,这是先天因素。但是人的记忆能力和反应力度等是和后天生活有关。我们要追究的是生物信息的来源。是进化或自然选择得来的吗?不是!自然选择或进化,是生物对自然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的结果,是基因的逐渐变化的原因,不是生物信息的来源。生物信息的来源,一个可能的选择,即上帝赋予了宇宙万物的信息。宇宙万物的不同都是因为构成他们的信息不同!例如,铝制品可以做成各种东西,木材可以制成各种傢俱,这些东西之所以不同,都是因為设计者的意图不同。这些不同的物品包含了不同的信息。人造的东西,是人赋予这些东西一定的信息。天然生成的东西,他们所含有的信息只可能是上帝赋予的。 细细观察这个世界,这个宇宙,几乎所有东西都深藏着信息。不论是人造的还是自然生成的,都因它们"体"内的信息不同,而造成许多的不同。即使是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的元素,也是由它们"体"内的信息确定它们的"不同"的性质。化学元素的各种不同的性质,如元素是活泼还是惰性,是稳定的还是易于蜕变的等等,都是由这些元素的质子数、电子数来确定。这些不同的"数"就是信息 。

     *整体与局布
     我们在这里是谈论" 不同 "的故亊。自然界中,还有好多有趣的不同,例如,水,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将水看成"整体",氢氧是组成这个"整体"的两个"元素"。我们将得到这样的结论:"整体"不具有组成它的"元素"的任何性质,而"元素"也不具有"整体"的性质。我们作过许多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概括起来,“ 一个由至少两个部件或元素组成的一个系统或整体。这个系统或整体,一定不会具有部件或元素的任何性质。而部件或元素,也一定不会具有系统或整体的性质” 如果这个结论是普遍成立的,那么,根据对广义相对论的讨论,我们将会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
      广义相对论指出:由于物质的存在,使得空间发生"卷曲"(space  warpage)。我们来考察这个结论的适用范围。广义相对论发表后的几年,哈勃在美国加州的威尔遜天文台的观测数据中发现:" 河外 "星系(银河系外的星系)发出的光谱都存在"红移"现象,根据多普勒效应判定,所有"河外"星系都在离我们而扩散开去。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中。这里所说的宇宙在膨胀中,是指物体与物体的距离在不断增大,即星系与星系之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进而推演出宇宙在大爆炸中产生及其理论。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测试出大爆炸遗留下的痕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以证实大爆炸的存在。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重要结论,星球与星球间都存在引力,引力使空间卷曲,卷曲空间使物质更为集中,以至使空间坍缩。在卷曲的空间中并未发现有物质的自然分散,即空间的膨胀。在卷曲的空间中(即星系的内部),由于引力的存在,而自然形成星系的"质量中心"。在银河系中,这些组成银河系的恆星、行星及宇宙尘埃等都会围绕着银心转动。但是由这些星系,星团构成的宇宙空间,就完全没有这些星系内部中的那些特性。由星系,星团构成的宇宙空间,虽然有物质存在,但是没有引力,空间是平直的,没有宇宙质量中心。广义相对论关于,"物质产生引力,引力使空间卷曲。"的结论,在星系与星系之间的空间中是不成立。星系光谱红移和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与相对论的时空卷曲相悖。

     这是否说明,系统或整体与局部或元素的性质是不可能相同的。我们在研究星系与星系之间的物理性质时,应该有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暗物质的引入是否恰当?到目前为止,人类观察世界仅仅依靠着电磁波,并未出现其他种类的观察世界的新手段。在科学领域中,测猜是需要的,但并非十分有用和可靠。像爱因斯坦那样理想推测,是不多见的,也不十分可靠。科学家们引入暗物质的理由之一,是用引力理论计算太阳系绕银心旋转的速度与实测不合,而且差距甚大。他们想过没有,时空是弯曲的,你们所用的距离R是弯曲空间的吗?在弯曲空间中星球之间的距离该如何表示才与真实的情况一致。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的求得可信的答案之前,就提出新的设想,应该说是超之过急,有违科学研究的基本精神。

    在对量子论的理解上,在谈到微观世界中量子行为的不确定性时,爱因斯坦曾说:“上帝并不会掷骰子”。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是用宏观世界中物体行为的确定性,来判定微观世界中量子的行为。不相信量子行为的不确定性。宏观世界是由微观世界构成的,这就是整体与局布的关系。宏观世界的物理概念不可以用来解释、观察微观世界。廿世纪初,人们用宏观世界中的物理定理去解释具有微观世界特征的“黑体辐射”等现象,遭遇到困难就成了必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