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會友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篇》
正文

滿清與明鄭的和談與剃髮之爭

(2018-10-30 19:10:59) 下一个

滿清與明鄭的交鋒歷史,對於今天的臺灣來説,是一段十分值得參考的歷史。唐太宗說,《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滿清與明鄭的交鋒歷史,昭示了三百多年前,明鄭是如何由盛而衰,以及滿清如何統一臺灣的歷程。

西元1644年,滿清入關,順治登基。順治的含義,是“順天而治”。可見滿清已有漢人“皇帝受命於天,治理天下”的哲學理念。

順治三年,西元1646年,鄭成功號召忠義之士起兵反清復明,故稱之爲明鄭。明鄭與滿清的對抗,歷經鄭成功、鄭經與鄭克塽三代;滿清也歷經了二個皇帝,順治與康熙。一直到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施琅收復臺灣,鄭克塽出降爲止,前後共計38年。

在這38年之間,滿清的兩個皇帝,與明鄭三代,進行了多次的和談,都沒有成功。沒有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是滿清堅持要明鄭當局剃髮歸順,而明鄭堅決反對剃髮,雙方就是因爲剃髮問題談不攏,而導致談判破裂。

在談判過程中,明鄭要求臺灣應比照高麗、朝鮮。高麗、朝鮮是中國的藩屬,民衆無需剃髮。但是,滿清認爲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與高麗、朝鮮不同,臺灣民衆歸屬中國,必須剃髮。

所以,剃髮還是不剃髮的問題,具有主權上的强烈象徵性意義。與今天的改不改國旗與國歌的問題,很類似。

鄭成功在起兵初期,以廈門為根據地,在爭奪海澄、漳州的戰役中,屢次擊敗清軍,使滿清朝廷頗感困擾。於是在順治九年(1652年),滿清與鄭成功開始進行和談。當時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被滿清軟禁在北京,順治就要鄭芝龍寫信給鄭成功勸降,同意封鄭成功為海澄公,並且把漳州、潮州、惠州、與泉州四府的兵權與領海之權賜給鄭成功。

鄭成功回復說,[我兵馬繁多,非數省不足安插。和則高麗、朝鮮有例在焉]。簡單來説,鄭成功跟滿清索取南方三省,做為他的屬地,並且要求比照高麗、朝鮮模式,不剃髮易服,主權必須獨立。鄭成功所開的條件,滿清無法同意,談判告終。

談判雖然告終,但是雙方都亮出了底綫。順治可以接受鄭成功比照吳三桂,成為封疆大吏。但是鄭成功要的是[一邊一國]的高麗、朝鮮模式。稱臣納貢無妨,主權必須獨立。

順治皇帝與鄭成功對峙了16年之久,其間和戰無常。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歸天。同年,鄭成功東渡臺灣,趕走了荷蘭人,臺灣成爲明鄭反清復明的新基地。次年,鄭成功逝世,鄭經繼位。臺海兩岸成了康熙與鄭經對峙的新局面。          

康熙六年,1667年,康熙派人到臺灣與鄭經議和。鄭經寫了封信給康熙,其中清楚説明了鄭經的兩岸觀點:

“況今東寧(臺灣)遠在海外,非屬版圖之中,東連日本,南蹴呂宋,人民輻輳,商賈流通。王侯之貴,固吾所自有,萬世之基,已立於不拔。此自貴賤所目睹者,不佞亦何慕於爵號,何貪於疆土,而爲此削髮之舉哉?”

鄭經認爲,臺灣遠在海外,地理位置優越。東連日本,南銜呂宋,物阜民豐,商貿繁榮。他在臺灣稱王,當家做主,日子過得好的很。萬世基業,皆已立於不拔之地。滿清能給他的,對他來説,都談不上什麽吸引力。他實在沒有什麽理由,要去剃髮歸順滿清。

同時,鄭經也請使者帶一封信給他在北京的舅舅董氏,信中有這樣的話:

“倘清朝以海濱為虞,蒼生爲念,能以外國之禮見待,互市通好,息兵安民,則甥亦不憚聽從。”

鄭經的意思是說,如果滿清願意接受一邊一國的關係,雙方互市通好,息兵安民,他會很樂於配合的。

康熙皇帝對於他爲什麽要堅持鄭氏王朝剃髮,在他給尚書大臣明珠的詔諭中,也有他的説辭:

“至於比朝鮮不剃髮,願進貢投誠之説,不便允從。朝鮮係從來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若因居住臺灣不行剃髮,則歸順悃誠。以何爲據? …… 果尊制剃髮歸順,高爵厚祿,朕不惜封賞。即臺灣之地,亦從彼意,允其居住。庶幾恩訖遐方,兵民樂業,干戈不用,海疆安。稱朕奉天愛民,綏懷遠人至意。

康熙的意思是説,朝鮮本來就是外國,而鄭經乃中國之人,兩者在本質上就不相同。

如果鄭經等因爲居住臺灣就不剃髮,何能證明他們有歸順之心?只要鄭經接受剃髮歸順滿清,朝廷願意賜以高爵厚祿,臺灣也可任由鄭經繼續居住治理。彼此可以不動干戈,兵民樂業,兩岸同享安和之好。

鄭經對於臺灣應援引朝鮮案例,無需剃髮,給了這樣的説法:

“朝鮮豈非箕子後乎?士各有志,苟能如朝鮮例,則敢從議。若欲削髮,至死不易。”

鄭經認爲朝鮮是殷商箕子的後代。既然朝鮮人可以不剃髮,鄭氏的臺灣,應可比照。否則,鄭經寧死不從。

康熙的寵臣尚書大臣明珠,在回復鄭經的信中寫道:

“君臣之義,譬猶父子,而異其衣冠,豈可君臣而別其章服?此薙髮一事,所當一意仰從,無容猶豫者也。”

明珠的意思是說,君臣之義猶如父子。既然如此,君臣的衣冠應有其一體性。剃髮的事情,必須遵從,不可猶豫。

康熙與鄭經的這一輪談判,再度膠著於剃髮還是不剃髮的問題上,最終還是無法達成協議。

在康熙十二年至康熙二十年(1673-1681)之間,滿清南方發生了三藩之亂。吳三桂、耿精忠、尚之信這三位擁兵自重的藩王,陸續舉兵反清。鄭經也趁機屢次出兵福建,多次與清軍交戰,互有勝負。

1678年,吳三桂去世,三藩之亂接近尾聲。1680年,鄭經在閩南與清軍海戰大敗,盡棄沿海諸島。之後,鄭經被迫撤退所有大軍至臺灣,從此勢力大減。身邊的大臣陳永華、柯平、楊英等,又相繼去世。鄭經知道大勢已去。1681年,鄭經在灰心抑鬱中與世長辭。

鄭經的兩個兒子,鄭克臧(注)與鄭克塽的各別派系,在鄭經屍骨未寒之際,就展開了激烈的奪權鬥爭。結果鄭經的長子監國鄭克臧慘遭殺害,由年僅11歲的次子鄭克塽繼位,臺灣陷於激烈内鬥,文武解體的困境之中。

此時的局勢,是一個統一而强大的滿清,面對一個混亂而又經濟蕭條的臺灣。局勢對臺灣十分不利。鄭克塽的權臣馮錫範、劉國軒等,與滿清福建官員聯絡,準備接受招撫,同時也有人願意接受剃髮。但是在滿清朝廷的廷議上,康熙決定用兵,不再考慮和談。

康熙對大臣們說:

“(臺灣)首渠既除,餘黨彼此猜疑,各不相下,眾皆離心,乘此撲滅甚易,進剿機宜,不可停止。”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率大軍攻取澎湖。臺灣軍民面臨戰爭敗亡的威脅,鄭克塽派人到施琅軍前請降,希望清廷能同意鄭氏家族 [居臺灣,承祀祖先,照管物業]。康熙不予理會,催令施琅全力攻取臺灣。

約一個星期後,施琅的清軍水師,就在澎湖海戰中,大敗明鄭劉國軒的水師。鄭克塽迫於形勢,決定向滿清投降。1683年七月二十日,鄭克塽接受滿清的曉諭,下令臺灣軍民全體剃髮,由施琅前來接收。

三十多年來的剃髮之爭,最終以滿清出兵,明鄭敗亡,而畫下了句點。  

臺灣降清之後,鄭克塽被封為海澄公,馮錫範封為忠诚伯,劉國軒為顺清侯並任天津總兵。鄭克塽及其家族內遷北京,滿清並將鄭成功與鄭經的遺骸,遷葬至福建泉州。

施琅因收復臺灣有功,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施琅收復臺灣之後,負責治理臺灣。施琅治理臺灣時期,採行了以下幾個策略:

1.  留用原明鄭人才;

2.  發展農業生產;

3.  興辦文化教育,譬如奏請奉祀臺灣民間所信仰的媽祖為[天后];

4.  改善稅賦制度;

5.  敦促兩案貿易。

滿清收復臺灣,是和平過渡,民生沒有受到衝擊。相反的,統一之後,臺灣的經濟與民生,得到了相當正向的發展。

施琅是福建晉江人。康熙年間,因爲施琅的原因,很多福建施氏族人相繼遷居臺灣發展。現居臺灣的施姓人口頗多,應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福建施琅施氏族人的後裔。

今天,在臺南孔廟依舊供奉著施琅牌位,在距離延平郡王廟不到兩百公尺的城隍街,有座福德爺廟,廟中祭祀施琅神像。

施琅的兒子施世綸,就是中國民間戲曲《施公奇案》中的施公人物原型。《施公奇案》中的施公,有「天下第一清官」的美譽。

縱觀滿清與明鄭這段三十多年之久的[和談與剃髮之爭]的歷史,我們可以做出以下幾點總結:

1.  鄭氏王朝奉明正朔,一直使用明朝桂王永曆的年號,與滿清對抗。而實際上,鄭家擁有治理臺灣的權力,與明朝的朱家毫無關係。這個打著前朝(明朝)招牌,與新朝(清朝)相對抗的情況,與今天的兩岸情況,十分的類似。

2.  剃髮還是不剃髮,在雙方談判過程中,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剃髮問題具有主權上的强烈象徵性意義,也許類似於今天的國旗與國歌。如果不換國旗與國歌,可以談;如果要換國旗與國歌,就很難談了。

3.  在談判過程中,當時的局勢,影響了雙方談判的意願與姿態的高低。雙方都會以議和爲名,取得緩兵,籌餉,通商等實際利益。其實,雙方都缺乏絕對和談的誠意。

4.  順治與鄭成功初次和談,是因爲順治需要集中力量清除南明殘餘勢力,所以放低了姿態;而鄭成功的姿態,就顯得偏高。

5.  康熙與鄭經和談,也是因爲受窘於三藩之亂,姿態很低,當時的和碩康親王傑書還提議鄭經 [受其藩封,歲時通奉獻,如高麗朝鮮故事,通商貿易,永無嫌猜],也就是說可以考慮不要求明鄭剃髮。

但是鄭經想趁三藩之亂,攻占福建沿海諸縣,所以,鄭經的回復,是要求滿清[邊所海島悉為我有,資給糧餉],等於是以高姿態的索價,回絕了康親王傑書的建言。

6.  康熙平定三藩之亂,鄭經逝世,臺灣内鬥加上經濟衰敗,形勢逆轉,臺灣的鄭克塽放低姿態,甚至可以考慮接受剃髮,只要求能繼續[治理臺灣,承祀祖先]。但是康熙堅持用兵,不再和談。很快就[以戰逼降],結束了兩岸分治的局面。

 

康熙二十二年的中秋夜,康熙大帝收到了收復臺灣的捷報,十分高興,寫下了一首《中秋日聞海上捷音》的七言律詩,詩的末四句是:

《牙帳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蒼生困,耕鑿從今九壤同》。

這首詩,為近四十年的滿清與明鄭的交鋒歷史,寫下了總結。               

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我把這段發生於三百多年前的歷史故事,做了梳理。這段歷史故事,對於今天的兩岸關係,應該具有很高的借鏡價值。

 

注:鄭克臧的 "臧”字,應是上"臧" 下“土”。因爲無法輸入正確的本字,只好以“臧”字替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