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同学二

(2018-03-19 08:41:57) 下一个
   
    我的高中有一年半是在绵阳度过的,这段时间是我6岁后第二次到父母身边。父母的单位在离绵阳市区约40分钟车程的一个山头上,山上另外2家单位属于当地企业,住在山上的家属不多,父母的单位类似那些军区大院,所有人的吃喝拉撒都在这个院子里,一日三餐到食堂打饭。冬天公共澡堂休息天开放。一个星期放一次班车下山到市区采买,平时有附近的农民摆摊在院东大门外卖菜。办公楼紧挨着生活区,办公楼前有解放军站岗的,除了楼前的樱桃树挂果的时节,小孩子基本不去那里玩的。
 
    幼儿园设在院子里,学校因为要照顾另2家企业开在院西大门外,所以大多数同学都是发小一路读书上来的,A的哥哥和B的姐姐是同学,C的弟弟和D的妹妹是同班,父母又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因此整个班级的氛围特别融洽,学习上也是良性竞争。当然父母间各自暗暗比较的,成绩好的父母嘴里谦虚的叨叨着脸上是隐藏不住的自豪。那段时间是我唯一认真读书的状态,总要给父母一点面子嘛。
 
    虽然同在一个大院里,但放学后各自回家了,男同学在傍晚的时候会在院篮球场打篮球,女同学住同一个楼的走的近些,不同楼的要好的也就偶尔约个晚上散步。交流最多的还是课间休息的时候,整个班级就像个集市,叽叽喳喳的热闹哦。可惜还没有毕业设计院就解散了,一部分调到郑州W院,一部分是分到的全国各地,剩下的一部分留在原来的地方划归J院。我家是属于比较早调离的一批人员,(我回到上海后插班进家附近的高中读书,因各地的教学进度不同,我半年后参加高考时生物一点也没有学过,有机化学也没有学过,盲考了一通,总算上了一个学校)学校在送走我们这批毕业班后关门了,因为那里的老师大多是家属担任的,本来就缺老师,设计院解散老师跟着离开了,学校也开不下去了。
    现在好些同学是子承父业留在系统里工作,还有一部分从事的同专业领域的,所以大家有共同语言,特别是互联网伐发展紧密了联系,大群小群的那个热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