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糕儿的博客

老是一个失去的过程,备老、养老、送老,一起体察和治疗
正文

独女回国养老送终三年记(四)

(2018-01-11 22:42:22) 下一个

中加看病的不同体会

   17年夏我住的城市酷热难熬,四十度以上的高温持续二十多天。有次中午送饭,没有空调的BUS56℃,地表温度达到67,新闻报超吐鲁番成全国第一。

   那也是我人生最难熬的时候:养老送终攻坚战碰上了更年期,我已经不停地出血半年多,吃激素弄得我走路都晕。中国医生建议尽快手术,国外医生认为手术也行,保守治疗更好。考虑国内做手术没人照顾,回来才发现夏天这边简直约不上医生。最难的时候抽空回来,见不到医生快疯了。我跑到专科医生那里告诉前台接待情况,她说:她懂,还有患癌症的也在等着。但是,她可以把我放在预约等待名单中,如果哪个病人临时来不了,可以按等待名单先后把我插排上,但不保证我离开前一定能看上病。如果现在情况严重,建议我可以随时去看急诊。可我出血但不贫血,只是需要开始专科治疗。后来即使见了医生,手术也要约到几个月之后,而且手术还要签合同,保证手术那天无论如何我要上手术台。这也是最近两年才有的情况,可能就是因为手术太难约,大家都想先占着。

   相比这里,中国看病的效率简直太高了。从南方到北方;从实体医院到互联网专家;从所在城市的社区便民门诊到国家地域区划里最高水平的医院,我和父亲看病每周都可能接触。我看病效率最高的一次,是在人山人海的大医院里。从见顶级专家到彩超检查,再听医生治疗方案一共35分钟。有这么准确的记录,是我从进医院大门给带我看病的朋友打电话,到出医院大门上车发微信感谢朋友的时间记录里得出的。当然这是特例中的特例,以前没有关系帮忙,我看这个病一般需要耗两天时间。这起码说明了效率,中国想看病就可以马上看,在同一个大院里,虽然折腾,检查取药治疗顺次交钱开始,不让病人和家属等待和痛苦。

   经常这边有这样的讨论:真的生了大病,在这里治还是回中国治?

   我想个人会选择在这边治,这是我在这里做过不少相似治疗后的体验。前面说到那个专科医生的前台接待,在我去她那儿一周后,帮我插空安排看了病,虽然我不敢签那个手术合同,但也和医生探讨了保守治疗的可能。后来我回中国,把父母安置到养老院,仍然选择了回加治病。加拿大问题的确太多了,全民医保弊端也在那里摆着。看病周期长所说的低效率是资源和体制问题,但它也是保证了比较高质量和公平下的资源和体制问题。

   国内看病,效率是很高,好医生的技术经验也不缺,大医院硬件的光鲜和设备的先进更让人叹为观止。但与治病相关的所有软件与关怀相对粗粝,工业流水线式处理病人,治疗完整性和细节考虑严重不足。而商业化导致部分医生杂念太多,治疗单一病症的连锁反应常常始料未及,对病人的身心伤害比较大,特别是像孩子和老人这样的弱势病人,可能产生的伤害更大。以父亲为例,声带息肉手术他一辈子做了四次,第一次年轻在部队,据说军医拿着剪刀拽住舌头就给剪了。后来两次都是去医院,上午做了手术,下午就回来正常生活了。最后这一次,一个被多个专家称为小手术的治疗,间接或者直接地要了一个健康老汉的命。不是手术不成功,是后续性系列辅助处置,导致老人身体其他脆弱的链条崩裂(另文专叙)。

  当然,这边壮年人需要尽快解决单一病症,回中国高效率处理也是对的。其他时候,我们普通人即使回中国有一两个过硬的关系,很难解决医疗的一系列问题。

  具体中外医院的专业数据对比,建议放狗搜知乎,两边工作过的专业人员有特别详实的数据对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4406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也猫 回复 悄悄话 有关系的华人回国看病,有钱的国人到北美就医。
糖糕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r23af' 的评论 : 谢谢!不少养老院也有同样的问题。
mr23af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切! 赞!国内医院商业气息浓,人文关怀差。
糖糕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注册很麻烦' 的评论 : 看病最关系到安全感和幸福指数,加拿大加油啊!
注册很麻烦 回复 悄悄话 加拿大急病会比较重视,慢性病就很拖拉
注册很麻烦 回复 悄悄话 国内有熟人一切都好办,没有就海里捞针了
糖糕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gbigsell' 的评论 : 是,各家情况不同问题也就不同,下次我会写一些经济上的挑战和准备。
sgbigsell 回复 悄悄话 唉,国内老人家看病住院就是得家属巨大的人力投入。所以我家过几年也得回国几年照顾两边老人。现在就得准备起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