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个人资料
正文

家乡美(15)洛阳(附视频)

(2017-12-25 09:08:20) 下一个

                       

洛   阳

 (附视频)

 

   在我的家乡河南省西部、亚欧大陆桥东段的黄河中游,有一座镶嵌在母亲河上的美丽明珠——洛阳。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八大古都之一,因地处洛水之北而得名。

 

 

洛阳夜景

 

 

   说起她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真可谓异彩纷呈:

 

   首先,历史上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都建都于此,历时1529年,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其中叱咤风云的曹操、武则天等因史学界颇有争议,更让后世人兴趣盎然。

 

   其次,孕育出“洛阳纸贵”的典故耐人寻味。

 

   话说 1700 年前的西晋王朝时,有一相貌丑陋的小孩叫左思。因不思进取,被父亲激励,终奋发读书,历时10年写就《三都赋》。作品问世后,被当时的文学家皇甫谧、张载推荐,先在文学圈内盛传,后被附庸风雅的贵族富豪们热捧,纷纷以传抄为时尚,引起京都纸店供货吃紧,纸价不断飙升,史载“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洛阳纸贵”因此演绎成典故。

 

   那么《三都赋》到底是怎样的一篇文章,能如此引起轰动呢?“三都”指晋之前的三个诸侯国魏、蜀、吴的国都。赋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文体讲究对仗和运用典故,行文力求辞藻华美。但作品的成就还不单单表现在形式上,其内容更让君臣朝野共鸣。《魏都赋》、《蜀都赋》和《吴都赋》都假借他人之口,描绘和评论当地的形势、物产和制度,涉及到全国统一等当时人人关心的问题,所以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好评。

 

   据说左思为了创作这篇作品,花了大量的时间考证典籍、实地调查,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落笔中,他在自己书房中、院落里,甚至厕所里,所到之处都预备了纸和笔,以便于自己突发灵感之时,随时随地记录在案。就这样殚精竭虑,前后花了十年心血才顺利杀青。

 

   左思行文虽多用对偶句,但通篇难觅呆滞之弊,他讲究字斟句酌而不失文风自然,他祖述汉魏而不刻板仿古,以至于落落写来,自成大家。“振衣千仞口,濯足万里流【振衣而起,一尘不染,意气风发,志存高远;洗净双脚,恢复本体,走向圣洁,勇猛精进!千仞:古代七尺为一仞,形容极高。濯(zhuó)足:洗脚。】”、“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长吼激得清风荡,壮志岂容东吴存。波澜壮阔而又气壮山河地抒发了自己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等传神诗句都被后人津津乐道。 

   

   再次, 洛阳的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历史文物景点享誉海内外。龙门石窟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十余万尊石雕佛像美轮美奂,2300多个窟龛赏心悦目,吸引着每一位游客的眼球。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释源”、“祖庭”之尊称,令每一位参观者肃然起敬。关林是埋葬三国名将关羽首级的地方,列国内三大关庙之首。更因罗贯中笔下的关羽忠勇过人、堪为楷模,故被每一位瞻仰的游客所尊崇。另外,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世界最大的古墓集合群,犹如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夏、商、周、汉魏、隋唐五大都城遗址沿洛河排列,被誉为“五都荟洛”。龙马浮图寺、洛出书碑、周公庙、香山白居易墓、王铎故里、二程故里、李贺故里、玄奘故里、千唐志斋、宋范仲淹墓、二程祠等一处处更显钟灵毓秀。

 

       纵观历史,历代的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荟萃洛阳,照耀史册,灿若繁星。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联。周易八卦在此发祥,老子在此著《道德经》,孔子问礼至此,三班(班彪、班固、班昭)在此修成《汉书》,司马光在此编成《资治通鉴》,张衡在此发明浑天仪、地动仪等;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许慎的《说文解字》、欧阳修的《新唐书》等鸿篇巨制,也无一不是在洛阳这块沃土上完成;东汉的“洛阳太学”学生逾3万人,为当时世界之最;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程颢(hào)、程颐()二兄弟,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无不在此留下享誉九州的名篇;大诗人杜甫 、白居易、李贺、刘禹锡等,或生于此,长于此,或游历于此,终老于此,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 绵延五千年的文化浸透,让洛阳为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使洛阳成为中国古代史的缩影和海外游子寻根问祖的圣地。

 

   如今,初具规模的黄河小浪底、洛浦公园、南部生态旅游区等旅游胜景的开发和建设,又让这座古老的都城焕发了青春。

 

   洛阳近郊的黄河小浪底旅游风景区,虽然只是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为一体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副产品,但那 300平方千米浩瀚水面中千岛星布、湖光山色、游船如织,不失为领略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绝佳去处。

 

 

 

      

 张牙舞爪腾黄龙   泄洪清淤小浪底

 

   洛阳西南绵延无际的群山深处,依次分布着国家级森林公园:人间仙境白云山、龙峪湾、花果山、黄帝密都青要山、道教圣地荆紫山,以及被誉为“北国第一洞”的天然溶洞鸡冠洞,还有风穴寺、灵山寺等名扬天下。

 

   说起洛阳丰富的旅游资源,国花牡丹当属首屈一指。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洛阳牡丹植根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唐宋八大家中的刘禹锡、白居易都有赞颂牡丹的诗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品赏鲜花,享受生活,谁不为之心动?

 

 

 

 

  关于牡丹的传说,最引人入胜的要数牡丹族群中的“焦骨牡丹”成员

 

   一个冰封雪飘的寒冬季节,心血来潮的则天武后要赏花消遣。

 

   尊至后苑,她见万物萧条,不仅心中懊恼,当即金口诏令:“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诏令一出,百花仙子惊慌失措,不敢违命。

 

   次日,五颜六色的花朵真的绽开了花蕊。目睹此情此景,武后心花怒放。

 

   突然,一处荒凉十分扎眼:“这是什么花?怎敢违背朕的旨意?”一众定睛,原来面前是牡丹苑。武则天闻听大怒:“马上把这些胆大包天的牡丹逐出京城,贬入东都!”

 

   都料到牡丹被贬,一定郁郁寡欢萎靡不振。谁知,这些牡丹落脚东都洛阳,欣逢地脉,只要培土浇水,就能枝繁叶茂,姹紫嫣红。武则天闻讯,气急败坏,派人即刻赶赴洛阳,要把牡丹火焚治罪。

 

   顷刻,牡丹苑棵棵火苗四围,株株浓烟缭绕,备受火海煎熬。喜出望外的是,洛阳牡丹虽惨遭劫难枝干焦黑,但绽放的花朵却愈加艳丽,国色天香。

 

   从此,牡丹仙子也以其凛然正气,被众花仙拥戴为“百花之王”,牡丹也因此在洛阳得天独厚,名甲天下。

 

   诗人徐书信因作《牡丹传说》:“逐出西京贬洛阳,心高丽质压群芳。铲根焦骨荒唐事,引惹诗人说武皇。”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推动,洛阳牡丹如今已经发展到九大色系,近千个品种,近两万亩种植面积的规模,并且实现四季开花,盛花期不断延长,源源不断进入国际市场。壅荣华贵的牡丹正以勃勃生机为古都洛阳争光添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