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214)三线回忆 --- 谢晓珞

(2019-07-24 08:39:11) 下一个

(214)
张又普:三线回忆 --- 谢晓珞

1970年8月至1973年4月,我在陕西省紫阳县学生四连修筑襄渝铁路(湖北襄樊至四川重庆的铁路)两年八个月,这是我人生的一块里程碑,是我第一次走进社会,那一年我17岁,这段修铁路的经历使我终生不忘。

襄渝铁路是当时中国政府的一项重大工程,属于当时所谓的“三线建设”的一部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二师负责建设其中的一部分,当时的部队番号是5702部队。二师六团的番号是5806部队,二师六团四营兼管着一支由西安市的一群学生所组建的学生四连,我就是学生四连的一名小兵。

在文化大革命的时代,“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之一。刚开始修铁路不久,连里进行了一次班排调整,新组建了一个文艺班,我因会拉二胡而入选。我们班的班长是许江敏,副班长是宋云新。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子弟胡矛和谢晓珞两人因为会拉小提琴而入选。现在回想起来,在我们连的12个班里,数我们文艺班对铁路工程的贡献最小。每到逢年过节时,我们班都要停工数周,排练文艺节目,宣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由于上班不够稳定,重要的工作就不会安排给我们班。那时,重要的工作都很危险,上一句话的同义词是,危险的工作不会安排给我们文艺班。在那三年时间里,我们连虽然没死人,但不幸伤残人数还是有好几位。我们文艺班情况最好,连一个伤残都没有。

我这个人体育素质不好,因此非常尊敬那些体育好的人。宋云新和谢晓珞两人是我们班的体育尖子,动作灵巧、反应机敏。记得那时班里有些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时,通常都分给他们两人去做,使我非常敬佩,至今记忆犹新。

修铁路的近三年期间,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开凿“小米溪隧道”,该隧道全长3300米,是襄渝铁路的重点工程之一。使用当时非常落后的技术,两万余人干了三年,死伤上百人,才完成了这个用我们大家的血和汗所铸成的隧道。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们班的工作是在距离小米溪隧道口不远的平行导洞口外面整理砂石,上下班时要路过小米溪隧道口。有一天我上班时路过隧道口,看到民工们正在做一个比较少见而又有趣的工作,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好奇地站在旁边看了一小会。这时,谢晓珞从我的身后走过来,他拍了拍我的肩膀:

“不要站在这里,你看看这块边墙,好像不太稳定,不安全,跟我离开这里,走吧。”

他拉着我的胳膊,我们两人一起离开小米溪隧道口,刚刚走出十几米远,就听到身后“轰隆”一声巨响,隧道口的边墙发生了小型塌方,大约一两立方米的石头塌了下来,刚好砸在我刚刚站立过的地方。好在当时那里一个人都没有,没有任何人身伤亡,小事一件,没人关注。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和谢晓珞两人四目对视了一下,两个人一句话都没有说。

四十多年过去了(本文初稿于2016年10月),这件事情一直铭刻在我的心头,终生不忘。今天,我想利用我们的群页,把这件事情公布一下,以表达我个人对谢晓珞永久的感谢。谢晓珞后来离开西安,去四川成都发展自己的事业,成就显赫,目前已经过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

国内链接:http://www.hedao.vip/hedao/vip_doc/11831859.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