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由著名文学评论家邓荫柯为《爱之殇》写的跋

(2018-07-21 19:39:19) 下一个

 跋

 

邓荫柯

 

《爱之殇》是胡小胡的新作,是一部超越了自己也超越了时代局限的杰作,比之于他的几部相当不错的小说《蓝城》、《太阳雪》、《寻找郁达夫》,都不在一个层面上,达到一个嶄新的高度。

当年我在北大上新闻写作课时,曾经聆听戈扬老师的讲课,那种犀利飞扬的风采令人难忘。戈扬被打成右派后,辽宁省委宣传部长、宽厚善良的安波同志将包括戈扬的几位右派老同志接到沈阳来安置。我和沉默的戈扬经常见面而无一语问候老师。70年代末我在辽宁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工作时,戈扬老师把她儿子胡小胡和他的新作《阿玛蒂的故事》郑重推荐给了我,之后在《春风》丛刊发表。从此开始了我和胡小胡几十年的风雨同舟的情谊。

因为没有了思想束缚和政治枷锁的钳制,也没有了商业的压力和诱惑,这部小说展现出质朴空灵坚实美丽的风采,全靠作家思想和才华的高度,全靠作家生活积累的丰厚程度,以及他艰辛快乐的创造。这是一部我们都经历过的几代人的历史画卷,这是一部心灵史生命史哲思史。“爱”是主体和主题,历史进程中的那些事件和变革都是背景和映衬。我始终坚信,伟大和杰出的作品不可能是靠人为的体验生活完成的,只有靠自己的血泪人生的恩赐。命运给了你什么样的生活,你只能接受,按照上帝的旨意去面对,不能逃避。如果希望更多地了解某些领域的生活状况,你可以想方设法去接近去经历,但不会主动或被动地接受指派,去“挂职”去“体验”生活。

《爱之殇》是我们生活的年代的绝对真实、美丽无限、残酷惊人、曲折难言、丰厚深沉的心灵和生命经历。可以断定,《爱之殇》是新中国时期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顾名思义,《爱之殇》应该是“爱”这个美好事物毁灭或残害损毁的故事。“爱”可能是爱情,如同故事的主人公陆远征和段干玉翎的生死之恋。也可能是亲人间的挚爱,像段干钺对侄女兼养女段干玉翎的超越亲生骨肉的情意。也可能是士子们对祖国人民之爱,像陆远征和志同道合的华子衿褚遂善的心灵契合同甘共苦,像和陆远征失之交臂的宁心仪在专制和自由生死搏斗的时刻表现出的大义凛然的爱和承受重压的坚强。这些爱的经历是铭刻在胡小胡心灵深处的,是震慑灵魂的记忆,是他最珍贵的、人间独一无二的生活宝藏。他的父母是名扬天下的老革命、右派士子:胡考和戈扬。他们的经历是中国知识分子遭受精神残害、折磨、侮辱的典型案例。不能直接说是自传性作品,但是在有丰厚生活积累的作家的笔下,在他的倾尽全力攀登顶峰的创作中,就很难分清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界限了。陆远征的父母陆刚毅和乔南是艺术典型,陆刚毅是一位决心远离肮脏政治的老干部,而乔南却是笃信共产学说的原教旨主义斗士,在遭受莫名残害时依然如此。陆远征本人是中国政坛和文化教育中心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他是新中国的建设者参与者见证者,在一定程度上又是被误导和伤害者。他的初恋情人和终生情人段干玉翎一家人都在时代的炼狱中挣扎,父亲段干戟是空军英雄,两航起义参加者,瘐死北大荒劳改地,伯父段干钺是史学泰斗,文革中长期在秦城监狱拘禁,侄女段干薇红死于六四屠杀之夜。珍贵的记忆激发出澎湃的创作激情和极其奔放的创作才华。作家把故事的主要平台设在蓝屿市,从政治文化氛围看,这座城市就像大连市和鞍山市的综合体,既有超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大型造船厂,又有海滨风景和日俄战争遗迹,距蓝屿市不远就是类似于金石滩的红石滩风景区,更远则是类似于千山的北芒山,还有外国资本家建造的高级海滨别墅。把类似于辽宁省的北方工业大省称为黑山省,把类似于沈阳市的省会城市称为铁宁市。故事的演进不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而设在蓝屿,给陆远征参与建设大业、抒发感情议论天下大事以诸多方便,也给在震动世界的六四时期他往返蓝屿北京之间,亲身经历这场奋斗和镇压提供了一个恰当的视角。从地域设置和环境描写上看,如此新颖而奇异,带有几分浪漫甚至梦幻色彩,可是,作品又是绝对真实的,百分之九十的人物、事件、情节、场景都是有真人真事为原型为基础的。光靠想象,是不会有这样生动曲折震撼心灵而且永远铭刻在心头的人物和故事。当然,人名地名时间安排有较大自由度,哪一个是以谁为原型的,哪一个是影射谁的,哪一个就是确指谁的,有一些不必深究,读者都会心知肚明的。

陆远征家族和段干玉翎家族几乎没有什么交集点。由两个年轻人在混乱的文革时代偶然相遇演出一幕互相吸引互相帮助直到发展成生死爱情的故事,成为一生爱情的美好开端,绝对不落公主受难英雄救美的千篇一律的窠臼。陆远征是一个有爱心责任心坚实执着的男孩,也是一个能发现美珍惜美的幸运儿。玉翎则是一个外貌惊人美丽内心质朴天生高贵的女孩,在被红卫兵抄家,文物书籍被哄抢的孤苦无告的处境中,得到陆远征的同情和怜惜。玉翎的反应则是既有警惕又有感激,语言不多,却是一字千钧的。她一下子就感受到陆远征的真诚正直,把极其珍贵的前辈艺术大师任伯年的的画作交到他手中。最感人的一幕是远征陪玉翎在寒风中祭奠她冤死狱中的父亲,在悲痛和感恩交织的心境中,玉翎下定了对陆远征的爱。这样的场面,这样的情节,是独特沉重而富于美感的,千载难逢的。

爱是小说的主线,发掘人内心的丰富而独特的美好,展现出人性的深不可测的蕴藏是作家的天职。除了项凯来这个以薄熙来为原型的家伙外,几乎没有一个反面人物。每一个人在历史进程面前的态度是各自表现出自己的特色。陆远征和段干玉翎的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没有走进婚姻殿堂,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正如生活本身就千变万化超出各种预测一样。坚贞的玉翎怀着虔敬的心走进蓝屿,朋友为之搭建的爱情小屋。又长途跋涉,走进沙窝子,拜见遭到流放的未来的公婆,在这里完成了神圣的性爱仪式。但是,时代和命运的力量太强大了,玉翎被发配到大西北的不毛之地,要想和陆远征结婚难上加难。也许,矜持高贵的玉翎的含蓄的语言巧妙的暗示太过神秘委婉,内心太过自尊,一厢情愿地在南京等候情人。陆远征没有准确理解她的用心,没有去和她会合。陆远征最致命的错误是不小心把妈妈乔南写给汤万铭的一封信让玉翎看到。当年玉翎的家庭出身对所有人都是致命的,这封信对玉翎打击可谓创深痛剧,了断情缘的阴影就这样盘桓在心灵中。而玉翎婚姻的归宿是那位住在美国的富商在圣诞唱诗会看见了她,立即托人说媒。事情在不容犹疑的片刻确定下来,接着是赴美,结婚,继续求学……玉翎给痛不欲生的陆远征留下的爱情盟誓是“永远的情人”,玉翎是一个说话算话的女人,也是魅力永存的女神。她和陆远征的爱情故事有精彩的续篇。接着,是那位音乐家丈夫逐渐堕落,酗酒,胡闹,感情破裂,分居……玉翎事业上成功,在美国著名时装公司任设计师,成就丰硕,地位显赫。绝望的陆远征已经结婚,二人已经分道扬镳,就玉翎孤独痛苦百无聊赖之际,鬼使神差,竟然拨通了远征的电话,一诉衷情。远征如梦初醒,如听天国纶音,中断多年的恋情,又展开了新的篇章。此时,玉翎生活中刚刚闯进了一个新的人物:蓝屿市市长项凯来。此人器宇轩昂,风度翩翩,有点自恋和做作,在拉夫劳伦总部偶遇玉翎,一下子色心勃发,百般献媚,决定聘请玉翎为服装节顾问,蓝屿市顾问。玉翎还算不怎么讨厌项凯来,接受了这个政坛新星的邀请,这就意味着和久别的远征重逢。坚贞高贵的玉翎顶住了项凯来的骚扰,义正词严地斥责了项凯来。作家选用了这个巧妙的情节、这个野心家式的人物,衔接了戛然中断的爱情,把爱情故事和决定中国命运的“六四”以及一系列政治活剧联系在一起。

作家对爱情的理解和描绘真是美丽真是深刻真是惊人。作家是性和爱的统一论者,他不是假道学刻意回避性,也不是借宣扬性爱细节取媚读者。作家对美女是深有感悟的,在作家的笔下,她们面对性爱展现出各不相同的性格、激情、风韵和艳丽,令人难以忘怀。处女奉献激情大约是人生中最美丽高洁珍贵的东西了,美艳惊人的段干玉翎在神圣的性爱典礼之夜正好遇到陆远征的无能,无比馁丧之际,段干玉翎没有丝毫怨艾,而是用母性的抚爱化解了他的尴尬。另一个痴情奔放的蓝眼睛女孩衣兰儿坚定地以身相许,衣兰儿想到的是如何来纪念它。后来陆远征娶的妻子符珊美丽自尊青春激荡,认定陆远征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就设计小小的圈套骗陆远征就范,两个年轻人在狂放的青春旋律中完成了结合,这独特的色彩绚烂的一笔也是无法忘却永志心头的。当自视甚高的符珊小姐发现了陆远征和玉翎的亲密关系,就果断离了婚。这是后话。

在和陆远征断断续续多年的爱情故事中,玉翎的姿影表情韵致都呈现出千差万别,绚烂璀璨,真切而空灵,其美艳迷人,不可方物。远征和玉翎最完美最贴心最动情的交融中,蓝屿的日子是完美的峰巅。玉翎思想感情的日趋成熟,对爱情的盟誓更加坚定,这份跨越世纪远隔万里的爱情进入了和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的新高度。

作为蓝钢副总经理,陆远征保持着和公司党委汤万铭书记的密切关系,汤书记富有正义感,对天安门学生绝食示威前景十分清醒而悲观,认为开枪是不可避免的!乔南传来的信息,北京腥风血雨将至,玉翎传来段干越将不久于人世的消息。危急时刻,伤心愤怒的陆远征怀着多重重任奔赴北京,去看望父母,安排处境极其危险的乔南离开中国的计划,并和他极其尊敬的段干钺老人告别。六四凌晨,段干钺辞世,亲人都在他身边。这标志一个时代的良心长眠了,一个民族的智慧象征永远沉默了。他还要和伤心欲绝的玉翎交流,委托她照顾即将去美国的母亲,劝她还要爱这个犯下了这么严重罪行的国度,鼓励她继续为真理和正义斗争。此际,陆远征和段干玉翎都是独身状态,争取彻底结合,是必然的话题。陆远征亲眼看见了天安门前的屠杀,看见了矗立多日的民主女神被铲除的悲伤瞬间。这种杀戮是在学生们接受停止示威准备回到校园之时,在示威绝食已经处于尾声之时发生的,这就全面暴露了开枪镇压的不可原谅和不可饶恕的性质。陆远征参加了用自己带去的车辆救护伤员的行动,亲眼看见了年轻的段干薇红被流弹打死的惨剧,并且,意外得知,那奔放飞扬的天使衣兰儿为正义为年轻的生命奔走呼号,整个生命投进这场斗争。在戒严部队的杀戮和百万百姓被迫屈服的悲剧时刻,给人深刻印象的,除了几位学生领袖和港台歌星,是那位临危抗命的军长,和一个人逼停坦克方队的白衣青年。让我想起一句古诗,“一将成名万骨枯”,军长成为坚持正义的英雄那一夜,有成千的学生和百姓成为了冤死的枯骨。到底有多少生命毁灭在那个血腥的日子?也许是永远的秘密,去问一问那位发布消息的袁木同志吧。提起他的名字,我不禁哑然失笑,想起一句成语,要从他那里寻求一点真相,真是“缘木求鱼”啊!

胡小胡特别赞赏托尔斯泰在书中长篇论述的风格。托翁那种悲天憫人的深沉情怀,那种大爱无边的宽阔胸襟,显示出先知般的智慧,基督般的仁爱,英雄般的勇毅。叙事抒情议论都精彩,互相配合的那种完整的结构是胡小胡理想中的文学。他决心仿效托翁,他把宣讲的重任托付给了史学大师段干钺,这几封书信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和历史感。在六四前夕的腥风血雨将临的气息中,老先生彻夜无眠,忧国忧民,惧怕孩子们遭受屠戮。他写了一篇《天安门赋》,让玉翎张贴在客厅里。“今学子之高呼兮,望政通而戮力。依万民之呵护兮,集广场而盘栖。斥贪腐而激愤兮,奋青春之刚烈。”老先生惊呼:“中国完了!他们要把它毁了!”老先生忧国忧民之赤胆忠心,慷慨刚烈之情绪,实在感人肺腑!胡小胡的古文修养之老到精熟亦让人心折。及至陆远征向段干钺请教的诸多问题和疑虑,经老先生一番精密详审的论证,令人五体投地般服膺。给我深刻印象的有这么几个问题: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而是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混乱,残暴野蛮,大量屠杀百姓,造成人口流失的灾难。引申下去,“阶级斗争”从来不是推动历史前进人民幸福的动力和保证。中国因为没有专一的虔诚的宗教信仰,缺乏凝聚力。不知敬畏神灵,做事没有底线,缺乏约束力,导致人伦尽丧,罪恶频发。个人崇拜走向极致,没有任何制约,不是发内心,是由于恐惧报复和残害,就是绝对罪行产生的根源。段干的论述,引用了若干大师箴言,不乏卢梭、黑格尔、普列汉诺夫、尼采的论述。真佩服胡小胡的渊博和理论素养。

这是《爱之殇》的上部。虽然只写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情的一部分,但绵延几十年的爱情已经基本完整。故事终结在中国历史一个重要节点上,上部也可以单独存在。书中人物、被通缉的乔南正是被负责追缉她的一位正义之士陪同越过守卫极其严密的国门的。人心向背说明了人民像当权者一样顽强,接下来的斗争依然激烈悲壮,故事极多。坚贞不渝的陆远征和段干玉翎的爱情戏剧依然会活色生香地演绎下去。正在创作中的下部肯定还会十分精彩。

凌晨时分,结束这篇跋时,窗外传来了啼血杜鹃的高亢嘹亮的鸣叫。是同情,是鼓励,是欣赏,还是无所谓,就不得而知了。

2016年5月于北京太阳城寓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Amy-Ny55 回复 悄悄话 跌岩的情节,美的人,真实的情感......回看同样精彩的那一本《阿马蒂的故事》,想:他的文很适合作电视剧的脚本,并且,记住文革和延续下来的血腥的权利斗争,我们这一代人尽责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