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鞋拔子及其他

(2018-08-31 17:21:22) 下一个

    从专卖店买了一双鞋,店家送给我一只鞋拔子。看着眼前这只鞋拔子,仿佛见到久违的朋友,熟悉而亲切。

    小时候,我家也有一只鞋拔子,那是母亲拥有、家人共用的一个小物件,是穿新鞋时的辅助工具。小时候的鞋都是母亲手工制做,新鞋刚上脚时很紧巴,这时就需要鞋拔子帮忙。鞋拔子一般三寸来长,一寸来宽,长凹,一头稍窄,另一头稍宽。穿鞋时要先把鞋拔子大头朝下、凹槽向里,贴着鞋后跟竖立鞋内,然后把脚小心插入鞋中,同时将鞋拔子用力向后靠,给鞋撑出尽量大的空间,以便脚后跟顺利进入。整个脚进到鞋中,再把鞋拔子小心翼翼地从鞋与脚后跟中间拔出,鞋拔子的作用就完成了。俗话说:“脚上没鞋穷半截。”新鞋穿在脚上确实精神许多,但也实在不舒服,得穿一阵子,脚与鞋才能相互适应。前几年看小品,说某人长了一副鞋拔子脸,我觉得这种描述也太不贴切了。人要是真长成鞋拔子脸,那得瘦得多吓人哪。

    说到鞋拔子,不由地想起另一副跟鞋有关的物件,就是鞋楦头。鞋楦头是新鞋成型模具,在我们老家都是鞋做好之后才用的。鞋楦头是木制的,像是脚的模型。新鞋刚做好时还是瘪瘪的,要先把鞋楦头用锤子打入鞋内,把鞋撑起来,固定成型。鞋楦头一般是有一个半大脚长的楦头、一个半圆柱形的后脚跟和几片长方形木块,另外还有一个薄片楔子。新鞋被鞋楦头撑几天,鞋成型了,才能穿在脚上。

    说到鞋子,想到袜子,又想到袜子板儿。袜子板儿是补袜子时必备的工具,也是木头的,由一片鞋底样的木板、一个鞋头样的木块和一个半圆柱形脚后跟样的木块组成,一根长条木板把鞋头和后跟连接起来,成一个脚样撑子。我们小时候穿的袜子多是棉线的,暖和,但不禁磨。新袜子买来穿一阵子,脚掌和脚后跟就磨出了大窟窿,这袜子就需要补。把袜子板儿撑进袜子里,缝上去的补丁才能平整,并且缝时不至于扎到手指。后来经济条件好点儿了,改穿尼龙袜。尼龙袜比棉袜耐磨,并且有弹性,穿在脚上更好看。以后棉袜越来越少了,补袜子的日子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家大宝在国内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拿着穿破的袜子让我给补。我说现在谁还补袜子,给你买双新的吧。儿子坚持要我补,并且说,他们学过一篇课文,说周总理的浴巾还是打着补丁的呢。得,我不能再说什么,找针线补袜子。可没有袜子板儿啊。于是我用硬纸板剪了一个鞋底样,把袜子撑开,给儿子补了那双袜子。儿子穿着打了补丁的袜子,还挺高兴。看来语文课选什么样的课文,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是非常有影响的。扯远了点儿。

    说起生活中曾经的物件,真可以罗列出很多很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水平的进步,许多普普通通的物件都退出了我们的生活。也许它们值得被收集起来,建个博物馆,因为它们毕竟记载了我们过去的许多故事。

                              

       图片取自网络。我那只有厂家,不上了,以免有广告嫌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红桑葚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溪姐姐' 的评论 : 谢谢小溪姐姐!喜欢您的文字和故事,还有您姐姐的红窗花。
小溪姐姐 回复 悄悄话 昨天来拜访你。一进你家门就出不来了,一口气读了你多篇感人佳作,真是喜欢你发自内心真挚的文字和故事,一直读到了深夜十二点,已经书签了你的网址,以后定常来拜访。
红桑葚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柳溪郎' 的评论 : 可能到了怀旧的年龄,一个小物价也会勾起对旧时的回忆。忽然想起你那句“穿凉鞋的别怕穿皮鞋的”,那老师多好啊。
柳溪郎 回复 悄悄话 怀旧的好文!好在不是发表在中秋节,否则,更会勾起我们思念远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