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客

讲述亲身经历,感悟天地人生
个人资料
fuz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清末民初中国民众西医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2018-03-17 11:08:36) 下一个

作者:郝先中 朱德佩  

  [摘 要]西方医学进入中国,为中国民众逐步接纳并形成观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从清末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长达数十年之久。社会公众对西医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从恐惧、畏疑到信任和推崇的变化,西医的实效性成为征服民众的密钥。民众在与西医的日常接触中慢慢形成了稳固的西医观念,这种观念奠定了西医扎根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基础,并在客观上拓展了西医的生存空间。西医在中国的传播路径也呈现出由中心城市向边缘地区逐渐扩散的特征。而上海民众对于西医的热衷与接受程度最具典型意义。 

      鸦片战争以后,西医伴随传教活动初履东土。虽然传教士们倾向于自上而下的传教策略,但医学传教则从社会底层入手。西医在融入中国社会的漫长过程中,虽历经风雨,一波三折,但其先进的制度体系与技术手段逐渐赢得了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并形成了稳固的西医观念,这种观念是西医扎根中国并日益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有关西医早期在华传播问题,熊月之、杨念群、田涛、高唏、何小莲、李传斌、雷祥麟等学者已经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在涉及到中国社会对西医的整体回应时也各有侧重,但关于民众这一最广大的群体对西医的反应,未见有专文系统剖析。本文旨在探讨近代以来中国民众在接纳西医过程中的心理流变、时空差异及文化根由。 

结  论 

      近代中国,西医的传入明显具有时空差异的梯度特点。社会民众西医观念的形成也恰恰契合了这一变化,地域开放越早,民众与西医接触时间越长,接受程度越深,西医观念越牢固。这就是为什么上海、广东等地的民众对西医关注和热切的程度远远高于内地的原因。底层民众先于上流社会广泛接受西医,是西医东渐过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历史景象。何小莲在《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中合理地解析了这一现象,她认为上层精英处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位置,对传统文 

      化依存度最大,对异质文化排斥力最强;而普通民众则正好相反,处于传统文化的边缘地带,对其依存度较小,所以能对西医这样的异质文化表现出相当的热衷。这也是西医最早在社会下层打开局面的历史文化根由。 

      纵览清末民初中国的医疗格局,西医地位不断上升,影响力愈发扩大。从受益范围来看,普通民众始终是西医面对的最广泛的群体,也是其取信中国、扎根中国的社会基础。历史表明,只有赢得社会广大民众的兴趣和关注,西医在中国的普及发展才有肥沃的土壤。从过程来看,西医入华,历经百年风雨沧桑,民众对西医的态度产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并形成稳固的西医观,这种观念也在客观上为中国现代医疗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心理根基。

原文见  http://www.historychina.net/qsyj/ztyj/shs/2011-11-26/32904.s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