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咖的第七界

走走、读读、想想、看看
原创文字,谢绝转载
正文

参观博物馆后对女性问题的思考 【6】

(2019-03-09 05:19:49) 下一个

参观博物馆后对女性问题的思考【波罗的海行 6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读书和旅行并没有带来思索和进益,又意趣何在?

 

参观结束了,思考还在继续。

 

我们的车开往斯德哥尔摩不同的岛屿。话说瑞典是个千岛之国。我谷歌一下,瑞典有9千到两万两千多小岛,看你怎样定义岛屿。车上我和朋友分享照片。指着展厅里的照片,看,北欧的女性地位就是高,17世纪初就可以在外面做大事了。细读了展览的说明才知道。那些都是寡妇。丈夫去世之后才能抛头露面的。

 

展厅里播放的史料片

 

回家后,刚好上演《那年花开月正圆》。在比瓦萨时代差不多晚300年的中国,陕西有一个叫周莹的女子,在公公,丈夫相继去世之后,担起了当家人的重任,在国难(庚子国难)家仇中,用自己的方式重振家业,成就了一代秦商女首富的传奇篇章。我在想,如果吴聘没有死,周莹是否有机会成为秦商之翘楚?生活没有如果。周莹的成功也不是因为她的幸运。她性格里有坚韧的成分,命运接二连三地打击,并没有使她倒下。没有了儿女情长,伉俪缱绻,家园安宁,她从一切的苦难中挣脱并升华,将眼光关注到家族大事,生意较量,乃至家国情怀之上。

 

周莹的时代比瓦萨时代差不多晚了300年。欧洲,尤其是北欧对女性平等权利的意识还是比其他地区前卫很多。就拿皇室来说,欧洲的皇室女儿可以继承皇位,例子比比皆是。而中国的皇帝必须是男性。就是没有男丁,女儿也不行,也要从侄子辈里过继来一个。比如清朝最后两个皇帝,光绪,宣统都是旁枝过继来的。所以,中国的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欢乐颂》里樊胜美的妈妈对她敲骨吸髓式压榨,让人不禁想,从周莹的时代到今天,一百多年过去了。女性地位真正提升了吗?一篇名叫房子是给弟弟留的文章刷爆了社交网站,读得我触目,更有产妇跳楼让我惊心。

 

游记写了有段日子了。说到两性关系、两性平等,让我想到刚读完的书《第二性》,作者是西蒙·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这本书虽然是1949年完成的,堪称永不过时的女性自我认知宝典。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性的观点出发,剖析女人变成“他者”的原因。她说:“妇女问题”的争论之所以如此被人视为废话连篇,是因为男性出于狂妄,把它变成一场“争吵”;争吵时是不再讲理的。人们坚持不懈地力求证明的是,女人究竟高于、低于男人,还是与男人一样.....“ 说到我的心里。

 

 

她的理论核心之一就是sex and gender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关系。网上讨论热烈,有的网友说不推荐给年轻女性看。我倒是意见相左。我推荐给小珠读。年轻女性要有自我认知,也要对周围的第一性、第二性有认知和辨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得到什么。跑题了。两性关系问题再写10篇也写不完。回到旅行。

...

 

 

 

 

波罗的海一行,我深深感触到每个国家对女性的尊重程度。可能是在美国太久了,在餐馆吃饭,无论是否米其林餐厅,服务生都会给女士拉开椅子,等女士坐下后调整好。点菜时,一定会女士先点餐。 而在圣彼得堡,服务生直奔男士点菜,一直到珠爸点完甜点,才来问我吃什么。在船上天天大餐,本来就没胃口,那就一杯清咖吧。心想,你已经倒足了我的胃口。到了斯德哥尔摩,才又开始了女士优先的好习惯。那就来个斯德哥尔摩海鲜大会!

 

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在博友家留言也有人消费,可笑至极!

有不同意见,可以来讨论。

 

我的更多游记:波罗地海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