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

相信的就是真实,难以置信的就是虚构。我随便写写,你随便看看
个人资料
riverside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面试季节再谈住院医申请

(2010-11-11 19:25:48) 下一个

上了这条贼船的人都知道,一年一度的住院医面试季节又紧锣密鼓地来到了。这个题目有很多人都写过,比如力刀和他率领的 MIT BBS 团队,比如落花飘零,比如板板。力刀同学这方面的文章比较多,信息量大,观点正统,大气,理论性比较强。两个女同学的文字有趣,亲切,贴近生活。不才河边也写过这个题目,而且连续写了好几年,每年都有新的见闻,新的感受。一年又一年,这么多人前赴后继的努力去实现这个在美国当医生的目标,面试的故事和感想永远也写不完。

河边看问题,比较喜欢从宏观角度着手。在河边看来,想在美国当医生,最主要的就两步,一步是拿到面试机会,另一步是在面试时表现自己,让面试的人最终选中自己。

首先,要争取面试机会。人家凭什么把面试机会给你这个在外国不知是好是坏的医学院毕业多年,医学知识老化,没有美国临床经验,英语还不太利落的人?十几年前,这个问题好回答:因为我愿意去病理,放射,康复理疗这些美国医学院毕业生不喜欢报名的科室。现在这些科室都很难进了,事实是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一个科室好进了。要争取更多面试,必须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参数以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并下血本扔钱报更多的大学和医院,通过撒大网增加机会。

申请住院医这事儿跟在美国的高中生申请大学有一些类似的地方:

1 ,成绩。高中生申请大学要看 SAT , SAT2 , ACT ,平时成绩 GPA ,自己所上高中的介绍。申请住院医要看 Step 1 , Step 2 ,对于外国医学院毕业生来说最好还要有 Step 3 。外国医学院的医学院期间平时成绩就不需要看了,因为所上的医学院是好是坏也没人知道。唯一的例外是,如果你有校友以前被哪里录取过,那么人家对你的医学院就会比较有信心。其实,只要是招过中国住院医的地方,一般都会对中国医生比较了解,比较有信心。

Step 1 和 Step 2 考多高算高? 不少人说越高越好,最好两个 99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99 哪有那么容易考的?为了考 99 ,复习的时间要加长,可能会晚一年参加 Match ,越晚越难。分数高除了看起来好看,比较吸引人之外,最大的用途其实是通过住院医培训单位人为设定的筛子。比如,某个医院的内科准备招 10 个人,有 1000 人报名,但是医院只准备面试 100 人。秘书跟培训主任一起想出一个分数线,超过分数线的看档案,不够分数线的就不看了。当然,还有其它的筛子,比如毕业年头超过 5 年的就不要了,需要签证的就不要了,等等。这样,只需要看 200 份档案,从中挑选 120 个发出邀请信,最终有的人会取消面试,大致 100 人来面试。面试后,给前面 40 个人排名,其它 60 个人不要。 82 分, 84 分, 85 分, 86 分, 88 分, 90 分, 92 分, 94 分, 95 分,这些都是内科比较爱用的筛子。一般来说,大学招人要的分数比较高,社区医院要的分数比较低。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得到面试机会,有些很不错的地方,比如一些大学可能还比较看好我们这些有研究背景的中国人,因为这对将来申请 Fellowship 有利。相反,有些特别忙的市区市民医院,反而不喜欢要中国人,因为这些医院就想让你来了就拼命干活,对什么研究经历,什么将来的 Fellowship 完全不考虑。中国人很多都没有美国的临床经验,所以一开始可能上手慢一些,虽然过几个月就干得很好,而且总的来说比较吃苦耐劳,勤快肯干,任劳任怨,不偷奸耍滑,不闹事儿。这样说来,分数高一些,争取那些比较看重 Fellowship 和研究经历的单位给的面试,很有意义。

到底需不需要两个 99 ,每个人只能自己掌握了。如果想考高分,一个是要花时间努力学习,甚至停止工作,全职考试,还有一个就是考虑上 Kaplan 等学习班。 Step 1 , Step 2 的学习班都要好几千美元。真到了需要分的时候,一千美元买一分都愿意。花几千美元长个十几分还是值得的。想当初,河边同学两门分数都不高,整天被人家筛掉,吃瘪子吃大发了,拿不到面试机会心里那叫一个窝囊,往事不堪回首。

2 ,推荐信。高中生找老师写推荐信,要找自己学得好的那几门课里比较喜欢自己的老师写,尽量争取让最了解自己又最喜欢自己的老师写推荐信。美国的医学生在申请住院医时要去找带过自己的主治医写推荐信,而且至少有一封是自己报的那个专业的主治医写的。一般他们去找人写推荐信先问一句套话: "Do you feel you know my work well enough to write me a good recommendation letter?" 或 "Do you feel you could give me a good reference?" 如果主治医觉得医学生表现不够好或者自己不够了解,可以有个台阶拒绝写,这样就不至于出现勉强写出很差的推荐信的情况。

我们这些在中国毕业的老医学生可以效法这个办法,但是问题是有时候我们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写推荐信,没什么太多的选择。对于我们这些中国医学院毕业生来说,找什么人写推荐信好?最好是跟一个美国的医生在病房工作一段时间,得到他 / 她的赏识,至少是认可,然后再请求写推荐信。美国人的推荐信总体来说比较讲信用,只有真的了解你才会说了解,通常需要用一起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事实来佐证;只有真觉得你干得好才会说好,说具体好到哪里。如果一封推荐信里只是泛泛地说好,不说具体的,看信的人就明白这个写推荐信的不太了解自己要推荐的人。写信的人如果是主任或名人,帮助更大,但是名人不名人不如密切的工作关系重要。

这种最好的推荐信不容易拿到,因为要找到病房的 Externship ,或 Observation 的机会不太容易。有些人需要花一个月一两千美元去争取这种临床经验,还有人甚至需要让中介公司帮助找这种病房的临床经验。门诊的临床经验相对比较容易找,但是招人单位也不是那么看重。有胜于无,得不到病房经验的话,能得到一封推荐信说自己在门诊表现不错也多少有些帮助。河边就是在一个精神科医生的诊所跟着看一段时间门诊,然后请那个医生写了封推荐信。因为给人家添了不少麻烦,还买了张 Macy’s 的礼品卡送给他。

还有什么人既了解自己,跟自己有工作关系,又是临床医生呢?如果自己的实验室老板是个临床医生,又愿意帮忙,那就好办了,请他 / 她写就是了。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是,老板会说你实验室工作做得很棒,但是就是不提你的临床水平。如果你能跟老板争取参加一些临床查房并且在查房时发发言,老板就能说你几句临床水平的好话。河边很不幸,老板是个 PhD ,不是医生。河边央告老板帮忙,老板就让做临床工作的科主任帮写推荐信。从名义上讲,科主任也是上级。但是,这种推荐信其实帮助不大,因为科主任对你的临床工作能力不了解,不会说你临床水平方面太多的好话,顶多是说这个人聪明肯干,为人特好,读文献不少,知识量丰富,实验思路好什么的。非临床老板的推荐信还是要的。毕竟在实验室干了好几年,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人品怎么样,要有一个交代。

在国内做过临床工作的,可以请国内跟自己一起工作过的医生写推荐信。但是,这种推荐信有两个潜在问题,一个问题是国内的人不太清楚怎么写这类推荐信,可能会夸不到点子上;另一个问题是很多美国的住院医培训医院根本不在乎你在中国的临床经历。绕过这两个问题的一个办法是,找现在正在美国当医生的国内同事写推荐信。虽然他不能说你在美国医院的工作能力怎么样,但是他可以用美国医生的眼光来衡量和评判你过去在国内临床工作的能力。

3 ,其它经历。美国的高中生申请大学不象中国那样只看高考成绩。美国大学录取新生还要看课外活动,才艺,体育,音乐,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领导能力等等。其实美国医学院毕业生的简历里也有很多类似的内容,比如社区服务,在诊所兼职的经历,暑期研究经历等等。我们中国医学院毕业生一般没有那些志愿者或者兼职经历,我们有的都是最结实的工作经历,比如在中国临床工作若干年,在美国实验室工作若干年。这些经历,如果是人家看重或者需要的,那就太好了。比如,一个中国医学院毕业生在国内做过几年病理科,到了美国又在病理科实验室做了几年研究工作,那对申请病理科住院医帮助就很大。但是国内做过外科,在美国申请外科不容易进,申请内科人家又不看重你在中国的外科经历,帮助就不大了。

得过什么奖,发过什么论文,可以写上去。如果是大学的病理科,可能会比较看重。如果是社区医院的家庭医学科,对奖不奖,论文不论文的就没什么兴趣,甚至觉得会做实验的人也许做临床不灵。如果做什么运动,可以写上去,显示自己身体倍儿棒,将来干活儿不会轻易累趴下。如果喜欢音乐或者读书,也不妨写上去,显示自己挺有生活情趣,不至于以后受不了住院医工作的压力。有家庭的,写上去,显得自己生活特完整,身心很健康,有良好的家庭后盾支持自己完成艰苦的住院医培训。但是,这些帮助都不会太大。

4 , Essay 或 Personal Statement 。美国的高中生申请大学,很大的工作量在写那些 Essay 。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题目。这些 Essay 的写法,比较好也比较流行的是讲一个自己的故事,用这个故事讲一点自己的人生体会或者回答大学出的题目。据说有职业枪手帮助写 Essay ,但是一般认为这样做不一定好,如果被发现不象是十七八岁孩子写的,反而会起反作用。

看过一些美国医学生写的 Personal Statement ,感觉有些象高中生 Essay 的风格,也是讲一个小故事,然后拔拔高,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进医学院,或者为什么要选这个科。中国医学院毕业生写的 Personal Statement 往往比较古板,喜欢讲大道理,直接回答为什么自己适合做要报的这个科,还有的人的 Personal Statement 写得有点儿象简历。从过来人的角度讲,觉得这种中国式的 Personal Statement 效果可能不太好,需要改进。

有一个说法,认为在 Personal Statement 里写一个自己印象深刻的病例比较好。河边觉得这个建议可以采纳。事实是,即使你不写一个病例,有时候面试你的人会问你印象最深刻的病例是什么。河边申请精神科的 Personal Statement 里就讲了一个神经性厌食的病例。

切忌切忌,一定不要抄网上查来的或朋友写的 Personal Statement 。一旦被人怀疑 Personal Statement 是抄来的,你就信用扫地,没人会要你了。另外, Personal Statement 不能粗制滥造,要讲究语法拼音,行文的逻辑。一定找一些写作比较好的朋友,特别是一些英文是母语的美国人反复修改。如果能够找一些面试住院医候选人的主治医修改最理想,但是,一般在做住院医前谁都不会认识太多主治医。毕竟, Personal Statement 给了你一个机会来讲你自己的故事,表述你自己,展现你自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Impress 看你的档案的人。 Personal Statement 是一个机会,不是一个负担!这个态度要端正。

申请不同的医院,可能需要不同的 Personal Statement 。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大学和社区医院想招的人是不同的,对不同的单位,要展现和强调自己不同的闪光点。

一旦得到面试邀请,前面所说的那些参数就不重要了,因为你已经通过了各项筛选。下面要做的就是在面试时好好表现,给面试你的人留下好印象,最终把你的排名往前放。关于面试部分,参见 住院医面试 Insider 感想

更多关于住院医申请和生活的文章,参见博客:妙手仁心--文学城医生写手集体博客

有一个论坛讨论了不少关于住院医面试的技巧,虽然说的是放射科,但是很多说法普遍适用于其它科:
http://momed.org/forum/viewtopic.php?f=3&t=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riversid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R01grant的评论:
谢谢鼓励。
riversid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落花飘零的评论:
哈哈,我这一篇是对照着高中生申请大学的几个要点写的,忘了讲绿卡,毕业年头,关系(connection)这些事儿了。好在这些内容很多人都写过了,也不缺我再写一遍。

值得一提的是,在讨论问题时,“运气”,“关系”,“水平”这些词的具体含义每个人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导致观点显得很不相同。
谢谢鼓励。
落花飘零 回复 悄悄话 顶河边好文。
我对楼下的讨论有些不太同意。
我觉得,关系是针对比较好的大学program,对大部分的CMG来说,community program不用很强的关系,当然有是最好的,有些不怎么样的关系,不如不用。
运气,should never be mentioned in application,运气对CMG,特别是大龄CMG来说,觉得不是站在我们这边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CMG进入,逐渐开始和印巴其他国家分庭抗礼,我觉得这个格局已经开始逐渐转换了。
第一:毕业年龄,越年轻越好。
第二:绿卡。但是其他方面有竞争力,可以用H1,现在已经有先锋人士开创用Jvisa了。
第三:分数,起码都要95以上,H1的第三步
第四:临床经验,特别是内科。
第五,研究背景,这个在申请大部分community program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有出色的CMG通过出色的研究背景进入大学的physician scientist track.
现在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一定要有stand out,否则“关系”也很难帮忙的。
R01grant 回复 悄悄话 Nice article!

Continue please

40%靠关系, 30%靠运气, 20%靠水平, 10%靠分数: really?
give some examples in detail to convince the readers!
老农进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riverside的评论:

I was talking about CMG's (Chinese Medical Graduates) getting into a residency program, that means he/she has to take the STEP1/2/3 tests, apply for resident, get interviews and get into one program.

To get into one program: 40%靠关系, 30%靠运气, 20%靠水平, 10%靠分数.

riverside 回复 悄悄话 Are you talking about getting an interview or do well for an interview?
My figures are:
To get an interview 40%靠关系, 30%靠运气, 0%靠水平, 30%靠分数
To do well for an interview: 20%靠关系, 30%靠运气, 40%靠水平, 10%靠分数

Of course, it may be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specialty, different hospital, and different applicant.
老农进城 回复 悄悄话 这个东西, 40%靠关系, 30%靠运气, 20%靠水平, 10%靠分数.

我这个总结基本上涵盖你文章中提到的方方面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