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非色

胡言乱语,想啥说啥
个人资料
正文

转:主创云:上部看热闹,下部看门道。剧终,谈两句自己看到的门道

(2018-01-12 10:39:42) 下一个

好像没有多少人看到主创这句话,所以网上少部分评论秀下限秀得不自知......
简而言之,上部片还有更多历史片的感觉,下部文艺片的比例又增加很多。文艺片这种物事,做不好是故弄玄虚,做得好就显得高级,从评论上看,盛赞颇多,豆瓣逆势往上爬了0.1,可见这文艺一把还是比较成功的,因为宣传是历史剧,经常演着演着猝不及防变成文艺片,还有这么多人买帐。

网上很多所谓「节奏拖沓」的部分,大多就是在说这些文艺片段。文艺片讲究隐喻,讲究意趣,讲究内涵,讲究传达概念,很多时候透过画面,不讲而讲的、不进行而进行的剧情,这就需要精神投入,甚至一点思考。
走马看花的爆米花心态,是看不进去的,也就「拖沓」了。你以为他在拖,其实他在演,只是你没跟上这个节奏,就看不到。
这就是看门道。


最后几集,看不到的人也不少,从这里稍谈。
目的其实很简单,在于把司马懿最亲近的人一层层剥落,剥到什么也没有,心猿意马也放生,然后孤独死去。
但这孤独之中却又平静,也并没有亲人一一离开时的痛苦。
这背后想传达的东西,当然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种不同的人生观都是一个三棱镜,会折射出不同的观点与感悟,司马懿的一生只是那一道光,让你有机会审视一下,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三棱镜。
依依东望,是人心。

所以每个人都会看到一部不同的军师联盟。
下面说说个人看到的结尾部分。
司马懿在侯吉重伤的时候,极其着急,甚至亲自服侍他。
而侯吉死去的时候,司马懿却是无比平静。这就是前后情绪反差的铺垫,没有前面侯吉重伤,就凸显不出最后的平静。
对于亲人一一离开,最开始司马懿是痛苦的,每一个离去的亲人都如此,从汲布-不安,张春华-痴狂,柏灵筠-痛晕,司马孚师昭的离心-悲怆无言,一层层痛苦被推进到了极致。

到了侯吉,这个理当最不会离开他的人都撒手人寰,他已经回归平静。
这中间的转折是关键。
最开头是司马昭和他错身而过的那一幕。司马昭看到父亲,唯一没有行礼的一幕。从这一幕起,后面开始大篇幅戏剧化,不再走礼仪,不再走历史,不再走父子,不再走主仆,一切建构都被解构,一切讲究不再讲究,走的全是人心。
到侯吉骂他的时候,他说 说得好,说得好。他放下了手中的刀----这是造就他一切苦难处境的源头。
他从别人的手中刀,变成了执刀人,又变成了为刀所执之人,他化身为刀,失去了人性,便失去了人心。
片末,几乎全是文艺处理,侯吉与他的身份逆转,侯吉为主,司马懿为仆,任骂任指使。
司马懿透过把侯吉从离去的边缘拉了回来,他不再是刀,他回归成了人。
他邀约侯吉放生心猿意马,侯吉嘴上拒绝,身体诚实。
心猿意马,道家词,本意在此应是指欲望。将之寄望在一只乌龟身上,暗喻司马懿的欲望一直存在,是潜藏龟缩在深处的,它是司马懿的内在,也是本质。
随着司马懿将他放生,他的欲望离开了,得失,生灭,随着十五从军征再次响起,他回忆起他的一生。
在死去的瞬间,他回到了他功业与罪孽的起点,那一个书生的一次坚定却又着几许徨惑的回望。
依依东望,望的是毕其一生。
所以侯吉的死去,不再是离开,而是陪伴。
虽然此时,司马懿的身边,只剩司马懿一人。

他失去了一切,但也找到了他痴痴追寻的答案。
他找到了他痴痴追寻的答案,但也失去了一切。
选择怎么样的得失观,只在乎于你的三棱镜是什么样的。
而这一切都不再与司马懿有关了。

比起正经的文艺片,军师联盟放出的文艺还是很收敛了,其实大多数不至于太难懂。有些甚至是很接近艺术片等级的,比如曹操舞枪,因为曹操的特性,很容易让观众买单。
但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大多数角色,比如前面说的侯吉,很多观众的水平其实没有具备这个层次的观剧意识。到司马家接纳柏灵筠逼张春华接受,复杂程度已经超过了;再到后面司马懿读出师表,彻底爆表了。
另外,比方说看电影X华,那大家都知道他是文艺片,心态上是奔着去的,那概念传达就比较稳。
军师联盟的元素复杂很多,导致文艺起来的时候,很多本来有意识能看到的观众也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也是遗憾。

军师联盟蒙受了很多不白之冤,文艺处你要说它是水,留白处你要说它是黑,那么它也只好是,剧不是人,不能自辩。
但它能重播。
军师联盟是适合至少二刷的剧,片末有诸般剧变,前面种种铺垫又太隐讳,要一回看懂几乎不可能。

剧组宣传说,每个角色都会有所交代,然而因为要保持片末传达的理念概念的纯粹性,还是交由司马懿的独秀。
我不太相信到三家归晋的那些片花的片段都是实拍整个过程的,应该也就是撷取几个主要片段,我猜本来就是要让司马懿片末五禽戏这一段来放的,当他看到司马师昭军马出现的时候,就是合适的位置:

司马懿看到他们,彷佛看到他的理想「平定乱世」的实现,随着他俩儿子的行动,一步一步跳升演绎到三家归晋。
然后再倒叙出现司马懿一生的各个片段,等于从未来到过去,回望一生,如剧中所示。
但这些虽然只是片段,也是有几句台词的。
比起台词穿插在司马懿五禽戏的过程,全程无台词,让十五从军征的童唱贯串,更能和枭雄曹操舞枪的高能片段呼应,会让整个片末更饱满与升华。
这应该是主创对于想要表达的故事主题的取舍。

但无论如何,释出最后被剪片段我觉得也是不错的,剪辑一下应该还是可以的,毕竟主创承诺过每个角色有头有尾,独留邓艾、钟会、司马师昭等人,也不太好。

虎啸龙吟写了不下十篇的剧评,一篇也没发,能写的太多了,反而写不动了,而且也不一定会有人看或者想看,何如留在自己心中。最后还是发了这一篇,曲终人散,无忧无怨,偶然指爪,聊作纪念。

更新:
然后讲一讲(我看到的)三马及主题。正文中没有地方放这个。
司马师和司马昭,一般主要谈的就是谁黑了多少,谁白了多少,符不符合历史,帅不帅,演技有没有上线。
其实司马师昭可能是司马懿的两个面向。这个观点吧里也有朋友谈过。
司马懿器重司马师,因司马师是司马懿想要示于人的一光明面,司马懿一直压制司马昭,因为司马昭代表着他不想示于人的黑暗面。
然而司马师的最后一场戏,他放过了杀妻的司马昭,而最后一句台词是「***家,要的是无坚不摧」,他也欲望化了。司马师其实一路是善,至此也熬成了恶,三马同台的最后一场戏,隐喻着司马懿的光明面,终于不敌黑暗面(司马昭)的侵蚀,也黯淡了。
如果一个评论的层次就是看司马昭为什么要挑拨司马师和司马懿,没有有成功,为此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只有看到角色,没有看到戏剧,历史剧中,历史是元素,角色是材料,都是为了故事(主题)服务的。
很多人自诩历史专家,看到这是一部历史剧,就觉得自己不含糊了,对剧嬉笑怒骂指点江山,讲历史细节头头是道,但其实说实在,这种人反而容易处处钻牛角尖,最后落得连最基本的鉴赏戏剧的能力都失去了。
历史剧不是为历史服务,一切故事是为核心概念(意旨)服务,很简单一个道理,明白这一点,还是有一点点门槛的。
或问,为什么有些角色在历史中很重要,但剧中轻描淡写?
我问,为什么我这层文章也有一点内容,却不放在正文之中?
两者是一个道理。
找清主题,就找到了主体,就知道了取舍。这不是什么难题,就怕不知道要找。可更怕的是,还没学会找,已经学会骂了。
这是最可悲的。
男人这一生,十岁爱关张赵马黄,二十岁崇诸葛,四十岁知曹操,六十懂刘备,八十临去之际,一望镜子,里面却是一尊司马懿。
毕其一生,这是荣誉,抑是恐惧?
于是,吴秀波访谈时说,想要传达的不是解答,而是 困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