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设立“一带一路”奖学金

(2018-01-01 22:09:04) 下一个

成都设一带一路奖学金:申请人须拥有沿线国家国籍

川大设丝绸之路奖学金

江苏大学成立“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

 

中国将设“一带一路”奖学金

   中国日报网 2015-03-30 15:19

http://language.chinadaily.com.cn/2015-03/30/content_19951814.htm?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28日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指出,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

  请看《中国日报》的报道:

  China plans to set up a scholarship designed exclusively for students coming to study in the country from nations involved in Beijing's initiatives to build a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中国计划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的学生提供专属奖学金。

  中国计划设立的这个奖学金为“一带一路”奖学金( "One Belt and One Road" scholarship )。28日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Vision and proposed actions outlined on jointly building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指出,中国每年将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government scholarships)名额。中国政府奖学金分为全额奖学金(full scholarship)和部分奖学金(partial scholarship)。

  另外一个常见的与奖学金有关的词是fellowship,这个词与scholarship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互用,不过二者也有一些微小的区别:fellowship多指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在深造的同时协助导师工作时得到的报酬或者因为在某方面表现突出而得到的奖励;scholarship则多指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可以用来抵消部分或全部教育支出的奖学金,这一类奖学金需要申请才能获得,而且有些奖学金的申请要求较高。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 Helen)

  江苏大学成立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和产学融合研究院

 

  2017年12月22日,在江苏大学承办的“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上,江苏大学揭牌成立“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和“一带一路”产学融合研究院。安信地板作为江苏大学华留学教育发展基金的资助单位,受邀参加此次论坛,见证 “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的揭牌成立。

  江苏大学是全国首批“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等国家的128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和汉德语言文化中心,先后接收110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2016年底,学校留学生规模达1897余人,生源国拓展到108个,培养层次涵盖本科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生规模列江苏第一。

  目前,江苏大学拥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在校和已毕业留学生1400 余人。学校“一带一路”非洲延伸国家生源遍布非洲全境,拥有来自45 个非洲国家在校和已毕业留学生近1600 人。

  联系方式

  江苏大学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邮编:212013

招生类型 电话 网址
本科招生 400-0511-365    0511-88780048 zb.ujs.edu.cn
研究生招生 0511-88780086 yjsb.ujs.edu.cn
京江学院招生 0511-88780120 jjxy.ujs.edu.cn
成教招生 0511-88791068 www.ujsde.com

安信地板受邀参加江苏大学“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发展论坛

2017-12-27 21:35:50 来源: 网易家居举报

12月22日,在江苏大学承办的“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上,江苏大学揭牌成立“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和“一带一路”产学融合研究院。安信地板作为江苏大学华留学教育发展基金的资助单位,受邀参加此次论坛,见证 “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的揭牌成立。

此举意味着江苏大学以项目化形式为“一带一路”建设定制专门型国际化人才,中外学子从此有了一个共同成长的全新平台。

江苏大学“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揭牌。

据了解,江苏大学“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挂靠在该校海外教育学院,主要职能是面向“一带一路”建设开展中外在校生学历教育,组建“一带一路”订单培训班,开展中外在校生非学历培训,承担国家教育援外培训项目,推进创新型国际人才国际科研创新和成果创业孵化与融资扶持。

据了解,2014年设立的安信地板-江苏大学的留学教育基金,是江苏大学留学生教育首次接受企业大型资助。江苏大学档位数据袁寿其此前表示,此举为高校和企业共同合作、推进留学生教育打通了一个崭新的通道。安信董事长卢伟光认为,安信会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工作实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他说:“希望江苏大学的留学生,能够更加知华、友华、爱华,学成之后更多地为两国友谊作出贡献。”

“一带一路”产学融合研究院揭牌。

通过国际人才培养产学联盟抱团“出海”的形式,将学校、企业等市场主体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机联结,形成生源链、产业链、师资链、就业链的全线畅通。正是尝到了抱团出海的甜头,江苏大学“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产学联盟的成员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通过“订单”培养,直接将企业人才需求贯穿到国际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

在校企合作方面,江苏大学“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突出强调培养环节国际业务实践所占的比重,派遣中外学生参加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无缝对接。此外“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还将打破内循环培养模式,实行校校合作多国、开放式培养。积极与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相关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鼓励在读学历生到合作机构学习或进修。

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介绍,学校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产学联盟,今年又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和“一带一路”产学合作研究院,目的就是在高校和国际化企业之间架起互联互通的桥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知华友华人才支撑。“教育就是要服务于国家战略。我们招收的留学生,不但在学术上能达到要求,还要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及政策有更多的了解。期望他们回去以后在创新创业方面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贡献。同时,国内有志向于国际化的学生,也是学院培养的对象,针对他们,主要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国家特点,包括了解一些走出去的企业的情况,他们将来到这些企业就业能很快适应。”袁寿其说。

据了解,江苏大学是全国首批“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等国家的128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和汉德语言文化中心,先后接收110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2016年底,学校留学生规模达1897余人,生源国拓展到108个,培养层次涵盖本科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生规模列江苏第一。目前,江苏大学拥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在校和已毕业留学生1400 余人。学校“一带一路”非洲延伸国家生源遍布非洲全境,拥有来自45 个非洲国家在校和已毕业留学生近1600 人。

“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以“融合共建大平台,多赢同筑强支撑”为主题,邀请了外交、教育、商务、工业等各界领导、专家以及外方院校、企业精英,共同探讨新时代深化校际、校企之间跨国跨界交流合作,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平台,探索“一带一路”产业布局与教育对外开放、国际人才培养等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据了解,江苏大学与安信地板共同建立了“江苏大学留学生教育实践基地”。来华留学生可以在安信地板中国以及非洲、巴西的公司和工厂实习实践,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在实际操作当中。

首届“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侧记

信源:中国科学报|编辑:2018-01-02

2017年底,一份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的《中国对外投资报告》正式对外公布。这份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达到1961.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已经超过3万家,足迹遍及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首届“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发展论坛现场

中国海外投资步伐之快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一个问题也就越来越被世人所关注——我们的人才够用吗?

或许是一种巧合,就在该报告发布不到一个月后,2017年12月22日,由江苏大学主办的首届“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发展论坛在该校拉开了帷幕。在这场论坛上,来自高校、政府和企业的专家所谈论的一个中心话题,便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大背景下,我们的人才能否适应企业“走出去”的问题。对此,他们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呢?

找不到的“总经理”

作为一名资深的外交家,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南南合作促进会会长、外交部原副部长吕新华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为此,他所在的南南合作促进会还专门成立了一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然而,时至今日,这家公司总经理的位置却依然空缺着。

“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有国外经商经验、懂得国际商务规则、英文熟练的人士担任这一职位。为此,我们甚至开出了百万年薪,但仍然找不到这样的人。”在论坛的发言中,吕新华说。

不久前,一家在吉尔吉斯斯坦开设分公司的浙江企业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担任分公司总经理,希望南促会能帮他们推荐一个人选。这让吕新华很有些哭笑不得:“我们自己的总经理还找不到呢……”

人才难求,这成为了很多与会者的心声。

对此,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在发言中表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推进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急需大批具有跨文化胜任能力的人才。“我们在培养熟悉国际规则、擅长国际交流的‘外国通’的同时,也要协助沿线国家培养更多了解中国文化、认同中国道路和熟悉中国标准的‘中国通’,不仅要扩大国际人才培养规模、提升培养质量,也要深刻把握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他说。

那么,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内高校应该作哪些改变呢?

唯一的解决方法

就在此次论坛召开的几天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份《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看来,这份《意见》有着特殊的意义。

“当前,我们已经步入了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的基础就是科技和人才。”陈锋说,在产业链中间,怎样把创新的要素加进去,也就是把科技和人才要素加进去,就要把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与产业链相结合,而这就必然会改变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事实上,当前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的确不适合新型人才的培养。

“当前国内高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只是将现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从知识到课堂的模式,已经决定了人才的落伍,对于高校来说,这就是核心的挑战。” 陈锋说,而在面对挑战的过程中,推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几乎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就在这次论坛上,江苏大学“一带一路”校企合作国际人才实践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多家企业现场与江苏大学签订校企战略协议。而早在一年前,江苏大学还联合国内近百家企业,成立了国内首个“1+N”类型的校企合作联盟——“江苏大学‘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产学联盟”。通过国际人才培养产学联盟抱团“出海”的形式,将学校、企业等市场主体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机联结,形成生源链、产业链、师资链、就业链的全线畅通。

“当前,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要求作为高端人才培养基地的大学,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中国企业走出去,关键是需要有国际视野、懂商务、懂外语、了解当地文化习俗的复合型人才。而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我们的高校认真思考。”吕新华说。

极其重要的“外来”资源

作为我国地板行业的一家知名企业,安信伟光地板有限公司早在十几年前,便已经将自己的企业设在了万里之遥的巴西,而在巴西建厂之初,找到一个合适的翻译人员就成为了公司董事长兼CEO卢伟光最头疼的一件事。几经寻找,他们最终在一个不大的中餐馆里,找到了老华侨。“中文不是特别好,但能找一个翻译,我们就已经欣喜若狂了。”在交流中,卢伟光回忆说。

正是有了这段经历,当卢伟光将企业发展的步伐踏入非洲时,如何培养一批熟悉中国的非洲留学生便成为了他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正因如此,早在2014年,安信伟光地板有限公司便在江苏大学设立专门的留学教育基金,以此鼓励来华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更加热爱中国。

应该说,近年来大型企业联合国内高校,在校设立留学生奖学金的现象并不少见,而且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对此,国家留学基金委副秘书长王胜刚表达了欣喜之情。“企业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立足可能是当前,却又有着长远意义。”他说,必须承认,解决走出去企业的人才短缺问题,必须以本地人才为主,但外国在华留学生也是极其重要的资源。

2016年,我国共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44万人,2017年这一数字还会增加。在王胜刚看来,这些资源是国内企业在国外发展的最优质资源。而当企业愈加重视这份资源的时候,如何提升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留学生,则成为了国内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栾凤池表示,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来华留学生质量评估体系,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质量就是生命线,通过建立控制与服务、监督与建设于一体的内部质量体系,切实将日常教育实践转变为质量保障行动,真正成为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建设的捍卫者和行动者。”他说。

江苏大学成立“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

2017年12月26日 17:07:2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12月25日电(记者朱筱)记者从江苏大学获悉,在江苏大学承办的“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上,江苏大学揭牌成立“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和“一带一路”产学融合研究院。

本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以“融合共建大平台,多赢同筑强支撑”为主题,共同探讨新时代深化校际、校企之间跨国跨界交流合作,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平台,探索“一带一路”产业布局与教育对外开放、国际人才培养等协调发展新机制。

据了解,江苏大学“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挂靠该校海外教育学院,主要职能是面向“一带一路”建设开展中外在校生学历教育,组建“一带一路”订单培训班,开展中外在校生非学历培训,承担国家教育援外培训项目,推进创新型国际人才国际科研创新和成果创业孵化与融资扶持。

此外,“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还将打破内循环培养模式,实行校校合作多国、开放式培养。积极与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相关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鼓励在读学历生到合作机构学习或进修。

作为全国首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接受院校,江苏大学目前正在开展机械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方向)“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历教育项目,以“3+1”模式为俄罗斯格林伍德工业园、泰中罗勇工业园等单位定向培养流体机械国际人才。

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表示,学校将以国际格局为人才培养的着眼点,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国际思维,育成学生国际精神,促成中国学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知华友华人才支撑。(完)

2017“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发展论坛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7-12-25|浏览次数:1062

 

12月22日,由我校承办的2017“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发展论坛开幕。本次论坛以“融合共建大平台·多赢同筑强支撑”为主题,百余名中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共同参与了论坛研讨,就新时代深化校际、校企之间跨国跨界交流合作,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平台,探索“一带一路”产业布局与教育对外开放、国际人才培养等协调发展的新机制等议题展开了广泛交流。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南南合作促进会会长、原外交部副部长吕新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南南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佟明涛、须同凯、傅水根,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方军,国家留学基金委副秘书长王胜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校企联盟理事长刘宝利,联合国工业合作组织中国南南工业合作中心主任郭力,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周燕,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副主任杨光,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镇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丽虹,吉尔吉斯斯坦国立交通工程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埃尔米拉、丝路商学院院长爱卡,巴黎丝路商学院驻沪办主任乔晓峰,美国国际科技大学驻中国代表艾竹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副秘书长、CCN预科联盟会长于书诚,新华社新华网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新华网教育事业中心总经理姚予疆,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校长颜晓红等出席了开幕式,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镇江市外事办、商务局等相关负责人,部分国内外专家、兄弟高校和合作企业的代表以及江苏大学有关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各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共8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我校校长颜晓红主持。

开幕式上,校党委书记袁寿其致辞,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和近年来跨越式发展所取得的相关成就,着重就学校来华留学教育、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等国际化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成果向与会嘉宾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表示,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员,我们要深入领悟新思想,紧跟新时代的发展步伐,积极承担国际交流合作的新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促进高校进一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产教跨界融合,共同培养“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助推“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欧亚非地区“一带一路”建设,努力为对外开放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镇江市副市长曹丽虹,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南南合作促进会会长、原外交部副部长吕新华分别致辞。吕新华会长和方军副司长共同为江苏大学“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揭牌,陈锋主任和曹丽虹副市长共同为江苏大学“一带一路”产学融合研究院揭牌,江苏大学“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产学融合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校以项目化形式为“一带一路”建设定制专门型国际化人才,中外学子从此有了一个共同成长的全新平台。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以及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论坛期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校企联盟理事长刘宝利先生主持了访谈会,王胜刚、周燕、王成斌、颜晓红、于书诚,卢伟光(安信伟光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六位嘉宾分别从政府、企业、高校的视角就如何解决走出去企业的人才短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联合国工发组织中国南南工业合作中心主任郭力、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丝路国际产能促进中心副主任杨光分别围绕产教融合新篇章、联合国工发组织项目海陆丝绸之路项目、“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才支撑等主题作了主旨报告。吕新华做了题为“外交与人生”的报告,方军做了题为“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报告,与会专家还开展了丰富的交流活动。

本次论坛还开展了“一带一路”政策解读、产学融合专家讲座、出海案例分享、政产学座谈研讨、外国人才招聘等系列活动。22日晚,在美轮美奂、中外学生共同打造的的文艺演出中,2017“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发展论坛圆满落幕。本次论坛碰撞的思想火花,带来的一些列合作成果,将促进高校进一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产教跨界融合,共同培养“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助推“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欧亚非地区“一带一路”建设。(宣传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