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马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正文

《邻居说:滚回你们中国去》(6)

(2018-02-19 06:03:29) 下一个

短篇小说:《邻居说:滚回你们中国去》(6)

几个月后他带着一家四口,静悄悄的搬进了新家,遵循妻子的低调再低调。旧的,一个月内就出手,还有不错的利润。新房子更大更新,左邻右舍同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如此低调的理由,他说是:如果纳尼娜知道中国佬没有房贷还有大把的流动性资产,一定会在月黑风高夜,将咱家房子点燃。还是少点刺激为好。躲着,永远的,总可以吧。

昔日的小区以蓝领工人为主。现在的邻居是医生、律师、大学教授,大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和有点底气的私营企业者。开的车子也多属奔驰、宝马、奥迪类,只是多数人还是选择支持美国品牌的卡迪拉克、林肯等。六倍多的地域,三倍多的房子数量,新的小区沿着片丘陵和若干小山坳建成,高质、气派,各具特色。小区里住着十来家的亚裔:华、印度、日本和韩裔。这些家长在一起聊天,谈论的是高端的音乐比赛,名校就读,多了不少的共同语言和共同期待。

一个小镇两个不同小区,生活着属于不同世界的两群人,思考着不同的问题,面对不同的挑战,使用着截然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这个伊利湖畔的小镇,五十平方公里的地域居住的一万三千居民,各自划线生活在等级差异极大的不同世界里。二十五岁以上的成年人,七成多拥有至少两年的高等教育训练,一半以上的人有本科学位,四分之一多的有硕士以上的教育经历。三口之家的平均年收入在十六万多。相对的富有和贫穷,从小区的房屋和停靠的车辆,泾渭分明,很容易看出,差别很大。即使是在这样的小镇,无论财力和学历差异,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就是主流、这里的主人,都自我感觉良好。极端情形出现,像纳尼娜者会认定:一定是那些外来者的过错,是那些不到百分之五的非白人。

搬到新居后,老薛很少碰到旧时街坊。三年后,当偶遇昔日故友戴维斯时老薛问:纳尼娜的孩子有多大?哪里有啊。谈到那次事件时戴维斯又说:她说的版本和你的差别可大了!

新房主好像将门前的大树给砍了,汤姆家后面的桑树还在吗?老薛问。戴维斯和汤姆的房子中间只有三栋相隔,从各自的后院能清清楚楚看清对方的动静。相互间只有树木和草坪,偶尔有点灌木丛。

桑树还在。门前的大树倒是不在了,迎春花也被砍的干干净净。戴维斯脸上无表情的说。

迎春花砍了可惜,不过,从此将边界无战事!老薛嘴里这样说心里则想:比我狠多了!我到底还是给她留了点面子,新邻居可是一刀见血,直刺骨髓。还是咋们仁慈,可是,那个女人却永远不会理解这点,自然也不会有感激之心。

就此老薛算是看明白,美国人也会扭曲事实!受过教育的女人也会无中生有。同样受过教育的邻居,也不会无原则的迁就,为斩草除根做出牺牲也在所不惜。

他很喜欢这种做事果断的行事风格:啰里啰嗦浪费时间,却没有更多收获的事别做,人生有跟多地方,更值得享受时间消耗。这个美国佬,在效益上做的比自己好很多。

就是为了这份佩服,几个月后,他还专门回去,拜会了旧房的新主人。

都是生意人,昔日做邻居时两人交往不少。戴维斯当年几乎是和老薛同时进驻小区,一直没挪窝。一百七十平米的房子里面塞着十人:他和前妻、现妻与前夫、现在夫妻,前后七个孩子,外加现任丈母娘。快五十岁的他一直靠倒腾房子谋生:将破旧的小房翻新再卖出赚点差价,就此赚点人工。得益于他这样的人,附近老而小的房子基本上都变成了保养不错的大房,被遗落的已不多。老婆做着全职家庭妇女,当着班长,偶尔外出赚点酱油钱。这样的日子对老薛,能维持到现在,实在是难以想象。他有点佩服戴维斯:不仅日子过的还行,房子还保着,他甚至还在攒钱准备让马上高中毕业的孩子,妻子和她前夫的,上俄亥俄州立大学,州里最好的公立。等级比它差也便宜不少的公立大学,在州里每个角落都有,几十所呢。

他们都热心快肠,典型的美国人个性,每年一次的街道聚会,组织者中一定有他们两口子。那时候,每次戴维斯都会派孩子上门提醒老薛别忘赴约。他可能是不想让他这个远道来的客人,有见外的感觉。如果不是纳尼娜,他还真舍不得搬走。

两人再次相遇是在2017年圣诞节前夕。戴维斯高兴的说孩子如愿,老薛为他高兴和自豪。而老薛的女儿,则在这个夏天拒绝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进入一所所费不菲的私立大学。四年的支出,买下戴维斯的房子绰绰有余,不过老薛觉得,为孩子教育而投资而付出,值!他早就为两个闺女,各自准备好了三十万美元的教育基金,如同多数的华裔父母。

对于金钱的使用,即使在一起住上几十年,作为邻居,两个文化间似乎也不可能有交集。在戴维斯眼里,老薛的做法一定及不理智。

望着戴维斯有点驼背,慢慢远去的背影,眼帘还留存着他看上去已衰老很多的脸庞,老薛在想:纳尼娜之类代表不了美国的主流,也不可能成为主流。咋们和咋们的子女,却已实实在在的钉入中产。戴维斯他们,还在边缘挣扎着。

代际差异,阶层差异,就这样在漫不经心的岁月之河中形成、重排和再稳定,基于大浪淘沙般岁月流水的甄选。流走的,残存的,随波逐流的,坚如磐石的,都在按各自的感觉活着,有的挣扎,有的得意,有的彷徨,有的张狂做着最后的吼叫,有的默默享受着生活的恩赐。

看着老薛充满满足的脸庞和功成名就般的眼神,站在身边的妻,则以一如既往的语气奚落他:你有什么好嘚瑟的,我国内的同学朋友,资产过亿的比他家人口还多。是按美元计!

老薛无语,开着自己的车走了。随后,妻子开着车驶向另一个方向。

(完)

(2018年1月于美国伊利湖畔)

(《伊利湖畔的小镇》系列之一)(汪翔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