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Day or One Life

唯读书与写字不可辜负
正文

2017年11月阅读观影笔记

(2017-12-01 10:24:44) 下一个

阅读

《LORD JIM》 by Joseph Conrad

接着上个月继续读康拉德。其实《吉姆爷》这部小说才是他最有名一部,《黑暗之心》倒还在其次。

故事其实非常简单:身为大副的吉姆一直有着当英雄的梦想,然而,在一次海难中,他与船长等4名白人弃船逃生,置船上八百多名去朝圣的穆斯林于不顾。虽然那艘船最后还是获救,虽然相比逃走的船长等人,只有他一个人留下来接受审判,他仍是一个未能履行水手纪律和职业道德的罪犯。审判结果是他被取销了航海资格。其实这个惩罚并不算太重,然而吉姆从此良心深受折磨,不但无法再继续他的航海事业,还东躲西藏,生怕别人认出他来,知道他的污点。最后,故事叙事者马洛(康拉德的海洋小说里基本都由这个人物出面讲述故事)介绍他来到几乎与世隔绝的丛林里,吉姆因为智慧、勇敢、正直,成了当地土著的偶像,实现了他的英雄梦,更被当地人尊称为Lord,吉姆爷。然而,由于他心软救了一伙白人海盗,最后,害死土著领袖的儿子,自己也在土著领袖的枪下饮弹自尽。

康拉德展现了吉姆的弱点,那就是懦弱。一心想当英雄的吉姆成了懦夫,究其原因,是人性中最普遍最无法抵抗的懦弱。懦弱源自恐惧,而人的恐惧是一种本能。那些对生命有着深刻理解的人们,都对吉姆抱有最为深刻的同情和发自内心的惋惜。白力厄利说,“我们为什么糟蹋那个年青人”;史泰说,“他太痴心了……” 每个名留青史的英雄,他们不过是正好抓住了命运给予的机会,才机缘巧合变得熠熠生辉。那些嘲笑吉姆、看低吉姆、非议吉姆、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吉姆的人,他们只看到了吉姆那临了的一跳,却看不到吉姆备受煎熬的良心。他们也看不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吉姆就是我们,我们就是吉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吉姆的梦想,吉姆的软弱,或许也会遭到与吉姆类似的命运,但有些人却不一定有吉姆的羞耻之心。吉姆之所以令读者同情,是因为他本应是个英雄,却因为一念之差成了懦夫,并且在此后的岁月当中,都无法从这个梦魇中逃开。如果吉姆将苦难和不堪作为一种记忆封尘在心中,那它的疼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但是吉姆却将这苦痛融化在血液里。他生命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愁苦凄惨的。吉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借用书中Stan的话:他是个浪漫的人。他从小就有着浪漫主义的英雄梦。可惜,他太年轻,没什么经验便当上了大副,因为年轻,他不识人,跟一班流氓一起混。也因为年轻,遇上海难时,不知如何应对。出于求生的本能,纵身一跳,跳下了救生艇,仿佛“跳入深井,跳进一个没有底的窟窿”,从此他“退出了一个世界”,东躲西藏,甚至不愿与父亲通信,他把秘密与痛苦深藏心底,饱受良心的谴责与折磨。吉姆是浪漫的,吉姆是纤细敏感的,但他不够洒脱。他的自尊心和羞耻感使得他无法忘记自己所犯的——也许是唯一的错误,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

吉姆来到巴多森,逃过了疾病、躲避了暗杀、甚至收获了爱情,看似他功成名就,但是他始终无法正视和接触巴多森以外的世界,他仍受着那个可怕事件的折磨。而这个软肋让他犯了人生中第二次最大的错误。他的怜悯和软弱蒙蔽了他的理智,轻信骗子白朗,放过了这群野心勃勃的流氓,他宽恕白朗,就好像宽恕了当初弃船逃离的自己,全然不想这只是言而无信的骗子们编造出的下流谎言,结果把他的朋友和自己的未来都葬送了。然而这一次,吉姆没有逃开自己的责任,当子弹划破他的肌肤穿透他的胸口,他终于从自己的耻辱中解脱了,他拯救了自己的灵魂。他总算成了英雄,也许他在第一次错误之后就一直在等待着这样一个机会。

有评论把吉姆跑到土著中去生活看作是他的赎罪,我还是不太认同,我认为他还是在逃避。如果真的要赎罪,他应该留在他自己的人们中间,在哪里犯的错,便在哪里赎罪。这样大老远地躲到别人不认识他的地方去,即使有了些成就功绩,说明他仍然不敢直面自我,果然,最后他死了,他终于不用再逃避了,可怜的吉姆。

康拉德以绵密细腻到疯狂的笔触讲述了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他专注于人物的内心世界,他探索吉姆这一角色的心灵世界,刺入内心,拯救灵魂,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本书最有特色的便是康拉德的叙事结构。故事一共四十五章(说实话,太啰嗦了点,好在他的文笔很优美),前四章是以普通第三人称叙述方式叙述的,第四章作为一种过渡,介绍了整个故事的主要叙述者——船主马洛,就此,从第五章直到第三十五章,均以马洛的第一人称来讲述,从他口中听到看到吉姆,看到别人眼中的吉姆,深入的叙写吉姆的形象及心灵;在第三十六章,出现了疑是作者的形象——“他”,马罗以书信继续讲述完整个故事。

而整个故事,康拉德并没有按时间顺序来讲述。他先从中间切入,描写吉姆不能再从事航海后,给人当水上伙计时的与众不同,说他有名无姓,说他这样隐姓埋名,不是为了隐瞒身份,而是为了掩藏一件事实。然后,再说到他退到土著人中,并赢得了Lord的称号。接下来,笔锋一转,以船长马洛的第一人称口吻开始了绵密的叙述,通过法庭审判,说吉姆如何发现船出事,如何跳船、如何接受审判、如何到处躲藏。故事虽然简单,但马洛的叙述中包含了对吉姆人生意义与道德的探索,引人深思。第二部分在吉姆达到人生巅峰时告一个段落,算是整个故事的高潮。第三部分算是收场,以书信的形式叙述了吉姆的最后人生。能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讲得支离破碎,这也需要功力深厚的作家才做得到。

(电影的吉姆爷长这样,还挺帅的。没办法,电影总这样,要找个丑的不容易。小说里吉姆很壮实,没说帅不帅。)

这样叙述结构的确独出心裁,让读者始终与吉姆保持一定的距离,方便读者更好地认识吉姆,也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心灵。讲述中有叙写、有分析、有猜测,使读者更深的了解人物。康拉德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讲得如此支离破碎,也算得上文字驾驭功力雄厚。然而,人称的不断变换,读起来真的有点乱。

深刻的道德寓意、独特的叙事手法、细腻的心理描写、诗情画意的优美语言,这就是这本书的全部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康拉德的声望越来越高,著名文学评论家F. R. Leavis将其列为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五位作家之一,认为康拉德之后,没有哪位用英语写作的作家的书值得一读。这本《吉姆老爷》也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另一位知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康拉德不但对T.S.艾略特影响巨大,而且对上个世纪 20年代至40年代的英美作家影响深刻,对一系列电影从奥尔森·威尔士的《公民凯恩》至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都有巨大影响。唉,我只记得他二十岁时还只知道6个英文单词呢。

康拉德笔下的神秘海洋,与雨果笔下的海洋绝不一样,这海洋有康拉德困惑苦恼又勇敢坚毅的灵魂。文中的白利厄利是个神秘的一笔,作者只说了他的成功,年纪轻轻,功成名就,成了审判吉姆的法官之一。然而,在审判完不久,他航海时便自杀身亡了。为什么?作者没有留下一丝线索。是因吉姆的遭遇而感同身受?还是有过不为人知的过去,而终于无法面对自己的良心?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青春》 (Youth)by 康拉德

有诗一般气质的一个短篇。特有的康拉德式的青春。

主人公“我”,很可能就是康拉德自己,年纪轻轻,才二十岁就被任命为二副,带领商船去往神秘的东方。除了眼前汹涌的波涛和心中不变的终点,一切都是未知。这艘船是怎么修也修不好的老船,一会差点漏水沉掉,需要不停的往外舀水;一会又着火需要不停地灌水浇灭。他的青春与衰老的破船算是鲜明的对比,再伴上几位真正称得上硬汉的老水手,老到可以蔑视一切惊涛骇浪,老到可以不念得失拼尽全力航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文中歌颂的青春:“O youth! The strength of it, the faith of it, the imagination of it! ”其实不光是体现在主人公身上,也体现在老船长甚至这艘破船身上。梁遇春说康拉德“书里的每只船都有特别的性格,简直跟别个小说家书里的英雄一样。”真的,康拉德笔下的船都似有生命力,像是他作品中的一个角色。这艘破船即便一次次被迫停泊港湾修补,总还会起航去往心中不变的方向,不负青春。

最后以文中最后的话来结尾:

……and, tell me, wasn’t that the best time, that time when we were young at sea; young and had nothing, on the sea that gives nothing, except hard knocks—and sometimes a chance to feel your strength—that only—what you all regret?

闲话:看康拉德也牵扯到梁遇春,因他翻译过康拉德,无奈没有译完便染急病去世,英年早逝。他的散文写得极好。记得读过他的《春醪集》,文人清谈,也挺有意思的。写徐志摩,kissing the fire,还记得。

一年将尽,发现看的书大都为英文书,决定找几本中文书来看。想来想去,最好还是弥补一下自己的空白,将中国四大名剧(非四大名著)看一遍。《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

四部中,词藻最优美的当属《西厢记》和《牡丹亭》。我知道这两部剧,应当是从《红楼梦》里宝林二位偷看禁书得知的。《红楼梦》第23回中宝玉说:“真正是好文章!你若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黛玉看了,“但觉词句警人,馀香满口”。看这样的书,最好是读出声,至少是默读,才有点音韵感觉。唐音宋韵元腔。像“也么哥”啊,“颠不剌”啊,“耍一回去来”这些古语词凝结出的遥远气息都能体现出来。

《牡丹亭》 汤显祖

我最先看的是《牡丹亭》。原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出自《牡丹亭》,孤陋寡闻啊。全剧五十五出,其中《惊梦》、《寻梦》几出非常精彩。杜丽娘慕色而亡,又慕色还魂,古人浪漫起来也不得了。还有,《牡丹亭》不但大雅,亦大俗也,第十七出《道覡》便是典型代表,要多污有多污。

摘几处精彩的,养养眼: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偶然间心似缱, 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

《西厢记》

西厢记有董西厢和王西厢之分,我看的是王西厢。

明人朱权认为:“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金圣叹对《西厢记》评价很高。他点评了六部才子书,王西厢排名第六,与庄子、屈原、司马迁同列才子,地位很高了。(第一才子书:庄子《庄子》 第二才子书:屈原《离骚》 第三才子书:司马迁《史记》 第四才子书:杜甫《杜诗》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第六才子书:王实甫《西厢记》。)

个人感觉《西厢记》不如《牡丹亭》,因为不太喜欢张君瑞这个人,简直是个色鬼,纯粹是见色起意,很难保证遇见另一个美女不会将莺莺抛下。一天到晚就想着着美女,居然一应考就当了状元,这等情节也只有小说里才有!所以,《红楼梦》里贾母批评的也对,才子佳人,没意思。莺莺想爱又不敢爱,刻画的很形象,受身份的制约,收到情书时、张君瑞跳墙相见时的表现欲迎还拒,很符合当时的女性形象。

没想到的是,《西厢记》是当前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其列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之一。我们那个时候还不可想象。

第四本第四折有点意思。写张生赴京赶考,路宿一间客店,夜来作梦:莺莺孤身来找他,找到店中,却有强人欲抢。醒来发现不过一梦。

有一段可以说道尽了男人心声的话,据说出自《西厢记》,不过我读完也没看到这段话,也许是版本不对?

娶妻娶德,纳妾纳色。 妻妾之差,妻同度岁月,妾权钱导向。 妻乃朋友间之攀比,场合间之应侍,德高者,谈吐优雅豁达,恪守妇道,极尽增光之事。妾乃欢喜乐事,床地之术精熟,寂寞而就。嘤嘤细语则心性愉悦,游戏间,心情舒畅,一解身心之疲。

 

 

 

 

 

 

 

 

 

也摘抄几句: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幽僻处少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

侯门不许老僧敲,纱窗外定有红娘报。

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貌。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至于《红楼梦》里引用“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出自第三本第二折《闹简》。“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了,出自第二本第一折《油葫芦》。

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清朝初期剧坛的双璧,当时有“南洪北孔”之说。粗粗翻了翻,唐明皇被写成了多情种。其实这两部剧政治历史情节较多,更多的是通过男女主角的悲欢离合,串演一代兴亡的历史故事。不过,李香君的形象就比杨玉环高大了许多。

《长生殿》刻画的唐明皇形象鲜明,杨玉环相对太弱,不足提也,她在第25出《埋玉》就被赐自缢而亡,后面主要是唐明皇的对她的思念了。

《桃花扇》多说几句。整个四部剧中,我最喜欢李香君,这部剧像是烈女传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李香君却奁骂逆贼。孔尚任开篇就说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而该书绝大部分笔墨也是在讲述南明王朝的风雨飘摇,全剧四十出,侯李的故事只有三四出吧,虽是贯穿全剧的主线,但却细微到若隐若现,像个引子。当然,读者们读懂了作者最想表达的东西:南明王朝内部的纷争、卖弄权势的黑暗、侯方域等救国青年的软弱,而我只想读懂李香君的心。可叹佳人是真佳人,才子却是懦弱小人。最后金陵城到底还是陷落了,却不是为了成全他们,不像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最后的道士道:“呵呸! 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然后两人就一声“晓得了”,便入了道家。好不容易相逢就这样结束了。我觉得好莫名其妙,国破与他们的爱情何关?为何国破就必须斩情?

又一次孤陋寡闻,没想到这个出自《桃花扇》:

“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总之,若将《西厢记》与《牡丹亭》相比,我喜欢《牡丹亭》。若将《长生殿》与《桃花扇》相比,我更喜欢《桃花扇》。

最后,又看回英文小说 。

《死者》

——选自《都柏林人》 詹姆斯 ·乔伊斯

乔伊斯是意识流大师。我有自知之明,《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夜》我压根从没想过要去读,但是他的《都柏林人》却是读了好多遍,中译本、英文原版。十五篇小说篇篇精彩,他笔下是那些人人都曾经历,最平淡无奇、转瞬即逝的时刻。然而,如果细心体会,你会心有同感,想起自己生命中那些过往的小片段,埋藏在记忆深处,被唤起后却又撩动你心弦。

这些故事乔伊斯纵向上按照“童年、青少年、成年和社会生活”四个阶段安排故事顺序,在横向上描绘了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都柏林人,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乔伊斯自己说这部短篇小说的主旨:“我的意图是为我们国家的精神道德史写上一个篇章,而我之所以选择都柏林作为背景是因为我觉得那座城市是瘫痪的中心。”我觉得“瘫痪”一词译为麻木更合适。文章的主旨是人性中的麻木,而不是人性的泯灭。他以怎样的态度来写都柏林人的?同情还是嘲讽?我想还是同情,对挣扎于困境中的同胞的同情与理解。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乔伊斯对自己至爱的国家与同胞,有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他下笔时,与人物们保持一定距离,带着同情介入。更多的时候,欲言又止,在文章里留下空白,让读者自行思考体会。

乔伊斯文学才情高,写这部短篇时1907年,大约二十多岁。他喜欢玩文字游戏,搞文体实验。除了写实的白搭手法外,也大量运用象征表现。比如《死者》里,妻子的一双靴子一只站立,一只倒下。象征着夫妻两人不同调,同床异梦。当然,也可能是我们读者的附会。Donald Torchiana说乔伊斯具有超乎常人的才能,他的文字游走于悲剧与喜剧之间,恶毒与滥情兼而有之。

《死者 》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的是主人公加布里艾尔在姨妈家圣诞晚会上的情景;第二部分是晚会后他和妻子格莉塔回到旅馆后所发生的事情,妻子因一首歌曲而怀恋少女时期因她而死的初恋情人。加布里艾尔的心情在此事件前后的转变。第一部分现实主义手法,而意识流贯穿第二部分。

“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 本文的中心事件圣诞盛宴,一次狂欢,作者事无巨细地描述参加宴会的人们、谈话、音乐、舞蹈,看似快乐,然而仔细品味,都柏林人的精神世界 , 他们循规蹈矩的生活和无可奈何的心态正是爱尔兰人当时在英国控制下的麻痹人生的真实写照。比如屋内冬烘的温暖与窗外的寒冷、喧闹与寂静、嘈杂与谛听、高谈阔论与阗寂的记忆。在快乐中突然被悲哀的浮思所击中,忧伤之念来无踪,去无影,却在转瞬之间改变了“欢乐”的性质。

乔伊斯笔下的“ 死者”包括三类人:第一类是已经死去的人,如格莉塔少女时代的恋人迈 克尔·富里。第二类是即将死去的人, 如加布里艾尔两个年事已高的姨妈。第三类是那些活着的但还未从精神创伤中解脱的人,即“活死人”。 例如,加布里艾尔的妻子格丽塔,虽已为人妻为人母,但仍未能忘怀昔日恋人,一首旧歌便令她动情伤感不能自已。 其他人,诸如:玛莉·简自从父亲死后就一直和两位姨妈住在一起,老姑娘了。年轻的女仆莉莉似乎有一段痛苦的经历,“被一个男子骗走了身上所有的东西,” 一提起结婚就心酸。 弗雷狄·马林斯,嗜酒,永远“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还有那些梅勒里山修士们,他们“从不说话, 每天两点钟起床,晚上睡进为自己准备的棺材里”。至于主人公加布里艾尔,是《死 者 》中着墨 最多的人物,他也包括在乔伊斯笔下的死者之列。

关于加布里艾尔这位主人公:加布里艾 尔的形象多少带有乔伊斯本人的影子。从表面看,他受过高等教育,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职业教师,业余为报纸写文学评论)。妻子美丽,有两个孩子。本来,他觉得自己十分幸福,而且他在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位置在晚会中已经充分体现出来。然而,他很敏感,时时提醒自己尽量避免和别人打交道,不要凌驾于他人之上,他在心理上不能和别人沟通。作者用三人故事来描述:第一次是他刚一进门见到女仆莉莉时,愚蠢地问她什么时候结婚,令她尴尬,而莉莉的回答又让他尴尬。他从小就认识莉莉,而此时他却感到人与人之间心理上很陌生。第二个小故事,跟女同事艾弗丝一起跳舞时的谈话,他和她本来是同一阶层,社会政治等观点却格格不入,最后,艾弗丝没有吃饭便提前离开。第三个故事最重要也最严重。作为丈夫,他自以为幸福, 却不知道妻子心底埋着初恋情人,更不知道她的初恋情人因她而死。而他作为她的丈夫,“ 竟在她的生活中扮演了一个多么可怜的角色”。多年相处的妻子,现在竟变得这么陌生,作为一个活着的人,却受到感情瘫痪的煎熬。于是他想到了死者——那个曾为格丽塔而死的迈克尔·富里。他由此想到了行将死去的人——可怜的朱莉娅老姨妈,想到了包括自己在内仍 活在世的人们,“一个个地都会成为幽灵。”

再来说说小说中的高潮,妻子初恋情人的幽灵的出现:乔伊斯设计这个故事时,先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楼台相会的一幅画作铺垫,然后这个故事由一首民谣歌曲《奥格林的少女》带出。妻子站在第一段楼梯平台处,凝神静听,这个形象深深打动了丈夫加布里艾尔。音乐将逝去的人与眼前的世界联系起来,也许妻子的初恋情人迈克尔的灵魂也在现声倾听呢?Michael O’Brien说,“音乐是文本里的一面镜子,反应人物角色的过往形象。”少年早逝的迈克尔的爱恋形象一直活在妻子心中,最优美的歌曲表达最悲伤的故事,最遥远的故事最贴近人的心灵。这首歌曲拉近了时空隔绝的一对恋人,仿佛人鬼在圣诞节时再度重逢。当妻子在丈夫的追问下,说出恋人因她而死,情势即刻逆转。加布里艾尔觉得“一阵莫名的恐惧,罩顶而下,仿佛在他眼看着即将成功之际,某个无以名状的、蓄意复仇的东西冲着他而来,集结了幽冥世界的力量要来对付他。”知道迈克尔这个人的存在,知道他为妻子 而死,颠覆了他对夫妻关系的认知。他觉得“他和她仿佛不曾有过夫妻一场”,这个近乎危机的领悟,引发他的深思,自己的枕边人,竟然在内心深处另有爱恋,他愤怒、他羞愧。真爱让迈克尔虽死犹生,而他却由欲望主宰,麻木地活着,虽生犹死。这一醒悟与发现,让他恐惧、让他懊悔。回想自己的虚荣,对女仆莉莉的傲慢、言语轻佻,回想对艾弗丝理不直气不壮的争论,对时日无多的朱莉亚姨妈的嘲笑。心中徒留怅惘。想着自己与妻子,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看着妻子睡熟的容颜,加布里艾尔泪水盈眶,“一个人曾经为她而死去,……她的丈夫,在她一生中扮演了一个多么可怜的角色。”子夜独思,窗外大地白雪覆盖,此时,生者与死者,距离是那么近。他想到死,“一个接一个,他们都变成了幽灵。与其随着时间流逝,黯然地枯萎凋零,不如趁着满怀激情的青春年少,勇敢地跨进另一个世界。”他想到死者迈克尔,“他从未对任何一个女人动过那样的感情,但是他知道那一定是真爱。” 他仿佛看到了迈克尔,“一具年轻的形体,站在雨中的树下。”加布里艾尔悟到:生命本来就蕴含着死亡,生者与死者互为异已。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生宿命,无从逃避。但死亡也会鼓舞生者,勇敢地活下去,创造生命的意义。从这一点上来说,《死者》这篇小说与其他十四篇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加布里艾尔的觉醒,他不再麻要,他说“是时候启程西行了。”这句话犹如一句谒语,他听见了自己内心的召唤。他想要采取行动,改变现状。西行意味着什么?欧洲大陆在爱尔兰的东面,西行意味着重返爱尔兰,考虑到他与艾弗丝小姐的对话,西行还有深层的文化回归与民族认同的积极意义。

一场圣诞舞会晚宴,众声喧哗,最终归于黑夜白雪。

大雪这个意象在全文中出现了十多次,最后一段最为精彩:

It had begun to snow again. He watched sleepily the flakes, silver and dark, falling obliquely against the lamplight. The time had come for him to set out on his journey westward. Yes, the newspapers were right: snow was general all over Ireland. It was falling on every part of the dark central plain, on the treeless hills, falling softly upon the Bog of Allen and, farther westward, softly falling into the dark mutinous Shannon waves. It was falling, too, upon every part of the lonely churchyard on the hill where Michael Furey lay buried. It lay thickly drifted on the crooked crosses and headstones, on the spears of the little gate, on the barren thorns. His soul swooned slowly as he heard the snow falling faintly through the universe and faintly falling, like the descent of their last end, upon all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乔伊斯笔下的雪花似乎已经变成了命运的精灵,伴随着加布里埃尔一泻千里的幽思,整个爱尔兰,整个世界,包括这个世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都为茫茫大雪所覆盖。大雪落在艾沦沼泽、香侬河谷和十字架的顶端、荒丛中的墓石上,飘落到所有生者和死者的身上。大地白茫茫一片,它是这个世界最终的主宰。在我看来,这篇小说不止是悲哀,简直是哀恸。在快乐的对立面,不是悲伤,而是虚无和无边无际的寂静。最后这一幕雪景,加布里艾尔对真爱与欲望,对死亡与生命的领悟,对世俗生活的困境、对国家民族命运的争议,在一片大雪中,得到了超脱。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如果,现在有人再写一篇类似的小说,有人会理解吗?会仔细体会领悟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吗?

电影

《控方证人》

导演:比利·怀尔德      主演:泰隆·鲍华, 玛琳·黛德丽,  查尔斯·劳顿

黑白影片,玛琳·黛德丽50多岁的高龄一点不觉老。构思很巧。情节不反转几次怎么能算得是烧脑电影的鼻祖?

 

本月看了几部公路片。以前看过的有《末路狂花》和《在路上》。本想重温一次《末路狂花》的,不过没时间就没看了。

《疯狂的麦克斯》

Mad Max Fury Road

我觉得这不应该算公路片,应该是科幻片,虽然所有的打斗都在中路上完成的。我最不喜欢看科幻片,因为科幻片只带给我冰冷与绝望。这部也差不多,总之是世界末日。不知道为什么把这部影片算到公路片里去了。至今未看过《三体》。

非常不喜欢这类电影,把它看完,我也算自虐。

 

《逍遥骑士》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罗宾·威廉斯。影片最后很震憾,两人就这样被人一枪一个的轰掉了。

影片里,几个人每次深夜闲聊总是越聊越深,深到无法继续下去,沉默。

三个男演员,个个大名鼎鼎。

 

《荒野生存》In The Wild

真实事件改编。

拥有时不知道珍惜,失去后再想要就不可能了。

 

 

 

《肉与灵》 (On Body and Soul)

2017年柏林金熊奖最佳影片。匈牙利电影。

这部电影一般人看不下去,我也看不下去。闷。一路闷到底。又很creepy。比如电影的设定在屠宰场。有些镜头不能多想,比如屠宰牛的过程。最后,女主自杀,很清晰的镜头,鲜血淋漓。然而,因为男主的一通电话,她自己包扎伤口,去医院处理,跑云跟男主去做爱了。这个有点搞。

当然,影片最大的卖点,之所以得奖,我想是构思奇巧。一中年男,一年轻女,总是做同样的梦,在梦里,两人都是鹿,一起找树叶吃,一起喝水,但并没有交配。现实中,最后两人上床了,再也不做相同的梦了。

影片的结尾,只有白雪茫茫的森林,再没了那两只鹿。

整个故事像讲述soul mate的故事。女主本来是孤僻木讷,不苟言笑。但最后做完爱第二天清晨一起早餐时,她笑了。也许是因为孤独的灵魂总是互相吸引?

《暴雪将至》The Looming Storm

太像了,电影各个方面都让我想到那部韩国电影《杀人回忆》。连续多宗女性被奸杀的案件难以侦破,下雨天泥泞满地的场景设置,非常地像。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有同样的感觉。

段奕宏在东京电影节上夺得大奖。

我觉得唯一与《杀人回忆》不同的就是男主角背景的设定,一个工厂保卫科的想上调至公安局,这个情节很有中国特色。

 

本月的句子迷: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本月有什么我记得的事?

11 月25日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杀,他的作品很唯美,他的军国主义意识我并不认同。不知怎么,就是他切腹这件事很震憾。

这个月写了一篇很长的故事,暂名《人间四月芳菲尽》。写完就扔一边了,必须得晾一段时间再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