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战国风流》- 乐毅、田单 (2) -- 对面的老大是俺卧底?

(2017-03-28 14:27:31) 下一个

《史记》里评价这个齐湣王用了两个字“自矜”,用当今的话就得四个字“骄横自大”。也难怪,从他爷爷齐威王任用田忌、孙膑而强齐以来,齐国国力就一直处在一个傲视群雄的水平,作为这么一个超级大国的国君,放个屁都得让周围的卫国啊、鲁国啊、宋国胆战心惊,没吃过苦头的的齐湣王不自觉的就把眼睛长额头上去了,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派头。大家想想曾经的美国总统布什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就因为这一个骄横自大,齐湣王与臣子们的关系处的一团糟,对于来自于相对弱小的燕国的威胁也根本没当个事儿。

几年过去了,燕国因为燕昭王的礼贤下士及与民同苦而富强起来,‘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士卒同心,愿为王死战。齐国呢?湣王骄横,‘百姓不堪’,愿意为他卖命的人实在不多了。时刻惦记着齐国的乐毅认为伐齐的时机已经成熟,遂于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出使赵国。

燕赵两国的良好邦交归功于赵武灵王,燕昭王得赵武灵王相助才得以即位为王,后燕昭王又投桃报李,让赵武灵王从燕国接走在此作人质的秦公子稷,立为秦昭王,赵国才得以集中精力处理中山国问题和胡人问题。如今燕国又约定破齐之后赵国可拥有河间之地,所以乐毅没费多少口舌就说动赵惠王联兵伐齐。

乐毅从赵国归燕,立刻派人南下游说楚、魏,赵王则遣使西入秦拉秦昭王。燕王与魏王、楚王自然没那么好的交情,不过燕国使者一亮出淮北、宋地相诱,这二位立刻眉开眼笑,同意出兵。秦昭王听说大家要合伙去找齐国的麻烦,大喜过望。能合力干掉自己的头号竞争对手,谁不高兴呀?于是不仅自己调兵遣将,还拉上此时已然沦为秦国附庸的韩国(详见本系列另一篇《白起》),共同出兵赴燕参战。

‘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为了报仇雪恨,真是倾全国之兵。赵、秦、楚、魏、韩各国大军也陆续抵达,赵惠王干脆‘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理所当然的担任了多国部队总司令。

联军渡过黄河,迅速向济水挺进。齐湣王急派触子为将、达子为副将,率齐军主力迎击,在济水之西与联军形成对峙。

鉴于联军有备而来,且其中有骠悍的秦、赵骑兵,齐将触子建议取守势,先避其锋锐,假以时日,联军补给必然不济。而且自古联军难以齐心,久必纷乱。按说这一构想深得孙膑持久战的精髓,实在是破解联军的高招。《三国演义》里曹操发起的讨董联盟,不就是没几天就玩得支离破碎?

结果到了骄狂的齐湣王这儿,这老兄勃然大怒:“屁话!我军所向无敌,避其什么锋锐?你分明是怕死,找借口畏惧不前。传我号令,三军用命,奋力向前。畏退者斩,‘掘其冢墓’![刨他的祖坟]”

因为齐湣王平素骄横,愿意为其效死命的本来就不多,这会儿他老人家又来这么一杠子,这士气还要不要了?仗还怎么打呀?触子将军没有办法,咬牙挥师而出,结果遭到乐毅的联军的迎头痛击,前军一触即溃,后军是扭头就逃,心话:“您要刨俺祖坟这就请吧,要刨这么多将士的祖坟,我...我累死你!”触子将军无可奈何,丢下乌纱逃亡——逃吧,反正祖坟也保不住了,别连脑袋也丢了。

击溃齐军主力之后,乐毅兑现承诺,遣还参战的他国部队,任赵军自去攻击向往已久的河间,魏、楚自去攻击垂涎三尺的宋地、淮北。‘而燕军乐毅独追’,燕军在乐毅的率领下长驱直入,进入齐境。齐军主力被联军击得溃不成军之后,残部跟着副将达子一退再退,直至秦周,已经相当接近齐都临菑了。

齐将达子实在看不下去部下低落的士气,请求齐湣王开库犒赏将士,上前线搞搞演讲啊、慰问啊之类的,好歹先稳住士气再说。

这齐湣王又来了:“屁话!诸将不思死战报国,一退再退,还赏?寡人赏你们一人一把铁镐,去自刨祖坟吧。”——各位说说,摊上这么一位老大,下边马仔们还怎么玩?

结果秦周没几天又被尾随而来的乐毅击破,达子将军战死。

齐湣王这下子慌了手脚,知道秦周既破,燕军不日即可抵达临菑,不等燕军攻到,慌慌张张就弃城而走——不知道他有没想到自己也没死战向前,该去刨自己的祖坟了。

‘湣王出亡,之卫’,跑到了弹丸小国卫国,卫国国君一看超级大国的国王驾临,好比埃塞俄比亚总统见到布什一样受宠若惊,把自己的宫室腾出来给湣王住,自称微臣,好酒好菜的伺候着。湣王呢?还真就拿卫君当奴仆使,呼来喝去给脸子瞧。卫君的手下人不干了:“你TM什么呀,落难的凤凰不如鸡!谁是你三孙子不成?”结果‘卫人侵之’,故意给他洗脸水里尿点尿啦、夜壶里放只青蛙啦,反正就不让你过安生了。

湣王呆不下去了,又先后去了邹国、鲁国,站城下就直呼人国君名讳,让人赶快开门伺候。邹君、鲁君能高兴吗?结果连门都没让他进去,齐湣王只好又逃回齐国,一路忍饥挨饿,等挨到莒邑,本来一张白胖的脸都被拖得整个走了形了,该!

乐毅开进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合辙齐湣王仓皇出逃,连金银细软也不要了。‘燕昭王大悦,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真值得齐湣王好好学学啊。

关于余下来的战事,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说乐毅善兵,齐师勇猛,半年而下齐城七十余座,只剩下莒邑、即墨二城没有攻下,后来正是凭着这最后的二城,齐将田单以国际首创的火牛阵而驱燕复齐;另一种说法里乐毅的用兵水平就菜了许多,认为他攻下这七十余座城花了五年的时间。

关于这两种说法,可查的典籍多有矛盾之处,往往是上不对下、前不对后。本人赞成后一种说法。半年而下齐城七十余座,平均两天半就得攻下一座城池,以燕军的战斗力,不大可信。《史记.乐毅列传》记载,齐都沦陷之后,‘齐皆城守’[齐国各城邑都据城坚守],如果让人每两天半就端一座城池,这叫什么坚守?

再说田单复齐是在五年之后,这么算起来,燕军首先在半年里就拿下齐城七十多座,然后又花了四年半也没把剩下的两座孤城攻下来——呵呵,这不要说燕王会对乐毅起疑心,连本人也要怀疑他在磨洋工啊。

《史记.乐毅列传》里另有一句话:‘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所以本人认为乐毅在齐国转战攻下这七十余座城池花了五年的时间,而且乐毅伐齐可不是齐宣王伐燕,抢了就跑,而是每攻下城池都要设立郡县,任命地方官,建立燕国的统治。

这么一说未免看低了乐毅的用兵水平,使那些把乐毅当军事天才来膜拜的粉丝们内心不爽,不过我们却由此看到了乐毅过人的政治才能,也算是堤内损失堤外补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