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总想说几句''公费留学不归''事!

(2018-08-16 12:56:00) 下一个

总想说几句"公费留学不归"事!

 

 

看了本城"帕格尼尼"的博文"两个公费留学生不归的故事"后总想说几句。不吐不快。

"帕格尼尼"的博文"两个公费留学生不归的故事"中说,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不使用真实姓名。)也对,  乡里乡亲,  大家都是中国人,  各自留点面子为好。不过"公费留学不归"者们恐怕并不在乎面子。"公费留学不归"者们头顶着各种名校专家教授博士之名,  可谓名利双收面子大得很呢。又或是一面骂着中国独裁专制又骂着受共产党多么地被"迫害"之后又如何地逃了出来,  另一面又以华侨,  外国专家博士风风光光回中国大捞银子。还很受国内官员的欢迎,  相互勾结中外合资互利共赢大发横财,  稍有风吹草动一溜烟消失于无影之中,  来到国外的安乐宫里安享晚年。这就是改革开放后许多公派公费留学生的经历。

在"帕格尼尼"博文中有二个故事。

故事一,   老马是科大研究生院的研究生,在同学中是年龄最大的,1978年入学时已经40了,由于成绩突出,破格录取。

(这样看来老马出生在一九四九年前。上大学应该是在新中国建国后。大学毕业后应该被分配到某一公营机构任公职享受一切社会福利。1978年恢复招研究生后不限他的年龄,  登记表中取消了成分一栏。因此被破格录取。)

1979年研究生院掀起出国留学潮,公费自费水乳交融。第二年,研究生院和美国某大学建立姊妹学校关系,协定互派公费留学生,学习期限为两年,中方负责人是李佩老师。

李佩是老海归,文革受迫害,丈夫郭永怀为了两弹以身殉职。李佩以自己独有的魄力,打开了留学的大门(见“留学梦”一文),在选派留学生时绝对不考虑政治背景、家庭出身。她选定的第一个人就是老马,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岁数大了,不能等。1981年,老马心情激动地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二年的研究生学习恐怕也是公费的?  研究生刚一毕业又被公费公派去美国留学。"在选派留学生时绝对不考虑政治背景、家庭出身。她选定的第一个人就是老马,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岁数大了,不能等。"不能等什么呢?  等"公费留学不归"机会。)

到了美国,美方学校把老马安排在一个美国人家里住。这个美国家庭实际上只有一个老女人叫Nancy,60多岁,老公已去世,Nancy继承了一大批遗产,一个人住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豪宅里。由于是这个学校的校友,Nancy每年都给学校捐款,学校决定让老马住在Nancy家里最合适不过了。

按规定,两年后老马就得回国了。可是到了1984年还不见老马的踪影。李佩写信给老马,没有回音。写信给美方学校才知道,有传言老马准备和Nancy结婚。当时还有其他好几个人有迹象不打算回来了,于是研究生院决定派李佩亲自赴美,搞清情况,说服这些人回国。

("按规定,两年后老马就得回国了。可是到了1984年还不见老马的踪影。"?  老马的恩人"李佩写信给老马,没有回音。写信给美方学校才知道,有传言老马准备和Nancy结婚。"了。"公费留学不归"者还不是老马一个人,   "当时还有其他好几个人有迹象不打算回来了,于是研究生院决定派李佩亲自赴美,搞清情况,说服这些人回国。"  结果呢?)

李佩回到了自己当年留学的故土,感慨万分。在参观游览之余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费了很大周折,才和老马取得联系,表示愿意见面。谈话的气氛很融洽,老马一再感谢李佩给了他出国的机会,也坚定地表示,绝不回国。原来,老马的父亲解放初被共产党镇压了,把父亲带走枪毙的那一天老马12岁,当时的场景在脑中打下了深刻烙印。出国前他曾一再提醒过李佩自己的家庭背景,但李佩只是说“都什么年代了,还说这些干什么?你不是也考取了研究生吗?”。

(结果是"费了很大周折,才和老马取得联系,表示愿意见面。谈话的气氛很融洽,老马一再感谢李佩给了他出国的机会,也坚定地表示,绝不回国。"。绝不回国的理由是"老马的父亲解放初被共产党镇压了,......."然而"李佩说“都什么年代了,还说这些干什么?你不是也考取了研究生吗?”。假如用"农夫与蛇"来类比不就是现代版吗。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老马的父亲解放初被共产党镇压了"是社会制度变革中的国家行为,  极不是老马一家。再则老马能上大学读研究生以及亨受那时代的社会福利可能优于很多他的同龄人。再则李佩导师的恩及改革开放后的恩在老马一生中的份量应该不轻吧。然而这些全都抛开后据传言老马准备和住在豪宅里继承了一大批遗产比他大二十几岁的美国女人Nancy要结婚了。从这个例子中也给中国政府一个响亮的耳光, 也就是"绝对不考虑政治背景、家庭出身",  不讲阶级斗争所带来的后果和教训。)

李佩此时才明白自己当时低估了仇恨的作用,高估了爱国的力量,但她并没有放弃。回国后立刻找到领导商量,决定派老马的妻子和女儿到美国,感化老马,动员老马回国。老马的婚姻是那个年代的悲剧,自己没有选择,由领导安排的。本来就没有感情,谈何感化?妻子和女儿哭着去,哭着回。

(老马的仇恨比起当年国民党追杀共产党的仇恨来,  老马这点父辈的"仇恨"几何没有致命性地影响到老马本人,   然而老马用"公费留学不归"来记恨能说得过去吗? 看到博文描写到这儿终于使人明白了, "老马的妻子和女儿到美国,感化老马,动员老马回国。......谈何感化?妻子和女儿哭着去,哭着回。"  这时的老马除了父辈留给他的"仇恨"之外,   老马己不爱妻子了,   用这个理由说什么"婚姻是那个年代的悲剧,自己没有选择,由领导安排的。"那么仔细品味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   老马大学毕业后分到一个国家重要的部门担任一定的职务, 否则领导不会给老马找妻子,  如果当初看不顺眼老马可以不要呀,  相信当时的共产党领导不会强迫老马去同房吧。就算现在不爱妻子了,  那女儿是不是老马的?  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爱了吗?  偏编爱上了比老马大二十多岁的美国富婆?!  这种人有仇恨吗,  何淡爱国! 有爱吗?  用鲁迅骂人的一句话来说就是,  远看一条狗。走近一看是老马。)

老马和Nancy结婚了,近40年没回过一次国;同学聚会没参加过一次;校友通讯录上有他的名字,没有其它任何信息。掰着手指头算,如今老马应该快80岁了,Nancy如果还活着的话也快100了…...

(老马只是一个代号。利用八十年代初期之后的许许多多出国留学潮中的幸运儿们,利用政府的公费自费水乳交融之机,  中国人民用汗水和命挣下的财富养肥了这帮人,  指望他们学了知识回国建设带领老百姓奔好日子的。可都是白眼郎别指望了。学了本事是他们自己的,  在国外不骂中国恐怕是安份的了。这是一个千年难遇的机会,  让他们有幸遇到了。改开全面私有化后就要自家掏钱了, 至于钱来自何方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政府政策允许的, 摸着石头不管黑道白道先富就行。当然这帮人也己慢慢老去,  但后继有的是继承人。有人说,  丑陋的中国人,  就是这种头顶专家教授博士的高贵人的丑陋,  非要拉上全体中国人来说事。比起公共场所大声说话的丑陋来,  老马的丑陋是来自骨髓的。有人说红卫兵是"坏人",  坏人变老了。老马可没有当过红卫兵。许多的红卫兵被杀被赶被灭了,  没有老马幸运。坏人变老是类似于老马一样的一群人。)

故事二,   老赵是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党员,1979年开始在美国一所长青藤大学攻读工程博士。1982年拿到博士学位后,得到组织上同意,继续读博士后。1983年妻子来陪读,老赵萌生了不回国的想法。那个时候的党员还比较正派,是非分明,知道不回国是错误的,必须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才能心安理得地在美国住下去。

读博士后的人都不是书呆子,老赵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他先凭着自己长青藤博士学位和修过的两门经济学课程,在世界银行谋了个差事,即可以保留自己的中国护照和中国公民身份,又可以合法在美国居住。另一方面,以防万一,让妻子获得绿卡后申请美国公民。

老赵还是我党有自觉性的党员,主动到大使馆向组织交待,提出三点要求:1/保留党员身份,按时交党费;2/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身份在世界银行工作;3/如数交还国家给自己付的学费。使馆请示北京后,接受了老赵的要求。

几年的长青藤学费不是一个小数目,老赵开了一个银行帐户,每月往里面放钱,并把户头帐号也交给了大使馆教育处。若干年后,账户里的钱到了八万,教育处人员更换,没有人知道这个账户的存在,至今那八万在银行里一年又一年地生利息,老赵绝对不动。国家什么时候突然想起来有这么一茬,他就把钱取出来,还给国家。

老赵在世界银行干得很出色,很快50万以下的投资项目不必向上级请示,他自己就可以批。他很自豪地说,香港一家自行车厂的经费就是他一人经手的。每年回国探亲(世界银行报销),他都向组织上汇报世界银行内部运作情况。二十年后,国家发现这个不经意安插在敌人金融大后方的“卧底”很有价值,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把他挖过来。

国家许诺他的高薪、房子、工作、待遇打动了老赵的心。他向世界银行告别前提出了三点要求:1/保留世界银行顾问职称;2/保留回世行工作的权利;3/像所有世行员工一样,孩子的大学学费由世行付。世行接受了他的要求。另一方面,让妻子拿到21世纪房地产公司经纪人执照,学会了怎么买卖房地产。

老赵和妻子回国了,正值中国一项重大工程设计开工,老赵的工程博士背景又派上了用场。又是金融又是工程,老赵一下子成了风云人物,整天吃香喝辣,跟随代表团到处出国“考察”。每年夏天都回美国度假,照料在美国的两栋房子,看望在美国读书的儿子。妻子在北京倒腾房子,也搞得热火朝天,收入按“外籍人士”交税。

可是有几年没见老赵回来了,是不是在反腐运动中栽了?不会,老赵太精了,他不会栽…

老马始终未归,现在生活一定无忧无虑;老赵最终还是归了,日子也一定有滋有味。试问莎翁:是归还是不归?

(第二个故事中的主人翁很多类同于第一个故事中的主人。恐怕从小学到出国留学一切都是公费。不过不同的是老赵可能出生于工农或干部家庭,  又是党员。老赵的前后做法就是一个"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精致的利己主义”的说法来自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的一段话: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这种人現己手握外国护照,  现在又以外国人的身份回国捞钱。有的己经退体。他们这一生的幸运在于年青时享受了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  长大了, 工作了,  学成了, 掌权了又搭上了先富的资本主义大蓬车。是千年一遇的时代幸运者。)

本城"帕格尼尼"的博文中有个"老海归 小故事"序列一共四十五篇。

"帕格尼尼"在序言中写道:"序言:五十年代回国的老海归们“积极响应”“冲破阻挠”“毅然放弃”之类的大故事已经被重复了不知道多少遍了。书店里各种自传、传记、回忆录琳琅满目。在网上随便搜索一下就能找到著名老海归们的丰功伟绩。这里只讲鲜为人知的“另类”小故事和趣事,特别是默默无闻“小人物”的故事。尽量不讲文革的遭遇--太多了,讲不完的。有一些史料,只是为了穿针引线。琐碎点滴的材料有些是从亲人好友交谈中得知,有些是根据研究文献和政府文件,其他来自网上,感谢原作者。会有夸张和误区,只当是饭后茶余的闲聊。"

在"结束语:大部分50年代回国的老海归终生默默无闻,根本没有任何荣誉光环,如果能历经政治运动而免遭劫难就实属万幸了。当年他们心中充满对家人的思念,对故土的情怀,雄心万丈归来却遭遇冷落不幸。他们的个人资料已经遗失殆尽,很多人去向不明。虽然他们的聪明才智被湮没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被摧残了,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但他们仍在平凡的工作中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微弱的光和热。时代跟他们开了一个无法承受的玩笑,所以不要问他们后悔不后悔,这是对他们人格的侮辱。亲人好友应该为世人描绘这些无名英雄的人生轨迹,填补历史空白,在共和国发展史上为他们添上浓重的一笔。至于“他们为什么要回国?”,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不同的回答,“最大公约数”的答案很简单—“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包括了一切恩怨。

而那时的留学生都是自费的富家公子和小姐。

在讲到钱学森时有这样一段描述:

"1950年8月24日,美国海关截获了运往上海的8个铁皮箱,里面装满了有关导弹设计的机密资料、图纸和设备,共重1800磅。铁皮箱的收件人是钱学森,移民局下令不许钱学森离境,指控他是共产党。两个星期后,9月7号将他拘留十五天,从此开始了他5年的噩梦。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共产党,他甚至提出加入美国籍。美中日内瓦会谈后,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自愿被驱逐出境”,登上回国的《克里夫兰总统号》前,在港口对记者说,“我不会回来了,我没有任何原因要回来。”他坚守他的诺言,他读书的加州理工学院邀请他来美国接受特别荣誉奖,儿子请他故地重游,他都坚持美国政府必须向他公开道歉他才会去,至死也没有再踏上使他成为“导弹之父”的美利坚。"

"年轻人也都开始对那段历史感兴趣,出国以前也在思考,老海归们当年“为什么要回国?”,在网上争论得沸沸扬扬,以至钱学森1985年写给赵紫阳的一封信得以在网上流传:“我不是美国政府逼我回祖国的,早在1935年离开祖国以前,我就向上海交大同学、地下党员戴中孚同志保证学成回到祖国服务。我决定回国是我自己的事,从1949年就作了准备布置。…我认为这是大是大非问题,我不能沉默。历史不容歪曲。”(钱学森回国一直是有争议的,迫使他早在1985年就出来为自己辩解。)

钱学森说得不错,“我决定回国是我自己的事”,每个老海归回国也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假如没有当年的政权更迭,出国,不出国,回国,不回国都不是事。正是因为改朝换代,才成了事,才有人去研究,寻找历史的来龙去脉,探索其中的奥秘,试图解答那个永恒的问题:

他们为什么要回国?"

因为  “我是中国人”。想为祖国做点事。

客居别国的中国人,  侨民也好,  华侨也罢。爱国者也好,  叛国者也罢。当某国实行排华政策时,  历史上发生过,  将来会不会发生不可知?  但一旦发生肯定的一点是不会细分的。只要是中国人的脸都会受害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haiwaiyouzi 回复 悄悄话 钱学森是帮助建立新中国核强大的脊梁人物! 共和国的历史上将永远记载他对新中国的巨大贡献!
加成 回复 悄悄话 照博主介绍的情况,钱学森企图把这么多机密文件运到中国,按现在的处理方法,是要被判刑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