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宁

热爱硅谷生活的人们,欢迎关注我的博客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原创】 《职场求索,逆水奋进》

(2017-02-15 16:09:57) 下一个

《职场求索,逆水奋进》 

         八九到九四年美国就业情况并不好。那时能拿到美国签证的大多是国内各行各业的精英,天之骄子。他们考托福拿高分,可是听说能力普遍较弱。想做自己的本行,没有美国工作经验很难进入,很难立足。尤其是在电话应试时,几个单词听不懂,立马乱了阵脚,很难过关。要放弃,改行,从零开始,非常不甘心。要坚持挺下去,试着降级降职,屈就一些低职位,医生去做护士护理化验员,律师去做助理信使。大学讲师去做文职员,落差太大,失落纠结,都不知能干些什么更好,也不知哪条路能走得通。甚至许多拿到美国热门专业学位出来的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少数找到工作的,做博士后的,工资都非常低。那时没有互联网,信息闭塞,大家都在黑暗中摸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会回想起国内风光的日子,他们痛苦,他们怀疑,眼下是不是走错了路,这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打道回府?。。。这是许多人当时普遍遇到的问题。

为了生计许多人在中国餐馆打工。中餐馆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节奏快,很辛苦。有些餐馆包吃包住,没有什么开销,收入也还可以,日子好混。一些餐馆老板就说,“你看,这些硕士博士读书什么用,不是一样来打餐馆工吗?”  那时也有留学生出来自己开餐馆,生意好的中餐馆是很赚钱的。但大多数中餐馆生意平平,收支平衡,只是一份普通的打工收入。我在餐馆干了两年多,发现当地餐馆业已经饱和,放弃了开餐馆的念头。

       从餐馆出来,找了一份电子公司的工作。那时是在公司从低职位做起,十分用心地了解公司的规矩,熟悉公司的运作。并快速掌握每一个岗位的技术操作要领,按指引完成全流程。工作中听说写全部用英语,努力与同事沟通。与工程师学习专业术语,用他们的语言回答他们的问题,迅速积累工作经验。 很快老板就把我安排到自动化电脑测试的关键岗位。在测试中,我非常仔细的观察电脑测试程序中的每一个步骤,了解测试复盖的范围。测试不合格的产品,首先检查一遍,用一块好板来比较,看有没有零件安装的问题,这样为以后自己动手排除故障,掌握了第一手的经验。对内行的制肘,技术封锁,我迂迴渐进,见招拆招,不但学到了关键,而且能更深一步。从而得到老板的信任和工程师们的赞许,升迁速度很快。这是不少人没想到的。记得当时有一位朋友曾经意味深长地对我说过,你来美国,熬过了头两年,以后会越来越觉得美国好,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

     当时能涉足高科技工作,除了少数电子电脑出身的留学生,几乎没人敢从头去学这一行。另外还有一层因素使我下了决心。硅谷有一百多万人口,其中二十万越南难民。他们七四年后陆续来到这里,最早加入高科技,几乎与硅谷许多高科技公司一起诞生成长,他们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他们受美国政府安置难民政策支持,入行前都有半年至两年的有薪培训,他们成了硅谷得天独厚的先行者。而从美国大学毕业的中国人和印度人成了硅谷创业的中流砥柱。我想越南人对电脑的认知也是从头开始, 他们行, 我也应该行。 硅谷是一个世界级高科技人才聚集的地方。与其他族裔的人一起共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文化和宗教的影响,价值观念差异很大。职场里的争权夺利,拉帮结派,技术壁垒,司空见惯。一不留神就会遭到暗算。轻者打入冷宫,重者扫地出门。要想让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得时刻保持警觉,防人之心不可无。努力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那时硅谷的房价平均二十多万,一般人工作两三年,就能用百分之十或二十的首付,买到不错的房子。空气气候都很好,物价不高,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大概是一九九八年以后,克林顿时期,美国互联网经济一次腾飞。中国人在美各行各业有了重大突破。中国来的医生,可以直接通过考试来获得美国的行医资格。许多从常春藤毕业的中国学生,进入了华尔街的大公司成为金融界的姣姣者。许多在美学法律的中国留学生活跃在法律界,成为沟通美中贸易的桥梁。在硅谷,我看到更多与时俱进,通过学习掌握最新科技知识,成功转行的。学英语的,搞体育的成了网管工程师;学水利的学地质的改做了软件工程师;学农业的改做生化药物;学机械的改做芯片设计。。。。更重要的是,早期中国留学生中大批开拓者垦荒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优异的成绩在业界为中国人树立了金牌口碑。从此美国公司为中国人畅开了大门!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后来的年轻人要幸运很多。我在研发部门工作期间,曾经碰到一些从学校毕业出来的新人,他们在安适的环境里起步,一步到位进入设计领域。看着如此幸运的他们,我自然会感到自己生不逢时,暗自不爽和无奈,一种负面的情绪挥之不去。与艰苦奋斗过来的人许多地方不一样,年轻人跟我们的理念是南辕北撤,他们喜欢拿来主义,解决问题的方法找现成的,碰到困难推给别人,不是迊难而上。殊不知当你在这干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而亲手解决了难题,那你就成了行家达人!日积月累,你就是业界顶尖的高手,公司缺你不行!我也明白,不必与年轻人较劲,前辈最终会淡出,世界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

我一路走来也非一帆风顺,遇到过几次经济大衰退,天比人强时就得能曲能伸。



2017年 2月 5日      于美国加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Nada-KU' 的评论 :
加油!
Nada-KU 回复 悄悄话 这篇文章很鼓励我。我们都是吃了很多苦,终于在职场立足了的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