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解行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正文

劝发菩提心文

(2017-08-28 16:39:49) 下一个

劝发菩提心文

省庵大师 造

智圆法师 讲解

  https://i.imgur.com/5oP2teJ.jpg

 

  一、发心的必要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哭出血来,叩头哀告现前大众和当世的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稍微留心听我讲:曾听说入道要门以发心为首,发了心才能入道,不发心就不入道;修行最急的要务是立起大愿。愿立了众生才可度;心发了,佛道才堪成。如果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纵然经过微尘数劫,还是在生死里,即使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这就是等起的问题,它是缘起的关键。如果没有发广大心立坚固愿,这个根源没有,那无论你修多少劫,还是在轮回里。比如,没有出离心,就尽成了集谛,所有的趋向都是往生死里走,不会出生死(所以出世道心重要);如果不发菩提心,无论你修多少定,多少慧,多少精勤,最多也只是小乘的道,不会有成佛的道。总而言之,等起是如此重要,如果一开始不注重发心立愿,不把它视为教授中心来建立的话,虽然你在外面作好多修行,缘起没有上路的缘故,总是徒劳辛苦。

  以这个道理《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魔与佛相反,魔业是说他不入佛道。忘失菩提心尚且如此,何况没发呢?所以,就知道想学如来乘或者成佛之乘,必须具相地发起菩萨愿,不可延缓,否则就一直停留在道外,即使迂回多劫也难以与大道相应。

  二、发心的相状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然而,这心愿差别有很多相状,如果不把它的相状具体指明、分辨清楚,又如何趋向呢?也就是,认清了相状才知道取舍,哪个我不要,哪个我要,哪个在心中没建立的要建立,哪个不合大道的要改正。诸如此类,要有一种善加辨别内心行相的智慧,这种善辩力给予我们正确的方向,让我们建立好的目标,以求趋进。

  因此,现在为大众简要地谈谈这个心愿的差别相,具体有八种: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其中邪正一对,真伪一对,大小一对,偏圆一对。这里是用对比法揭示心里的状况差别,看清了就会知道取舍。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怎样是邪、正等八种心里行相呢?各自是什么状况呢?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所谓的邪是只在场面上做,而内心希求名闻利养和现世欲乐,或者希求未来果报,这些都落在世间心当中。这样,无论修什么都无法入解脱道,如果贪求现世法,那连来世的利益都不会出现的,如果贪求后世享乐,那么出世间的缘起不会出现,都没有脱离为私我而谋取名利的心,这种状况叫做邪,因为它不入出世间的正道。

  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不求利养名闻,不贪欲乐果报,这就是对于现世来世的世间名利、享乐不做贪求,没有求取的心,非常纯粹的,唯一是为了脱生死,为成就菩提。“为了生死”是有出离心,成就菩提是菩提心,这样发心叫做正。出离心是菩提心的根本,因此,就具体说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叫做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巅。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再者真伪一对。所谓真实有三义:一是圆满,就是圆具德相;二是坚固,任何处不退、不厌;三是决断,不到目的决不罢休。有这样的圆满、坚固和决断,那就叫真实了;如果没有这样的圆满、坚固或决断,那就是有虚伪,或者还不够量。

  首先是具相,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这是真实的相。也就是在心上,这是最希求的地方,他是念念不离的。心心念念,就是在任何时、任何处都不忘记这个目标。菩提心的内涵以“上求下化”四个字可以概括,圆具德相的菩提心,必然有两种欲:利他欲和佛果欲。也就是看到自利圆满必须要达到佛果,他利圆满更需要达到佛果。于是就念念上求无上佛道,而不以人天果、声缘果作为究竟处,要求的就是无上菩提,不是别的。再者,看到众生苦、众生是父母,因此大悲不舍,念念希求救度众生。具有这两种德相,就是《现观庄严论》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的内涵。

  二是坚固,他不退缩,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也是有真志愿。如果遇到一点事,马上就退掉了,心就变掉了,那还不是真实。这是第二重义“坚固”。

  接着是决断。听说佛道长远,需要累劫修行才能达到,也不生退怯。看到众生难度,比如数量无数、性情暴劣、度生劳苦,也不生厌倦。就像要登上万仞的高峰,一定要到顶为止;又像上九层的宝塔,必然要身造其颠。这就是有无上志,不达极果不罢休,不度完苍生不罢休,这就是最大的道心。如果有这样的发心叫做真。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

  接着看伪发心的状况。真实道心是唯道是从,唯法是依,他是不听信自己的习性,唯一地要循着道去走的。如果有罪业不忏除,有过失不改正,内在很浊乱,外在很清白,开始是精勤过后就懈怠。虽然有好心,多数都夹杂了名利;虽然有善法,又被罪业所染污。这样的发心,都叫做伪。

  可以看到“伪”不能够决断地依法;不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再者,在法和非法的辨别、执持上不是由真实胜解来支持的,不是由猛利的欲来支持的。因此就表现为“伪”。这个“伪”首先外在形象上,或者听了若干言词,也会在言语上说,外在上仿效,或者有某种的因缘,就发起一时的热情,这些的伪就在于内心的缘起机制上不是真实的。所谓缘起机制,无非是信、欲、勤三个根本,这是道心的根源。信是由于发了胜解,没有他缘能引动、改变的,以这种信心就出了欲,有这个猛利欲的执持就会有精勤。如果视道为唯一生命,视道为无上,视真理法则为无上,那么这种由胜解起欲而发生行道的心是真实的,不可能不忏罪、不除过,也不可能表现为外面看起来很清,里面很浊。如果里面没净除,没有依法而行,而外在囿于自身的脸面,大众舆论,或者希求声誉,当然显现得很像修行人,很具德的样子,由于内在没有业果的胜解,没有归依的信心,没有对于法道唯一执持的心,因此他不是昼夜在心上行法,当然内在就混浊。再者,从他的始勤终怠来看,也会发现没有真实的胜解和欲支持,所以只是精勤一阵子,之后就会懈怠。

  再者,又可以看到不纯。虽然也有好心,但是名利心去不掉,这证明道上没有相应。譬如,真实的暇满、无常修到量了,就会去掉现世心;业果和苦修到量就会去掉来世心,这样的话,道心很纯粹,很真实。但是没有经过这些修心,那就会很混杂,由于内心道心的缘起机制没建立的缘故,还是以原来的为主,外在显现的跟内在实际的有差距,这些称为伪发心。

  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再看大小一对,大指心量大、量度大,将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发到了最大量。众生界尽,我的愿才穷尽,也就是在法界无数世界的众生海里,只要有一个众生没度尽,我利益众生的愿就不会穷尽。再者,无上佛果完全圆成,我的愿才成就,没达到智悲力最大地显发,自利、他利究竟的境界,我的大愿就还没有成就。

  就像这样,从广度来说要度尽法界、虚空界的众生,从高度来说,要成就无上佛果,连极细二取都没有了,彻底地还归本性,到此才算满愿,这样的发心叫做大。他是不以自利为期,不以小果为期的。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看三界就像牢狱,视生死如同怨家,也就是看到在这里披枷戴锁、大受系缚,有无量烦恼业苦的魔仇时时来损恼自己,非常地可怕,这时期望自己一个人赶紧度脱生死苦海,不想度无数的众生,像这样的发心叫做小。它从利益的对象来说,以一己为重;从所求的果位来说,只求脱出生死。由于没有达到极大量的缘故,叫做小。

  但是这里应该明白,菩提心要以出离心为前题,而出离心当然首先要观到生死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这一点并不相违,然而如果在此之上只希求一个人自度,那和尽法界量相比当然是小的。如果以此心转到一切众生份上,发起悲心,要度尽一切众生,那就是法界的量,就是大的。再者,暂时来说,生死的幻相都是有作用的,在没有证悟空性前,这些都是要出生苦因苦果的。真正现证了空性,再回入世间如观花园,那个时候三界不是牢狱,而是出生一切安乐的所在,因此就像逛花园、看戏剧一样,而且菩萨在度生的过程中反而成就殊胜安乐。要像这样知道道的次第。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再者偏圆一对。所谓的偏就是以为心外有法,见到心外有一个个的众生以及有一个非常殊胜的佛果、佛道,愿意度众生、愿意成佛道,不忘记功勋,也就是认为我做了这样、那样,就像《金刚经》所说的,认为有法可得,有生可度,有佛可成,有道可修等等。他都是以为有一个实法在心外可以得的。其实心外没有一法可得,由于法执知见不泯的缘故,叫做偏。它不合于圆融的本心。如果知道自性是众生,不是性外的众生,所以愿度脱;自性是佛道,不是性外的佛道,所以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开心而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也没有虚空的相可得,这样发心叫作圆。

  所谓的众生即是自性,因为实际没有众生,只不过一念妄想,所以自性是众生,一切众生都是佛。唤醒了就能度脱的,并没有心外的众生可得。再者,自性是佛道,也就是果也好、道也好,都是自性本具的,所以愿成就。并不是心外有佛道。这样根本就没有一个法在心外别有的,全是自心,而心是找不到相貌的。就像这样以虚空之心来发虚空之愿,也就是顺理而发心,不著心外有这个、那个。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连虚空的相也不可得。这样的发心合乎本性,叫做圆。

  三、发心的取舍

  知此八种差别,则知审察;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

  知道这样八种差别就知道审察了,因为一一给明了发心的相状,而且是一对一对双举,这样就知道该怎么审察自心了。也就是八心如镜,有八种相状,然后你去看看自心是属于哪种相?一看就知道,我是属于小吗?伪吗?还是真吗?大吗?等等。这样就知道审察。审察是有个标准的,而八相就给出了标准,知道了审察才知道自己落在哪里。然后,哪个好哪个坏呢?才知道有去、取,去掉不好的取好的。知道去、取则可发心,也就是你知道发心的标准在哪里,我应当发什么样的心。标准一出,就像造房有样式就按那样去造,发心有标准就按那样去发,就像按图索骥一样,或者对镜化妆一样。这样就能发最好的心,真正具德的大乘菩提心。

  云何审察?谓我所发心,于此八中,为邪为正,为真为伪,为大为小,为偏为圆。

  怎样审察呢?就是看我所发的心,在这八种心当中,是邪还是正?是真还是伪?是大还是小?是偏还是圆?到底是哪种?自己去审察,我发的心是邪的吗?还是正的呢?我这颗心是真的还是假的?是大的还是小的?是偏的还是圆的?像这样去观察。

  云何去取?所谓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

  怎么叫“去取”呢?就是不合标准的去掉,合标准的求取,力争取到。那就是去掉邪、伪、小、偏,取到正、真、大、圆。这样发心才叫做真正地发菩提心。不是口头念过就算数,而是真实的心中要出现这样的心,而出现的时候要合乎标准,要力争上游,就是要取乎其上,能这样子真心去做,把它当成教授的中心,把它当成重要的事来做,才是真正地发菩提心。

  须要知道,入不入大乘门,建没建立大乘的根本,全在菩提心上,所以,时时要观察自身的发心,对照所指示的八相来看,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种?如果偏离了菩提心的标准,应当及时纠正。

  比如对照邪正一对,就是我们时时要看做事的动机或者等起,假使是为求现世的名利、世间的欲乐、来世的人天福报等,就要知道这个方向是邪的,因为他以为现世的这些法有真实安乐可得,然后心为着自我向外求取,那就不是随顺菩提的方向。

  要知道,法界里本来没有世界众生,没有这些虚假的妄尘,也没有自我。如果为着我去逐取世间的虚假之乐,那是一种迷失,是不合真理的缘故,称为邪。因此不能发展。如果认定这三界是苦海,是虚妄,一心想从中超出,想还归法界证到菩提,那就是正。因为合乎真理的缘故。因此,缘起在这上有非常明显的差别。一旦认取世间有乐,蕴上有我,为着我求世间乐,那就是往生死里走的,一点点往解脱和成佛的因缘也没有,全部为生死法所摄了。相反在这个当头,一旦警醒了,这些都是生死,都是错乱相,在这当中变现的任何处没有真实的乐,全是苦,我要从中出来,而且也没有我。之后,自身要求从这样生死迷幻的苦中出来,从累劫生死连绵不断的苦中出来,然后要回归到本来的菩提,这样就是正。它是真实的方向。

  再看大小一对。如果我只是为着一己求解脱果,这是小。这也不是成就佛果的缘起。如果能够发起“要度尽尽法界虚空界众生而求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是成佛的缘起。在这上面须要辨别大小。一落到小,最多得声闻果;入到大中决定会成就无上佛果。因此要时时看着心,就像这样来调整。

  四、发心的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菩提心是善法之王,它能任运摄集一切善法的缘故。作为善心之王的菩提心,也一定要有相应的因缘发起大善根力才能生起,不会无因而起,否则尽大地众生应当自然就生起菩提心了。因此,要知道菩提心的修学,经由因缘之路来发起。

  因缘有多方面的,譬如《瑜伽师地论》讲到由四因、四缘、四力发心等,这里是从十个方面思维而发生大心。哪十个方面呢?一念佛重恩故,二念父母恩故,乃至十为念正法得久住故。“故”是缘由,表明思维的道路或者原因。也就是透过忆念、思维这些方面的恩德,或者苦难等等,从而激发内心的大菩提心。对具善根者来说,透过某种因缘激发他往昔熏习的大乘习气,一下子会发到极广大的菩提心。

  云何念佛重恩?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丘山难喻。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身碎骨,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

  怎样念佛重恩而发起大菩提心呢?要想到佛从最初发心、中间行道、最后成道怎么一路哀愍救护我,这种恩德丘山难喻,因此想到只有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才能酬答。这样思维是发起菩提心的第一因缘。

  具体地思维,要想到我释迦如来最初发菩提心时,是见到我等浊苦众生千佛难救,佛于心不忍要在浊世成佛,发起五百悲愿。佛历劫为了我们而行菩萨道,经历无数劫舍弃过无数头目脑髓、国城妻子、象马车乘,为了我们刺血为墨、析骨为笔书写经典等等,受尽无数辛苦。当我造业的时候,佛哀怜我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道信受;我堕地狱时,佛又悲痛一心想代受我苦,佛视我如独子啊,我却业重而不能救拔。可怜佛的慈悲眼始终关注着我,一刹那也没有舍弃过。就像盲龟遇浮木孔一样,当我生在人道时,佛又以方便让我种下善根。我如今能够听闻佛法,能够信受佛法,能够出家修道等等,全是佛的恩德。

  生生世世佛一直以智慧和慈悲跟随我,一刹那也没有舍弃过,就像《悲华经》中五百悲愿所说的那样,为了让我一个众生种善根的缘故,佛甘心在十劫中入阿鼻地狱受无量苦,在十劫中处饿鬼、畜生中受无量苦。

  到了这一时节,由于我等众生的福缘,释迦佛降生此世,示现八相成道,但是佛最初出世的时候我还沉沦,没有能遇佛而解脱,现在得到人身佛已经不在了,无缘见到佛的金身,想到这里痛自悲伤,我是以什么罪障生在末法时期?又以什么福德能在释迦佛的教下出家?以什么障碍不能见到佛的金色之身?又以什么幸运能够躬逢舍利?任何事都是有因缘的,假使从前不种善根,怎么能无因听闻佛法呢?不闻佛法,哪里能知道佛子的因缘,生生世世在领受佛恩呢?

  这样的累世救济,从让我种一个善根开始,一直到今生以广大佛法来度我解脱的恩德,即使世上最崇高的高山也难以譬喻它的重量。

  蒙恩而不报恩是最大的重担,往昔就是因为辜负佛恩才无量劫受苦的,如今再不能辜负佛恩了。那么怎么才能报答佛恩呢?佛的心唯一是想让迷失的孩子觉悟而成佛,不要再流浪生死,所以想到如果我不是发广大希求觉悟的心,还甘心痴迷而沦落生死,不肯行菩萨道,用尽自己的力量来建立佛法、普度众生的话,纵然我粉身碎骨,哪里能酬答佛的恩德呢?像这样忆念佛恩,觉得不得不发菩提心,不得不发要觉悟的心,这是发菩提心的第一因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