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解行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正文

天台四教仪讲录三十三

(2017-06-01 14:53:36) 下一个

天台四教仪讲录三十三

会性法师讲述 性文法师谨记

  

               卯二、内凡(三贤)

  三贤位即内凡位,含十住、十行、十回向,没另外分科。

  次明十住者。一发心住(断三界见惑尽。与藏教初果,通教八人、见地齐)。

  十住第一发心住,即平常讲的发菩提心,至初住菩提心才坚固,续行菩萨道,到究竟成佛。凡夫说发心,最多三分钟热度,时发时退,听发心时发心,不讲又退了,属露水道心,太阳一晒便干,怕逆境、畏烦恼,阳光等喻逆境;但不能不发,露水天天有,只要肯发,终有一天登初住。《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是圆教破无明证法身的初发心住。现在只说初住成就,菩提心巍巍不动,《大乘义章》谓:初住“住之始”,发大菩提心,意趣坚固,不再退转动摇,故其解释是:“行成不退,名为住”,十信修满,安住于菩提心中,永不退转曰住。别教发心住能断尽三界见惑,与藏教初果须陀洹,通教十地之第三八人地、第四见地相齐,因通教见地断见惑。

  四教颂初住颂云:“果位须陀预圣流,与通三四地齐俦;并连别住圆初信,八十八使正方休”,梵语须陀洹,此云预流,预入圣人之流,故曰“果位须陀预圣流”,说明与藏教初果相齐。“与通三四地齐俦”,配合正文,和通教第三八人地、第四见地相齐。“并连别住圆初信”,别教初住、圆教初信也是断见惑,断惑虽同,悟理则大大不同。“八十八使正方休”,至此,八十八使见惑全部断尽。这首颂对照初住,配合四教前后断证位次相齐说得很清楚,背熟,凡看教理这类理论,便可一目了然。

  二治地。

  依《仁王经》、《璎珞经》原文,每一住都有“住”字,治地住等亦然,这里不知怎么都略掉了。何谓治地住?这些名相若详细解释不得了,《华严经》讲十住,有一卷经文,须将十住品讲完,才算完全清楚,现只能按名目作简单说明。“治”治理。“地”法性理地。治理法性理地,令心清净,《大乘义章》云:“善修自利利他之道,净治住处”,能善加修习自利利他之道,安住于菩提心,烦恼分分除,道力逐渐成就,治理心地,令其清净,故名治地住。若论相齐,与二果向差不多。十住位我想不必依谛闲老法师一一对位,细对费时,欲研究可阅《教观讲录》。

  三修行。

  修行二字,容易明白,行也是修,修什么呢?护持策励菩提心,令远离烦恼,念念趣向自利利他法门。

  四生贵。

  何谓生贵住?《大乘义章》释云:“圣法中生”,生在圣人法中,从佛口生,从法化生,种姓尊贵,将来必入圣位,是真佛子。

  五具足方便。

  《仁王》、《璎珞》二经,名“方便具足住”,其他经论亦然,《四教仪》不知何以写为具足方便?但二者相通。“具足”即完备,具备度众生的种种权巧方便。莫认为度生容易,今人学佛不到三天就要建道场,做度化众生事业,似乎很了不起,实际未必能做到,因为自己还未度好啊!道心不错,愿力很大,却往往被众生度走。《大智度论》喻如池水结冰,有人提桶热水想把冰溶化,刚泼时有些效果,但很快被冰同化,水也变成冰。发心度生,没错,或许度了几个,可是,不久,也被这几个度走了,不信,你睁大眼睛看看,张开耳朵听听,是否有此情况?!自己工夫没做好,欲度众生是妄想。常有人说:发心啊,度众生,为众生啊!我很惭愧,觉得不好意思,其实,我们都是靠佛吃饭,自己尚未度好,度什么众生!自己度了多少?我学佛几十年,觉得从前提起来三斤半,现在还是三斤八两,差不多。有些人求速成,学佛没几天便要求感应,希望佛菩萨现前,放光啦、神通啦,那是白日梦,如果有,恐怕是魔境,很危险!设若几十年来平平淡淡,最安稳、最妥当,脚踏实地,按部就班慢慢学习,定有成就。佛是过来人,我们随佛学习,仰慕佛圣德而相信遵从,不会走错路,切勿急着求感应。

  六正心,七不退。(已上六住,断三界思惑尽,得位不退。与藏、通二佛齐。)

  何谓正心住?按《大乘义章》说法,第六正心住已具备菩萨道的般若智慧,纵然听到许多邪说,心安住于正知正见中,不被摇动。由此可知,在别教正心住前,修学佛法若道心不坚,正见不足,仍会受外教邪说影响。“正”即正知正见,正心住细论,与第四果的四果向齐。

  第七不退住,《大乘义章》说:虽闻异说邪见,因具正知正见,愿力坚定,安住菩萨道阶位,巍巍不动。《大乘义章》是根据《六十华严》十住位分别解释的。一般认为不退住,已至位不退。“不退”有三种,所谓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不退即不退转,至此阶位,所证境界不会退失。“位不退”以别教言,自第一发心住到第七不退住修次第三观,修空观到此,断尽见思惑,超凡入圣,不再退回凡夫,故名不退住。大家须清楚的是从初住到七住,七个阶位都在修位不退,至第七住,不退转工夫才成就

  正文下夹注云:“已上六住,断三界思惑尽,得位不退。与藏、通二佛齐”,以上从治地住到不退住六住,已断尽三界思惑八十一品,三界九地,每一地有九品思惑,断欲界思惑尽,证三果阿那含,断上二界思惑尽,入位不退,证阿罗汉果。菩萨阶位虽属第七住,论断证,断见思惑,证果和阿罗汉相齐,故云“与藏、通二佛齐”,古德认为“二佛”应该是“二圣”,因按前藏、通二果佛位,正使断尽,还除部分习气,阶位较第七住只断见思惑高些,严格说,是和藏教四果阿罗汉,通教第七已办地相齐。编《四教仪》时,不晓得为何写成与二佛相齐?不过,论断证只论断正使,也可顺文字作此婉转解释。

  四教颂第三首云:“圆别信住二之七,藏通极果皆同级;同除四住证偏真,内外尘沙分断伏”。圆教二信至七信与别教二住到七住相齐。“之”作“至”解,“二之七”即二至七。从第二位到第七位,圆、别二教信住相齐,断证虽同,悟理不同,圆教悟圆中,别教只悟但中。“藏通极果皆同级”,藏教、通教的果佛,约断正使,不论习气,都可在此论相齐,因藏通二教无尘沙惑名目故。《四教仪》“二佛齐”,可能根据这个道理。“皆同级”藏通二教的断证情形相同,同断见思,故云皆同级。“同除四住证偏真”四住即见思惑,见惑一住,思惑分三界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无色爱住地三类,谓四住。藏通二教纵至佛果,也只断见思惑,证偏真涅槃之理。“内外尘沙分断伏”,如果别圆二教则有尘沙惑,尘沙惑分内外,内指三界内,须分辨伏、断三界内与三界外的尘沙惑。关于尘沙惑意义,待十住说完再介绍。三种不退中,断见思惑证真谛理是位不退,断尘沙惑证俗谛理是行不退,断无明惑证中谛理是念不退。

  八童,九法王子,十灌顶。(以上三住,断界内尘沙,伏界外尘沙。前二不知名目。)

  第八童真住,《大乘义章》说:童真住菩萨修行皆契诸法真实之理,自行化他离种种过患,心地清净犹如童子,没有污染,因已断见思惑,没有贪瞋痴,故名童真住。若论相齐,与通教辟支佛相齐,不但断见思正使,也稍除部分习气。

  九、法王子住,“法王”指佛,《法华经》云:“佛为法王,于法自在”,菩萨承接佛之家业,为法王真子,因此,法王子是菩萨的代称。《大乘义章》说:“于佛法王所行住处”,修行已安住在佛的法王境界。如太子年纪虽小,身分尊贵,为大臣百姓所尊敬。若细论相齐,则与通教菩萨地齐,所以,四教颂第三首第四句,一直延伸到八、九、十住。

  十、灌顶住。“灌顶”是比喻,古印度风俗,太子将继承王位时,老王派人取东西南北四海之水,举行灌顶仪式,如中国古代册封太子般;从此,若国王有事,可代摄政治理国事,随时有登基的可能,并非马上传位。比喻灌顶住菩萨已接近破无明证法身境界,决能达此目标,然非现在,别教还须经过十行、十回向至初地才能破无明证法身,这里只是确定而已。

  灌顶住下有夹注云:“已上三住,断界内尘沙,伏界外尘沙。前二不知名目”,说明灌顶住断惑情况。“已上”童真、法王子、灌顶“三住”,“断”三“界内尘沙”惑,“伏”三“界外尘沙”惑。“前”面藏通“二”教,连名相都不知,何况断证。须八住以上方知,也才懂得断除。

  这里要说明尘沙惑,“尘沙”微尘沙土,众生烦恼多到如尘若沙,谓之尘沙惑。尘沙与见思不同,见思惑是自己本身烦恼,人人都有。尘沙惑是众生的烦恼。因此,三界内见思惑称“通见思”,三乘通途都要断的见思惑;通见思所起的尘沙惑,谓“界内尘沙”。三界外见思惑,名“别见思”,三界外哪有见思惑呢?不是见思惑,而是“别”于“见思”惑,和见思惑不一样;由别见思所起的界外尘沙惑,称“界外尘沙”。

  菩萨度化三界六道众生,须知病与药,不明众生病,不能应病对治,令断见思惑,便是界内尘沙。现代人动不动就说,行菩萨道,度众生啦!我请问你:何谓界内尘沙懂吗?这个众生得什么病,他肚子饿了,想吃什么,你知道吗?不了解众生根机,不能应机说法,达不到度生目的,谓界内尘沙。

  我们说度众生,实际上自己的众生没度一丝一毫,因为充满见思惑,自己都要人度了,情况和《大智度论》的些些热水泼冰池相同。别教第八童真住,就有能力度众生,知病与药,到第十灌顶住,可完全达成目的,断尽界内尘沙,伏住界外尘沙。

  “界外尘沙”指超出三界外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人,已至三百由旬,未至究竟宝所,若不能引领三乘根性趣向无上菩提,谓界外尘沙。懂得便破除界外尘沙惑。界外尘沙惑没有形相,也非自身烦恼,完全约菩萨度化众生建立名目,没能力度六道凡夫,因被界内尘沙所障;不能度出世间三乘根性,属界外尘沙。界内外尘沙只是如此分别而已,故《摩诃止观》云:菩萨从空入假,空观成就,进一步修假观,须学三事:一、知众生病,二、识病药方,三、应病与药。如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具此功能,便能破除尘沙惑。

  界内外尘沙合并,分上、中、下三类,界内是上品尘沙,别教八、九、十住三阶位菩萨断界内上品尘沙。中、下二品属界外尘沙,别教十行断中品,十回向断下品。

  亦名习种性,用从假入空观,见真谛理,开慧眼,成一切智,行三百由旬。

  别教十住,又名习种性,“习种性”出自《璎珞经》,前已说过。习种性修行由假观入空观,空假二观相互资助,若空观成就,见真谛理,在五眼中开慧眼,慧眼是出世间阿罗汉、辟支佛之心眼,证成一切智,五百由旬已历三百由旬了。

  次明十行者。一欢喜,二饶益,三无违逆,四无屈挠,五无痴乱,六善现,七无着,八难得,九善法,十真实(断界外尘沙惑)。亦云性种性。用从空入假观,见俗谛,开法眼,成道种智。

  其次说三贤位之十行,《四教仪》三贤位名相,不知为何,总有一、二位与原本不同?其他经论虽有此写法,但现在根据《仁王经》,按《仁王经》次序解释,较易明白,待讲到时再提。这十个阶位皆名“行”,何谓行?行以进趣为义,菩萨修满十住,自行化他如顺水行舟,流畅无碍,一一趣向佛之果海,故名行。

  十住注重修真空观,十行是假观,由空入假,观诸法皆因缘所生,如幻如化。前言真空,现明幻有,运用假观工夫,遍学一切法门,增长度化众生及成就自己福慧二严的功用。十行:

  一、欢喜行。一般十行大多配合十度,前六度很明显,可一一对照,后四度较不明显。欢喜行是布施度增上,实实在在进修布施,自在自行化他,心生欢喜。《大乘义章》释云:“喜心行施,亦令他喜”,以欢喜心行布施,众生接受菩萨布施也生欢喜,自行化他都注重在布施方面;前之十信、十住也一样修六度,但不那么自在,现则欢喜如意,故名欢喜行。

  二、饶益行,令众生得丰饶利益。一般解释是戒度增上,勤修持戒度,灭恶生善,增长善法,摄化众生,《大乘义章》云:“以持净戒,饶益自他”,修持佛制清净戒法,自他皆得丰饶利益,名饶益行。

  三、无违逆行。《仁王经》原文是“无瞋恨行”,《六十华严》作“无恚恨行”,意思相同,谓菩萨修忍辱度,远离瞋恚心,而且注重修谦虚、恭敬,除我慢等习气。《四教仪》“无违逆行”,众生以瞋恨心对菩萨,毁辱打骂,甚至如歌利王割截身体,菩萨不违逆反抗,不起报复之心,属忍辱度增上。

  四、无屈挠行。《仁王经》原文是“无尽行”,勤修善法,无穷无尽,不屈不挠,进而不退,修精进度增上。

  五、无痴乱行。原文作“离痴乱行”,修禅定度增上,具般若智慧,心不愚痴散乱。

  六、善现行,修般若度增上,生生世世常于诸佛法中行,善能明了诸法,自行化他,因证般若智慧故,后四度都从般若智慧开出,因此,善现行属实智,七、八、九、十属权智之现行。这是约通途十度说明。《大乘义章》的解释是:第六善现行菩萨,善修般若,令般若现前,观察诸法当体即是实相,所谓由观照证实相,故名善现行。

  七、无着行。着,执着。由修方便度增上缘故,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生死、涅槃皆不执着,故能任运自利利他。《大乘义章》释云:以无着心,生起种种修行法门自行化他。这样解释,更易明白。

  八、难得行,或作尊重行,《大乘义章》便是。因其愿度增上,成就种种善根,极为难得,受人尊重,故名。

  九、善法行,力度增上,说法度生,为众生轨范,成就无量善法,能度化众生。

  十、真实行。般若智度增上,观照诸法,非如非异,不完全属如如不动一边,也不属种种差别相,一不可得,异不可得,一与异皆不可得,由是体悟诸法实相之理,名真实行。属智度增上,将第六般若度分开,六、慧度,七、方便度,八、愿度,九、力度,十、智度。《大乘义章》释真实行云:真实行菩萨,成就第一诚实之语,说话算数,实实在在,如法而说,如说而行,说多少做多少,做多少说多少,不像我们空口说白话;真实行菩萨说的就是做的,做的就是说的,心口一如,这样解释更浅显易懂、更亲切,不致前后位混淆。通途多将“真实”二字,释作诸法真实之理,实际上,十住之八、九住,证真谛理后,都能体悟诸法理体,不仅是十行而已。

  十行修成,夹注云:“断界外尘沙惑”,断界外中品、下品尘沙,能度声闻、缘觉及较其下一阶位的浅位菩萨,令趣无上菩提。“亦云性种性”,十行位又名性种性。十住修成空观,现则从空入假,观诸法如幻如化,见俗谛理。“开法眼”法眼是菩萨心眼,即开启心地智慧。“成道种智”种,种类,众生根性千差万别,菩萨一一了知,并应病与药。道种智新译“道相智”,相,指俗谛种种差别相,能辨别万法差别相,称道相智。一切智知诸法空义,属总相,还不能体悟诸法差别相,慧眼只能证一切智。法眼成道种智,才真属菩萨智慧,真正能自在如法行菩萨道,是真菩萨。我们这些假名菩萨,初学刚起步的凡夫菩萨,业障充满,须经十信、十住、十行位满,方真正能如理如法。

  次明十回向者。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二不坏,三等一切诸佛,四至一切处,五无尽功德藏,六入一切平等善根,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八真如相,九无缚无着解脱,十入法界无量(伏无明,习中观)。亦名道种性。行四百由旬,居方便有余土。(已上三十位为三贤,亦名内凡。从八住至此,为行不退位。)

  其次是十回向,这些阶位详见《华严经》,十住位研究《十住品》,十行看《十行品》,十回向亦然。《八十华严》《十回向品》有十一卷之多,平均一回向一卷,其中有一回向好几卷,或一卷说一回向、两回向,若欲细讲那不得了,现只按文字名相作简单说明。

  何谓回向?回,回转;向,趣向。将自行化他功德,回转趣向三个地方,因此,回向有三意:一、回自向他—将自己所修功德,统统回向给一切众生,《华严经》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趣于下化众生功用。二、回因向果—即回向无上菩提,将自己修因回向究竟佛果,意思是自己求成佛,也希望一切众生成佛。三、回事向理—上二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事相,回事向理即回向真如实际,一一法皆与真如实际配合;回自向他,自他之相不可得,当体即真如实际;回因向果,因果之相不可得,当体即真如实际;泯事相而归理性,理事圆融,事理不二,理由事显,事得理彰,理事融通,谓之回事向理。每一回向皆具三意,故名回向。回向阶位有十种,名十回向,请看正文:

  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每一名目下应有“回向”二字,正文略掉,念时加上。救度爱护一切众生,但众生相不可得。菩萨修六波罗密,摄化众生,令一切众生消业障、断烦恼,离苦得乐,安住菩提,谓“救护众生”。无冤亲、善恶之别,平等救护,谓“离众生相”。也就是《金刚经》“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纵使度尽一切众生,也无一众生相可得,因不执度生之相。这约所回向建立名目,认为一切众生自度,我只是作增上缘,帮助众生得度,救护众生是菩萨本分事,众生纵使得度,菩萨处处离相,不生执着。

  二、不坏回向,也是以所回向境界立名。《华严经》云:对佛、法、僧、戒深信不坏。“不坏”约众生边说,非约菩萨,菩萨早就具备四不坏信了;菩萨度生,令众生对三宝,尤其佛所制戒法,深信不移,不受外境动摇。

  三、等一切诸佛回向,有些作“等一切佛回向”,以所学境界立名。菩萨上求佛道,凡佛、菩萨所学,一一皆学,希望万德庄严,成就佛之圣德。三种回向中,属回因向果回向。

  四、至一切处回向,依修行所成利益立名。《华严经》云:菩萨所修一切善根,以回向力,令诸善根,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处不有,“譬如实际,无处不至”,像真如实际,无所不在。至一切处回向具备三种回向意义:一切处众生充满菩萨善根功德,是回自向他;菩萨功德周遍十方诸佛剎土,是回因向果;既然功德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便是回向真如实际。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藏,含藏。含藏无穷无尽功德,趣向众生,令众生也成就无尽功德藏。注重在回自向他,约所化众生建立名目。

  六、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六十华严》谓“随顺一切坚固善根”,有些或作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名目多少有点不同,但道理大致相同。乃约所成就建立名目,菩萨成就善根功德,与一切众生、一切诸佛平等,没有差别相,所以,这一回向含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只有理才平等,《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法指真如实际,真如实际之法平等,无高下分别。

  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六十华严》是“等心随顺一切众生”。以平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利益众生,不起分别,约所回向建立名目,着重回自向他。

  八、真如相回向。真如旧译只有“如”字,谓如相回向;新译是真如相回向,真如即诸法理体,菩萨成就一切善根,统统趣向真如实际,希望众生证入实相之理,也是回自向他之后,回事向理。

  九、无缚无着解脱回向。以回向心立名。菩萨之回向心无执着、缠缚,彻底解脱,将功德回向众生,无罣无碍,无自他、无能所,平等平等,不起分别,才能无缠缚无执着得大解脱回向。

  十、入法界无量回向。证入真如法界究竟功德,即《华严经》之一真法界,成就无量功德,谓“入法界无量回向”。夹注云“伏无明,习中观”,四十二品无明,别教只说十二品,到十回向位,虽未断无明,但能伏无明,不令起现行;从此,开始修习中观。十回向位又名道种性。五百由旬,已从三百到四百由旬,距离佛果不远,居方便有余土。台宗佛净土分四:最高是常寂光净土,第二实报庄严土,第三方便有余土,第四凡圣同居土。我们属凡圣同居境界。“已上三十”阶位“为三贤”位,“亦名内凡”位,“从八住至此为行不退位”,至此,成就行不退境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