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茉莉

像浇灌植物一样浇灌自我,使之不易萎缩。
个人资料
瑞典茉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人心中无尽的拱门——读特朗斯特罗姆的小诗   

(2017-06-29 03:18:10) 下一个

 

               人心中无尽的拱门

              ——读特朗斯特罗姆的小诗

                                                                茉莉

  

一位瑞典人留下遗言说,他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特朗斯特罗姆的一首小诗《罗马式拱门》。在当代人普遍弃绝诗歌之时,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一首怎样神奇的诗歌,令人愿与之生死相依?

这是从北欧土地上探出来的一枝自然而奇美的花朵。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当今欧洲硕果仅存的诗歌大师之一。他从瑞典的民族文化传统中获得滋养,以现代派的先锋艺术表现手法写诗,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审美风格,成为当今瑞典人最热爱的诗人。

images (1).jpg

 

《罗马式拱门》这首小诗,源于作者多年前在威尼斯参观圣马可教堂的体验。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幽闭的建筑环境:

  在宏伟的罗马式大教堂里游客在昏暗中拥挤。

  拱门层层叠叠,望不到尽头。

  烛光摇曳闪烁。

  在这给人带来压抑感的地方,突然发生了一件神秘的事情:

  一个没有面孔的天使拥抱了我,

  一阵耳语渗透我的身心:

  “不要因为你是一个人而感到羞耻,应当骄傲!

  在你的内心可打开无穷无尽的拱门。

  你从未完成,理应如此。

 

“天使”是瑞典诗歌里经常出现的形象。但是,这个没有面孔的天使非同一般,她不是来宣示上帝神圣的恩典,或者接受教徒的忏悔的,而是轻声而温柔地,试图唤起诗人作为人的骄傲、唤醒人的平等与尊严感。北欧基督教国家在走向现代化之后,人的困惑、自我发现及自我价值的重建,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主题。在人与神相遇的一瞬间后,诗人获得了启示。他继续写道:

  我被泪水蒙住了双眼,

  与琼斯夫妇、塔那加先生

  和西格诺拉. 沙巴提尼一道

  被推挤到太阳灼热的广场,

  大家的内心打开一道道无尽的拱门。

 

小诗就这样结束了。教堂里重重叠叠的拱门,已经进入了诗人和朋友们的内心。特朗斯特罗姆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神圣的架构,尽管人类有缺陷,但人可以在精神上开辟无限,尽可能使自己走向完美。

depositphotos_9143336-stock-photo-church-of-vezelay-in-france.jpg

 

中国传统诗人在写作时,面对的一个最高的力量是皇帝,他们的诗歌因此常涉及与统治者的关系。例如,“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而欧洲诗人却因为有基督教文化背景,他们往往会超越不仁慈的“明主”,以自己的内在灵魂,直接去和更高的力量——上帝对话,去寻求慰藉与启示。

在另一首小诗中,特朗斯特罗姆写道:“我来了,那个无形的人,可能受雇于一个伟大的记忆,以便生活在今世。”诗人带着一种俯视的姿态,去观察并纪录人类的生活。对于欧洲人文主义者来说,生命个体抽象的精神层面,比现实的处境更值得关注,最重要的,是把握世界与自我的关系。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形式大都短小,但他独运匠心,言简则意繁地塑造精神生活。他短小的诗歌质朴、纯粹而充满智慧,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常常击中读者的心灵深处,传递给人们灵魂的体验。

------------- 

原载《中国时报》人间副刊2011,4,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