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帕洛特往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硅谷大龄女寻夫记——答读者问:疯狂的鸡蛋

(2017-08-24 20:46:39) 下一个

亲爱的帕洛特往事,

一直在看这部小说,也很喜欢你的文笔,但对女主角施乐的背景很不解,小说里她是个在外企混得不错的北京女白领,为了找老公不惜一切代价辞掉工作来美国从头开始,目标是找个人结婚。这个人设让人困惑。
 
首先,在北京外企混得不错的人想要出国大多会在公司内部寻找国外分部的工作机会内部调动解决工作和身份问题,施乐没走这条寻常路,还因为缺钱而打黑工,说明她在国内混得也不怎么样。
 
一个在国内混得一般的三十多岁女青年放弃工作来到美国靠打黑工挣学费,想要过上好日子,还是靠个人努力比靠找个年轻的高富帅更靠谱吧。现实中她想要过上自己的理想生活,要么靠个人努力自己先混成白富美,要么找个老赵那样的有钱老头走捷径。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涵。也希望看到你的下一篇文章.
 
亲爱的Joy,
 
感谢你的来信。
 
我冒昧的把你的原信放在这里,如果你感觉不妥,请随时告诉我。
 
施乐出国找丈夫的这件事,原本满离奇的。30多岁,大型国企的大客户主管,家里独女,父母小康。这样的人设应该有着怎样的平常路?找个同样条件的男人结婚生子,然后平稳的过上小康生活。偏偏施乐的亲人中有位王姨,一个初中学历的商场售货员,离婚钓到了难以想象的“洋金龟婿”,还来了美国生了洋娃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你看到身边的人,那个远远不如你的人,走了狗屎运;那么你是不是也想复制一个成功案例,把自己送上人生巅峰?
 
记得猎豹的创始人傅盛在谈到自己创业之初的vision的时候,就说起当年谁都没有看好他,但他自己知道一定可以。因为他在360的时候,看到了单点撬动整个行业变革的例子。然而他说,人和人的本质不同是认知。
 
最近有些人在提,人生最大的趣事是不断的拓展我们与世界的边界。我们触及到的越多,就越会发现周围存在着太多的可能性。
 
刚才我们说了事情的起因,再来看事情的过程。
 
施乐如愿来到美国,结果第一年因为学习语言花费了大半,让她一下子囊中羞涩,不得不出去工作。在第一部中,她遇到了纠结的赵晓峰,体验了一把从没尝过的痛苦。这和她在国内多次恋爱失败,最后降低标准找“凤凰男”也失败不同,这次失败不仅在感情上有损失,在现实中也有损失。因为她不再拥有强大的后盾:体面稳定的工作和可以时刻依靠的父母。
 
当她一个人面对所有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挣钱养活自己。而经过留学这个过程的我们都知道,没有身份是件多么现实的难题。打黑工是唯一的选择。
 
最后,她如何成长?为什么 不嫁给老赵那种有钱老头?
 
成长的过程是缓慢的,有时会很痛。这是第二部的主题,因为她将面临一些困境。
 
当然嫁给老赵,容易很多。身份解决了,房子解决了,钱也解决了,可是她却是一个有坚守的女人。她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男人,而是一个相爱的男人。
 
老赵人品、家世都不错,但施乐不会选择他。即使在最落魄的时候,她也从没想到要依靠嫁给老男人摆脱困境。在第二部中,读者们将会读到施乐如何解读自己的困境,嫁人(无论嫁给谁)是不是她首先考虑的解决方法。
 
有种人,不管在任何环境,都有自己明确想要的,即使不能实现,也不会妥协。有时候他们像一颗颗“疯狂”的鸡蛋,不择时机的撞向那些坚硬的石头,鲜血飞溅,惨不忍睹。
 
但只要你知道原因,明白原因,理解原因,就不会视他们为“疯狂”,笑他们的愚蠢。 是啊,有些时候越争取就越失意,越努力就越无奈。
 
放弃,很多人都说容易,可我觉得不容易,因为做决定很消耗精力——
 
或者不放弃——
 
总有些疯狂的鸡蛋从内打破自己的保护,露出稚嫩的身体,在石头缝中看到生存的可能,找到站立在石头上的可能,然后继续尝试,直到变成更强大的存在。
 
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有,欢迎讨论。
 
 
————————
 
今天的状态一般,还是坚持写了这封回信。
 
欢迎读者们挑战任何角色,你们的话,对往事君非常重要。你们的一句问候,一句催稿,经常能点亮我好多个小时。
 
哈哈,感觉有点儿像灯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帕洛特往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沪上江南' 的评论 : 谢谢您的跟读。顾不上吃早饭,先回了您的留言。

施乐这个角色的确是受他人影响才走上了这条充满艰辛的路;她国内恋爱失败,降低标准后仍旧失败,她只好另辟蹊径;和您一样,身边有人是类似的情况,但无法放弃熟悉温暖的一切,几年过去有的朋友竟然现在还单着;她的家庭背景如何限制她的选择,第二部会慢慢展开;她的确是个没资源的女孩。

综上所述,您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深入,相信您也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不是每个人都能直接点出她背后的资源如何如何。凭这一点,我敬重您所做的思考。

早上从邮件读到另外一个读者的长留言,这两天就会回信。那个问题尖锐且有些出乎意料,哈哈,我的读者水平都很高。欣赏中!

希望您时常留言,期待进一步交流。

祝您周末愉快!
沪上江南 回复 悄悄话 跟读了很久,在我看来,可能是由于国内媒体片面的宣传或者有熟悉好友的榜样力量,女孩认为美国的男人可能比国内的男人更在人品学识水平上强一些。如果女孩果真是看重财富和身份,那么在国内找的机会想必比美国要多。我感觉这个施乐的塑造还是比较成功的。也遇到过她这样想改变环境的所谓剩女,只是没有她这样的勇气抛弃国内的一切重新开始。另外,她的家庭背景也限制了她是否有机会寻求外派工作的机会。在国内人才济济的地方,竞争是很激烈的。但凡她有资源都不会选择这么一条艰辛充满未知的路,真的非常佩服她。起码她试过了,即便失败也不会后悔。给作者加油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