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舟的随笔

如果人生是来到世间的一次旅行, 那么人生中的旅行又何尝不是跨越时空的一次短暂的人生错位。路上的一些事...
正文

从《圣殿春秋》看中世纪英国

(2018-01-18 09:23:16) 下一个

可能最近有些下里巴,我对好评如潮的最新版达芬奇传颇感味同嚼蜡, 倒是《圣殿春秋》这部描述英国中世纪的历史小说让我为之振奋,更苦读至凌晨。

《圣殿春秋》是英国作家Kent Follett最为得意的一部以中世纪英国为故事背景的力作,英文书名是《The Pillars of the Earth》, 如果直译的话可以翻译为《大地的支柱》。 其实 从小说的核心情节来说, 这样的翻译我感觉更精准更有深意,但想来著作翻译人为了吊起大众口味,便将这部以修建宏大的哥特式建筑为核心线索的故事赋予了更多爱恨情仇的味道。

《圣殿春秋》 源于作者起初对欧洲教堂建筑的执迷和后来长达十年的构思与钻研,可贵的是虽然Kent不信教也不专修建筑,繁复的宗教与建筑在他的笔下确是生动有趣且不失准确的。 大家如果记得,前一阵儿我贴过一篇描述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短文, 相形之下, 那只是表征描述,而《圣殿春秋》却是将建筑表征下的精神与执着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 畅销小说除了精神外,一定是要有爱恨情仇的了,虽然在这里是辅,却也是跌宕起伏,扣人心悬,从可读性来说,堪称巨作。 虽然Kent在书中弄混了一些历史场景,但小说的历史再现性确是备受认可。 于是, 我们这些读者便可在这王权, 神权, 人权,以及爱情的矛盾斗争中, 体会出一个活生生的中世纪英国来。

在这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 小说带我们追溯了从1135年艾蒂安争夺王位以及之后与其表妹玛蒂尔多年内战直至亨利二世继艾蒂安成为英格兰国王的历史大背景, 而教会不可避免的成为事态发展的重要幕后推动者之一。 正直的Kingsbridge 修道院院长 Philip 也阴差阳错地参与了力推亲教派艾蒂安为英格兰国王以及声讨亨利二世谋杀总主教托马斯贝克特的重大历史事件中。

在与地区主教的恩恩怨怨中, Philip在重大挫折中对主的迷茫和对修建教堂的不放弃让读者从中看到了中世纪天主教系内部纷争的窘迫与体系的腐败,而神权,更沉陷于这芸芸众生的权利争斗中。无论你信还是不信教,这本书都会让你对宗教历史以及王权纷争又有一个新视角。

当然,小说既然是以修建Kinsbridge的哥特式大教堂为主线, 建筑师Tom 和Jack的故事肯定是重之又重了,其实, 这也是在作者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下,本书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书中的Tom和Jack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对建筑的执着, 在他们看来,如何建成一个最宏伟最漂亮的教堂才是最辉煌的人生成就。 作者再现了在中世纪丈量及数学理论还比较初期的阶段,建筑师们如何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创新的过程,并巧妙的将Tom和Jack所经历的思索和挑战穿插在紧凑的故事情节里,让我们在不经意中深深感触到他们那种要将教堂修到触及天庭美妙绝伦的强大愿望,以及他们为之而引进园拱形结构和飞梁支撑的构思并在改良中加入现如今我们经常看到的大扇花窗的设计, 从而将原来灰暗厚重的教堂改建为明亮宏伟的圣地。如果你有幸参观一个哥特式教堂, 这样的建筑思想一定会让你感触良多的了。

再说到爱恨情仇,民间疾苦,这也是小说能将建筑,宗教,历史,讲得如此引人入胜的关键线索。 在这里,我就不剧透了。 有兴趣了解中世纪英国文化历史的朋友,不妨开始读起,虽然这部小说的英文原版洋洋洒洒过了千页, 但其巧妙地构思一定会让你爱不释手。

我没有读过中文翻译版《圣殿春秋》,但想必也是相当精彩的,因为,这部书更是以情节和内容取胜。

Kent 因为《圣殿春秋》的巨大成功,又先后出版了三部曲的后两部《World without End》和《A Coulumn of Fire》, 只可惜这些佳作还未有中文译本,待我日后有空儿, 再与大家细细道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