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情深,我必意重

人过四十。 脑子不灵了, 边走边记吧。
正文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摘录-03-关系(2)性格是你的内在关系模式

(2019-07-17 04:23:20) 下一个

1. 关系即命运

性格是你的内在关系模式//认识奥秘的第三只眼//如何构建健康的关系//再怎么努力,伤害也不可避免//吃的隐喻

//性格是你的内在关系模式//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建立的关系,会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最初是多久?客体关系理论重视三岁前。而完整的考量,是可以放在6岁前。一个人的重要客体很多,但正常养育下,父母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所以内在关系模式可以视为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之间的关系模式。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一个人在新的关系中,总是寻求将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这个新的关系中,想把它变成符合他内在关系模式的关系,也就是6岁前和父母等人建立的关系模式。

性格,在关系中改变。新的关系中,你想重复你的内在关系模式,而对方也想重复他的内在关系模式,两个人会持续地进行较量。这就意味着,新的关系,会提供改变的可能性。

性格,在关系中疗愈。认识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走向疗愈。

你当下的关系模式,反映了你内心的关系模式,也就是你童年时和父母等养育者的关系模式。这有很强的对应性。你现在怎么吃法,反映着你曾经怎么吃奶。你现在怎么和女人打交道,源自于你小时候怎么和女性家人打交道。等等。

*倔强的人,常常是偏执,事情一定要如我所愿,事情非要尽到最后一份力才能让它死掉。但是,其实已经是僵局,放弃才是最好的选择。我做不到放弃和接纳,非要死磕,也许这是一种和妈妈意志的较量。她从不听我的,所以,我誓死也要让她听我的。 倔强的意思是,你又不爱我,凭什么让我听你的?

//认识奥秘的第三只眼//

1.当下的关系模式,是内在关系模式的再现,也是一个人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它也会展现在这个人的各种关系中,是一种基本模式。

2.这种再现,会有精准的对应。当下的女权威,对应着原生家庭的女性养育者等等。

3.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原型。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开始有了一定的自由。

*抄后路:当你发现两个人之间的观点之争失效后,可以跳出来,观察一下对方为什么这么说的心理策略,然后把它指出来。

*均匀悬浮注意:精神分析中的术语。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一直有第三只眼,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在观察,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发生了什么。在观察时,要有一个基本意识,来访者试图和咨询师构建的关系,再现了来访者内心的关系模式,他童年时和家人的关系模式,以及他现在和别人构建的关系。

*一只养不熟的猫。

//如何构建健康的关系//

1.在关系中,我们会玩各种自恋的游戏,去追逐“我是对的”,“我比你强”这种自恋感。但一旦有人,在不破坏我们自恋的情况下,和我们构建了基本平等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也是最舒服的。

2.人与人谈话是,必然在传递两个层面的信息:事实和情绪。所以,我们要去辨析,对方传递的客观事实信息是是什么,传递的主观情绪信息又是什么。客观事实要尊重,而谬误要驳回;主观情绪要共情,而垃圾情绪则要驳回或化解。

*所有好的关系都是势均力敌的。这里的“势均力敌”不是指一个人的地位,经济状况,外表等物质性的资源,而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心理资源。

*我是80后,为什么和90后交往的过程中,明明一直在给予他们充分的认可和肯定,为什么换不来他们的平等对待,反而总是被他们看轻甚至随意欺负?                                                  1,现在慢慢有些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1. 自卑内化到我心里了,而我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会随着交往的加深而本能倾诉,然而我选择的倾诉态度是示弱而非单纯地说事,这给人一种时刻置于弱者的感觉。我做到了不亢,但没能做到不卑。 2. 不亢可能也是一厢情愿。内心具有强烈失败感的人,会倾向于寻找不如自己的伴侣,合作伙伴为伍,从而让自己一直轮回在痛苦中。像我这种内心时刻怀揣一份自卑的人,其实一直都是在自己很清楚不如自己的人群中寻找同伴,包括共事的90后。然而对方也可能本事怀揣自卑心理,原来觉得我是实力优秀的人,没想到深交之后发现原来我也是自卑脆弱,于是关系模式被改变,沦为弱势的我自然就成为了被他们投射内心自卑的对象,从而对我自身的人际交往一再造成伤害。

*周围的人,人格中本我较多的人还真有那么几个。特点是,基本上执行的都是内部评价体系,通常会以自己接触事物的第一个感觉行事,虽然自我1也参与思考,能从他人的角度考量,但始终围绕的是自己的感觉,容易给外界造成自私,善变,没有安全感,缺乏规则意识这样的感觉。

*我与异性相处的很融洽,与同性女人之间相处的不好,能分析一下吗?因为同性之间有嫉妒和竞争。

//再怎么努力,伤害也不可避免//

最常在留言区看到:我觉得知道了这些,可还是不知道如何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何去疗愈自己呢?

形成了从“关系”的角度看问题的意识后,我就可以这样来思考问题: 我感觉到的焦虑感,是提问的用户传递给我的,借着这份焦虑感,用户和我之间建立了这样一种关系:焦虑的提问者和无所不能的老师。如果我直接去解答这种问题,就证明了我的无所不能,就有很高级别的自恋满足。如果我不能直接回答这种问题,我就会感觉到“我是无能的”,于是就有了自恋挫败感。

由此可以知道,这样提问的用户,无形中可能是期待自己无所不能的,至少是不愿意承受“某一个时间段内我是没有解决方案”的无能感,或者说是无助感,会让这样的朋友觉得自己很不好,于是希望有一个立即的解决方案,但暂时好像没有,所以焦虑就由此而来。

*妈妈的乳房是孩子最初的客体。那要是没有喝过奶的孩子会怎么样呢?回答: 真实的乳房和乳汁很好,没有就没有,奶瓶和牛奶可以代替,而在喂养的时候,如果能做得非常好,一样可以。在整体的养育中,及时回应孩子,很尊重孩子的意志。

*村上春树在小说挪威的森林里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纵使你再努力,你还是会不可避免地伤害到别人。

*我在和别人相处时,很容易觉得别人生气了。我猜测应该是因为在最初和妈妈的关系中,妈妈很容易生气。回答:你的猜测可能成立。还有一种可能,你太容易生气了,但你对自己的愤怒没有觉知,而把它投射到了别人身上。这两种可能是并存的。你一直怕妈妈生气,而一直太过于为妈妈的愤怒考虑,导致你会压抑自己的愤怒,于是对自己的生气太不敏感。如果一深入关系,就担心别人生气,或者自己生气,那自然会害怕深入的关系。

*如果经历了分离之后没有放过毒的人长大之后,他的伴侣能如何帮到他呢?回答:陪伴,理解和接纳,长时间的爱与陪伴,就是非常好了。在伴侣关系中,随着安全感越来越足,退行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反而是要做好准备,知道亲密关系中势必会彼此放毒的,否者亲密很难真正建立起来。

*在你的家中,嗯感看到一个在所有关系中都看到的基本东西:严厉无情的强势控制者,和软弱服从的弱势控制者。出于自恋,人们自然希望做强势控制者,所以一有机会,就会展现无情的攻击,而攻击自己的追求者,是最不容易有代价的。

//吃的隐喻//

严重的饮食障碍很难治疗,患者会控制不住病态的饮食行为。控制不知,那就意味着,能顾控制她们病态饮食的,不是意识,而是潜意识。

病态的进食障碍,就再现了婴儿时痛苦的哺育方式。因为孩子还没有形成语言,所以婴儿的记忆,基本上都无法进入意识,只能停留在潜意识的层面,于是变得很难沟通,很难觉知,很难被治疗。有了语言努力后,才有了思维,才有了意识。没有语言能力时,所发生的一切,都容易停留在潜意识层面,而难以进入意识。

口欲期的婴儿,主要就是吃。有些抚养者,不按照婴儿的需求,而是按照大人的节奏去哺育,这会让婴儿经常陷入饥饿和口欲的匮乏中。当有机会吃奶时,他们就会狂吃,像吸血鬼一样贪婪。但是,因为严重没被满足,婴儿对奶水或替代物又会有恨意,于是就会有吐奶行为。有进食障碍的人,贪婪进食展现了对饥饿和匮乏的恐惧,而病态呕吐,表达了对食物的憎恨。

*小时候得到的哺育太差,那该怎么办?回答:不严重的话,好好满足自己的口欲,但在满足自己时,一定要慢慢吃,去体会吃的过程中,自己的各种感受,特别是匮乏感和恨意等负面情绪。我在饭桌上会多次提醒狂吃快吃的人慢慢吃。然后,等他们慢慢吃时,很容易有眼泪流下来。我觉得流泪是好事,这是在对童年时的匮乏和创伤,表达一种承认和哀伤。当哀伤表达得足够了,我们就可以不再固着在这个时期的创伤上,就可以前行了。

*一边慢慢吃,一边说“慢慢吃,这些都是你的”。

[精神分析是怎样做研究的]

佛洛依德理论的重点是放在3-6岁的俄狄浦斯期,重视的是孩子和父母的三元关系。

客体关系论,作为精神分析的第二阶段,重点放在三岁前的母亲和孩子的二元关系上。认为这个阶段父亲对孩子的直接影响力不大,父亲的价值是给妻子提供支持。

精神分析的第三阶段,是自体心理学(是有海因茨科胡特和他的追随者们创立的)。其重点放在了孩子自身上,因此可以视为研究的是孩子自身的一元关系。科胡特的巨大贡献是为“自恋”这个词正了名。在他以前,自恋就像一个贬义词。但在他以后,自恋被视为一种基本的,不可或缺的人性动力。

客体关系理论特别重视母亲的乳房,认为在婴儿早起,婴儿没有能力将妈妈视为一个完整客体,而是将妈妈的乳房视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客体一样,而没有意识到,乳房只是妈妈的一部分。所以说,妈妈如何哺乳,是一个生命的头号原初关系,极为关键。

[完整客体] 把一个客体,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作为好的客体的一种领悟;这意味着,领悟者具有一种处理矛盾心里的发展能力:既能够接受客体的好的方面,又能接受客体的坏的方面。

[部分客体] 婴儿一开始仅能理解真实客体的某一特征,他所体验到的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故称之为部分客体。这在成年人中也很常见。很多人喜欢你时,认为你全好,不喜欢你时,认为你全坏,这就是把你视为部分客体,而不能完整地认识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