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情深,我必意重

人过四十。 脑子不灵了, 边走边记吧。
正文

和式旅馆的由来

(2016-08-22 07:23:41) 下一个

http://www.oldphotosjapan.com/ja/photos/376/demukae

日本东海道(从东京到京都)有不少旅馆的古迹,虽然写着汉字,可惜整不明白意思。 正好看到这篇介绍, 就顺便翻译一下,自己还随手加了一点。 

布施屋, 起源于奈良时代(710~783)的免费休息处。  老百姓到都城去服兵役,劳役等,都要自己带好粮食,步行到都城。沿途也没有睡觉的地方,只能睡在路边,而且很容易被盗贼袭击。一路饿死,病死的人都不少。 一些寺庙就组织起来,分发粮食,治疗伤病,但只是提供紧急避难,并不提供住宿。 

宿坊,原来只是给和尚住宿用的。 平安时代(794~1185)开始,贵族,武士,信徒们流行全国巡礼,也都住宿在寺庙里。现在高野山,四国八十八所等一些寺庙还提供一般旅客的住宿。有些禅寺还能吃到素食和进行坐禅的体验。 

http://find-travel.jp/article/7004

木賃宿, 大概出现在镰仓时代(1185~1333)比较接近现代的廉价旅馆了。旅客们支付柴火费,就可以自己做饭了。但是不提供寝具的情况比较多见。 卫生情况恶劣。虽然很少见了,现在东京,名古屋,大阪还有这样的小旅馆。 一晚大概2500日元,都是很旧很旧的木制房子。

旅籠,江户时代(1603~1868)开始,供应餐饮的住宿。德川家康统一全国后,大修道路,全国经济也空前发展。旅籠也变得很普遍。 那个时代,一般的旅行是不被许可的,除非朝圣之旅。所以朝圣之旅非常流行,还有去温泉的短途旅行也很流行。

本陣, 脇本陣。除了旅籠,还有了提供官员住宿的公立旅馆。因为幕府时代规定每年大名都要在江户(东京)住一段时间。那时候也没什么交通工具,基本都是徒步,所以一路上都是旅馆。本陣 ,只接待大名等国家大干部。 人实在太多,没法住了,就住到脇本陣(平常对一般旅客也开放)。大多数本陣因为占地多,多在明治维新后的住宅开发中被破坏了。也有一些改成了高级和食餐馆。

东海道只留下了三座本陣,分别在滋贺县草津市,爱知县丰桥市,静冈县静冈市。

 

桑名是东海道上第42座驿站。桑名的船津屋,1875年在大塚本陣的基础上再建的高级和式餐厅。已经改成餐馆了,刚去吃过。同事中还有在这里办结婚宴席的。

 

 

进入明治时代,铁路修好了,大名参勤制度也废止了,徒步旅行也不流行了。以前的旅馆也渐渐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的新型旅店了。现在的日本大概有55000多家旅店。 以前的那种木造旅馆因为稀少,也变得价格昂贵,但是提供平常难以想象的高品质服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夏圓 回复 悄悄话 很长知识啊,谢谢分享!
seedof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少林商僧' 的评论 : 不敢当,不敢当。
少林商僧 回复 悄悄话 很受教益!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