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c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美国老人的晚年过的有多艰难,连诺贝尔奖得主也不例外

(2018-10-25 11:55:05) 下一个

就在一个月前2018年度诺贝尔奖新科得主们在鲜花和闪光灯下享受荣誉的时候,一位昔日的物理学宗师巨匠默默地离开了人世。他就是1988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金粒子”的发现人,前费米实验室主任里昂莱德曼教授。这位大师,除了以一位理论巨匠,优秀教师和物理科普畅销书作者的身份著称于世以外,居然还有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事迹,出现在所有报道他逝世新闻的媒体上。那就是,莱德曼于三年前确诊了老年痴呆症,为了付高额的医疗账单,他不得不网上拍卖了自己一生荣誉的象征:那枚金灿灿的诺贝尔奖章。

 

在我们一般人的印象中,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应该是名利双收呼风唤雨似的人物,怎么也不应该混到需要出卖奖章才能付医疗费的地步吧。比如日本,曾经雄心勃勃制定了“半个世纪内拿三十个诺贝尔奖”宏大目标;中国人的诺贝尔痴迷症就更不用提了,莫言和屠呦呦分获文学奖和医学奖,曾让国人象过节一样大大亢奋了一番。在东方人看来,这些曾站在科学高峰上为国争光的人,应该被当成民族英雄国家瑰宝一样来供起来才对。美国是不是太不重视人才了?

其实,就是在美国所有诺奖得主中,莱德曼还远远算不上混得最惨的人。2010的化学奖得主,是美国的赫克,这是一位上了有机化学教科书的经典人物。他发现了“赫克催化”反应,就是碳和稀有金属之间可以形成化学键,并以此为契机,形成以碳为中心的各种结构复杂的化合物,在化工和制药产业中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可是仅仅在他得奖5年之后,也就是莱德曼拍卖奖章的同一年,我读到这样一条悲惨新闻:赫克在菲律宾一家私立医院住院因为拖欠账单,而被院方扫地出门,不得不住进条件低下的公立医院,没几天就撒手人寰了。

一个响当当的美国诺贝尔奖得主,怎么会流落到菲律宾这样的欠发达国家,还落魄至此的呢?据说,赫克当年是个专注做学问不重名利社交理财之人,他在得奖名声鹊起之前,就被所在的大学劝退了,每个月只有2500块的基本退休金,也就是在菲律宾这样的低消费国家,才能过得自在些,更何况他太太是菲律宾人。但是,人一旦生病,就什么都指望不上了。据说,赫克临终前,太太已经去世,膝下无子女的老科学家反复念叨要回到祖国家乡,竟然无人相助,最后一把老骨头埋在了异国他乡。

有人说,美国是老年人的“地狱”, 从这两位诺奖得主的晚年看来,还真是这样。即便他们曾是站在世界科学最高峰的时代弄潮儿,而一旦人老珠黄创造力衰退,社会就会毫不犹豫把他们遗忘。而在东方社会,情形也许就大不相同。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香港科学家高锟,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也和莱德曼一样得了老年痴呆,就算是退居二线多年之后,还被《亚洲新闻周刊》评为“20世纪风云人物”,逝世后,香港特首深切哀悼,中文大学特设专区吊唁,也算是备极哀荣了。

1999年我曾经在纽约大学的长岛石溪分校校园漫步,友人指着一栋大小居中的房子告诉我,这是杨振宁教授的居所。那栋房子,和杨教授后来海归清华后的居所,一幢寂静优雅绿树环抱的乳白色二层小楼相比,就有几分寒酸了。老杨作为第一个夺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长期都是国家民族的骄傲,所以政府奖他一栋别墅。在82岁娶28岁的佳话传开之后,他的名字很不幸地开始和八卦和搞笑联系在了一起,不过,有失必有得,老科学家晚年生活的照顾问题得到了解决。

可以想象,假如杨振宁一直呆在美国石溪,恐怕逃不过一个清贫寂寥的收尾。别的不说,长岛多雪,到了冬天老爷子恐怕还得自己找人扫雪铲路,哪比得过在清华享受学子们的众星捧月和国家的重点照顾。杨教授2002年全职海归,2017年还以95岁高龄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人的身份,我们再回顾他青壮年毕业后违背父命决然留美,并以此奠定一生事业的决定,不能不赞叹,大丈夫相时而动,聪明人到哪都聪明。

美国毕竟是发达国家,莱德曼和赫克晚年虽然不算辉煌,只要身体健旺,过个平安的退休日子肯定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莱德曼痛卖奖牌未雨绸缪,赫克穷困潦倒客死他乡,倒霉就倒霉在这个病上。

美国政府对其公民的基本福利,在发达国家力被公认最为抠门的。在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实现了退休人员的基本退休保障,SOCIAL SECURITY,这也就是赫克得以在菲律宾养老的基本收入;30年后,约翰逊总统签署了医保和医疗补助法(MEDICARE AND MEDICAID),给65岁以上退休老人和低收入人群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但是退休保险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医保的门诊部分医保可以保80%,听上去不错吧,但如果这是一个昂贵的测试,那么剩下的20%自付款也足以让一个温饱之家吐血。

再拿莱德曼的老年痴呆症举例,如果他最终完全失智,就只能住养老院了(NURSING HOME)。在美国,比较好的养老院每月好几千小一万,这是退休医保MEDICARE绝对不管的。所以也难怪莱德曼拍卖奖牌。令人高兴的是,他的拍卖筹集了七十万美元,三年下来的医治费用是肯定无忧了。但是没有金牌可卖的路人甲呢?最近一项调查发现,20%的美国老人去世时银行账户中的存款为零,高达一半的老人,存款少于一万。这里面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日益增加的医疗费用。

美国没有全民医保,政府只管退休和残障人士的基本医保,就是这样,国家健保投入占全国GDP的比例已经高达18%。相比之下,那些有全民医保的国家,比如以色列和台湾,才8%,英国挪威澳大利亚是9%, 法德加拿大是12%。

美国人花了那么多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大众健康的硬指标,比如人均预期寿命和婴儿死亡率,美国在全世界仅仅排第19, 而采用全民医保的法国是第一。

美国人花了那么多钱老百姓还是怨声载道。据统计,美国人对本国医保的满意度仅仅为25%,远低于加拿大的40%,尽管人家有看病难排长队的恶名;台湾人民对本岛全民健保体系的满意度,据说是70-80%。怪不得,我身边的台湾同胞如果得了疑难重病,很多都选择回台就诊。

当然,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欧美澳的全民医保国家,面对社会老龄化的挑战,也面临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困境。比如英国老人如果需要膝髋关节置换,需要排队很长时间;而75岁以上的老人,如果申请心肝肾等主要器官的置换手术,基本不可能。

1935年,当罗斯福总统签署《社会安全保障法》的时候,美国人均寿命是60岁,1965年约翰逊总统签署《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法》(MEDICARE AND MEDICAID)的时候,美国人均寿命是70岁。总统和国会大概基于这些数字算了一笔账,觉得这些法案能搞的下去,才签的字。

而现如今,美国人均寿命已然飙升到了79岁,世异时移,变法宜矣,如果再墨守陈规不思进取,那么这两个美国人民赖以熬过晚年的法案,会不会面临破产的前途?

一个带点讽刺意味的事实是,促成发达国家人民预期寿命大踏步前进的医学革命,恰恰也正是让各国医保不胜重负的”罪魁祸首”。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看为什么现代人活得长了,一个重要因素,是戒烟运动的功劳。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就是心血管疾病防治和治疗手段的突飞猛进。

在过去,一个四肢发达全身器官基本健康的中年人,很可能就因为心脏或大脑里一根细小血管的阻塞而挂掉,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活到需要大量消耗医疗资源的年纪,就仙去了,真的是很替国家“省钱”。而现在,心血管造影诊断和搭桥手术的普及,有效降血脂防脑溢血药物的涌现,让这类英年早逝的悲剧大大减少。

但是,现代医学固然延寿有术,但是在提高老人的健康质量,节约医疗开支方面,却是徘徊不前。比如,能拖得病人经济破产家庭精神崩溃的早老年痴呆症,制药业斥巨资多年研发却毫无办法;病人众多维护费用高昂会造成多种器官最终衰竭的糖尿病,治疗创新乏善可陈。

医学最大的成就,仅仅是维持一个心脏的跳动,而这个心脏的主人,也许已经失智多年,或许因病痛生不如死。生命在这种状态下的延续,固然彰显了人类向死亡极限挑战的决心和成就,但其副作用就是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漫长的煎熬,沉重的经济负担。

我家孩子在学乐器的时候,曾经去老人院(NURSING HOME)表演,让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们体验一点难得的青春童趣。我们去的那家老人院,在当地算是很有口碑的,收费不菲。我走进去,看到里面设备齐全窗明几净,医护人员耐心周到,不禁感到一阵宽慰。但同时,空气中也似乎弥漫着一丝淡淡的,也许是老人院“特有”的气味,轮椅中的老人们,白发稀疏,肩背佝偻,他们满是皱纹和沧桑的脸上,或是一脸纯真的童稚,或是双目茫然神情僵化,让人又感到一丝心酸。

2016年,在美国俄勒冈州尤金市一条陡峭崎岖的自行车道上,一个消瘦的身影,坐在一辆为行动不便者特制的三轮自行车上,正在奋力前行。不知为什么,车子突然失去了控制,人也摔了出来。待警察接到他焦急的太太的报警电话后赶到现场时,发现的只是尸体,死因疑似脑溢血。

他就是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华裔学者钱永健,享年64岁。他在去世两年前遭遇中风,行动能力受损,但是作为一个自行车运动的狂热爱好者,钱永健给自己特制了一辆残障人士专用三轮车,这样,即使是在俄勒冈养病的时候,也能坚持挑战身体的极限,最终却遭遇不测。他的夫人温迪这样评价自己的夫君:他是一名冒险家,一名寻路人,有着自由翱翔的灵魂。

莱德曼于失智混沌中在96高龄上去世,赫克贫病交加被医院扫地出门的时候,是84岁,我又联想到在老人院看到那一幕令人心酸的场景,不由得慨叹,钱永健64岁脚步匆匆英年早逝,固然是家庭的悲剧,科学界的损失,但对他这样一颗不受羁绊自由翱翔的灵魂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和自由呢?

钱永健因为完善生物荧光技术而获得诺奖殊荣,这里面还有一段小八卦。生物荧光蛋白是日本科学家最先发现的,之后,一位美国科学家普瑞舍(Prasher)以此为基础发现了编码荧光蛋白的基因,为以后这项技术的发扬光大奠定了基础。但不幸的是,他的学术路子不顺,拿不到科研经费,在研究组散伙之前,把宝贵的基因赠送给了队伍刚开张的钱永健,就象把一个出色的骑手扶上了千里马,最终让他一路疾驰达到了辉煌的终点。在丰收的时节,普瑞舍却因为早就淡出学术界所以诺贝尔评委没有考虑他,而钱永健拿奖后到处打听当年的恩人在哪,才发现这个当年的科学奇才在机场开每小时十块的巴士度日。知恩图报而又爱才如命的钱永健立即诚邀普瑞舍加入自己的研究组继续搞科研。如此喜从天降,这个失败的科学家以为自己的科学第二春从此复苏。但是好景不长好人短命,钱老板驾鹤西行后课题组关门大吉,普瑞舍再次失业,人生悲欢离合的戏剧性,他大概是尽尝了。

我不知道,当普瑞舍出席好心老板的葬礼时,他心中是作何感想?钱永健获得诺奖固然幸运,他如今已是天人永隔;普瑞舍事业几起几落,但他毕竟还拥有健康和自由的意志。

人的生老病死和成败利钝,有时真的是难说的很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0)
评论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我认识的得诺贝尔奖的人晚年还好,不过美国的医疗保险确实有不少弊病,现在工作也就是为了保险,不然可以考虑提前退休,呵呵呵。
莲盆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风水纵横' 的评论 : 人不能活得太长了,对己于社会都是困扰。+1
只是这个太长很难定义。。

奥健保是一大进步,但步伐太大了些。医保条件是按中产的保险设定的,去年的银保$1600每月,四口之家,邻州川粉朋友告诉我的。而罗斯弗建立的社安系统初衷和持续都是保障基本生活,不是中等水准。

而且奥健保没有减低控制成本的动力,这样的健保难以持继下去。培养医生的成本特高,学生和政府都得承担;malpractice官司一判就是百万千万;过度检验治疗,新药研发批准过程太长,等等。。
这些问题不解决,真正的全民健保只是奢望。
zhiya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ng' 的评论 : 哈哈,不好意思,我不是来证明中国养老问题的。就是看了你的文章,有感而发,虽然离题万里,对不起:)
“发现很多朋友把此文读偏了” ,是不是这很无奈。文章就像一个孩子,父母把他生出来后,孩子怎么想的就由不得父母了阿。。。
cng 回复 悄悄话 赫克被原单位劝退,是他得诺贝尔奖之前。他的social security,每个月就几千,也不宽裕,去菲律宾养老,据说也是迫不得已。结果一病,就被困住了。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C兄,我的思想右倾,你是知道的。但是对于加拿大的医疗,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公民,我必须说,通过今年陪老父亲看病,我的体会是:我交一辈子的税也报答不了这个人道社会的温情厚恩。我如果批评我的国家,只有一个原因:我太爱她了,期望她永远最好!谢谢C兄让我抒发心怀!
cng 回复 悄悄话 发现很多朋友把此文读偏了。这不是劝人回国的软文。也不想对比中美老人的待遇,事实上中国养老政策如何,我也不清楚。
ily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 !
linmiu 回复 悄悄话 九十岁的贝聿铭和他的看护怎么了?令人担忧。
nanax 回复 悄悄话 去世之前把钱花光,这不就可怜,这叫会生活,或许你觉得他们可怜,但他们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这辈子赚的钱刚刚好在死之前花完了,已经最大限度的享受到了应该享受的,这辈子无悔了。
另外,既然美国老人那么凄惨,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华人要把爸妈接过来养老?一边拿着国内的退休金,一边申请美国的各种低收入保障,毫无含糊。这些人可不会说美国对老人的保障不好。
我周围的美国老人都活得很自在,该吃吃该玩玩,他们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就是普通工薪阶层,有不少住得离子女很近,出点什么事,子女也可以照顾得到
nanax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reencardwaiting' 的评论 : 你有工作你就会有401k,还有IRA, roth IRA, money market accounts, CD 等等等等,储蓄不仅仅是savings account
土豆-禾苗 回复 悄悄话 网友五湖以北的《长江情结》中写到“浙大路甬祥教授”,觉得80年代以后的海归回国以后,技术学术上的收获远不如其仕途上的成就…… 再读cng兄的这篇,有总很奇怪的感觉,不是针对文章内容,而是针对华人内心的可能的“选择”:在什么样的状况下、以什么样的理由,选择留在国外,或回国。

这个“高级人才的流动状况”,除了对其个人/家庭/效力公司(国家)有影响以外,是否还会在不离开美国的美国人心中产生什么“概念/观点”。

周末好。
greencardwaiting 回复 悄悄话 美国是consumerism,美国人绝大多数没有储蓄的概念,去世银行账户为0和是不是发达国家是风马牛不相及。在进一步说了,去世了银行账户有再多的钱有什么意义?

cng 发表评论于 2018-10-26 09:29:39
回复 'greencardwaiting' 的评论 : “最近一项调查发现,20%的美国老人去世时银行账户中的存款为零”

这就不是个例了,一个最发达的国家如此,让人无法接受。
c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来也匆匆London' 的评论 : 看过一个英国电影,说一个全身瘫痪的年起人,和自己的护工女主角发生了爱情,你以为是个大团圆结局?
不是,男主人公最后还是选择安乐死了。

这样的电影,也许是一种社会导向:人要学会有尊严地离开。
c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exasnewyork' 的评论 : 温饱之家,说的就是够不上Medicaid的人。
triStar 回复 悄悄话 先搞明白美国的老年保健医疗计划的门槛,自然明白为什么老年人账面上没钱。GDP的18%保证了老有所养不是空话。但也让中产苦不堪言。要说诺奖,得主也有各式人等。做人照分三六九。赫克的不靠谱完全是个人所为。有兴趣的可去搜一下。
texasnewyork 回复 悄悄话 有些论点不对,“但是退休保险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医保的门诊部分医保可以保80%,听上去不错吧,但如果这是一个昂贵的测试,那么剩下的20%自付款也足以让一个温饱之家吐血“
收入低的美国老人,首先不用支付Medicare的保险费,其次Medicaid 会支付20%的医疗费。
c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加拿大人骨折了要等几个月才能接骨?我认识的加拿大人可不是这么说的。土豆,思韵,风清出来说说。
c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reencardwaiting' 的评论 : “最近一项调查发现,20%的美国老人去世时银行账户中的存款为零”

这就不是个例了,一个最发达的国家如此,让人无法接受。
c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ern' 的评论 : 同意。美国医学院,应该从高中毕业生中开始招,像欧洲,中国一样。
c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engxiang' 的评论 : 有文化差异,美国的思路,就是玩了命给你治,不惜一切代价发明新手段治,而且科技发达。

美国乳腺癌5年内存活率,是领先的。美国的"healthcare",不好,但是高精尖医学科技,厉害。
c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边走边看66' 的评论 : 没有合理的cost control。奥巴马保健的一个优点是把没有保险的管下来了。防止这些人小病变大病,然后挤急诊室。
但是奥巴马保健没有有效的控制成本。
c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迪儿' 的评论 : 诺奖也没那么多钱。一个奖三个人分,这个heck也就得二三十万吧。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可惜是一大早读到,看来今天早上的心情是好不起来了……
饳崆 回复 悄悄话 尤其是俺们这些两口子都有有defined benefit的人,生活非常好,还是希望强国人替自己多谋划一下巴。
饳崆 回复 悄悄话 娶菲律宾老婆去菲律宾付医疗费那是自找的。高龄公民享受medicare,和优厚的退休金,只要不出国,生活比强国还要强。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美国的医疗制度确实糟糕,花费是全球第一,而效率则不高,美国人的平均寿命,新生儿死亡率,肥胖率,平均身高都在发达国家中位居下方。当然有人将其归咎为美国的新移民人数众多,每年将各种统计数据拉低,但毋庸置疑,美国医疗体系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过,C学者此篇文章确实有值得商榷之处,把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晚年和普通老百姓相比较还是不够公平,就像一个得了劲球奖的人把百万千万亿的奖都挥霍一空一样不值一提。
harry-1092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
来也匆匆London 回复 悄悄话 楼主文章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真乃高水平的博文。英国老人也很可怜,政府预算捉襟见肘,还是要靠自己早计划,多锻炼,才不至于晚年太凄凉啊。
白水之鱼 回复 悄悄话 没钱了,卖奖章很正常呀,杨振宁中国现象正常吗?
greencardwaiting 回复 悄悄话 我还真不明白拍卖诺贝尔奖有什么大不了的。他已经经历了奖章可以带来的一切。一枚奖章对一个将去世的人又能代表什么呢?
zhiyan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很好。令人唏嘘。 养老是个沉重的话题。医疗也是个复杂的问题。不知,是不是北欧瑞士之类的有更好的办法吧?中国养老是子女的责任,再过20-30年,将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马路上老人跌倒,没有人会扶;生病拿不出钱,救护车也不会来的。所以没有权势的老百姓在中国养老也不是前景一片。
greencardwaiting 回复 悄悄话 每个人的老年如何度过如何去世,有90%是由个人和家庭的原因决定。你不能用个例来概括整个制度。美国和中国相比是要好很多的。美国的medicare是年龄65以上的人的全民保险。在Medicare中,你可以选择coverage比较好交钱比较多的计划。如果不放心,你还可以自己再买一份额外保险。还有你要搞清楚在美国,纳税人是没有义务为诺贝尔奖获奖人养老的。诺贝尔奖是没有什么为国争光的说法。
巧克力2589 回复 悄悄话 竟然有人相信这样的文章,笑话。
career 回复 悄悄话 ? 好文! - Midwestrural - ♂ 给 Midwestrural 发送悄悄话 Midwestrural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0 reads) 10/25/2018 18:05:53

? 诺奖得主晚年在美国如凡人一般逝去,和在中国偶像一般辉煌。只说明美国比较公平,那种“一为人生人, 永是人上人”的情形较... - prouddd - 给 prouddd 发送悄悄话 prouddd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9 reads) 10/25/2018 18:06:21

? 俺觉得还是中国的敬老养老更加平等和温暖。-:) - 有言 - ♂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有言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0 reads) 10/25/2018 19:34:20

? 过得不好的都是自己不会理财的。得诺倍儿奖的,至少25万美元的讲座教授。 - borisg - ♂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borisg 的个人群组 (108 bytes) (63 reads) 10/25/2018 18:07:58

? 朱后来去当部长,少了一半的钱。 - borisg - ♂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borisg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3 reads) 10/25/2018 18:12:35

? 不知道为啥总是有人羡慕加拿大的福利医疗,那就是骗人的非洲医疗水平,如果你有机会跟美国比较一下的话 - 熙来熙往 - ♂ 给 熙来熙往 发送悄悄话 熙来熙往 的个人群组 (182 bytes) (97 reads) 10/25/2018 18:10:22 (2)

? 他们假装付钱,我们假装工作 - tgmomtobe - ♀ 给 tgmomtobe 发送悄悄话 tgmomtobe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1 reads) 10/25/2018 18:45:41

? 老杨回国真的可以理解 - 无事佬 - ♂ 给 无事佬 发送悄悄话 无事佬 的个人群组 (219 bytes) (69 reads) 10/25/2018 18:14:49

? 一声叹息。美国的医疗昂贵很多是因为这两世界最高的开支---医生的薪水和药品/检测的高价。 - 评论2012 - 给 评论2012 发送悄悄话 评论2012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4 reads) 10/25/2018 18:20:46

? 刚才听新闻,川普对医药公司开战 - 哲仁布措 - ♂ 给 哲仁布措 发送悄悄话 哲仁布措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3 reads) 10/25/2018 18:23:11

? vs. 码农40万/ 花姐百万呢... - career - ♂ 给 career 发送悄悄话 career 的个人群组 (190 bytes) (22 reads) 10/25/2018 18:35:14

? 管理上的浪费最贵。还有保险公司从中再坑一大笔 - greenoasis - ♀ 给 greenoasis 发送悄悄话 greenoasis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1 reads) 10/25/2018 19:06:21

? 专心搞科学的人容易不关心钱财,不关注生活。年轻的时候都不是问题,年纪大了在美国的确没有保障。 - 糖果果 - ♀ 给 糖果果 发送悄悄话 糖果果 的博客首页 糖果果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3 reads) 10/25/2018 18:25:33

? 现在美国在快速地两级化,不投资的基本就是穷人了。希望美国不要变成加拿大一样的福利国家。福利国家太可怕了 - 熙来熙往 - ♂ 给 熙来熙往 发送悄悄话 熙来熙往 的个人群组 (92 bytes) (26 reads) 10/25/2018 18:28:54

? 到老了都是国家包的Medicare, 为什么还要去菲律宾? - Lionkingmom - ♀ 给 Lionkingmom 发送悄悄话 Lionkingmom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2 reads) 10/25/2018 18:29:15

? 美国怎么可能国家包nursing home? - 熙来熙往 - ♂ 给 熙来熙往 发送悄悄话 熙来熙往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1 reads) 10/25/2018 18:31:35

? 这个挺奇怪,怎么拿了奖反倒被学校劝退?觉得这不太合常理 - Lionkingmom - ♀ 给 Lionkingmom 发送悄悄话 Lionkingmom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2 reads) 10/25/2018 18:35:29

? 其实也就是生命的最后两年需要nursing home吧,去菲律宾干嘛 - Lionkingmom - ♀ 给 Lionkingmom 发送悄悄话 Lionkingmom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2 reads) 10/25/2018 18:37:35

? 人一辈子又有谁不是命呢!国内当了小官或大官或科研头目一些当年的同学同事,人前说着一些条条框框的空洞的大话,私下喝着大... - sam - ♂ 给 sam 发送悄悄话 sam 的博客首页 sam 的个人群组 (149 bytes) (56 reads) 10/25/2018 18:39:49

? 应该让安乐死合法化。 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结束毫无意义的生命 - tgmomtobe - ♀ 给 tgmomtobe 发送悄悄话 tgmomtobe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4 reads) 10/25/2018 18:47:20

? Already has the DNR order and living will. - career - ♂ 给 career 发送悄悄话 career 的个人群组 (295 bytes) (17 reads) 10/25/2018 19:09:04

? 慎终追远…… - 有言 - ♂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有言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0 reads) 10/25/2018 19:28:22

? 写的真好!谢谢! - 红河谷深 - 给 红河谷深 发送悄悄话 红河谷深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0 reads) 10/25/2018 19:52:08
Tern 回复 悄悄话 喜欢读cng的文章,有知识有情怀。我觉得美国医疗费用高昂的原因:医护人员的工资高(最主要的因素),医院的设施设备成本高,药物研发的费用高。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的费用都最终落在医疗账单上。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老年在哪里过都不容易,至少美国的老年人若摔倒骨折,可以立即得到医治,不会像在英国和加拿大的老人那样,忍着剧痛还要排队好几个月。
超然看众家 回复 悄悄话 是人都逃不过天命。只能祈祷,活的时候慢慢的,要死的时刻快快的。
fengxiang 回复 悄悄话 人人都希望长寿,但前提最好是不给亲人和社会造成过重负担。 所以我觉得不要怪社会和政府不能让人老有所医,人也要有“视死如归”的精神。
silverbug 回复 悄悄话 看得心寒。 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社会保障机制却如此落后,太不合理。

波城冬日 回复 悄悄话 cng写的帖子水平都很高,文字,数据,分析,描述,一个字, 赞!谢谢!
侃-侃 回复 悄悄话 当地美国人和不少别的族裔的美国居民,跟中国人/华裔有着几乎完全不同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旅游度假、体育观赛、影音追星等等的开支是第一代华裔移民无法相提并论的。不久前的新闻人物卡瓦纳,据文学城新闻报道,不就是“2016年,据报道,他负债6万至20万美元,主要是为自己和朋友购买华盛顿国民运动会的棒球赛门票。”。在座那位不开公司自己当老板的会这样花钱?
美国人在年轻时舍得花钱,获得的是“生活体验”,中国人年轻时抠抠缩缩,后来也许“老有余钱”,传统文化使然。
赞美欧洲加拿大全民医疗的,知道本地人付出的代价和抱怨吗?美加之间、美欧之间迁徙相当自由方便,有多少华人是从美国流向加拿大欧洲的?在加拿大欧洲获得身份后,看着美国收入高、物价低而转向美国的多而又多。
可以说,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羡慕欧加等国的,可以趁着年轻移居到加拿大欧洲贡献智慧和力量,个人也能享受“免费医疗和养老”,公平交易岂不皆大欢喜?
山地 回复 悄悄话 这么富裕的国家,老人这么悲惨。钱都被吸血鬼武器制造商拿去搞炸弹了。
风清fq 回复 悄悄话 中国是个有崇拜情结的国家,崇拜权贵、崇拜金钱,崇拜名人,但并非是崇扬知识。虽然古有焚书坑儒,文革时有臭老九,但若知识分子与名声挂上钩,尤其是大奖的获得者,仍会倍受注重与礼与。

美国是一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切以资本为轴心,倘若知识与名声最终转化为资本,那会一本万利,否则,一切都是过眼烟云。

两国家的人文传统与制度的本质不同,无法相比。
老生常谈12 回复 悄悄话 cng写的帖子水平都很高,谢谢!

也为即将老去感到无奈。
不言有罪 回复 悄悄话 美国的医保制度,如果不是世界上最差的,也应该是最差的之一。
人均医保费用是其它实行全民医保国家的两倍以上,而医保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可美国人得了恐“社会主义”病。一说“全民医保”,就吓得连听都不肯听,看都不敢看了。
这个国家的保守,正如它到今天还采用英制一样,是当今世界上极少见的。和ISIS的保守有一比。
注册很麻烦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不得不想人生的意义何在?
nightrider 回复 悄悄话 Sigh... Good article. We all need to manage our personal finance better.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读来心酸。
学者进一步分析一下为什么美国没有全民医保还会占GDP的18%?
迪儿 回复 悄悄话 普通人晚年没有足够的积蓄很正常。
诺贝尔奖金数额很高。2010的化学奖得主,是美国的赫克。他的奖金应该在几百万的级别,怎么会在贫病时,连回到故乡都力所不及了。
风水纵横 回复 悄悄话 老无所依,哪怕是那些有过最辉煌时光的人大多都会处于这种尴尬的结局。人不能活得太长了,对己于社会都是困扰。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