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c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探访温哥华加拿大华人军事博物馆

(2018-10-13 19:02:28) 下一个

我在夏天去温哥华出差,有机会品尝了温哥华多元的饮食文化,自行车环游美丽的斯坦利半岛,在温哥华会展中心的20分钟仿真虚拟游横跨加拿大。不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坐落在温哥华唐人街一个不起眼街区的加拿大华人军事博物馆。

找到这个小小的博物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距我回程飞机起飞还有三四个小时,我在旅馆百无聊赖查询附近可逛的景点,意外发现骑车10分钟可到一个叫做孙中山先生纪念公园的地方。

公园正门是孙中山先生像

公园内是中国传统的亭台水榭,并不见出众。公园内有卑省中国文化中心,在它的二层,就是这个狭窄简陋到有些寒酸的加拿大华人军事博物馆。展览不收费但是欢迎捐赠。我一看捐献箱就乐了,这次来一下飞机换了不少加元,结果几天下来没花出多少。这下干脆了,剩下得所有钞票硬币都倒入奉献箱。

该博物馆的正门(馆藏不得照相)。以下的照片都来自博物馆网站或其他网络。请有机会的务必访问博物馆网站以表示支持。

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一战中国劳工在加拿大的特别展览。

中国人,或者说华人第一次在加拿大大规模参与西方主导的军事行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参加了英法美加组成的同盟,共同对抗德奥。中国的军力薄弱不堪出战,而盟军急需非战斗的劳工人员。于是,中国派出劳工支援欧洲战场。这是大家都在中学历史课本上学过的。而大部分人所不知的是,这支队伍所走过的艰辛路程。

在20世纪初期,从中国前往欧洲的航线一般是从香港出发,过马六甲,横穿印度洋,取道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达到欧洲。也许是战时这条航线的安全不能保证,有超过一半的中国劳工被安排乘船横跨太平洋,在加拿大温哥华上岸,被装入闷罐子火车皮(防止跳车偷渡)从西向东横跨加拿大,在纽芬兰再次上船,度过大西洋,抵达英国利物浦,然后再被分别送到法国比利时。

中国劳工负责清理战场,搬运尸体,清除残余爆照物,填埋战壕这样的脏活累活险活,死于战火,工伤和1918西班牙大流感的不计其数。不过,大部分中国劳工活了下来,几千人有机会留在法国,成为当地华人社区的起源。而作为华工主要雇主的英国,对他们的排斥情绪却比较强硬,把中国劳工们一个不留地原船送回加拿大。这些战争功臣们,在严密监视之下,又登上了漫长的横穿加拿大和太平洋的返乡之路,最终回到了山东老家。

为什么劳工主要是山东人?一个主要因素是,西方在华的招工人员都知道魁梧的山东大汉是中国最棒的壮劳力。另一个原因是北洋政府的小算盘。他们希望山东人的血汗能换回盟国的好感,在胜利后把德国侵占的胶东半岛归还中国。当然,这样善良的思维未免太简单幼稚,被弱肉强食的国际地缘政治击得粉碎,成了历史的笑话。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有句俗话“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美国也有类似的思维,比如前国务卿JOHN KERRY有次语重心长教育年轻人“你要不好好学习就得当兵,困在伊拉克”。一句无意吐真言,断送他再选总统的美梦。

但是,很多加拿大华人却以积极从军来报效自己的祖国或第二故乡。估计大约有三百多加拿大华人在一战期间志愿服役,可惜的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华人的歧视,他们的英雄记录并没有得到认真保存。加拿大华人军事博物馆就展出了那些为数不多的被保留下来的故事之一,一对亲兄弟上阵报国的故事。

下图是罗维弘(Wee Hong Louie)和罗维谭(Wee Tan Louie,音译)兄弟。

兄左弟右

在那个年代,加拿大实行兵役制,但是对华人豁免,这出于一个荒唐的理由:加拿大政府不想这些华人有了入伍经历而成为公民。但是乡下白人区长大的华人子弟,看到同窗学友们纷纷应征入伍报效国家,对自己被排斥在外非常不能理解,于是坚持踊跃报名当志愿兵。

于是就有了哥哥罗维谭堪称传奇一般的入伍经历。1917年他28岁,在卑省中部的家乡报名参军被拒,原因是他非白人。于是罗维谭买了一匹马,在寒冷的冬天跋涉三个月向西达到CALGARY,有幸加入当地第十步兵营,得以开赴法国战场。

然后是罗维弘追随哥哥脚步入伍,担任无线电报务员和战地司机,荣获大英战争和胜利勋章,战后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成为一名电器工程师。讽刺的是,当他申请开一家电器修理店的时候,却因为华人的身份而不被允许营业。罗维弘一怒之下,把军服和勋章打包寄给加拿大首相。首相读信赶紧寄出一份道歉信,老兵才拿到了营业执照,并一直开业到1976年。

哥哥罗维谭战后复员在美加之间游走,遇到了他的夫人莉莉安,一位修铁道的华工的女儿。2014年的温哥华太阳报报道了这个传奇的家庭,当时莉莉安老太太尚在人世,已经104岁高龄。

罗维弘104岁的遗孀(2014)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光迅速推进了30年,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加拿大华人中又出了一对堪和罗维谭罗维弘比肩的英雄亲兄弟。只是,和罗氏弟兄全身而返的幸运相比,这是一个悲剧的故事。

安大略温莎市有一位中餐馆女老板叫JUNE HONG, 她有8个孩子,尽管由于当时加拿大歧视的政策,她家还不是正式公民,但是她把8个孩子里的3人送入行伍。1944年,在二战胜利的前夕,她21岁的飞行员儿子JOSEPH HONG,在盟军轰炸法国德军阵地时不幸牺牲。母亲一年后才得到这个噩耗。
 

在哥哥的墓碑上,铭刻这样一句话“一颗中国的心脏,和加拿大的精神合二为一”(Union Of A Chinese Heart With A Canadian Spirit)。

仅仅4个月后,JOSEPH的弟弟GEORGE HONG,在意大利前线阵亡,享年19岁,连具体死因都不可考。

但是,兄弟俩的遗骨没有荣归故里,而是就地埋葬在他们的牺牲地法国和意大利的加拿大烈士墓园。

这正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土豆-禾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ng' 的评论 : 不管是历史线条长度、还是肉体/心理上的创伤深度,其他民族都无法与美国黑人相比啊,最多还有个犹太人。犹太人有个经济手段,黑人只能斗恨,其他族裔,则通过“表决心”模式获得认同。

c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边走边看66' 的评论 :

有意思的联想。黑人在争夺民权中,特别着重一个“斗”字。而再对比二战时的美籍日本人,大批还关在集中营,但是由美籍日本人组成的师团,在二战中为美国出力,战斗极其勇敢,是出了名的。

再联系到本文谈到的加拿大华裔军人,东亚人的民族性,还真有类似的地方。

c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简宁宁' 的评论 : 谢读。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想起拳王阿里对白人质疑他拒绝参战的反击:I'm not gonna help nobody get something my negroes don't have. If I'm gonna die, I'll die now right here fighting you, if I'm gonna die. You my enemy. My enemies are white people, not Viet Congs or Chinese or Japanese. You my opposer when I want freedom. You my opposer when I want justice. You my opposer when I want equality. You won't even stand up for me in America for my religious beliefs, and you want me to go somewhere and fight, but you won't even stand up for me here at home.
简宁宁 回复 悄悄话 你的文章总是信息清楚而又读起来非常有味道的。
c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ern' 的评论 : 真巧 :-)
Tern 回复 悄悄话 今年夏天也去参观了温哥华的孙逸仙公园,却没有去博物馆。看了你的文章觉得是个小遗憾。谢谢分享这么好的历史故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