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隐史

朱楼旧梦隐叙家亡血史, 儿女悲情婉书明亡华殇。逃亡帝子大展春秋笔法,贾事真史揭开惊天隐秘!
个人资料
xibeifenglai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明朝四大宠妃隐情内幕之明宪宗的万贵妃

(2018-07-08 16:53:41) 下一个

明朝皇后绝大多数都是出身平民,只有两人出身勋贵,一位是朱棣的皇后——中山王徐达之女徐氏,另一位就是明宪宗的废后——怀宁侯孙堂的外甥女吴氏。朱棣与徐皇后情深爱重,而吴皇后仅仅因为打了中年宫女万贞儿就被朱见深废掉,这是怎么回事呢?

土木之变后,因朱祁镇被瓦剌抓去,孙太后以郕王朱祁钰暂替皇帝位,立年仅两岁的朱见深为太子,并派十九岁的万贞儿去照料幼小的朱见深。后来,景泰帝朱祁钰废太子朱见深为沂王,在朝不保夕的恐惶无助的岁月里,朱见深落下了口吃的毛病,可见其精神压力之大。而始终不离不弃地照料陪伴着他的万贞儿,不但是幼小的朱见深起居的照顾者,也是他安危的保护者,正是这特殊的依存关系使得朱见深对宫女万贵儿万分依赖、不可稍离。后明英宗复辟,十岁的朱见深又被复立为太子。朱见深本想让患难与共的万贞儿成为自己的太子妃,但因万贞儿出身宫女而且年长朱见深十七岁,因而遭到父亲明英宗的反对,太子选婚经过重重筛选,顺天吴氏因为“聪明知书,巧能鼓琴”才华出众而胜出,明英宗在临终前将其指定为太子妃。

刚当上皇后的吴氏年少无知,完全不清楚万贞儿在朱见深心中的地位之重,万贞儿当时还只是没名份的宫女身份,却独得朱见深宠爱,看到万贞儿恃宠而骄,吴氏就以皇后的身份对无礼的万宫女施以杖刑,万贞儿被打激怒了朱见深,为了给爱人出气,朱见深坚决要求废掉吴皇后,此举遭到明英宗皇后钱氏的反对,但朱见深的生母——为人强势霸道的周贵妃想借机压制钱皇后以树立自己的权威,于是极力支持儿子,由于周贵妃和朱见深母子两人的坚持,钱皇后无奈之下被迫妥协,于是朱见深捏造了“先帝已定王氏”的谎言,声称司礼太监牛玉矫旨作弊,并将牛玉屈打成招,借此废掉吴氏,连带剥夺其家族爵位。朱见深本想趁机立心爱的宫女万贞儿为后,无奈其母周贵妃坚决不同意,朱见深只好改立原选妃决赛前三中的王氏为后。

《胜朝彤史拾遗记》载“宪宗废后吴氏,天顺八年七月册立为皇后。方宪宗居东宫时,有宫人甫笄,窃侍太子起居者,即万妃也。宠甚,多无礼。后立而恶之,摘其不法加杖焉。后既废,退居西宫。适纪氏以怀妊故,惧万妃不测,居后宫旁生孝宗,而后保护之备至。孝宗即位,念后恩,命服膳起居一如母后礼。”

    吴后被废被朝中的有心人视为剪除政治对手的绝好机会,于是南京给事中王徽、王渊、朱宽、李翱、李钧趁机上书弹劾牛玉和李贤:“既然皇帝发现太监牛玉隐瞒先帝遗言,犯下偷换皇后这样的欺君大罪,那么必须将其杀掉才对,陛下怎能只是将牛玉罚去孝陵种菜呢?这于法不容啊!如此怎能让陛下身边的侍从心生忌惮?而且也必须追究其他礼官刑官的罪过,当时主管选后一事的大学士李贤要负姑息纵容的责任,也请陛下重重地严惩李贤结党欺君,这样才能让心有不忠的大臣得到教训。”见《明史王徽传》:“其冬,帝入万妃谮,废吴后,罪中官牛玉擅易中宫,谪之南京,徽复与渊等劾之曰:“陛下册立中宫,此何等事?而贼臣牛玉乃大肆奸欺!中宫既退,人情咸谓玉必万死。顾仅斥陪京,犹全首领,则凡侍陛下左右者将何所忌惮哉?方玉欺肆之初,婚礼未成,礼官畏权,辄为阿附。及玉事发之后,国法难贷,刑官念旧,竟至苟容。而李贤等又坐视成败,不出一言。党恶欺君,莫此为甚!请并罪贤等,为大臣不忠者戒。”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贵州普安,渊茂州,宽潼川,翔宁州,钧绥德。”

 司礼监太监牛玉矫旨一事完全是明宪宗为了废掉吴皇后而捏造的,理亏的宪宗不愿将被屈打成招的牛玉等人处死,自然更不愿把事态扩大。为了杜绝大臣再拿此事做政治文章,宪宗将上疏的王徽、王渊、朱宽、李翱、李钧等人都贬为边远州镇的判官。这样的处理结果从反面证明了牛玉和吴废后是被冤枉的,从此天下人皆知万贞儿宠盛,而新封的王皇后更是吓得不敢招惹宫女万贞儿。

 《万历野获编》:“盖吴氏之得罪,实由万妃受挞而谗之,其祸遂不可解。而王氏即孝贞皇后,能委曲下之,故得安于位。”《明宫词:“(王)后贤而有智,鉴吴后事,一以曲处之。尝游西苑,(万)妃车先后行。岁时朝见,不执妃礼。昭德宫酝馔,每加于中宫。帝尝令妃戎服侍酒,使太监段英掌宫,后一无所忌。” 《罪惟录》卷二载:“(王)后终其身不十幸。”有了吴皇后的前车之鉴,接任的王皇后自然不敢和万氏争宠,反而委曲下之,处处以万贞儿为尊,正是因为如此陪尽小心,王皇后才得以保住后位。当然,如果反对万贞儿为后的周太后死在了儿子朱见深前头,那么王皇后再怎么小心也是难保住后位的。终其一生,朱见深临幸她不超过十次,万贞儿之盛宠强势可见一斑。

朱见深想册封万贞儿却屡屡受阻,但他们有办法,什么办法,母凭子贵,让万贞儿生下自己的长子!为了这一目标,朱见深专宠宫女万贞儿,“后宫希得进御”,后妃们难得皇帝一幸,终于,宫女万贞儿如愿地生下了皇长子,“成化二年正月○壬戌 皇长子长母曰万氏。”宪宗大喜过望,立刻借机将万贞儿从宫女晋封为贵妃。可万贞儿的儿子仅仅十个月后就夭折了,虽然宪宗依然专宠万贵妃,可遗憾的是万贵妃年岁已大,已经四十岁了,彻底失去了生育能力。

《彭文宪公笔记》载:“彗见三台,时等言:“外廷大政固所当先,宫中根本尤为至急。谚云‘子出多母’。今嫔嫱众多,维熊无兆。必陛下爱有所专,而专宠者已过生育之期故也。望均恩爱,为宗社大计。”时帝专宠万贵妃,妃年已近四十,时故云然。”因为已过生育期的万贞儿生儿无望,而朱见深不能无子继位,于是柏妃被幸并生下了儿子。为了不让万贵妃伤心,宪宗竟然连儿子出生要大告天下也不许!也因此不敢加封柏妃:“成化五年(四月二十八),柏贤妃生长子,即悼恭(太子)也。大臣请告之天下,上不许,盖虑伤万妃之心也。” “世宗时,阎、王两妃未闻殊宠,特以储宫之重,骤得峻加。而贤妃柏氏在宪宗朝,曾育悼恭太子,竟不得封。”

柏妃并非普通宫人,而是原先入选一后二妃的有地位的元老级妃子,万贵妃不好发作,但她绝不允许第二个意外出现。可万万没想到宪宗后又偷偷临幸了女史纪氏并致其怀孕。当万贵妃得知纪氏的肚子大了,不由得勃然大怒,纪氏不是有名分的妃嫔,万贵妃因此毫无顾虑,将纪女史百般毒打,可是却始终没能将胎儿打掉!见景泰七年的举人黄瑜的《双槐岁钞卷第十。孝穆诞圣》载:“既有娠,万氏知之,百方苦楚,胎竟不堕。”

包括《明史》在内的很多史书都说宪宗不知纪氏怀孕生子,但事实恰恰相反!对万贵妃又爱又怕的宪宗,见到万贵妃暴怒,只好假称纪氏肚大不是怀孕,而是腹中有病导致的肿胀,然后偷偷地将怀孕的纪氏打发到安乐堂去安胎生产,并下令不允许任何人告知万贵妃此事,就这样此事被宪宗隐瞒过去。在太监张敏和吴废后的周密保护和悉心照料下,被丢到安乐堂的纪氏母子终于活了下来。

此后的五六年里,宪宗为万贵妃是恪守夫道、守身如玉,这种情况直到成化十一年(1475年)五月才开始发生变化。而这又要从成化八年(1472年)正月的柏贤妃生的皇二子夭折说起。

详见万历乙未进士累官国子监祭酒南昌人邓士龙辑的《国朝典故卷之五十七》中的成化年间阁老尹直(1431-1511)的《謇斋琐缀录五》的记载:“成化乙未(1475年)夏五月十九日早,礼部面奉手敕:「朕皇子年已六岁,未有名,恁礼部会同翰林院具拟来闻。」明日,阁下议「福楷棨榘」四字以进,皆不用。复谕再拟,乃定今睿名。

  初,皇妣纪氏得幸有娠,万贵妃既觉,恚而苦楚之。上令托病出之安乐堂,以痞报,而属门官照管。(成化六年七月)既诞皇子,密令内侍近臣谨护视之。及悼恭(太子)薨后,内庭渐传西宫有一皇子。

  岁甲午(1474年)春,直偶与彭先生谈及,且请乘间言之,或赐名付玉牒,或访其外家略加表异,使外庭晓然知之,不然,他日何以信服於天下也?公唯唯。至冬,又谈及之,公答曰:「近尝托黄赐太监具达,至云汉高外妇之子,且朝取入官。今实金枝玉叶,何嫌而讳?」上乃谕黄赐:「汝上覆先生,是有一子在西,当俟再打听。」直归,窃欲达白,请睿名以示外庭。稿具,复虑万一允请,因而见忌,致有疏虞,则咎何辞?老氏福首祸先,斯所当鉴。且度皇子日长,中外已籍籍,当必有发之者,奚俟予言?遂已。

  至是,太监张敏厚结贵妃主宫太监段英,乘间说之,贵妃惊云:「何独不令我知?」遂具服进贺,厚赐纪氏母子,择吉日请入宫。次日,下敕定名,徙纪氏处西内永寿宫,礼数视贵妃。中外臣僚喜惧交拜,而张敏者以为己功,皆受厚赏。敏因监督操练,示欲立意於诸总兵,又令内史郭镛致手简,托序班严冠英来谕意於予,予即具请立奏稿呈商先生,商止予勿进。遂会礼、吏二部,议定具奏,佥文武各衙门堂上及学士官名,而以英国公为首。六月七日早,本进,即命司礼七太监宣四阁老至中左门拟旨。少顷,七太监同持本出奉天门,集百官,以本授英国曰:「圣断实御笔亲批,云:『览奏见悉卿等忠爱,但储贰事重,姑俟皇子年龄稍长行之。』」明旦,复宣四阁老至文华殿,谕之曰:「皇子颇会读书,待他进些学,且迟迟。」商阁老独对数语,请谨保护。至於众意欲请皇子母子同处别宫,庶脱虎口,则未敢云,盖恐相激。”

成化七年(1471年)十一月甲寅,宪宗封皇二子为太子,没成想这孩子当了太子不到两个月就因为天花夭折了,见景泰七年的举人黄瑜的《双槐岁钞卷第十。孝穆诞圣》“辛卯十一月,悼恭太子佑极正位东宫,已而薨于痘。”。照顾皇三子的人希望借机将皇三子的存在公诸于世,于是将皇三子的消息散播出宫外,首辅彭时于是请宪宗公开皇三子的身份,可是宪宗却不敢令万贵妃知晓此事,彭时等人不愿为了皇三子得罪宪宗和万贵妃,于是不再提起此事,坐等他人出头。两三年过去,看到辅臣们不愿出头,有人终于坐不住了,他就是照顾皇三子的太监张敏!再不公布皇三子身份,等到再有后妃给宪宗生下新的儿子,那这个出身微贱的皇三子就永远不会得到宪宗的承认,终身都将难见天日了,那么自己多年来的辛苦照料也就付之东流了,张敏决定拼一把!他知道真正能作主的是万贵妃,于是花大钱收买了万贵妃的亲信太监段英,成化十一年五月十九日早晨,段英将皇三子的存在告诉了万贵妃并巧言说服,万贵妃听后,想到自己已经失去生育能力,朱见深不能没儿子继承大业,如果能亲自抚养这个孩子,凭着太子的养母身份也可以母凭子贵。拿定主意的万贵妃于是让宪宗承认皇三子,为其取名朱祐樘,交由自己亲自抚养,并准备立为太子,可大臣们却因天气炎热要求宪宗等到秋天凉快了再行册封。

【(五月)又数日, 上御文华殿召辂及学士万安刘珝刘吉至御座前,温言问曰:“皇子既出,将何如处之?辂等顿首对曰:“皇上即位十年,储副未立,天下人心望此久矣。今 皇子出,实宗社之福,当立为太子。” 上曰:“即举行乎?”对曰:“今天气向炎,各衙门亦有行造。俟秋凉举行。” 上曰:“然。”】

阁臣商辂因纪氏母子被分开而上书,假意称颂万贵妃贤德,希望能让纪氏母子相见。《彭文宪公笔记》:“初,帝召见皇子留宫中,而纪妃仍居西内。辂恐有他患,难显言,偕同官上疏曰:“重以贵妃殿下躬亲抚育,保护之勤,恩爱之厚,逾于己出。凡内外群臣以及都城士庶之门闻之,莫不交口称赞,以为贵妃之贤,近代无比,此诚宗社无疆之福也。但外间皆谓,皇子之母因病另居,久不得见,揆之人情事体诚为未顺。伏望皇上勅令就近居住,皇子仍烦贵妃抚育,俾朝夕之间便于接见,庶得以遂母子之至情,惬众人之公论” 且请命司礼监奉皇子,过妃宫问视,及制衰服行礼。帝皆是之。

但事情很快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令大臣们后悔莫及。

宪宗妃嫔众多却子嗣不旺,这让周太后怀疑此事与万贵妃有关,担心好不容易才有的皇三子朱祐樘遭遇不测,于是没过几天周太后就将朱祐樘从万贵妃的昭德宫带走,开始自己亲自抚养,而且是事事亲自动手,惟恐有一丝疏忽,见《明孝宗实录卷一》:“成化十一年五月,太皇太后育之宫中,食饮居起,亲为保抱。” 这让万贵妃又羞又恼,失去了养母身份的万贵妃因此不愿让宪宗册封朱祐樘为太子。

发觉情况有变的大臣们后悔不迭,再也顾不上夏天炎热了,赶紧地在六月初七上疏催促宪宗早立太子,却被宪宗以等皇子再长大些为借口拖延。【○甲申。英国公张懋合皇亲驸马文武大臣科道等官上言:“敬惟 皇子年已长成,国家根本实系于此,伏请早建大议,正位东宫,以慰天下臣民之望,以绵 宗社无疆之福。” 上批答云:“览奏具悉卿等忠爱,但储副事重,姑俟皇子年龄稍长行之。】

六月二十六,“癸卯○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辂等言:臣等闻 皇子之母病已沉重,若有不讳,一应礼节须宜从厚,仍乞即命司礼监官奉侍 皇子过宫问视,及制衰服行礼, 上是之。先是皇子母病, 上命内医日往视疗,至是病剧,汤药弗能进,命司礼太监黄赐赴阁下议后事,故辂等有此奏。

根据《国朝典故卷之五十七  謇斋琐缀录五》的记载“时纪妃有病,命黄赐、张敏将院使方贤、治中吴衡往治。万贵妃请以黄袍赐之,俾得生见。次日,病少间,自是不复令人诊视。至六月二十八日,卒。七月朔,始发丧,追封淑妃。初三日,皇子千秋,乃自初四日起辍朝三日。一时城中传言病卒之故,纷纭不一,盖不能无疑。”在万贵妃失去了朱祐樘的抚养权后,万贵妃特地请求宣宗赐给纪氏皇太后和皇后才能穿的黄袍,并称这是为了让纪氏活着的时候见识一下黄袍,不禁让人怀疑这可能是万贵妃对纪氏的威胁:“想穿黄袍当皇后作太后?你活着就别想了!”之后明宣宗便不再派人为纪氏诊治,没几天,纪氏亡故。纪氏死后过了三日才发丧,追封为淑妃,不难看出宪宗对纪氏母子的态度从热变冷完全是受万贵妃左右的。万贵妃请赐黄袍给纪氏见识的怪异举动和不久之后纪氏的暴毙令世人深感蹊跷,“京师藉藉。谓薨于鸩也。”《万历野获编》载:“移纪居东朝,后寻赐死,或云自缢。”《直琐缀录》载:“独纪氏有病,万妃虽请以黄袍赐之,俾得生见,未几而卒,则此中暧昧致薨事必有之。

纪氏死后五个月的十一月,在大臣们的催促下,朱祐樘终于被立为皇太子。

《胜朝彤史拾遗记》载:“时上方钟爱兴王,或为芳等谋曰:“不如语昭德,劝上易之,立兴王。是昭德无子而有子,兴王无国而有国。如此则共保富贵无已,岂直免祸哉!”然之,言于妃。先是东宫生母死,孝肃皇太后养之,每嘱之曰:“贵妃召尔食,勿食也。”既而妃进太子羹,太子却之,曰:“疑有毒。”不食。妃恚曰:“是儿数岁,即如是,他日鱼肉我矣。”气愤不能语,至是力劝上易储。会泰山震,台官奏东朝有戒心。上览奏,悟曰:“天意也。”事遂寝。 ”《万历野获编》载:“上钟爱兴王,或为焦芳计曰:‘盍说昭德,劝上废太子,改立兴王,是昭德无子而有子,兴王无国而有国也。如此可长保富贵,岂直免祸哉。’芳大以为然,即言于昭德,如其言以劝上。时怀恩在司礼监,曰:‘此事只在怀恩。’间召恩,微露其意,恩免冠叩首曰:‘奴死不敢从,宁陛下杀恩,无使天下之人杀恩也。’伏地哭不起,上不怿而罢。恩退,闭门不出,诏往凤阳守陵。恩去,次及覃昌,曰:‘以怀太监之力量,尚不能支,我何能为?’忧不知所出。或为之谋曰:‘废储必下诏,诏必出内阁,不如谋诸阁老,使分其责。’昌以为然。于是以上命各赐金一箧,乃诣阁下言之,万安不对,次刘吉,亦默然。上又质,昌无所容,屡欲自颈死。会泰山震,内台奏曰:‘泰山东岳,应在东朝,得喜乃解。’上曰:‘彼亦应天变乎?’曰:‘陛下犹上帝,东朝上帝之子也,何为无应?’上首肯,始为东宫选妃,不复言易储事矣。”

在朱祐樘被周太后接手后,看到婆婆周太后对自己的怀疑,内心畏惧的万贵妃从此再也不敢管束宪宗的性生活了。周太后何等强势,更何况朱祐樘是太子即未来的君主,这两人对她如此的怀疑排斥,万贵妃蔫能不怕?想当初,如果不是因为周太后嫉妒英宗皇帝生前对钱太后的爱重,为了立威而故意与钱太后唱反调支持她和宪宗废掉吴皇后,哪里会有她今日的专宠骄纵?万一朱见深因为拘束太严而不高兴,不再眷顾于她,那已经被周太后和太子排斥的她的处境岂不是很危险?

就这样,因为万贵妃的畏惧收敛,朱见深从此过上了幸福的后宫生活。在皇三子朱佑樘被被立为储君之后,宪宗的生育率就开始飙升,短短十二年内陆续添了11个儿子和6个女儿,由前十二年一共只生了3个到后十二年平均一年生一个半,变成了明朝的高产皇帝。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出生于成化十二年七月初二日,怀胎十月,倒推回去,即从成化十一年七月以后,宪宗就得以放飞自我了。

看到万贵妃忧心太子朱祐樘对她的排斥,同样担忧日后被太子清算的太监梁芳等人于是劝万贵妃让宪宗废掉朱祐樘的太子之位,另立兴王。可是宪宗要更换太子的意图,遭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的拼死反对,就连依附于万贵妃的首辅万安等人也不支持,恰在此时,象征国家政权的泰山突然连续地震:

《万历野获编。 怀恩安储》:“今观故太监怀恩事绩,谓其同类梁方等,导上侈费,帑藏一空。上阅之不怿,有“吾不与汝算,自有后人与汝计”之语,盖指东宫也。方等惧甚。时上钟爱兴王,乃谋进言于昭德万贵妃,劝上易储位,因以兴王为昭德子。上意已动,谋之于恩,恩以死拒不从。上恚,诏发往凤阳司香。  恩既去,覃昌当轴,尤不能支,或为之计,劝上改谋于辅臣万安、刘珝等,皆默不应。会泰山震,内灵台奏:“泰山震方,应在东朝,必得喜乃解。”上始诏为太子选妃,而储位安矣。审如此言,则孝宗龙飞,当以怀恩为首功,覃昌次之,而内台诸榼,亦当受上赏。盖天祚神圣,使左貂辈,亦获收羽翼之勋,未可谓其诬也。闻刘珝亦有密疏。力诤易易储。

明成化二十一年二月二十日,泰安州地震。(《成化实录》卷262)

三月初一日,泰安州地再震,声如雷,泰山动摇,后四日复微震。三月十二日,泰安州地震。至十四日、十九日连震。(《成化实录》卷263)

四月,礼部又上奏:“泰山为五岳之宗,一二月,间摇动者四,灾尤异常”。钦天监的人占卜后上奏:泰山连续大震“应在东宫”,这是上天警示如改立太子,必将引起动乱,宪宗因此深为恐惧,于是下令不准再议废太子之事,朱祐樘的太子之位因天助而得以保住。

 

《明史》夸大了万贵妃的劣迹,捏造宪宗毫不知情和太监张敏被迫害,一方面是出于儒家的尊妻贬妾的礼教需要,另一方面则是时人对依附万贵妃的汪直、万安等人的嫉恨的转嫁。诚然,万贵妃骄横悍妒,明孝宗母亲纪女史之死也确有蹊跷,但应该说万贵妃的所作所为都是明宪宗知情和默许的。而且因为有彪悍强势的周太后在,万贵妃再悍妒也要有所顾虑,她敢限制朱见深不得寻欢,也敢毒打怀孕的纪女史,但对有名分的地位较高的妃嫔还是不敢轻易动手的。

查继佐《罪惟录》记载万贵妃“貌雄声巨,类男子”,并不美貌,周贵妃因此问儿子:“彼有何美,而承恩多?” 朱见深的回答是:“彼抚摩吾安之,不在貌也。”由于幼年长期生活在惶恐不安中,朱见深不但落下了口吃的毛病,而且就是长大成为一国之君后也极度地缺乏安全感,只有万贞儿的熟悉的抚摸才能安抚他内心深处的不安,朱见深离不开万贞儿带给他的安全感。当万贵妃去世后,宪宗辍朝七日,并悲叹“万妃长去,吾亦安能久矣?”,几个月后也追随爱人去世。《胜朝彤史拾遗记》载:“成化二十三年春,上郊天,大雾,人皆讶之。明日,庆成宴罢,上还宫,忽报万贵妃薨。妃体肥,是日以拂子挞宫人,怒甚,中痰死。上闻报,怃然曰:"万妃长去,吾亦安能久矣?"为辍朝七日,上亦于是年晏驾。”

宪宗追谥万贵妃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这是明朝第一次出现皇贵妃这一称谓,这是宪宗给自己心中的皇后——万贞儿的特殊荣誉,他还下旨将皇贵妃万贞儿以皇后的仪制入葬,却被大臣驳回,见《国朝献徵录》载:“上因欲以后礼葬,公言贵妃无可赠,以后之道苟妄之,天下后世之议不免,於死者竟何益邪?卒以贵妃葬。” 宪宗这样做是为了能够与万贵妃死后同穴,因为明朝只允许皇后与皇帝合葬,唯一的例外就是皇贵妃田秀英与崇祯合葬,但这完全是天命所为,是崇祯和周后死后无处可去而不得不被收入田妃墓附葬。宪宗和万贵妃苦苦谋算二十四年,却生前不能封后,死后又不得合葬,在皇贵妃万贞儿死后八个月的成化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不能与爱人死同穴的明宪宗朱见深抱憾而逝,最终与明宪宗合葬茂陵的是继后王氏和活着无法穿上黄袍的纪氏。

 

《宪宗实录。卷286》:“皇贵妃万氏,薨妃,青州诸城县人,父贵为县吏,谪居霸州,妃生宣德庚戌,四岁选入掖庭,侍圣烈慈寿皇太后,及笄命侍上于青宫。上即位遂专宠,皇后吴氏废实由于妃。今皇太后王氏正位中宫,每以厚德优容之。妃亦机警善迎合上意,且笼络群下,令觇候动静,六宫希得进御。成化丙戌生皇子一人,上为遣内官诣山川寺观,挂袍行香以祈阴佑因。封贵妃,皇子未晬而薨,妃亦自是不复娠育。数年储嗣未兆,中外以为忧言者,每劝上恩泽当溥然,未敢显言妃之妒也,惟给事中李森言及之,而宠益甚。初居昭德宫,后移安喜宫,进封皇贵妃,服用器物穷极僣儗,四方进奉奇技异物,皆归之。一门父兄弟侄皆授以都督都指挥千百户等官,赉赐金珠宝玉无筭,甲第宏侈,田连州县,中贵用事者一忤妃意,辄遭斥逐。而佞幸出外镇守,内备供奉者,如钱能覃勤汪直梁方韦兴辈,皆假以贡献买办科歛民财倾竭府库而不恤,委以行事,擅作威福,戕害善良,弄兵构祸而无已,皆由妃主之也。甚至斋醮之滥费,宴乐之暴殄,靡有纪极 。孝穆皇太后以妃之故,孙居西内数年而崩。至是,上郊祀回值天大雾人皆惊讶。翌日庆成宴罢,上还宫忽报云妃薨逝矣,上震悼辍视朝七日,谥曰恭肃端慎荣靖。葬天寿山西南,凡丧礼皆从厚。弘治初言者籍籍不已,欲追废妃号,籍其家,毁其坟,赖今上仁圣卒置不究云。”

 

景泰七年的举人黄瑜的《双槐岁钞卷第十。孝穆诞圣》载“己丑九月,幸昭德宫,时皇妣纪氏在御妻之列。既有娠,万氏知之,百方苦楚,胎竟不堕。上命出居安乐堂,托言病痞。庚寅七月己卯胐,今圣上皇帝诞焉。皇妣乳少,太监张敏使女侍以粉饵哺之弥月。西内废后吴氏保抱惟谨,以未奉命不敢剪剃胎发。辛卯十一月,悼恭太子柘极正位东宫,已而薨于痘。禁中渐传西宫有一皇子,上心甚念之,然虑为万氏所忌。乙未五月,张敏厚结段英,乘万氏喜时进言,万氏许之。(宪宗)上即召见,发已覆额矣。天性感通,相持泣下动容,出语,矩度不凡。上抚之大喜,万氏具服进贺。遂令内阁拟名至再,上亲名之,送仁寿宫(宪宗生母周太后处)抚育,中外闻之胥悦。皇妣受万氏觞,有疾,徙居西内永寿宫。六月戊寅朔,文武大臣请建元良,甲申奏上,命待皇子稍长行之。是月乙巳,皇妣薨,追封淑妃。京师藉藉。谓薨于鸩也。十一月,始立今上为皇太子。张敏家本福建同安,成化末年卒,其弟苗以承差荫中书舍人。不三载,迁至南京通政使,赠其祖益初如己官,父太常,又以兄敏功赠锦衣千户。(孝宗)上孝思追悼不已,念吴后保抱恩,命宫中进膳如母后礼,复其侄官为锦衣百户。

《胜朝彤史拾遗记》载: “(宪宗的吴皇后)后退居西宫,适纪氏以怀妊故,惧万妃不测,居后宫傍。生孝宗,而后保护之备至。孝宗即位,念后恩命,服膳起居,一如母后礼,且将复后位号,而抑于孝贞(宪宗的王皇后),遂已之。正德中,后薨,刘瑾欲焚尸以灭其迹,阁臣力持之,乃罢。既而议以妃礼葬。”吴皇后虽蒙冤被废,但却阴差阳错地与纪氏成了邻居,她对纪氏母子的照顾保全令孝宗感激终身,虽然孝宗想恢复吴氏的皇后位号被继后王皇后阻挠,但孝宗始终都以太后的礼数照顾她,这也算是上天对她的不幸的怜悯吧。

 

与对吴废后的感激和尊重相比,孝宗对万贵妃就不是那么客气了,虽然碍于父亲和祖母的情面没有深究,但还是收回了万贵妃之弟万喜等人所受官职、房产与金银,见《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三》:“成化二十三年九月,○丁巳 ○山东鱼台县县丞徐顼上疏言:先母后之旧痛未伸,礼仪未称,请议追谥迁葬。其万贵妃戚属万喜等罪大责微。请重行追究,尽没入其财产。 上曰:追谥迁葬,朝廷先已有定议。万喜等罪状礼部会官再议。于是礼部会文武大臣集议以为宫闱之事不可臆度,在内宜敕中官密访贵妃宫中近御人等,以求的实,在外逮万氏亲属曾入宫闱者下锦衣卫狱会官鞫问奏上。得旨:此事皇太后、母后宣谕已明,凡外间无据之言,难凭访究,又万喜等原所受官职房产已准辞退,其累次所赏金银及违禁器物及支过内府价银令尽数还官,如隐寄不实追问不宥。”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