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隐史

朱楼旧梦隐叙家亡血史, 儿女悲情婉书明亡华殇。逃亡帝子大展春秋笔法,贾事真史揭开惊天隐秘!
个人资料
xibeifenglai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明朝四大宠妃隐情内幕之明宣宗的孙贵妃

(2018-06-18 19:06:01) 下一个

为了更好地理解《红楼梦》所揭示的被东林党歪曲误导的宫廷朝堂之争,我接下来就说说明朝四大宠妃的鲜为人知的隐情是非。

 

明朝最负盛名的宠妃有四位,依时间顺序分别为宣宗的孙贵妃,宪宗的万贵妃,神宗的郑贵妃和思宗的田秀英。虽然她们都是史官笔下的宠妃,可实际上却大有区别,不但有真假虚实之别,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被歪曲之隐密,今天我先说说孙贵妃。

 

《明史后妃传》总共只强调了四位妃子的美貌,“宣宗孝恭皇后孙氏,幼有美色; 宪宗妃孝惠邵太后有容色;嘉靖曹妃有色;(思宗田)妃生而纤妍,性寡言,多才艺”。而孙贵妃就名列四美之中,“幼有美色”,正是因为年幼的孙氏十分美丽,故而被仁宗的张皇后(仁宗当时还是太子)的母亲彭城伯夫人一眼相中,于是将其极力推荐给亲家公——当时的皇帝朱棣,年仅十岁的孙氏因此入宫,被作为皇孙朱瞻基的童养媳养在宫中。在所有人看来,美貌的孙氏就是未来的皇后。

 

可让人想不到的是,本来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却横生枝节。也许是某人劝谏朱棣应该尊重朱元璋定下的“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的规矩,在皇孙朱瞻基到了成婚年岁时,朱棣突然改了主意,下诏为朱瞻基选婚,于是明朝首位光芒万丈的祥瑞皇后登场了,她就是胡善祥。

 

 

朱棣下诏为皇太孙选婚后,司天监就即刻上奏声称看到有不凡的星气出现在济宁,皇太孙妃的“天命人选”应在济宁,“司天奏星气见奎娄,当在济河间求之。使者下济宁,因以荣第三女进,则后也。按之合法相,遂于是年册皇太孙妃。” 朱棣一听是上天用星气指示,那就不必选了,直接派人去济宁将散发着凡人不可见的神奇星气的“天命人选”接来。于是乎,虽然名义上是下诏选婚,可实际上完全是司天监指定人选!这位散发着凡人不可见的神奇星气的“天命人选”胡善祥的背景可不一般,其姐胡善围是宫中有地位的女官,“名善围,以才色给事掖庭,充尚宫,颇见任使” ,其父胡荣是“锦衣卫指挥”。

 

这司天监所说的星气不是星象,星象是人人可以看到的,如刘昭妃为天启选后这一天天象连连示警,白天日中有黑气,傍晚东方出现赤星,等等等等,大凶之象令朝野震动。“○风霾○日中有黑气摩荡,傍晚赤星见于东方,连日久矣。 ○是日午时宁夏洪广堡风霾大作坠灰片如瓜子纷纷不绝踰时而止日将沉作红黄色外如炊烟围罩亩许日光所射如火焰夜分而没同日延绥孤山城陷三十五丈入地二丈七尺。”又如田妃之死引发国破君王后殉的天象示警:“(崇祯十六年) 正月,司天奏帝座下移。后五月,轩辕绝续不常,大小失次,至九、十月间乃复。轩辕者,后妃之舍,主内政,以弼太微。为周后同殉之象。”“忽于空中飞大砖至殿前,司礼大珰亲至其处之,连飞至十七块而止。” “壬子葬皇贵妃田氏。夜,星入月中。占云:“国破君亡””这都是人人可见的真正的天示星象,而所谓星气是“气”,看不见摸不着,根本无法检验核实,星气之说不过是为了谋求极大利益的胡善祥的姐姐和父亲勾结司天监的巧妙运作罢了。

 

就这样,司天监指定的“祥瑞”胡善祥成为皇太孙朱瞻基的正妃,而几年前原本被预定为正妃的早早被养在宫中与朱瞻基青梅竹马的孙氏却只能屈居为嫔。如果胡善祥是通过正常的选妃程序,经历八关淘汰一级一级选上来的,那么自然是万里挑一的才貌过人,也就不会惹人异议,可胡善祥并非选出来的,而是被司天监用不可查证的祥瑞之气直接给吹上位的,如此的来路不正,自然也就谈不上才貌过人,自然也就与美貌过人的孙氏无法相比,自然也就难以服众。来路不正的才貌逊色的胡善祥居然取代了美貌过人的孙氏,这令朱棣的亲家母——喜爱孙氏的彭城伯夫人十分不满,经常为此跟女儿张皇后抱怨,但胡善祥很得张皇后欢心,张皇后因此从不回应,可仁宗也觉胡善祥得位不正,让孙氏受了委屈,因此在朱棣死后,嗣位的仁宗在册封太子妃时,竟让孙嫔穿与太子妃胡善祥一样的太子妃的冠服!“是时仁宗知其事,故于仁宗嗣位,册孙氏嫔时,特赐孙氏得服妃冠服。”可以说这是仁宗皇帝对装神弄鬼的胡善祥的公开否定!

等到仁宗死后,朱瞻基继位,尊母亲张皇后为皇太后,又提出此事,可是张皇太后却下旨,“谓两家定位久,无可议”,仍坚持册胡善祥为皇后,而孙氏为贵妃。朱瞻基无法,只得遵奉母命,既然没办法将心爱的孙氏册为皇后,那么就让孙氏享有超越礼制的特别待遇。明朝原本只有册皇后才会用金宝金册,皇贵妃而下金册无宝。而朱瞻基竟为孙氏从张太后那里争取到改变仪制,赐给孙氏如皇后一般的金宝!“帝请于太后,制金宝赐焉。贵妃有宝自此始。”不仅如此,朱瞻基还给予孙贵妃的家人超过胡善祥家人的待遇!孙贵妃的父亲孙忠被连升十五级:从九品升为正二品,两个哥哥孙继宗和孙绍宗都从白丁升为正三品;而胡善祥的父亲胡荣从三品升为正二品,仅升三级,其兄胡安则维持正四品,一品未升。可以说,孙贵妃除了没有皇后的名号外,一切待遇都与皇后等同,甚至超越。

 

但这就足够了么?胡善祥通过假造祥瑞的不正当手段鸠占鹊巢,这是朱瞻基从心底看不上的,朱瞻基在不断寻找机会,他一定要让青梅竹马的孙氏成为真正的皇后,为孙氏拿回本属于她的东西!而这一方面也有张皇太后的原因。反对废后的张皇太后是个狠角色,张皇太后曾被公公朱棣夸赞贤惠大度,可正是这位有口皆碑的贤惠大度的张皇太后,竟在仁宗死后把仁宗宠爱的育有三子并且家有侯爵封号的勋旧之女的按例不应殉葬的郭贵妃给殉葬了,而郭贵妃的长子——已经17岁的滕怀王朱瞻垲也在一个月之后暴毙并被撤藩!朱元璋订立的后宫殉葬制度规定: 有贵妃等高等名号的,或生过儿子并且儿子被封藩的,或娘家原有功勋的都是不被殉葬的!看到父亲宠爱的郭贵妃母子竟然遭到如此残酷的迫害,看到人前贤惠大度的母亲掌权后的悍妒狠毒,如何不让朱瞻基对貌似贤德的却是采用不正当手段上位的胡善祥心生畏惧?为了不让如此的一幕未来在心爱的孙贵妃身上重演,为了保护孙贵妃母子在自己百年之后免遭胡善祥的迫害,宣宗决心废掉胡善祥!

 

宣德二年十一月,孙贵妃为已经三十岁的明宣宗生下了长子朱祁镇,而胡善祥却只生了两个女儿,看到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天选之人”胡善祥就连老天都不愿照顾她,怎么生也生不出儿子,因长子出生而找到机会的宣宗果断出手。

不久,有魄力的宣宗将刚出生仅仅四个月的朱祁镇立为太子,并在册立太子大典上,让孙贵妃享受皇后待遇,“宣德二年,皇妃于宫中受内外命妇庆贺,外命妇进笺,如皇太后、皇后之礼,是年礼部臣悉从裁革,不敢援故事以请。” 见《明实录神宗实录》

然后,明宣宗召集辅臣决议废后,说胡善祥“命中无子”,这是朱瞻基在打胡善祥这个所谓“天命祥瑞”的脸,聪明的宣德皇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让捏造天命的胡善祥有苦说不出,也让辅臣们无力辩驳。看到朱瞻基志坚意决,辅臣们只得让步,但提出给胡善祥面子,不要废后,还是让胡善祥自己辞去皇后为好,并要宣宗保证仍然给予胡善祥与皇后一样的待遇。就这样,胡善祥只得识相地上表逊位,朱瞻基终于得偿心愿,让孙氏成为了自己的皇后。

 

但张皇太后对儿子不听自己的安排,执意废后十分不满,于是她将胡善祥召入自己的清宁宫居住,并且故意在每次的宫廷朝会飨宴上,让废后胡善祥坐在孙皇后之上,以此给孙皇后难堪,“张太后甚怜之,特召入,居清宁宫。凡内廷朝会飨宴,必命后居孙后上,孙后常怏怏。

尽管朱瞻基无法阻止张皇太后对孙皇后的不断羞辱,但他却用他的方式向全天下宣告他对孙皇后的宠爱,为了孙皇后屡屡打破成规,“凡宫闺破例,皆自后始矣。”宣宗打破了明代非军功不得封爵位的规定,封孙父孙忠为荣禄大夫、柱国、伯爵三个职位,并追封三代,而且世袭,而非只能袭三代!

《万历实录》:“圣祖定制公侯伯爵非有军功不得滥封,宣德中始有恩泽之封,弘治以来遂为故事。”《宣宗实录》:“宣德四年三月:辛亥封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孙忠,推诚宣忠翊运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会昌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赐券,诰赠其曾祖祖考皆会昌伯,曾祖祖妣皆夫人,封其母太夫人,妻夫人,忠中宫父也,命初下忠上表辞,不听。”   

《英宗实录》:“宣宗皇帝即位,升骠骑将军中军都督佥事,赐锦绣袭衣犀带宴宣武门进封推诚宣忠翊运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会昌伯,食禄千石,赐诰券,追封三代,谒告,归省,御制诗亲洒宸翰赐之,且命中官辅行比还,又亲幸其第, 皇后亦继至。” 

《弇山堂别集卷十一》:“宣宗皇帝尝夜幸杨文贞第,又幸英国公辅第,留饮,赐金帛。又与中宫幸会昌伯孙忠第,宴赉尤厚。”

《明史外戚传》:“(孙忠)妻董夫人数召入宫,赐赍弗绝。”

宣宗还常诏孙皇后母亲入宫与女儿相聚,赏赐丰厚,更亲自陪着孙皇后回娘家,这在明朝可是独一份,而宣宗临死前依然放心不下爱妻,还特意留下遗诏作为孙皇后的护身符:“家国重务必须上禀皇太后、皇后,然后行”,正是因为有了这一遗诏,孙皇后在宣宗死后不但没有遭到张皇太后的非难,也因此在后来的政治风波里获得了保障。《英宗实录》将明宣宗给予孙皇后的种种逾制的待遇用“光荣宠赉近代罕比”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之过。

因为宣宗的遗诏授权,孙太后在“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中,力挽狂澜驾驭两“变”,对维护明朝统治和国家安定发挥了作用。更促成明英宗废除惨无人道的嫔妃殉葬制度,功德无量!历史证明:宣宗没有看错,孙贵妃确如他所说,是“德义之茂,冠于后宫”。

 

可是宣宗与青梅竹马的孙贵妃的情深义重却被无耻小人们痛恨诋毁,《明史》中所写“(孙)妃亦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宠益重。”完全是造谣。宣宗废胡立孙是阻力重重的,而反对废后的张皇太后更是个强势狠辣的狠角色,如此的张皇太后,宣宗和孙贵妃如何不惧?怀胎需要十月并非几天,宫中耳目众多,如何能够瞒得住众人?《明实录》里清楚写明了英宗的母后是孙皇后,所谓孙贵妃盗子之说不过是被捏造了来诋毁孙贵妃和明宣宗罢了,而这种荒唐的谣言在明亡后又被东林党黄宗羲等人写入满清官修明史以诋毁明朝皇室。

 

有人质疑为何明英宗后来恢复胡善祥的后位,这样作岂不是伤了母亲孙贵妃的心?这是否与“孙贵妃阴取宫人子为己子”有关?

这是完全不了解明英宗所面对的复杂情势,英宗在土木之变被瓦剌人俘虏,生死未明,其妻钱皇后一边拿出宫中积蓄想赎回英宗,一边为此日夜蜷腿伏着哭泣,因此一腿落下了残疾,并哭瞎了一只眼睛。后英宗被迎回,却又被景泰帝严密看守,就连其母孙太后也不敢再来探视,这时又是钱皇后常常宽慰丈夫,并率领诸妃织布卖钱,以谋生存,英宗因而感念钱皇后的情分,故在复辟后,没有册立皇太子生母周贵妃为后,而是仍尊患有残疾且无子的钱氏为皇后,这是明朝第一次立非太子生母为皇后。因为胡善祥无子被废的前车之鉴,无子而且身有残疾的钱皇后担心自己有一天也会因为无子而被废,为了保住自己的后位,钱皇后于是积极地为胡善祥翻案,请命恢复胡善祥的皇后位。明英宗之所以恢复胡善祥的皇后位,不是因为发现了什么出身问题,只是为了稳固爱妻钱氏的皇后之位。所以明英宗只是给了胡善祥皇后谥号,修陵寝,却不祔庙。《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二》载:“天顺六年,孙太后崩。英宗皇后钱氏,尝事后,知后贤,每为英宗言后无罪废。群臣畏太后,殓葬谥号皆无礼伤之。……上敕群臣,其改议尊谥,令所司修葺陵寝,飨殿如制。七年七月己未,礼部尚书姚夔等议上尊谥,……谨议上尊谥曰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乙丑修陵寝。甲戌遣驸马都尉石敢枇晁上册宝焉。”

满清官修《明史》写道:“(胡)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宣宗后亦悔。尝自解曰:“此朕少年事。”说宣宗后来对废掉胡皇后颇生悔意,说这是自己年少不懂事而犯了错,这不过是骗人的鬼话罢了,是胡家集团和维护妻妾正统制度的儒家道学们对明宣宗的诋毁,而这因符合清廷贬低污蔑明朝的需要而被广而宣之。明宣宗对孙皇后终身都是情深意笃、爱护有加,即使临终也不忘留下遗诏保护爱妻,何曾有过丝毫后悔?

 

星气祥瑞胡善祥当了两年皇后就不得不逊位,最后更因为靠山张皇太后去世而忧惧哭死,明朝的《双槐岁钞》对此感慨说“台官之占,固未尽验也。故曰:"人道迩,天道远。”其实真相不是台官不灵验,而是台官弄虚作假。可以说,胡善祥就是钩戈夫人的明朝再版,靠着捏造灵瑞成功上位,最终都因被聪明君王的火眼金睛识破而自食苦果。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