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教授的学术博客

内容涵盖:传统经学为主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为主的古文字学研究、宗教史和制度史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学和校勘学为主的古典文献研究、京都学派为主的海外汉学研究、古代神话和诗论为主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个人资料
正文

刘正教授论文《乾坤袖手人陈三立》

(2016-08-05 13:06:58) 下一个

乾坤袖手人陈三立

  陈三立(1853—1937)是陈宝箴的长子,字伯严,号散原。辛亥革命后曾以“乾坤袖手人”为号。生年争议颇多。如,汪荣祖先生《史家陈寅恪传》一书中说他“咸丰三年(1854)生于江西省义宁本籍”,刘以焕先生《国学大师陈寅恪》一书中说他生于1852年,王子舟先生《陈寅恪的读书生涯》一书中说他生于1853年。甚至有的辞典中说他生于1850年。蒋天枢先生《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一书中明确记录说:

  生于咸丰三年癸丑九月二十一日。

  案:咸丰三年乃西历1853年,既非汪荣祖先生的1854年,亦非刘以焕先生的1852年。

有弟陈三畏一人,但三畏以三十二岁之英年早卒。又有妹二人,一人嫁席宝田之子,一人在未婚之年早卒。

陈三立先生自画像及其书法照片,见图

陈三立于1872年结婚,夫人为四川人罗氏。但罗氏夫人于1880年早亡。见陈三立所作《诰封一品夫人先妣黄夫人行状》一文:

    光绪六年……不孝前妇道病死。遗五岁儿衡恪……

又见陈三立所作《故妻罗孺人状》一文:

孺人姓罗氏,世居武宁之洋井里。外舅惺四先生之长女也。……年十九,外舅知酉阳州,赘余于官。……余父由湖南往官河北,余携孺人从焉。次颍上之溜犊湾,而孺人病死焉。

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所画陈三立先生像,见图

1882年,陈三立续娶浙江山阴人俞明诗氏。其父俞文葆亦名诗人。俞氏能诗会画,又善古琴,写有《神雪馆诗集》。见陈三立所作《继妻俞淑人墓志铭》一文:

淑人讳明诗,字麟洲。籍山阴……初余侍父分巡河北……归应乡试,道出长沙。故人李太守有棻之妻,淑人从姊也。李传其妻之言曰:公子诚图续娶者,无如吾妹贤。力媒合,于是试后就赘焉。

罗氏生有一子名衡恪,字师曾。俞氏生有四子三女:长子名隆恪,次子即寅恪,三子名方恪,四子名登恪。又有三女,以后分别嫁张宗义、俞大维、薛深锡。

光绪八年时,陈三立才考中举人,后一直在吏部任职。陈三立应试时老师即为著名学者陈宝琛,见徐一士《一士谭荟·陈宝琛》一书中记载:“陈与三立,三立为其壬午典试江西所得士。师生均工诗。”

有关他此时的从政记录,可见文廷式的《闻尘偶记》中:

陈伯严吏部曰:“举五千年之帝统,三百年之本朝,四万万人之性命,而送于三数昏妄大臣之手!” 

可见当时他已清楚地认识到朝廷的无能和腐败。

陈三立的才学、诗名和政绩,使他和谭嗣同、吴保初、丁惠康三人一起被当时人称为“文坛四公子”。

自1893年陈宝箴再任布政使时开始,陈三立正式作为其父的幕僚,这是陈三立正式接触新学和革新思想的开始。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后,陈三立曾由武昌发电给张之洞,电文云:“读铣电愈出愈奇,国无可为矣,犹欲明公联合各督抚数人,力请先诛合肥,再图补救,以伸中国之愤,以尽一日之心,局外哀鸣,伏维赐察。三立。”

1895年10月,陈三立到上海专访黄遵宪,在上海等黄三日而不遇。

1898年冬,戊戌政变之后,陈宝箴父子被免职。陈寅恪先生和全家人返回江西义宁老家。

以本书作者掌握的资料来看,这是陈寅恪先生首次回故里。从此时开始,陈寅恪先生接受私塾教育。

其教育情形,钱堃新在《冬饮先生行述》一文中有言:

陈伯严建精舍为文酒之会,雅知先生有师道,固请就馆,使子女执经问业。伯严子女八人,衡恪最长,名冠诸才士,亦钦重先生。先生于是游伯严父子间,俯仰提挈,所获弘多,寅恪以次,亦渐发名成业,多本先生教也。

冬饮先生即王瀣,字伯沆,一字伯谦,号冬饮。诗取法江西诗派,见知于文廷式、陈三立等诗人,清末曾任南京陆师学堂教习、两江师范学堂教习。据上文可见,他曾担任陈三立先生诸子女的馆师,对他们影响甚大。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夏,陈三立先生为陈寅恪请西医治病。见陈寅恪先生《寒柳堂记梦》:

  自光绪二十六年庚子移家江宁,始得延西医治病。

以中医为家学传统的陈三立先生能开明到请西医为寅恪治病,已表明了他对西式新学的信任。在当时的国情上是很不一般的。

1900年7月下旬,陈三立先生全家返江西处理陈宝箴丧事。8月中旬,全家返回南京。陈三立先生到南京后建散原精舍以会文坛友人。

1901年,陈三立先生在南京时常和友人聚会、访谈。赵元任、杨步伟夫妇在《忆寅恪》一文中就记载陈三立“与先祖(指杨步伟之先祖)当日交很密”。无疑,号称“乾坤袖手人”的陈三立先生把他的晚年放在文坛交游上。陈寅恪先生《寒柳堂记梦》中曾说:

后虽复官,迄清之末,未尝一出。然以吏能廉洁及气节文章颇重名于当代。

又说:

  先君移居金陵,以诗歌自遣。

当时,陈三立先生自号“乾坤袖手人”,这已表明他的无意于政局的立场。1904年开始,因为寅恪兄弟数人先后自费出国留学,一时使他感到经济拮据。于是,他开始试图经商,先后创立了江西铁路公司、中国商办铁路公司等。这一短时间的经商活动表现出陈三立先生有志于振兴民族工业、走西式资本主义发展的心愿。

1911年,陈三立先生移居上海。

在此期间,他曾参加组织江西共和讨论会。经商活动和讨论共和活动在此时的出现,说明了陈三立先生久已破灭的新政和维新思想的又一次具体体现。

1924年春,他在著名诗人徐志摩先生的介绍下,使他有机会一识来华访问的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二人合影留念,可惜本书作者定稿前还没有找到这张照片。陈小从先生介绍该照片1938年遗失在九江。)在此期间,他曾多次往复在上海、江西、南京三地之间。或访友、或嫁女、或祭祖、或丧友等等。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照片和好友徐志摩先生、林徽茵女士、泰戈尔合影照片,见图

1931年开始,陈三立先生移居江西庐山。

这一时期的陈三立,据吴宗慈先生在《陈三立传略》一文中记述说:

民十九年,余寄寓牯岭。翌岁,先生亦以避暑至。遂得朝夕过从。亘三载,讲学论世,亲聆馨欬……先生创议重修《庐山志》……商志例,先生主应注重科学。

可见,此时的陈三立先生对西式的科学研究已极为重视。在讨论修史志的体例问题上已开始走出旧式的轨范。综上所述,下野后的陈三立先生,仍然没有改变维新思想和对西式科学技术的敬仰,甚至在某些方面较戊戌变法时代有了具体的进展和实施。

陈三立先生全家合影于江西老家照片,见图

前排左起:陈寅恪、唐筼、张梦庄、喻微、陈小从、陈流求、陈小彭、陈封猷、黄国巽、贺黔云。后排左起:陈三立、陈登恪、陈隆恪、陈封雄。

陈三立先生的庐山松门别墅照片,见图

1933年开始,陈三立先生移居北京,以寓公式生活颐养晚年。

在北京时全家合影照片,见图

在此期间,他的老友如郑孝胥、罗振玉等人依附满洲国并邀请他一同共事,被他严辞拒绝。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陈三立先生感于日寇侵华,忧愤数日,引发重病,他又拒不进食、服药,以八十五岁之高龄抱恨而亡。

晚年的陈三立先生读书照片,见图

        

  陈三立先生从青年政治家到纯粹古体诗人的变化过程,已经对陈寅恪先生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潜移默化影响。他已经不再有积极的从政态度,而是变成了“清流一族”,以学术和诗歌为主而兼擅抨击时政的名士作风,成了他的学术和政治的连接点。过去所谓的“清议派”大概就是这样子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