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丽人

旅行足迹,健康生活,饮食营养
个人资料
白水之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自己可以在家做肠癌检查

(2019-03-20 08:04:12) 下一个

结肠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CRC) 是全球人类第四大死因。然而,尽管CRC筛查能够早期检测肠癌,发现并去除潜在的癌前增生 - 俗称息肉(polyps),但结肠直肠癌的筛查率仍然很低,通常低于60%。专家普遍认为,从50岁开始,人们应该定期接受CRC筛查。

结肠镜检查(Colonoscopy)被认为是CRC筛查的黄金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通过结肠镜检查你的整个结肠,结肠镜是一根装有小摄像头和灯光的软管。在结肠镜检查期间,你的肠道需要完全清空,以便医生能清楚地看到你的肠壁。

做过结肠镜检查的人都知道,即使不用麻醉,检查的过程一般都不难受,最“难受”和“难忘”的应该是镜检前的清肠准备。一大瓶似甜又似咸的药水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喝完,将肚子完全排空,着实不容易。

对结肠镜检查前“清肠”准备的担忧,可能是导致结肠镜筛查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大多数人对“结肠镜检”都很熟悉,但很多人不知道,结直肠癌筛查还有其它的选择。

CRC筛查试验其它选项介绍

虽然结肠镜检查是肠癌检测的黄金标准,但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meta-analysis)发现,“粪便血液检测”与肠癌筛查率的提高有关联,而且“粪便血液检测”可以通过医生处方在家里进行。如果检测结果异常,患者仍需要结肠镜检查,以确诊癌症或摘除息肉,预防癌症。

2016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 (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更新了CRC筛查建议,规定患者和医生可以在现有的筛查测试中进行选择。

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共批准了三种类型的家庭用CRC筛查试验:

  • Guaiac FOBT (gFOBT)   使用一种化学物质检测粪便中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成分。
  • 粪便免疫化学测试(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FIT或iFOBT)  使用抗体检测息肉或结肠直肠癌脱落的血红蛋白。
  • 多靶点粪便DNA检测(Multitarget stool DNA test,FIT-DNA   检测粪便中微量血和癌细胞DNA。

对于所有这些测试,你只需在家里用一个kit收集粪便样本,然后将样本送给医生或实验室进行检测。这些都不需要像结肠镜检那样提前进行清肠准备。

听说筛查测试盒在某些网站上也有销售而且价格很便宜,我对这类不需要处方就可以在网上购买的医疗产品质量深表怀疑,最好还是通过医生提供的处方来处置为宜。

在家进行CRC筛查的利弊

在家自己取样的检查方法,简单,易行,无痛苦,而且费用比镜检低很多。最大的益处是不需要“清肠”,也不需要等待十年才查一次。

2016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篇综述文章得出的结论是,所有这三种家庭测试对低风险人群而言是有效的第一步。然而,所有的试剂盒,以及结肠镜检查本身,都可能漏检可能存在的息肉,而这些息肉可以而且应该在结肠镜检查时清除。

FIT筛查测试已经使用了大约10年。如果在做家庭检查时癌症或息肉没有出血,结果有可能是阴性,因此应该每年重复一次测试。(而对低危患者建议的结肠镜检查是每10年进行一次)。FIT检测癌症的准确率为79%,假阳性结果(即不存在癌症) 约为5%,这使得结肠镜检查成为进一步检测诊断的必要手段。

研究表明,多靶点粪便DNA检测(Cologuard目前是FDA批准的唯一品牌)检测癌症的准确率为92%。然而假阳性测试结果也偏高,约14%,明显比FIT测试假阳性高。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专家建议每隔1到3年重复一次这种测试。

多年来,我们一直使用gFOBT检测粪便中肉眼看不到的微量血液。与FIT或DNA粪便测试相比,gFOBT的准确率最低,只能鉴别20%到50%的癌症。目前,这种测试的作用越来越有限了。

CRC筛查的成本考量

CRC筛查的另一个障碍是患者的自付费用。《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强制规定,保险计划应全额覆盖包括结肠镜检查在内的CRC筛查测试,患者无需自掏腰包。

然而,覆盖范围并不适用于在做结肠镜检查时发现息肉并将其去除,结肠镜检查从筛查转为诊断过程的费用。覆盖范围也不适用于CRC FIT或DNA筛查结果阳性后的诊断性结肠镜检查费用。

这种覆盖范围不足意味着患者可能需要支付数千美元来完成建议的CRC测试。

哪种CRC筛查适合你?

向你的医生咨询,彼此坦率讨论你的担忧和风险。总的来说结肠镜检查仍然是最好的选择,大多数人发现结肠镜检查并不像他们想像的那么痛苦。高风险人群通常在80岁以前确实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对于其他50岁以上的人来说,进行检测或开始筛查程序是关键。忽视结肠癌的可能性是人们可能犯的唯一错误。

题外话:目前国内非常推崇“无痛肠镜检”,其实就是全身麻醉,患者感觉不到任何不舒服。个人还是推荐不打麻药,虽然有些不适,但完全可以接受,毕竟麻醉是有风险的。不打麻药的另一个好处是你不需要家人陪伴,检查完可以自己开车回家。同时你还可以与医生一起观察自己肠道内的情况,让检查变得更透明和直观。

有些人肠镜和胃镜一起检查,我个人的体会是不打麻药做胃镜检查很难受,呕吐感很强,估计许多人无法忍受。如果你是肠镜和胃镜一起做,个人觉得还是打麻药为好,一举两得嘛。

参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0)
评论
田间地垄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本人做过两次肠镜检查,第一次发现了有癌症,做了手术。肠镜检查可以有麻醉和不麻醉两种选择。我两次都选择了麻醉,博主说的对,准备过程是最难受的。检查本身很容易,不麻醉的人也说没什么不舒适的。癌症手术后每年做一次CT,第二年再做一次肠镜。平时没三个月做一次常规血液化验。
白水之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丁丁猫和熊猫猫' 的评论 : 非常同意你的说法,外行不能写科普!
丁丁猫和熊猫猫 回复 悄悄话 另外,“科普”不是您理解的意思。科普必須專家寫,外行可寫不了。
丁丁猫和熊猫猫 回复 悄悄话 不是抬杠,您的專業背景如何?這件東東不是說查一堆“權威資料”就可以了,得有專業知識才能分析出專業的結論,否則很容易誤導別人。何況還時時冠以“哈佛研究”之名,哈佛授權您把個人整理的出的結論這樣發佈出來嗎?轉發論文原文和發佈自己整理的結論可是兩回事。
白水之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丁丁猫和熊猫猫' 的评论 : 科普就是把新的科学进展共识,用通俗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写科普的人必须博学多才,有责任感。
白水之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Orchid2016' 的评论 : 个人体会胃镜检应该打麻药。
丁丁猫和熊猫猫 回复 悄悄话 原来科普是这么写出来的,是有点吓人

Orchid2016 回复 悄悄话 请问胃镜检查有什么好方法吗?听说很痛苦是吗?
白水之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美丽的人生' 的评论 : 谢谢欣赏。
美丽的人生 回复 悄悄话 很有參考價值!多謝分享!
白水之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谢谢分享。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谢谢科普!我家的去年圣诞节前做的检查,今年6月要重检,因为有一个息肉曾经流血过多,要观察。我老得提醒他查便血
Rosaline 回复 悄悄话 医生也分专业。血液科医生也不会指导人们应该如何选择胃肠镜的检查治疗等。你非要将自己弄成“全科医学指导”,是否对自己压力太大,要求过高?:)
Rosaline 回复 悄悄话 我认为应该是有执照的人写科普,否则是误人误事。因为你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而在指导人们如何就诊就医。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这世界上每天都有大量的专业文章发表,重新整理和翻译也需要对应的专业知识。因为你不是原文准确翻译。
白水之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在北美肠镜检使用麻醉是预设,要不要麻醉是自己的选择,医生通常没有异议。如果你是紧张型的人,还是打麻药吧。我前后两次做肠镜和胃镜都选择不打麻药。做肠镜时医生还指着电脑屏一个部位告诉我,这是一个小息肉,然后去除了。其实肠镜检没那么可怕,我对麻药的态度就像对所有药物一样:能避免尽量避免,是药三分毒。
白水之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Rosaline' 的评论 :

”在美国的大多数医疗保险中,过50岁后的结直肠镜检是医疗保险covered,所以一到年龄,赶紧去做“。这个说的正确。能告知你的coverage几年可以做一次肠镜检?
白水之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Rosaline' 的评论 : 先谢谢留言。

"在美国,我没见过哪个医生给我选择,可以不用麻醉方式"。你下次做肠镜检的时候,问一下医生:能不能不用麻醉?你就知道你有选择了。实际上在文学城就看到几位博主提到过不用麻醉。

“文学城有许多没有美国医生执照的博文热衷于写健康指导文章”。你这是什么逻辑?难道有执照的医生才能写科普? 另外医生忙着看病,有时间给你写科普吗?

“有底气”是因为我写的科普都有权威的参考资料做后盾,其中包括哈佛的资料。

在评论自己不熟悉的问题,尤其是科学议题之前,还是多读点相关资料在说,否则让人笑话。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我认为在美帝做直肠镜检查不是全嘛吧?虽然麻醉会让人睡过去,但是搞麻醉的人不是麻醉师。我觉得麻醉是有必要的,万一病人由于由于紧张或是不适,乱动怎么办?我不是学医的,只是凭着common sense 来说的。
Rosaline 回复 悄悄话 在美国的大多数医疗保险中,过50岁后的结直肠镜检是医疗保险covered,所以一到年龄,赶紧去做。
Rosaline 回复 悄悄话 不是“国内推崇肠镜检”。在美国,我没见过哪个医生给我选择,可以不用麻醉方式。
文学城有许多没有美国医生执照的博文热衷于写健康指导文章,还要加一个帽子-哈佛。为什么有底气写这类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