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丽人

旅行足迹,健康生活,饮食营养
个人资料
白水之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儿时旅行故事

(2016-06-30 11:27:34) 下一个

人到中年,开始喜欢回忆过去的东西。有人说这是衰老的表现,也有人说这代表着人的真正成熟,我更愿意相信后者。俗话说: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不知天命怎么能算成熟呢?

   今天来回忆一下我儿时的旅行点滴。

   外出看世界,是人的天性。儿时不懂什么是旅行,只要能跟着大人出门,坐上汽车,公交车,如果再有幸吃上点零食,那种美好的感觉,相信每个人都会终身难忘。

   记得大概4-5岁的时候,父亲出公差,假公济私,带着我坐汽车(就是卡车,两个人坐在副驾驶座位上)一同前往一个地方,当时感觉离家挺远的 ,其它都记不太清了,唯一留下的一个清晰记忆是在一个可以容纳几个人的池子里洗澡。后来才知道,那是洗温泉,洗温泉的地方在临潼叫 “华清池”。对,它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1200多年前唐朝的大美女,唐玄宗李隆基的爱妃,杨玉环洗澡的地方。这是我记忆中最早的一次旅行,好像也是唯一的一次单独跟父亲的旅行。我人生的“第一次”旅行,就交给了“杨贵妃华清池”。

   陕西临潼是秦始皇陵墓 -“兵马俑博物馆"的所在地,我第一次去的时候,陵墓还没被发现,如今已经是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各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中国的经典路线通常是:北京-西安-上海,去西安就是冲着"兵马俑"而来。

   70年代初期我正在读小学,那时的中国,还没有真正的旅游事业,我的所谓旅行就是每年清明前后,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同学们每年都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出发的头一天晚上,兴奋的几乎睡不着觉。不仅有的玩,还有好吃的。我的经典旅行食品是“烙糖饼”,那个年代,糖是凭票供应的,通常过年过节才能吃上,你想想,不用上学,还能吃糖饼,能不兴奋,睡的着觉吗? 第二天,以年级为单位,同学们排着队,喊着口号,唱着革命歌曲,一路步行一个多小时才来到烈士陵园,然后解散。大家先在不认识的大小坟头转一圈,这时候同学们谈论最多的是哪个坟好看,哪个墓气派。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骨灰厅”,它是我当时见过的最敞亮,最华丽的地方。各种精致的骨灰盒整齐地摆在一排排的架子上,感觉比那些坟头要庄严肃穆,美观大方许多。估计政府在上面花了不少钱。

   去烈士陵园,给我留下最深的“旅行”印象是那里有一片偌大的竹林,竹子大概有大号的擀面杖那么粗。竹子在中国西北地区好像不常见,这里是我人生第一次亲眼看见绿色竹林的地方,当时的感觉特别震撼。记得同学们都用削铅笔小刀在竹干上刻自己的名字。铅笔刀是当年男孩们的“最爱”,除了削铅笔,平时经常带在身上,来发挥各种功能,包括当水果刀用。等到下一次再去烈士陵园的时候,解散后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去寻找上一次自己刻下的名字,结果好像没有人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很是失望。

   上了中学以后,除了每年去烈士陵园的定期“扫墓旅行”外,学校还有一种不定期的旅行就是“春游”。学校春游应该说是中国最早的“组团旅行”的雏形。它是由学校班级自发组织的。不是每个班都会有春游的,关键取决于班主任,看他(她)有没有兴趣。我们的班主任姓田,是一个30来岁的年轻妈妈,很喜欢组织春游,现在想想,当时她也处在贪玩的年纪。另外还要有办法搞到车,巧的是班上一个女同学父亲是汽车队的司机(也许是领导,不记得了),车不是问题,用现在的说法是“不差车”。什么车?你以为旅游大客车吗?No,那个年代,除了公交车,很少看到旅游车,有“大卡车”就不错了,就是拉货的那种。通常一个班30-40个人,挤在“敞篷的货厢里”一路闹,一路笑,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我们很幸运,碰上了“好玩”的老师,几乎每年都组织春游。临潼是学校春游的"必须"目的地,除了杨贵妃的华清池外,还会去位于骊山上的“捉蒋亭”(后来不知哪年改成了“兵谏亭”)。

   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春游是去翠华山远足,那里有山有水,小伙伴们在山里跑了整整一天。可惜的是那时没有照相机,没能留下任何影像记录,脑子里的记忆也剩下不多了。

   后来上了大学,还是那位中学的田老师,改教小学了,有一次组织小校友们春游,孩子们太小她不放心,命令我们几个老学生一起参加,帮她看管这些孩子。你猜我们去的什么地方,还是临潼华清池和“捉蒋亭”。这一次还有两个小插曲,一是到了兵谏亭,在亭子的立柱上居然发现我当年用碳铅笔留下的“到此一游”(具体写的什么不记得了)还在那里,非常惊讶。另一个插曲是休息的时候,把随身背的书包,就是那种“黄挎包”放在边上,完了就忘在那里丢了。还好,里面没什么“贵重”的东西,好像有一件衣服和一个单人床单。你会奇怪带床单何用?解释一下就明白了。那时的大学生都住校,周末只有星期天一天(还没有双休这个概念),星期六把脏床单带回家洗了,星期天就背在书包里,等春游结束后晚上直接返校。一件衣服加上床单,虽然算不上贵重的东西,但在当时也是不小的物件,过后被父母狠狠地数落了一遍。从此记住了妈妈的至理名言:“有钱难买回头看”,对我这类喜欢丢三拉四的人应该终身受用。今天我常常用“妈妈的名言”来教导自己的孩子,但名言归名言,该忘还是忘,本性难移呀。

   到了大学时期,开始有照相机了,那时的照相机分两种:135和120。135相机外观跟现在的相机相似,胶片小一点,长方形,大概一寸半不到2寸长,一卷胶片可以照35张照片。120相机大一点,从上方取景的那种,胶片正方形,差不多3寸宽,一卷胶片只能照20来张照片。因为胶片大,当时120相机比较受欢迎。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135相机可以照35张照片,而120正好照20张照片。

   有次大学班级里组织“团活动”(共青团组织活动),同学们一致同意去春游。正好中学毕同学家有一台120,借过来用了,这些照片至今还保存着。你猜这一次去的哪里,还是临潼华清池。华清池真的太有名了,我虽然从4-5岁起就开始去华清池,记不得几遍了,但很多同学,特别是外地的同学都没去过,大家当然首选华清池了。

   这时的华清池好像已经不像以前的华清池了,感觉小了许多,也破了许多,即便如此大唐美女杨贵妃曾在此沐浴的美好画面还是浮现在了眼前……

   这一次是乘火车前往的。不怕你笑话,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乘火车。以前没坐过火车,很羡慕坐过火车的同学,为此自己还专门偷偷步行到火车站去看火车,想想挺有意思。

   印象特别深的一次大学旅行当属“华山游”,这也是一次“团活动”。年纪越来越长,胆子也越来越肥,这一次大家要去更远的地方,而且过夜。这可是从小到大以来第一次过夜的旅行。

“华山是中国的五岳之一,以"险" 著称 。“自古华山一条路” 就是用来形容华山的险峻。中国有部老电影《智取华山》,讲的是解放战争期间,在一位当地老乡带领下,解放军如何登山越险,攻克盘据在华山顶上的国军(那时叫国民党残匪)。电影中的一个桥段,记忆非常深刻,解放军来到一个山涧前,无法跨越,正好发现有一个碗口粗的树干横在山涧之间,年轻的战士正要走过去,被带路的老乡拦住了,用棍子一捅,结果朽坏的树干立马落入山涧。好险!让每一个观众倒吸一口凉气。不记得后来解放军是如何跨越山涧的了。估计很多同龄人都看过这部经典电影,大家可能都想体验一下当年解放军的勇猛吧。

   如今华山已经安装了缆车,不费力就可以到达什么西天门,南天门山顶。当时的华山确实很险,好像真的只有一条路,顺着山脚往上走,一路溪水伴随,清澈透明,大家两天喝的就是路边的溪水。越往上,路越不好走,后来就就没有路了,只能要爬行,经常是两手紧紧抓住上面的岩石,双脚在下面寻找能安全落脚的地方,一点一点往上“移动"。“爬山”这个词看来就是这么来到。从早爬到天黑还没到顶峰,大家只能在一个稍微平坦的山洞里过夜,好像还点了火。大家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不可能睡觉,同学们聊天,唱歌,闹腾了一夜。天不知什么时候亮了,同学们步出山洞往外一看,人人出了一身冷汗。你猜怎么了?山洞外面不远处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幸好那时学生,没有人会跳舞,也不喝酒,否则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还清楚记得,第二天大家从山上下来,摇摇晃晃来到火车站,等车的功夫,同学们坐在椅子就睡着了,看来每个人都累坏了。想想当年20来岁,青春年少,一天多的时间,徒步攀登华山,今天回想起来,仍然让人新潮澎湃,跃跃欲试。

   也就是从这一次旅行起,我开始“关注”我的同班同学-丽人,后来和丽人同学的故事发展你们肯定猜到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迪儿 回复 悄悄话 和你的童年有相似经历,博主可是在西安长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