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云

营养益健康,运动延生命;追求,自信,求新,恒心可助成功!
个人资料
chaly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追梦 - (7)青少年梦-要读书,要上大学(上)

(2015-12-20 10:32:20) 下一个

2.1-追梦- 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队员。

如果把年龄划分为11-15岁为少年期, 15-25岁为青年期,那么,亚昌少年期时间正是小学四年级到初中的这个阶段。而青年期基本是文革时期。 这段经历相当的复杂, 为方便描述, 就把他分成几个时期, 即中小学期,高中期, 回乡期吧。

在文化大革命的前期,即1963-1965年,在这段时间里,农村中总的形势算是较好的。原因是,在经过三年困难时期后,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调整了农村政策,反对“左”的错误,特别是调整了农业,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比例关系。农村慢慢地从困难时期走了出来,市场也明显好了起来。亚昌家也和其它的农户一样,有吃有穿,家里从此也可以考虑让小孩念念书了。

亚昌早就昐望着的好好读书,将来能出人头地。这个期望尽管迟到些,但还是来了。他的小学真的还比较顺利。书真是读得到不错,背诵能力和记忆力较强,反应也较灵活和较快,有时还能够举一反三。考试时,一般来说,信心较足,基本都获得较好成绩。

中国当时的教学是填鸭子式,农村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师资的水平也较低外,与城市的孩子比,既没有书看,也没有家庭的教育基础。所以,亚昌只能和他这个较为落后的小学的同学比了。例如,班上要求朗读和背诵课文和算术九九表等。这对其它很多的孩子而言,都觉得难,而对亚昌来说,那是很容易的事,他背诵起来顺口。他对其它的数学几何的公式,也是如此。因此,较强的的背诵和记忆力是他算术,数学成绩好的原因。

亚昌的语文水平和其他的农民孩子差不多,起点低,与家庭和父母的毫无文化熏陶有关。前面已描述过,他爸只有一年级的水平,她妈是100%的文盲。他只能从老师和书本上学了。说真的,亚昌的作文到了四年级时才有一个明显的进步。几十年后回过头来看看,他无不在赞偿当时的语文李老师,因为只有从那时开始,他的作文才能写成文章,才和以前的没写几句就收尾的不成文的作文形成明显对比。可一旦上路后,他的作文在后来的几年里就常常被老师作为典型在班上宣读,并经常获奖了。

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当大王。因为亚昌农村里的孩子起点低,父母又不重视,又不是很想学习,所以学校整体水平较低。小孩子的推理能力就更不用提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念书,比起来,亚昌的书读好了,老师赞扬声多了,这对亚昌的自信心的增强产生了有效的推动作用。所以他不但年年做三好学生,学生干部,少先队员,还常常当班长和少先队长呢!他是本队甚至本村里最好的学生,确是为爸妈争了些光。

按照小学这样的发展,亚昌的中学应该是一段增加知识的重要时期,要上大学的梦想应是没问题了。不幸的是他的中学阶段,是一段”放羊”不用读书可悲的经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