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转个贴, 备份于将来

(2015-11-30 14:56:31) 下一个

新闻标题:雾霾爆表!实拍:全北京的“忧郁图景”(高清组图)


2015-11-30 13:06:03 by kingofLiu


去年今年回国两趟,家在沈阳,发现一个问题,现在的城市充满了高楼,一般居民住宅楼至少30层起。我父母家住15层,从窗户望出视线不超过100米就是另一座楼,最近的只有不到50米,整个小区都是30层以上的楼,开车在城市里,四处都是几十层的楼,密度之大,范围之大让人惊心,市区内原本低于6,7层的楼基本都被扒掉重新改成20,30 层的楼了,市区这样也就罢了,市郊也是一样,浑河新区,进入沈阳的门户,因为全运会开发,建了一排排的高层住宅(30+层),每次从高速从沈阳北边进入市区,就会看到一排排高楼就像巨大的篱笆把城市包围隔绝。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一些我去的中小城市如本溪,辽阳之类的。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我上大学时(10年前)城市里地面上总是很多灰尘,新鞋子没几天就灰突突的了。 但最近回国,我发现在外边走几天,鞋上基本上没怎么脏。我想没有人会认为是国内比以前污染少了吧。起码汽车比以前多了吧。那么灰尘去哪了?请注意,小时候,我们鞋上的灰尘大部分是泥土而不是工业污染物,工业污染物颗粒要小,附着在鞋上不会那么明显,那么问题就应该是泥土哪去了?泥土应该还在郊外的土地里,只是现在它们进不了城市里了,因为风吹不进去了。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明白我想说什么了,其实城市雾霾根本不是什么工业污染,汽车污染,燃烧污染。雾霾的根本原因“空气不流通”。想一想城市里30+层的楼房已如此大的密度聚集在城市市区,以平均70米的楼房高度计算(2.5米*30层),基本上40米以下,空气是无法自由流通的。 记得我小的时候,冬天里的北风刮的脸上都是小口子,走路都得背着风,要不被风刮的根本喘不上气,去年冬天回去,走在路上除了冷,脸上一点风都感觉不到,12月里的东北,在城市里居然没有一点风。而那些天是沈阳雾霾最严重的时候。 沈阳现在一线城市里发展已经是落后的了,别说北上广,连一些二线城市可能都不如,就是这样,房地产的开发,高楼的建设都已经发展成这样了,何况那些发展速度远超东三省的地区和城市。 现在唯一雾霾可能快速消散的天气除了降水就是寒流来临,但寒流到达城市上空,冷空气与地面的热空气形成垂直对流,把空气中的雾霾颗粒竖直带到城市上空,再随着气团移动离开城市。大家注意到我使用的是“垂直”,因为水平方向地面以上70~80米都被楼房挡住了,就算是7,8级的大风都很难在城市内部造成大的水平方向的空气流通。

现今的一二三线城市,甭管繁华区还是周边偏僻地段,甭管卖不卖的出去,甭管是不是空置,只要能盖楼的的地方都给你盖的满满的。把整个城市堵的严严实实密不透风,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不产生雾霾呢。 我们人类是在制造污染,但自然界有她自己平衡环境的方式,风就是大自然的手段,风可以把大颗粒尘埃带走,分散到三间,平原,河流,海洋。 风可以制造对流,使空气中的小颗粒不停地运动,不能结成大颗粒。 汽车尾气,家庭取暖,工业排放确实是污染颗粒的来源,但形成雾霾的环境是静止的空气,自然界的空气是流通的,那为什么城市里的空气是静止的?就是因为层层叠叠的高楼挡住了风,挡住了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通,形成了高密度污染颗粒的静止环境,提供了雾霾形成反应的容器,高楼林立与污染都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因素,从化学的角度来说,一个是反应物,一个是反应容器。

我本身学过化学,生物,计算机。 我想如果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式,来测算以现在中国城市的建筑高度和密度,中国各地区不同季节的季风流向和流量,用模型来计算季风通过城市低空后,剩下的流量,怎样也许会给我门每一个更直观的数据,到底城市的建筑群挡住了多少空气流动。当然这需要大型计算机来模拟,因为城市的规模太大,建筑太多。但真希望我们的专家科学家们能尝试一下,也许会得到更有说服力的数据。

我们现在一提到雾霾和治理雾霾,就想到如何解决源头反应物-空气污染。 但从来没人提到空气流通的问题,有人也许想过,但无论是媒体,还是专家都一股脑的把责任丢给了污染,难道真的只是污染吗? 我们这么多专家,媒体,公知(”我想静静“直流),为什么就没一个人提到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在雾霾问题上的作用?这是多么奇怪的一件事。 本人不是阴谋论者,但是相信人类社会任何不正常现象背后肯定有利益的驱使。城市里到处都是的高层住宅楼,为了最大利益而不断加盖的楼层(即使是违反最初设计的单位允许户数);毫不顾忌城市综合布局见缝插针的盖高楼,即使是边边角角; 无限制的开发,哪怕整栋整栋的高楼无人住(前面提到沈阳北面的浑河新区,几十栋高楼入住率之低令人叹为观止,夜间黑洞洞的楼群,零星的几户人家亮着灯-还可能是没人故意开的来晒新房。 而就是这几十栋平均30+层的高楼挡在西北风进入沈阳的门户上); 二三线城市到处都是的高层住宅开发。这些到底是谁的利益,我想大家都应该心里有一个答案。

最近几年,雾霾越来越频繁发生,根据因果论,肯定有什么因素在同一数量级上发生剧烈变化造成这一结果。那么这几年什么东西在这一数量级上发生变化了? 1. 人口?不是,我们的人口并没有剧烈增加,如果说北上广外来人口增加,那东三省人口降低,怎么还雾霾频发,二三线小城市人口也没有大幅增加,为什么也有雾霾? 2. 工业污染?不说这两年我国实际工业增长已经开始下降,东三省的工业是一直持续衰退的,大中型国有企业都关得差不多了,那为什么东北雾霾发生率(南至沈阳,北至哈尔滨)在全国前列,每次雾霾新闻总少不了沈阳哈尔滨之类的。 而且全国雾霾分布图跟工业发展分布图也不完全对得上,工业制造业发展快的地方有雾霾,可很多工业制造业发展慢的地方也有雾霾,而且不少,这这么解释。 3.汽车污染,我们的汽车保有量是年年翻番,可是一些城市限行汽车,单双号之类的(如北京,深圳,上海),可是就当对比实施限行政策前后,也没有对雾霾发生产生正面的影响。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房地产,过去十年,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甚至是偏远一些的小城市,无数的高层商业住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度和密度拔地而起,把我们的城市变成密不透风的钢铁森林,我想“密不透风”应该是最恰当的词,每隔一段时间回国,都会感慨城市的变化,到处都变的不一样了,但一样的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越来越密的高楼大厦。如果说过去十年中国什么增长的的最多,我告诉你,是高楼,是房地产。什么工业制造业服务业,什么汽车工厂,都比不过房地产,就连我们引以为傲的8%的GDP增长,也有大部分是房地产。如果说在全中国范围内,怎么快速增长的一个因素,对雾霾没有任何影响,你信吗?为什么前三个因素被人翻来覆去的说。而房地产城市建筑的影响从来不见诸任何关于雾霾的讨论和研究?这不是很奇怪吗?

历史是公平的,也许会被掩盖一时,但总会回到正确的轨道。总有一天,中国人会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而真正解决雾霾的问题。而那些为了利益而直接造成雾霾,或者间接歪曲事实真相,误导民众的人也会受到历史公正的审判。

我只是一介草民,现在生活在国外,偶尔回国,有所发现,希望对国人有所启发,“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我这个“外人”的一些观点能给国内的人一些启发。我人不在国内,但我的父母兄弟亲戚都在,我不希望他们继续生活在一年四季雾霾的天气了,忍受健康的损害。即以此文说出我的想法,希望广为转发,也许我是错的,但请有能力的人证明我是错的,用科学的方法,实验的数据,想我讲过的你用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证明我是错的。我是错的不打紧,但不要在耽误治理雾霾真正原因的时机,我们的城市已经够拥挤了,现在想办法重新布局,根据气候季风合理排列建筑,合理规划还来得及。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来得及,但如果我们抱有希望,认真研究发现问题的本质,我们就一定能解决问题。

仅祝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雾霾越来越少,晴天越来越多。

-一位海外游子对雾霾的感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