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隋唐系列十:李杨当道之十四:右相李林甫病故与外戚杨国忠入相

(2017-12-14 12:19:44) 下一个


天宝十一载即公元752年夏四月十二日(戊子),唐玄宗李隆基赐御史大夫兼京兆尹王鉷自尽,将卷入反叛事件的他弟弟王銲在朝堂上用棍杖打死。


南诏国多次入寇边境,蜀人请求兼任剑南节度使的杨国忠赴任;左仆射兼右相李林甫也上奏请求派他前往。杨国忠临行前,哭着告辞,上言说他一定会遭到李林甫的陷害。杨贵妃也为他求情。唐玄宗跟杨国忠说:“爱卿暂时到蜀地去处理军务,朕将屈指等待爱卿的归来,一回来就能入相。”


李林甫当时已经生病,十分忧虑愤懑,不知该做什么。巫师说见到皇上他的病就能稍微好转。唐玄宗要想去探视,但被身边侍从一再劝止。唐玄宗于是让李林甫出到庭院当中,自己登上降圣阁远远地望去,并用红巾招唤他。李林甫已经不能下拜,只好让人代拜。


杨国忠刚到蜀地,唐玄宗就派中使(宦官)召他回来。他到了昭应县时,去谒见李林甫,拜倒在他的床下。李林甫流着眼泪跟他说:“我要死了,杨公必定会成为宰相,以后的事情就辛苦杨公了!”杨国忠称谢,说不敢当,汗流满面。十一月十二(乙卯,通鉴作十二天后的丁卯为误),尚书左仆射兼右相晋国公李林甫病故。


李林甫是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王李叔良的曾孙。李叔良儿子李孝斌官至原州长史。李孝斌的儿子李思诲官至扬府参军,他就是李林甫的父亲。李林甫善于音律,最初担任千牛直长,深受他舅舅楚国公姜皎的喜爱。开元初年,他升迁太子中允。当时源乾曜任侍中,他的侄孙源光乘是姜皎的妹婿,源乾曜跟他关系密切。源乾曜的儿子源洁跟他父亲说:“李林甫请求出任司门郎中。”源乾曜说:“郎官必须是有操行以及才望很高的人,哥奴岂是郎官的材料?”几天后,李林甫出任太子谕德。哥奴是李林甫的小字。他经累迁后出任国子司业。


开元十四年,宇文融任御史中丞,引荐李林甫和自己同列,所以他也官拜御史中丞,并历任刑部和吏部侍郎。当时武惠妃得到的宠爱后宫无人可比,她的两个儿子寿王和盛王因此得到唐玄宗异常的宠爱,太子李瑛也因此日益被疏远。李林甫和多数后宫贵人关系良好,因此通过她们跟武惠妃说他愿意尽力保护寿王。武惠妃很感激他。当初,侍中裴光庭娶了武三思的女儿。这女人为人诡谲,颇有材略,曾和李林甫私通。宦官高力士本来出自武三思的家门,当裴光庭去世后,武氏在悲悼期间去求高力士,请求让李林甫取代她丈夫的职位,但高力士不敢出口。唐玄宗让中书令萧嵩选择宰相,萧嵩考虑了很久后举荐了右丞韩休,唐玄宗也同意了,因此让他起草诏书。高力士把这消息透露给武氏,武氏于是让李林甫去转告韩休。韩休入相后,为此很感激李林甫,并和萧嵩不和。于是韩休推荐说李林甫堪为宰相,武惠妃暗中也协助他,于是李林甫不久就官拜黄门侍郎,唐玄宗对他的眷顾也日益加深。


开元二十三年,唐玄宗任命黄门侍郎平章事裴耀卿为侍中,中书侍郎平章事张九龄为中书令,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加授银青光禄大夫。李林甫面相柔和而心有狡计,能摸透人主的心意,所以很快就爬上了高位,成为当时的权臣。他和宦官以及嫔妃的家人,关系都搞得特好,伺探唐玄宗的动静,主上的心思他预先全都清楚,所以出言进奏时,总是让唐玄宗心满意足。而猜忌他人,暗地里中伤同僚,他从来不露声色。受到唐玄宗恩遇的朝臣,如果不是出自他的门下,李林甫总会千方百计地罗织罪名加以陷害。和他关系好的,即使是小厮下士,也都得到荣宠。不久他又历任户部和兵部二尚书,参知政事如故。


因为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都因为母亲失宠而有怨言,驸马都尉杨洄把他们的不满转告了武惠妃。唐玄宗勃然大怒,和宰相们商量如何将他们治罪。张九龄说:“陛下三个成年儿子不可再得。太子是国家的根本,从小长在宫中,受到陛下教导和影响,别人并未见过。陛下怎能以一时的喜怒就忍心废了他?臣不敢奉诏。”唐玄宗听了很不高兴。李林甫惘然若有所失地退下,起初什么都没说。后来他跟宫中的贵妃们说:“皇上的家事何必要和外人商量?”当时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在任上很有政绩,唐玄宗想赐给他封邑,张九龄又奏说:“边将厉兵秣马,储蓄军备,不过是平常的事务而已。陛下赏赐他当然可以;但要赐给他封邑,恐怕不太适宜。还希望陛下深思熟虑。”唐玄宗默然无语。李林甫把他的话转告牛仙客,牛仙客次日拜见唐玄宗,哭着辞让官爵。唐玄宗于是打算下达赐他实封的诏命,还让他兼任尚书,张九龄仍然固执己见。唐玄宗变了脸说:“事情难道总是由着你说了算吗?”张九龄磕头谢罪说:“陛下让臣在宰相位置上待罪,事情不很公允,臣理应尽言。如今违逆圣旨,臣罪当万死。”唐玄宗说:“爱卿觉得牛仙客没有门第吗?爱卿自己又出自什么门阀?”张九龄答道:“臣来自荒僻乡野,出身微贱。牛仙客却是中华之士。然而陛下既然提拔臣执掌台阁,负责制诰,臣就不得不尽言。牛仙客本来只是河湟的一个使典,目不识丁,如果委以大任,臣恐怕不很适宜。”李林甫退朝后议论道:“只要有才干和见识,何必一定要懂得辞学。天子用人,又什么不行的?”唐玄宗开始对张九龄不满。


张九龄和中书侍郎严挺之关系很好。严挺之休了原配妻子,她后来嫁给蔚州刺史王元琰。当时王元琰因为贪赃,唐玄宗下诏让三司(刑部,御史台,大理寺)立案审理。严挺之出面相救,王元琰得免于罪。唐玄宗觉察出来后,跟张九龄说:“王元琰并非没有贪赃,只是由于严挺之的嘱托,人家给了他面子而已。”张九龄说:“那是严挺之的前妻,如今已改嫁给崔氏了。他不应该跟王元琰有任何私情。”唐玄宗说:“你不知道。虽然离了。却仍有私情。”唐玄宗将这事跟以前的事联系起来,觉得张九龄有结党的嫌疑,便将他和裴耀卿一同罢免参知政事,改任他们为左、右丞相,将严挺之贬为洺州刺史,王元琰则被流放到岭南。当天李林甫就取代张九龄成为中书令、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唐玄宗又拜牛仙客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负责门下省事务。监察御史周子谅私下议论说牛仙客并非宰相的才器,唐玄宗一怒之下杀了他。李林甫说周子谅本是张九龄引荐的,张九龄因此被贬为荆州长史。


唐玄宗终于采用了李林甫的建议,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都贬为庶人,太子妃的兄长驸马都尉薛锈被长久流放瀼州,结果死在故驿。人们将被废黜的三皇子称作“三庶”,听到这事的人们都替他们喊冤。这月,献媚的人说有喜鹊在大理寺监狱里筑巢,说明天下几乎不用刑措就得到大治。唐玄宗归功于宰辅大臣,于是封李林甫为晋国公,牛仙客为豳国公。同年冬天,武惠妃生病,三庶人被指控作祟害她而被处死。储君的东宫位置空了许久,唐玄宗一时无法确定立谁为太子。李林甫说:“寿王年龄已大,让他当储君非常适宜。”唐玄宗说:“忠王仁孝,年龄又是居长,应当让他身居东宫。”因此立他为皇太子。此后李林甫有点害怕,便暗中千方百计地想搞掉太子。


李林甫执掌朝廷枢密之后,兼领陇右和河西节度使,又加授吏部尚书。天宝年间改易官名,他成为右相,停了节度使的任命,改加光禄大夫,升迁尚书左仆射。天宝六载,他又加开府仪同三司,赐实封三百户食邑,得到的恩宠日深。凡是皇上御府的珍膳佳肴,远方进贡的山珍海味,唐玄宗总是派宦官赐给他;前往他府邸的中使络绎不绝。他和宰相李适之虽然同是宗室亲属,而李适之行为轻率,和李林甫同时谈论时政时,大多不太得体。因此李适之逐渐失宠,以致最终罢相。黄门侍郎陈希烈生性喜好拍马逢迎,曾曲意事奉李林甫。李适之罢相后,李林甫便引荐陈希烈一同参知政事。李林甫长久掌权,天下的威势,全归于自己,朝廷各部事务,陈希烈都不敢参议,只是唯唯诺诺而已。每次有所奏请,李林甫必定先要贿赂唐玄宗身边的侍从,伺察唐玄宗的心思,以此保持自己得到的恩宠。唐玄宗在位多年,对朝政感到厌倦,总是让大臣们互相制约,使他们难以放纵私欲。自从得到李林甫后,却把政事全都托付给他。所以他再也听不到逆耳之言,一心都在饮宴作乐上头,后宫的生活也不再在乎礼仪,纵欲而不以为耻。这些都是李林甫促成的。


李林甫在京城修筑府邸,广置田园,兴建磨坊,获得极大赢利。城东有座原来属于薛王的别墅,林亭幽邃,是都邑首屈一指的豪宅。唐玄宗特意将它赐给李林甫。还有女乐二部以及天下的奇珍异玩,前后赐给他的东西不可胜数。宰相如此专权用事是开元以来从未有过的。然而他对每件事情都十分谨慎,办事也都很有条理,在增修纲纪和朝廷内外任命和升迁官员方面,也都有常规法度。但他贪恋荣宠,为了保住权势,栽培自己的党羽,一旦见到什么人有了点名望,李林甫一定会暗中想法中伤他们。当初,韦坚刚到朝廷时,因为是皇太子妃的兄长,李林甫便引荐他身居要职,以示恩信,其实是想搞掉他,并指使御史中丞杨慎矜暗中寻找韦坚的嫌隙。刚好遇上正月十五望夜,皇太子出游,和韦坚相见。杨慎矜探知了这事,上奏给唐玄宗。唐玄宗勃然大怒,认为韦坚图谋不轨,罢免了他,还废黜了太子妃韦氏。李林甫趁机上奏指控李适之和韦坚关系亲密,裴宽和韩朝宗也曲意投靠他。唐玄宗也这么认为,于是赐韦坚自尽,裴宽和韩朝宗也都因此被贬斥。后来杨慎矜权位日盛,李林甫又开始忌妒他,于是引荐王鉷为御史中丞,把他当作心腹。王鉷秉承李林甫的旨意,秘密上奏诬陷杨慎矜使用旁门左道,行为不法,导致他被夷族。杨国忠作为杨贵妃的亲戚,出入宫廷禁中,奏请也大多得到应允,还被提拔到台省,让他审理大案。刚好皇太子良娣杜氏的父亲杜有邻和女婿柳勣不和,柳勣飞书告发杜有邻行为不法,还引用李邕为证。唐玄宗下诏让王鉷和杨国忠立案审讯他。王鉷与杨国忠附会李林甫,上奏判他有罪,于是唐玄宗赐杜有邻自尽,将他女儿杜良娣贬为庶人,李邕和裴敦复等人被指控为他的党羽而被处死。李林甫苞藏祸心,为人残忍,就是这样。


李林甫觉得自己当时反对立现皇太子,因此担心这事将成为后患,所以屡次兴起大狱,想危及太子的地位。幸赖太子稳重谨慎,没有大过,所以流言蜚语没有伤到他。李林甫曾指使济阳别驾魏林告发陇右和河西节度使王忠嗣。魏林以前曾任朔州刺史,而王忠嗣那时是山东节度使,曾告诉魏林自己小时候曾和忠王李玙(即太子)一起在宫中长大,情意相得。魏林就以此诬陷王忠嗣要拥兵迎立太子。唐玄宗得知这事后说:“我儿在宫内,怎能和外人相通?肯定没这回事。”然而王忠嗣到底还是被贬为汉阳太守。天宝八载,咸宁太府赵奉章告发李林甫罪状二十多条。然而奏折尚未上呈,李林甫就得知了这事。于是他暗示御史台逮捕赵奉章,说他妖言惑众,将他用重杖处决了。天宝十载,李林甫兼领安西大都护和朔方节度使,不久又兼任单于副大都护。天宝十一载,因为朔方副使李献忠反叛,李林甫引咎辞让节度使,举荐安思顺自代。唐朝自武德和贞观以来,蕃将诸如阿史那杜尔和契苾何力,不但忠孝,还有才略,但朝廷都没有专委他们大将的责任,大多是让重臣当节度使制约他们。开元中年,张嘉贞、王晙、张说、萧嵩、杜暹都曾作为节度使入朝参知政事。李林甫为了巩固他的地位,一心想杜绝边将入相的途径。他曾上奏说:“文士为将,毕竟不敢身当矢石。所以不如用寒族出身的或蕃人为将,蕃人善战勇猛,而寒族出身的没有朋党内援。”唐玄宗觉得有道理,因此任用安思顺代替李林甫担任节度使。此后高仙芝和哥舒翰都专任边塞大将。李林甫因为他们都不识文字,所以没有入相的理由。然而安禄山最终成为祸乱的根源,都是由于李林甫鼓励让蕃人专擅边塞大将职责造成的。


李林甫仗恃自己很早就飞黄腾达,舆马和被服都极为华丽。他不学无术,仅能秉笔写写简单的文字,所以尤其嫉妒当时有才名的人士。而郭慎微和苑咸都是文士中被人看不起的卑贱之人,代李林甫题写尺牍。李林甫掌管吏部时,候选人严迥判语里有用“杕杜”二字。李林甫不认得“杕”字,便问吏部侍郎韦陟道:“这‘杖杜’是什么东西?”韦陟低着头不敢回答。“杕杜”是《诗经》里的一首诗。太常少卿姜度是李林甫舅舅的儿子。姜度妻子生了儿子,李林甫写亲笔信祝贺她说:“闻有弄獐之庆。”把庆祝人家生男孩的弄璋之庆居然写成弄獐之庆,闹得客人们无不掩口,不敢笑出声来。李林甫的事情前面都已细说,就不赘述了。这年他病故,朝廷追赠他太尉和扬州大都督,给他班剑和西园秘器。还让他的儿子们用吉仪(给来送葬客人的礼物)护送他的棺柩从昭应县回到京师,在平康坊的府第发丧。李林甫在相位十九年,最终导致天下大乱,而唐玄宗始终没有醒悟。


李林甫晚年时沉溺于声妓,侍候他的姬妾满房都是。他有二十五个儿子和二十五个女儿。儿子中李岫任将作监,李崿任司储郎中,李屿任太常少卿;女婿中张博济任鸿胪少卿,郑平任户部员外郎,杜位任右补阙,齐宣任谏议大夫,元捴任京兆府户曹。当初,李林甫曾梦见一位长着长胡须的白晰男子威逼自己,老是不离开。醒过来后,他说:“这人的样子很像裴宽,看来裴宽阴谋要取代我。”当时裴宽任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所以他将裴宽当作李适之的党羽给罢斥了。那时杨国忠刚出任金吾胄曹参军,离现在不到十年。李林甫死后,杨国忠最终接替了他的职位,而他的相貌也像裴宽。杨国忠平时跟李林甫就有过节,入相后便诬奏李林甫与蕃将阿布思一同密谋篡逆,并诱使平时不喜欢李林甫的亲戚前来作证。不久唐玄宗下诏褫夺了李林甫的官爵,废他为庶人,李岫和李崿几个儿子也都被贬到岭南。李林甫生性沉密,城府很深,爱憎从不表露在脸上。自从出任台衡重臣以来,办事总是遵循格令,衣冠士族的子弟,除非常调,一般都无法得到提升。所以他执政近二十年,朝野大臣都很恨他,但又害怕他的威权。不过当杨国忠在他死后诬陷他时,天下人却觉得他冤枉。


十一月十七(庚申),唐玄宗任命杨国忠为右相接替李林甫,并兼任文部尚书,其他的判使如故。杨国忠为人强辩而浮躁,毫无威仪。他为相后,以天下为己任,裁决机务时总是十分果断,毫不犹疑。他在上朝时经常捋起袖子,或扼着手腕;对公卿以下的大臣颐指气使,人们无不震慑。他自侍御史直到为相,共兼领过四十多使。不肯投靠他的台省各部有才能的官员,先后都被他支出了朝廷。


有人劝陕郡进士张彖去谒见杨国忠,劝他说:“见了他,就可以立刻得到富贵。”张彖说:“你们这辈人将杨右相当作泰山来依靠,而我却觉得他不过是座冰山而已!如果皎阳高照,你们这辈人将完全失去依恃!”于是隐居到嵩山去了。


杨国忠任命司勋员外郎崔圆为剑南留后,内征魏郡太守吉温为御史中丞,并出任京畿和关内采访等使。吉温到范阳向安禄山告辞,安禄山让他儿子安庆绪将吉温送到范阳边境,还为吉温牵马,送出驿站几十步。吉温到了长安后,凡是朝廷有什么动静,总是立即报给安禄山,信息两个夜晚就能到达范阳。


十二月初二(甲戌),杨国忠想收取人望,因此上奏建议说:“文部选拔人才,不必拘泥于贤能或不肖。应当挑选资历深厚的人留下,依据资历和空缺任命官员。”他还奏请两京在铨选那天就必须决定留下或放回。那些因为才能平庸而滞留的人无不欣然称道。杨国忠做的事,都是尽量满足人们的欲望,所以颇得众人的赞誉。


十二月十二(甲申),唐玄宗任命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兼任北平太守,并出任卢龙军使。十二月十五(丁亥,《旧唐书》作十二天后的己亥),唐玄宗从华清宫回长安。十二月二十五(丁酉),他任命安西行军司马封常清为安西四镇节度使。


哥舒翰历来与安禄山和安思顺不和,唐玄宗经常调和他们的关系,让他们互相称兄道弟。这年冬季,三人同时入朝,唐玄宗让高力士在城东设宴招待他们。安禄山跟哥舒翰说:“我父亲是胡人(这里特指匈奴人),母亲是突厥人。明公的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我们的族类颇为相同,为何关系不能更亲密些?”哥舒翰说:“古人说,狐狸向着自己的洞窟嗥嚎是不祥的征兆,因为它忘本的缘故。安兄如果真要和我亲热,我哥舒翰怎敢不尽心!”安禄山以为他在讥笑自己是胡人,勃然大怒,骂哥舒翰道:“你这突厥胆敢如此无礼!”哥舒翰正要发作,高力士用眼睛暗示制止他,哥舒翰这才算了,然后假装酒醉离开。此后两人结怨更深。


唐玄宗第四子棣王李琰的妃子韦氏曾有过过失,李琰很生气但又不敢奏闻,就把她冷置在别室,自己去宠爱两个孺人(即小老婆)。两个孺人互相争宠,其中一位指使巫师写个符,放在李琰的鞋里,想以此献媚。李琰和监院的一个宦官有矛盾,那宦官得知这事后,秘密上奏说李琰作厌胜赌咒皇上。唐玄宗派人去突然搜查他的鞋子,果然发现了那符咒,因此非常愤怒。他把李琰叫进宫责问,李琰磕头谢罪说:“臣的罪的确该死,但臣请求解释一下再死。臣和新媳妇恩断义绝已经两年了。臣有两个孺人,又都要争长。臣实在不知道有符咒这事,估计是她们三人所为。还请父皇明察谁是罪人。”经过盘问后,果然是其中一位孺人。唐玄宗还怀疑李琰知情,怒气未消。太子以下的亲属都为他求情,但唐玄宗还是令人将他囚禁在鹰狗坊中,不让他朝见和请安。李琰因为过度忧惧居然就这样死了。李琰妃子就是少师韦滔的女儿,没有孩子。李琰死后,韦妃回到了她父亲那里。


按照惯例,如果兵部和吏部尚书参知政事,那么选拔官员的事情就都委托给侍郎以下官员处理,但三注三唱(六品以下官吏铨选的程序)后,仍然必须经过门下省审核。从春季直到夏季,铨选才算结束。当杨国忠以宰相兼领文部尚书后,为了显示自己的精干聪敏,开始让文部的令史先在他的私第秘密确定入选的名册。


要想知道唐玄宗后来的情况,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