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心肠

我思故我在,我书故我行
正文

肤浅地唠唠潜意识相关的

(2018-07-26 10:19:49) 下一个

从一个平面上看,有人说,每个人的自我就是一个综合体。这个综合体由那个人的各种人际关系的多重身份所表现的面貌组合而成。因而,如果我们能全面了解一个人在他所有人际关系中的各种表现,才可以说我们对那个人比较了解。

从孤立的角度看人,单个自我的个人,他如何做一件事情,主要由自觉(consciences)和潜意识(unconscious )两方面决定。要做一件事,想法,计划,目标和步骤都必须放在自觉意识的表层上去执行才行。与此同时,处于深层心理的潜意识,也必须达到在那件事情上与处于表层自觉里的决定一致的态度,表里一致了,才能把事情顺利完成。

因为自觉意识是我们的工作层面,它里面即时不可能储存太多的内容,我们需要相对集中注意力去处理自觉意识里的决定,因而我们情感和思想的大部分内容都被自动保存在潜意识里。潜意识相当于我们的记忆库。

如此说来,鸡汤里经常炖的“放下”这两字,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而言,其实是合理的。只是我们往往意识不到,“放下”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真正看开了,而只是我们把一些疑问,负面的情绪和思想寄存到自己的潜意识里去罢了。

了解这种情形之后,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很多事情,不管我们如何带着自觉意识去积极面对,最后却仍然让那些事情表面化或者不了了之的原因了。从个人的原因看,存在于潜意识里的疑惑,负面情绪和思想,常常不自知地给我们捣乱,拉后腿。

还有一点,负面的想法不是不能起作用,而是它们必须明放在自觉意识的表层上,集中注意力去做才能有效。潜意识里,哪怕你用强烈暗示的办法,试图让负面的想法去起作用,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潜意识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否定的意义上,而会把注意力放在否定意义后面的动作上。

如果感觉这一点难以理解,就想像我们的潜意识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吧。好比老师在课堂上反复讲“专心点,不要在下面做小动作”,结果呢,课堂上好像老师在带着严肃态度开玩笑一样,小孩子们仿佛只当老师的话是耳旁风,他们在下面玩得更欢了。

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孩子脑成熟不够,自觉意识没那么强,而老师否定意味的教导其负面表达到达孩子们的潜意识里后,“专心”被接受了,“不要在下面做小动作”被“专心”改成“做小动作”了,而“不要”被潜意识删去抛弃了,因为潜意识执行不了。

所以说,与其试图执行否定意味的动作,不如转换一下方式,让自己表里更容易形成一致,心动与行动也更简单协调吧。

 

2018·07·2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