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间一尘的博客

欢迎光临本人YouTube频道(频道名:林泉晗禅):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个人资料
正文

《唯识简介》慧律法师讲(3)

(2016-08-31 05:12:35) 下一个

请翻开《唯识简介》第19页,

                                         唯识简介

【《唯识简介》(甲)定义】

《唯识简介》慧律法师讲(3) - 兰草 - 万境自如如     兰草何不如

       唯识,【推由。识原于性】意思就是说:识是来自于清净的本性,迷了叫做识,悟了叫做性,变化无常叫做识,真如不动叫做性,识就是变、无常、刹那,识就是分别、执著,它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清净的本性,因为清净的本性迷了,那么就变化了这个识。

【性性离言,本不可说】说我们的法性是离开一切的言语,本来就是不可以说的,是没有办法讲的,那么我们本性迷了变成识,识产生了我执跟法执,就变作众生跟宇宙的迷茫,所以我们推到最后,就是除了识,意识在作用以外,没有实在的人身,也没有实在的宇宙。

【⑴唯识:唯乃遮除义,识为了别义。

⑵推由:】就是【推究宇宙】跟人生,找到了【之根源。】根源,因为我们的识是缘于性。

那么【⑶法性离言,本不可说:】清净的本性离开了一切的言语,离开了一切文字,离开了一切思想,本来就是不可以说的,那么什么叫做【法,】呢?什么叫做法?麦克风,麦克风一个法,书架,书架一个法,书本,书本一个法,桌子,桌子有法,色身的五根身,五根身也是一法,这个法叫做【轨持义,】轨就是一个轨道,持就是一种力量使它不消失,简单讲就是有一种轨道而用一种力量去支持他,使它暂时能够让我们了解的,当然这个没有经过无常法的支配,暂时以法来解释的,不灌输无常的观念,那么单就一般世俗所能认识的,所以用这个法,那么这个法简单讲就包括人生、包括宇宙。那么宇宙,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就是一些种种不同的现象差别,所以说万法唯识,既然万法唯识就是人生、宇宙的一切法,都离不开意识作用,简单讲就是这么样。那么法如何来讲它,使它有一个具体的观念呢?轨持义就是【谓任持自性、】这个自性不是我们的本性,这个自性就是一个形象的一个观念,这个观念没有透过无常法的分析,而它存在的事实,我们暂时讲它叫做自性。比如说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还有圆成实性,那么这个性跟我们本性又不一样,佛教有时候讲自性,有时候讲无自性,那么这是不得已的,叫做隐说,就是隐藏了佛要讲的高深的义理,暂时用这种观念给你了解,所以这个任持自性,这个自性不是我们的本性,而是说暂时你对某一种物质的了解,他有这种现况,而你不至于产生迷糊,譬如说,这是杯子,任持自性,杯子有杯子的自性;当然如果透视的话,它又建立在缘起,那么缘起本身又是性空,就不能讲自性,又讲缘起,又无自性,所以这里讲自性不是指我们的本性,而是对物质的一种现况的描述,使你知道他很清楚地分出这是麦克风,这是桌子,这是灯光,这个是茶杯。(这里的自性就是物的性质。)所以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就是我们用一种力量去持续着存在它,在还没有破坏以前,我们总是有这样的观念。轨生物解,这是一个轨道而产生这个物解,比如说这是一个抚尺,抚尺,这是一块木板削成四四方方的,它的作用拿来警惕大众,(师父拿抚尺在桌子上一拍:啪!)这个叫做抚尺。抚尺就是一个提手旁,一个无,抚尺,那么诵戒用的,诵戒用的,那么这个……什么叫做轨生物解?这就是一个轨道,这个轨道从里弯到这里,弯到这里,弯到这里,弯到这里,弯到这里,……(师父手指顺长方体抚尺的边划过,到一条边结束的转角处时说:弯到这里。)这个有三度空间的长,有三度空间的长,还有宽、高度,它有这个轨道,这个目前轨道没有被破坏,叫做轨生。物解,你就会了解这个是什么东西,简单讲这轨道没有被破坏,那么物解就是解物,你就可以了解这个东西是什么?你就可以了解这个东西是什么,所以说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佛光大辞典》:①一切万有悉皆保持其自性,常不改变,是为任持自性;以保持自性,故能成为轨范标准,令人生起一定之了解,是为轨生物解。②于佛典中,法之用例极多而语意不一,总括之,可类别为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义。任持自性,意指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轨生物解,指能轨范人伦,令人产生对一定事物理解之根据。就任持自性之意义而言,法乃指具有自性之一切存在;就轨生物解之意义而言,法乃指认识之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教说、真理、善行等。)【轨是一种形状,持是一种力量。】现在这个木柴(师父拿抚尺)含有一种凝聚的力量,暂时的,那么这个木柴,假设我们放进去这个磨,就变成这个木屑,那么这个力量就消失了,对不对?轨道怎么样?就被破坏了,那么这个任持自性的力量就没有了,轨生物解,就产生另外一种解释。比如说现在是抚尺磨成粉,这个木屑的话,这个就不叫做抚尺,就被破坏了,所以,持就是存在的一种力量,那么再来,【性则无轨持,】第三个解释,性,在这里是讲本性,【圆满成就,实性义。】这个跟刚刚讲的任持自性又不一样,这里讲的性就是我们所讲的无形的清净的本性,它是不能够用任何的法去给它束缚、去形容,或者是用任何的力量去告诉你有一个固定的形状,没有。性就是无轨持,就是不能用任何的轨道,也没有任何的力量去约束它,所以它爆发出来的具有无量无边的变化的神通,因为它不是固定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统统存在有这样的能力。圆满成就,实性义,实性就是实实在在有这样的一个清净的本性,虽然有,可是你拿不出来,所以说非有,虽然要有,你拿不出来,所以说是无,所以说是非无非有,因为你要拿,拿不出来,可是你要用,大用随时现前,叫实性义。【离言:离于言说,即不可说。】所以推由就是说推究宇宙的根源,它的万法,这个唯识是分别心、执著心,是来自于迷了的本性,那么本性是离开言说,本来是不可说的。再来,

     【⑷万法唯识:万,代名词,表】示很【多】,很多,无量无边的法的【义。】

     【⑸唯识之教,即用显体:】唯识它的教学方法,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开这个唯识学呢?那么就是要用来显示我们的本体,就是我们的本性,因为我们本性不可说,那么你必须要说,你必须要说,那么你必须要说,那么就必须用这个唯识,用有慢慢来剖析,剖析,让你了解本性是什么,等到了解的时候,那么就无一法可得。所以说唯识是有,由有慢慢地像剥芭蕉地来分析这个八个识、五法、三自性、二无我,然后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然后慢慢来研究心王、心所、色法、心不相应行法,还有就是无为法,那么连锁地来反应,然后来研究,到最后你就会发现一切都是心灵的造作,心灵的造作,完全是我们阿赖耶识的作用,那么你就会发现我们修行只要控制这个念头,那么一切就解决,一切就解决。所以我以前曾经讲经讲过一个例子,我说:假设一个人是吃素,可是内心里面他并不了解正法,并不了解正法,他们也不知道有一个极乐世界,他是单单吃素,那么另外一个他不方便,他吃荤,可是他知道正法,有正知正见,那么他知道有一个极乐世界,那么有一个什么阿弥陀佛,那你说临命终两个人,哪一个会往生?一定是吃荤的人,内在里面他有存在正确的观念,因为佛法是讲心法嘛!所以很多人误会,吃素就是修行,这是不对的。吃素是慈悲心的培养,尽量不要结这个恶缘,这是对的,临终不要有障碍,这是对的;但是拿吃素在当作修行(的全部),那就完全错误,那么吃素如果能够说是修行,那么四川的熊猫要变成圣猫,它们也吃素的。

这要弄清楚,要弄清楚,所以这个心法的重要,你如果研究过唯识,你不敢害人,你也不敢骂人,你也不敢去伤害任何一个众生。为什么呢?很简单,譬如说我现在要害一个人,我就晚上先想想看,我明天要用什么语言、什么手段,然后来蒙蔽,对不对?来欺骗,你欺骗得了众生,可是你这个意识里面,今天晚上你还没有害到人,你今天晚上就在那里思惟:我怎么样害人,我怎么样打妄语,我怎么样骗人,好让别人不要对我有误会,一直以编织那个妄语,你还没有害人,你这个八识田中就已经造了无量无边的妄想、恶业,还没有害到人,如果说对方的定力不够,受你的残害,那么他烦恼、愤怒,可是你也伤害自己,如果对方的定力够了,他不甩你,你像精神病一样的,你还没有害到人家,这个第八意识里面就一直落入这个痛苦的种子、执著的种子、伤害众生的种子,所以害人远比伤害到对方的来得痛苦。你想要害人家,你还没有害到人家,你这个意识已经造作了无量无边的痛苦跟烦恼,所以人不能有仇视,所以当你研究过这个唯识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人生跟宇宙,我们现在每一个人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那么因为我们八识里面有共同分,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世界都有几分相同,比如说我们穿的这个是衣服,这个是衣服,你拿一只蚂蚁来放在这个衣服上面,这个蚂蚁它不知道这是衣服的,只要持五戒,那么我们前世有做人的福德因缘,今生今世所看到的,大部分的共同分的业识,所以这个叫做衣服,我们大家都会认识这个衣服,比如说这个阿里山,阿里山是怎么构成的呢?阿里山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第八意识的一分,每一个人的第八意识的一分,一分,所以在这个世界有五十七亿人,就五十七亿个第八意识,每一个人都出一分的力量执持在那个地方,执持在那个地方。所以当一个人死的时候,那只是五十七亿分之一改变而已,阿里山还是存在,纵然我们整个地球全人类死了,那么他方世界的人还是有微细的第八意识在执持我们这个地球上山河大地的,山河大地,就像外面的别的星球,我们虽然不能够知道,但是因为我们由本性变到无明,那么使整个宇宙,由无量的光明变成一种业障,那么这个业障跟我们福德因缘有关系的,是这个地球的生活跟生命,跟我们没有关系的外太空,我们的第八意识一样在执持那里一分,一样执持一分,所以这个地球一样绕着太阳转,它必须要前进,因为意识是无常的,因为每一个人有心电感应,心电感应,用这个心电感应,所以在变化整个宇宙,简单讲,如果用一句简单来讲,就是什么叫做人身,什么叫做宇宙,就是无量的意识造成的,无量无边众生的妄想所造成的,就是这个世界,而不是一个上帝来创造的。

世间怎么来的?就是由无量的意识、业力所感招而来的一个世界,所以为什么同样生存在这个世间,有的人看这个世间就不一样,另外一个人看世间又不一样,为什么?因为有共同分,但是还有别分。大家都是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宇宙里面,但是它还有独立的一分。换句话说:如果人真正地开大智慧,所以我为什么一直叫你好好地活你自己的生活,不要与人家比较;为什么一直告诉你:你要回光返照不要干涉别人;为什么一直告诉你:你所作所为对得起良心、因果就好,不要在意别人的扭曲。我为什么一直叫你回光返照?因为这样才能够开采出我们的本性出来。你一直往外看,一定没有办法成佛,也没有办法解脱。

所以这【唯识教学的方法,就是用来显示我们的本体。】就是要来显示我们的本体,那么我们研究唯识,慢慢你就会发现,既然起心动念都是我们自己的,所以简单讲就是说: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这个世界是我们的心造出来的,我们因为不了解人生、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我们现在又执著这个境界,自心取自心,你自己心幻化出来的境界,你执著你的心,那非幻成幻法,本来不是虚妄的东西,现在却变成了一个虚妄的世界,你执著其实是执著你自己幻化出来的东西,你生气也是让你自己生气而已,别人并没有让你生气,别人也没有让你痛苦,因为境界没有所谓的好坏,你硬要把一件小事情看得那么严重,你就会制造痛苦的世界出来。你可以把一件事情看得很平淡,看得缘起性空,根本就不值得我这样痛苦跟执著,你内心里面恢复到安祥,你这一份的世界你就宁静,活在你自己心中的世界吧!恢复到你本来的面目吧!别人其实不可能给你自由,所以佛陀说:点燃你内心的智慧,没有人可以给你自由,也没有人给你束缚。佛教这种思想是多么的彻底、多么的伟大、多么的了不起!你不向释迦老夫子磕头,那行吗?你能讲出这种道理出来吗?人是多么的愚痴,变化出来的世界,你自己贪执,自己生活在虚妄当中,又自己追求,追求到最后就变成幻灭的,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实在的东西,你硬要它让你快乐,这怎么可能呢?在幻化的世界里面,你能够得到快乐,那么什么叫做真实,因此我们研究唯识是一门非常、非常重要的课程,在这佛法里面是列为非常重要的一门高深的这个究竟的,也可以讲哲学、也可以讲是心理学。好!唯识之教,即用显体,唯识的教堂方法,就是要来显示我们那个无法了解不可思议的本体。

【⑹遮无外境:遮即盖的意思,】无【谓没有】遮本来就是【以外的境,因为一切众生皆误认为自我为真,】有一个【外境为真。】你包括读博士也是一样,你包括到美国留学也是一样,只要我们这个假我——这个色身的四大所构成的假我,你看不破,你永永远远就是落入错觉,科学你再研究,再怎么样的研究,它有一个范畴,是不是?比如说科学,你研究,光速是十八万六千mile,简单讲就是二十七万,将近二十八万公里(将近三十万公里),如果世界上超过了光速,他就研究不出来。有,我们这个念头就超过光速了,你用什么方程式来算呢?你用什么方程式来算出我们这一念头到底有多少公里,所以科学的研究,他一定要订出某一种标准,那么这个订出标准是人为因素的,是人力所能知道的,那么如果超出能力所能知道的,科学家有办法吗?你说我的思想有多长?你讲!你说我的快乐几度?还是我的伤心几度?有没有一个温度计量烦恼的?唉哟!你的烦恼九十五度,那个水银快跑出来了,不能再烦恼了,你看!我们这个量烦恼的,你看过那个量烦恼的温度计没有?没有,这个科学家办法吗?Iamveryhappy.你有多happy?噢!你的快乐已经一百度了,水银快跑出来了,不能再快乐了,你多快乐,水银量下去也是一样,你多痛苦,量下去也没有感觉,科学怎么能够究竟的解决我们内在的问题呢?没有办法的。心的问题还是必须要心理来研究,来彻底地解决的,是不是?因此科学家还是哲学家,或是心理学家(都不能彻底地解决的)。心理学家所能研究的也只能逗留在这个潜意识——所谓潜意识就是不为众生所了解的比较微细一点而已,那么这个对佛法来讲还只是一个幼稚园,幼稚园而已。《唯识简介》慧律法师讲(3) - 兰草 - 万境自如如     兰草何不如

 

   诸位!翻开20页,20页,

【(甲子)性识之别(释识源于性)】现在来解释这个意识是来自于本性的。

诸位看上图,上面的右上角的圆圈圈,里面没有点,就表示我们清净的本【性】,本来如此,法尔如是。那么一个箭号画到左边来,这个叫做【识】,那么一个圆圈圈,里面有一点、一点黑黑的,表示有无量无边的我执、烦恼,无量无边的善业、恶业,还有无记业,无量无边的根身、器界、种子。在这里你必须要有一个观念,意思就是说:八识各有各的种子,而不是说八识同一个种子,你不要弄错了,眼睛有眼睛的种子,耳朵有耳朵的种子,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统统有各自的种子,统统各别的种子来起这个现行,而并不是说同一个东西,简单讲如果你造恶业了,你前世这个专门听听不清净的声音,那么你今生今世一出生,这个耳朵就不灵光,你前世的恶业造太重了,你一直骂人嘛!或者是你这个一出生以后,有的人就不会讲话,为什么?你一天到晚就骂人,那你在第八意识里面:我给你死、给你死!然后这个第八意识就告诉自己:我要给人家死、我要给人家死!那么这个心里面就容纳什么——肮脏的东西。谁来造业?这张嘴巴造业,那么这张嘴巴造业的时候,你来世一出生,因为你的业力里面都是充满着恨、不满,那口业,这个力量一形成了,来世一出生不会讲话,愚痴。所以有一句话真的是很了不起:你不要怨恨,因果从来不误人。你不要怨恨,因果从来不误人的,你怨恨什么,世间没有冤枉的事情,世间没有冤枉的事情,别人就是不会碰到,你怎么那么倒霉就碰到他,你又如何来解释呢?所以这个圆圈圈,就由本性迷了,所以在本性透过第八意识,这个箭号上面写个:“迷”字。迷字,

那么我们由第八意识,这个圆圈圈里面的黑点再画一道回去,悟了,就恢复到本性,恢复到本性。

由本性画一杠过来,那么当然那边就写个:“迷”,本性迷了就变成第八意识,我们叫做异熟能变。等一下我们解释。那么由第八意识,悟了,就恢复了本来清净的本性,所以学佛就是要恢复本来的面目,所以说世界上最平凡的人就是佛陀,因为他恢复本来的面目,恢复本来的面目。我们的本来面目,那么就是清净心。

好!那么在第八意识的下边,有一个【一变、二变、三变】。

“一变”的旁边写四个字,叫做“异熟能变”。一个田再一个共,熟是成熟的熟,异熟能变,什么叫做异熟能变呢?就是经过一段时间它会成熟,你要受苦,要不然就是受乐。我再举一个例子来讲,你现在骂人,你骂得很高兴,你现在害人,害得很快乐,咦!你的八识田中就存在着无量的这个恶业,这个就是一股破坏性的力量,破坏性的力量,这股力量存在了,假使百千劫,因缘会遇时,因缘具足了,这个八识田中的种子再起来了,你再碰到那个仇人,这麻烦了:你现在杀人,将来就必须被杀,你逃不掉这个因果的。所以异熟就是经过一段时间,你种乐因,就得乐果;你种苦因,你就必须收成,变成苦果;你造无记因,你就变成无记果。比如说,我看这个山河大地,咦!这个就是山河大地,没有所谓的好,也没有所谓的坏,我现在发一念的帮助人家的心,那么这个当然是善的,这一股想要完成人家的道业,一切都站在布施的角度上,内无所执著,那么这个将来一定感得快乐的果报,一心一意想要帮助别人的,自自然然地人家就会帮助他,因为他的八识田中里面完全就是清净的,所以我曾经告诉别人说,告诉这个同学,说: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别人可以骂我们、打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够诽谤,我们不能够伤害众生,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个完整的本性,当你破坏内在那种统一的时候,你就是离开了本性很远。

两种事情会让我们离开本性很远:第一个就是感情,第二个就是欲望。感情使我们没有办法正知正见地判断一件事情的是非、善恶、对错。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内在里面充满着矛盾,他到底这样做还是对?到底这样做还是错?他又讲了一大堆理由,让你不得不相信他的正确,你有没有办法,能力判断他这样对还是错,所以感情会蒙蔽理性,自尊会破坏理性,自尊会破坏自性,自尊。所以这个异熟能变就是你只要有落入任何的种子,这个总是一种能量,这个energy,能力存在,那么有一天你就会爆发出来。你看到人家吃、喝、玩、乐、住,食、衣、住、行没有问题,人家有修多少的福报,人家布施了多少金钱,人家在三宝门中恭敬了多少法师?你今天,你长相长得不好,福报也不够,弄得自己烦烦恼恼的,你又抱怨,其实这个并不是没有任何原因的。有的人一出生就很会读书,为什么?因为八识田中就读了多少书,他前世这个种子,这个读了多少书了;有的人怎么样子教他,他怎么样就是读不起来,没有办法,没有办法!有的人你再怎么样叫他来信佛,你打死他,他也不要,到了某一个时机,他家里碰到了变卦,自己又跑来信佛,我没有叫他来,他自己跑来,为什么?那个种子没有碰到这个因缘你是没有办法的,所以不信佛也勉强不得,他要来信佛,你挡也挡不住。

如果说你用这个八识田中来解释天地万物,那就太棒了。而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我们释迦老子(这里“释迦老子”仅指释迦牟尼佛。)主张非善非恶,“就这么时,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那么如果说用第八意识的无量种子来把它当作就是前世的存在一股力量,然后在我们一出生以后,就变成第七意识跟第六意识的分别,然后就变成前五识的分别,那么讲实在话简单讲,就是说我们受到无量亿劫来前世的影响,这个就是第八意识,我们还受了今生今世的影响,那么就是第七意识还有前六识。好!那么用这样来解释天地万物就没有一件事情不事情不可以解释,当我们现在的愿力,超过我们前世的恶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转命,就可以转这个命;当我们无量亿劫来所造的这个恶业,而我们今生今世又是随波逐流,没有学佛也不知道好好地发愿修持,那么他就必须要随这个命,顺这个命运去运转,所以没有修行的人,他应该讲命运。

      什么叫做命运呢?打开《康熙字典》:命不可改也,运:一种流动。简单讲我们用某一种固定的形式来走完我们的一生,这个叫做命运。简单讲我们前世无量劫来所造的这个业太强了,我们今生今世又没有听到佛法,又不晓得怎么样改变自己,那么我们就必须接受这种强有力的力量去支配,因此算命会准,绝对会准。为什么?他可以观照,面由心生,你前世造什么业,他看你的八字生辰,看你的貌相,还有摸骨,咦!就摸得出来。为什么?这个身体就是一切善恶业的总合,这个就是答案,你就被算得准准的。所以算命的生意为什么这么好?因为去算命的都没有学佛,那么算命的,学佛不一样,那要破除,如果今天我去看命的话,他讲讲他的,我听听我的,算就让你算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好了!(本讲座第二集到此结束,视频地址: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10941449i65203652.html

       好了!所以他这个业力非常的强,大部分的人没有办法去转,大部分的人,就是学佛也不容易来转那个无量亿劫来的习气。譬如说有的小孩子一出生,这个小女孩一出生,她就喜欢抱洋娃娃,喜欢抱这个洋娃娃,是啊!为什么呢?为什么喜欢抱洋娃娃?因为她生生世世变成女性的,女性有母性爱,她前世就是母亲,她本来就是很疼爱那个,你看过一个出世的小男孩他抱洋娃娃在玩的?没有,小男孩都是……,拿那个机关枪在扫射的,为什么?前世就杀习惯了,他前世就是凶悍习惯了,所以一般来讲男孩子喜欢玩这个弹弓,喜欢玩这个枪、刀,还喜欢穿那个什么?古时候战场的那个武士的(衣甲),喜欢拿那个日本的武士刀,你有看过买给那个小女孩买武士刀的?妹妹!这个给你。我才不要。你要什么?我要洋娃娃。她一定要洋娃娃的,她哪里要刀、枪,刀、枪是小男孩玩的。你看!他一出世没有人教他,他自己会选择那个东西,你懂吗?这样子,我们佛法解释的就圆满了,没有什么不能解释的,简单讲八识里面的力量,就是来左右我们今生今世的(命运),那我们今生今世的力量强,那就会左右生生世世的(业力),就这样子,所以一个是先天的,一个是后天的,所以是异熟能变。

       异熟能变再解释一遍:就是造了善业、恶业、无记业,经过了一段时间变成成熟,当造善因的时候,你自然享受乐果,造恶因的时候,你就自然享受这个恶的痛苦,造无记,你这时候变成无记。什么叫无记呢?无记就是说没有所谓的善,也没有所谓的恶,比如说,我现在拿一只茶杯,茶杯,我喝一口,口渴,喝一口,再喝一口,你说这个是善的还是恶的,这个也不能讲善的,也不能讲恶的,它也没有杀人放火,也没有救度众生,对不对?哪里什么叫做善,什么叫……,这叫无记业。这个无记业,我们一出生以后,就知道要喝奶,知道吗?我们一出生以后,因为前世造无记业造习惯了嘛!我们一出生以后就会吃母亲的奶,你也不必教人家要这样,不要,你自然就会,谁教你吃奶的?有吗?前世吃习惯了,一出生自然就会吃奶,谁也没有教你。你看!这多棒的人生观,多彻底的解释,所以佛教讲的要从胎教开始,胎教,就是这个人大肚子了,有身孕了,那么做丈夫的人不能让她生气,这一生气以后他共业所感,也生出一个脾气坏的小子,真的哦!所以大部分来讲,有人研究过,大部分来讲第一胎,第一胎不管是男的或者是女的,大部分的人投胎了,不管是兄弟也好,姊姊也好,或者是大哥也好,都是修养比弟弟好,为什么?因为刚刚结婚嘛!新婚期间,那个感情好如胶似漆,咦!大部分的人……这是研究过的,所以儒家从出生以后教,佛教要讲求胎教的,从有身孕,饮食要调好,睡眠调好,不发脾气,不动怒,永远不动怒,拜地藏王菩萨,念念《普门品》。噢!这个出生的孩子,那不得了,那不得了,唉!真的不得了,所以这个八识,第八意识,八识跟第八意识不一样,八识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第八意识是单单指阿赖耶识。这个观念你要弄清楚,你搞了老半天,八识是八个,第八意识是一个。好了!第一能变叫做异熟能变。

好,再来,“二变”呢?二变,把笔拿起来,叫做思量能变。

 思量能变就是第七意识,老是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永远恒转的,执著得死死的,执著得死死的,而且一刻也不离。简单讲人一出生,这小孩子你一打他,他就会哭,你把他戏弄,他就会笑,小孩子就是会这样子,他饿,他就自然会哭。第七意识用不着通过任何的力量,它就会照顾这个身体,执著,执著,从无量亿劫来一直保护,一直思惟,恒久地去执著第八意识的见分,见分是攀缘相分的,就是第八意识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第七意识也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那么第七意识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己的见,为自己的相分,简单讲就是以心缘心真带质,以心缘色似带质,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简单讲就是第七意识的见分,攀缘第八意识的见分当作是自己的相分,当作自己的相分,那么意思就是说第八意识,它并没有能力去分别这个根身、器界跟种子,第八意识会变现三个东西,就是根身、器界跟种子,那么它没有执著的能力,第八意识只有接受的能力,就是无量亿劫以来你只有接受的份,第六意识是分别意识,第七意识是执著意识,所造的业统统放在第八意识的仓库,所以第八意识只有执、受,就是接受,没有招架的余地,没有讲话的余地,也没有能力去排除它,因为第八意识就是如同仓库无所不装,好、恶、无记统统装进去,那么第七意识叫做思量能变,意思就是说第八意识本来就是根身、器界、种子的,一切种子跟现行的根本,如同一个大仓库,可是因为我们无量亿劫来的不了解根身、器界、种子本来就是一体的东西,本来就是自性清净心,结果幻化成错觉,这个错觉就是产生一种我执跟法执,所以第二能变叫做思量能变。一个箭号,中间一个圆圈圈。

       第八意识往下,中间一个圆圈圈,你必须要写几个字,写:我执跟法执的根本。我执跟法执的根本,正因为就是第七意识的特质,你今天为什么会烦恼?因为第七意识执著一个我,你今天为什么对宇宙、山河大地没有办法透视,看无量无边的世界,正因为你有法执,我执是对人生观的迷茫,法执是对宇宙观的迷茫,透过第七意识的执著,人身变成了细小了。身体,我们把宇宙万物的四大——地、水、火、风执著变成一个小小的身体,我们把本性幻化成……,本来是无量的智慧,幻化成世间的聪明,(本来)分辨的能力变成我们今天的思想,还有再迷茫更深的就变成我们今天的神经系统,换句话说:神经系统就是一种知觉,这个知觉就是来自于不清净的本性,如果我们今天透过了本性所产生出来的,我们就可以支配我们的神经系统,就可以支配我们的神经系统,我们今天的神经系统为什么没有办法支配,一定要随着我们不自主神经,我们这个胃收缩,不自主神经,因为我们执著习惯了,我们没有办法开采我们的本性,这个本性化作世间的聪明,这个聪明变成我们的思想,这个思想混浊了就变成神经系统,升华了就变成我们内在的思想,所以神经系统是受心理的影响,你相信吗?我们现在的情绪,我们只要生气,我们的胃就会收缩不正常,是不是心灵就影响到神经系统,所以我们的思想跟我们的神经系统,都是受无量亿劫来本性转变以后变成粗糙和微细的思想,所以,粗糙的就变成肉体,微细的就变成思想,其实都是心的作用,都是心的作用,都是心的作用!就像我们脑部一样,我们脑部能够控制的话,我们脑部就会放出无量的光明跟电力,我们脑部不能控制的话,人的一生一世就会活得非常愚痴。

       好!思量能变就是所谓的我执跟法执,它永远在计度,计算的计,一个言再一个十,度就是度众生的度,计度,不是我们嫉妒别人的那个嫉妒,是计,计算的计,度就是度量的度。计度就是我们永远拿第八意识的见分当作……,因为第八意识的见分跟相分本来是一体的,结果你以第八意识的见分加上一层执著,那么就变成见分攀缘着相分,本来是没有这样子的,意思就是第七意识牢执第八意识,一直到成佛金刚地才有办法脱离,当最后第七意识脱离第八意识的时候,第八意识的名字就没有了,就显现出本体,而不是第八意识消失。不是第八意识消失,而是第八意识转换成无量无边的光明,我们不能断第八意识,是转!就是阿赖耶识就变成没有了,就换成真如、清净、法性、金刚不坏、涅槃这些名词。

       好了!那么第七意识的我执跟法执,因为透过我执跟法执,那么就会产生四种的痛苦,是无始劫以来没有办法破的这个执著,好!把笔拿起来,叫做我痴、我见、我慢、我爱,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第七意识是思量识,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那么就产生山河大地的我执,那么因为透过我执跟法执,就变成了四种永远的迷茫,第一个叫做我痴,愚痴的痴,我痴就是牢执一个错觉的我,这个错觉的我一直蕴藏在我们深入的意识里面,包括我们白天,包括我们晚上睡觉,我们都是牢不可破的执著。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只蚊子叮你的右脚,你可能打到左脚去吗?你不可能打到左脚去,为什么不会打到左脚去,因为你执著那个神经系统是自己,你的意识观念是永远存在着自己,这个痴就是没有办法,所谓痴就是透过主观的意识,拿现在一句话就是强有力的自尊,而永远想保护自己,而迷失了正确的判断,这个叫做痴,痴就是没有智慧,因为透过第七意识的执著,拿第八意识的见分来当作自我,结果弄来的只是一团迷茫,我们加上一层执著,无论白天,无论睌上,那么第七意识对内是执著第八意识,对外是作前六识的依靠,叫做意根,所以第七意识又叫做意根,就是前六识的依靠,作为根本就是意根。

       第七意识叫做执著意识,思量意识也对,执著意识也对,又叫做意根,前六识必须要依靠第七意识。再讲一遍:第七意识对内是执著第八意识为自我,对外作为前六识的依靠,作为前六识的依靠,我们前六识统统必须透过第七意识通达到第八意识。为什么?因为每一件事情都是执著。当你晚上睡觉你也是执著,为什么?你明天(第二天)你不见这个指甲长大成长,你没有发现这个头发慢慢的长,在这个世间人来讲头发的长是因为细胞的作用,细胞从哪里来?我现在问你们,细胞,每一个细胞有没有意识,如果细胞没有意识,那我问你,细胞如何新陈代谢呢?细胞核里面有细胞膜,细胞膜里面又有细胞核,细胞的新陈代谢就是我们所讲的排泄物,如果说它没有意识,又如何能够新陈代谢呢?好!既然每一个细胞都有意识的状态,意思就是说当我们这个意识离开了以后,那么这个细胞就会被破坏,我们就不能继续作用,简单讲细胞还是意识的作用。我们认为头发会长,指甲会长,是因为我们身体上的物理跟化学的变化,可是在唯识学里面来讲,只要你因缘具足,营养份够,那就是用意识在支配这个身体,所以你晚上睡觉,第二天起来,你的指甲就会长,而不知不觉,简单讲第七意识执著第八意识,那个是微细到、微细到不是凡夫所能够发现的,不是凡夫所能够发现的那个微细,所以简单讲第七意识执著第八意识,那个是微细到连阿罗汉都无法去了解,何况凡夫,何况凡夫。我们指甲会长,头发会长,或细胞会变化,人会长高,人会长高,你能够发现吗?不能发现。简单讲我们的意识一直在作用,一直在增长,一直在作用,一直在增长,一直在变化,纵然一个人的身体已经到达不会变化的阶段,可是他的心还是不停地变化,那么人也会变成老化,所以人从外表看他是变化,其实就是我们内心里面刹那、刹那之间生灭的变化。

       所以佛为什么三十二相不会变呢?佛是因为证悟到自性清净心,那么佛为什么会死?因为众生的福报不够,佛就必须示现涅槃,众生的共业福德不够,佛就必须进入涅槃,如果众生的福报够,他进入涅槃,不进入涅槃,你都看得见佛,你念佛清净,佛就在你的面前,所以说佛有入涅槃的,那实在是痴人,也就是我们这些泛泛之辈,佛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入涅槃,他本来不生,哪里有灭呢?那么你如果了解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佛就在你的心中,你跟佛一模一样的本体,悟道了,尽虚空界、法界,就是这样子。所以说我、法二执,透过我、法二执,我们第一个就我痴,迷惑在自己的错觉,是很难破的哦!

       第二叫做我见,噢!这更难。我见就是我自己永远对,我怎么样做统统是对的,明明我犯错,我要解释一大堆的理由,来支持我这种错误的谬论。我见,我见是人与人之间的痛苦;夫妻,夫妻之间的痛苦;师徒,师徒之间的痛苦;社会,社会的斗争;国家与国家的斗争,是什么?我见,看法不同,我见就是看法不同,你不要讲很多,你们大家都在公司上班,公司里面上班,就是学佛的也有什么不同?看法不同,所以说佛佛道同,只有成佛,破除了我执,破除了法执,只有这样子才能够佛佛道同;你要是有第七意识没有破,这个“见”一定存在,这个“见”一定存在,所以为什么《金刚经》里面一直告诉你: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叫你“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法平等,为什么讲“是法平等”?就是要叫你破第七意识,第七意识这个见就会产生是非,产生谤,诽谤、攻击、伤害、造诬,诬就是一个言,再一个巫婆的诬,造诬就是无中生有,扭曲别人,我两三的劝告诸位不要听片面之词,就是这个道理。人透过第七意识,执著太重讲出来的就没有一句好话,是不是?一个大智慧的人,人家欺负他,他就会说:不!我欺负人家,他这样对我已经很了不起,很客气了,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一个小人,度量小的人,他对他这样子,他就在那边哭泣,一谈到他:他是多可恶,他是多烂,他是多坏,他是怎么样不好。为什么?这个我见重啊!稍微有一点点委屈,一讲起话来就哭泣,感觉很委屈,你看看那个女孩子讲话常常讲了二、三句就哭起来了:师父!我……。奇怪!我都不会哭泣,奇怪!哭不出来,差别那么大。讲了两句话她就感觉自己很委屈,就是感觉别人多么地欺负她,这个我见之重,就是没有办法,突不破的,是不是?你不要感觉你很委屈,你要常常告诉你自己:他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有一个人来告诉我:喂!噢!师父!这个哦……。噢!有人说你怎么样坏、怎么样坏。我说:噢!那这个是菩萨。他说:你怎么这样讲?(师父说:)他不了解我。他如果了解我,我比他讲的更坏。他就没办法,他就没办法讲了,是不是?你说我多坏那是你个人,你说好跟坏代表什么,我问你,我跟你争执,不是跟你一样吗?对不对?再来,我们两个争执,我让你赢,我也没有输,你说我输什么?你一直讲,你一直跟我辩论,如果你音量比较大,让你赢,我静默,出去外面:我碰到慧律法师,把他辩得哑口无言,人家不理你,你像疯子一样,你以为你有多了不起,你来跟我辩论,你一定赢,为什么?我就不理你,你就一定稳赢,对不对?所以人愚痴到家,人家不跟他讲,噢!他出去外面讲得……人家说慧律法师哪有智慧,我跟他讲,他静默,哑口无言!狂得不得了,狂得不得了!我让你赢,那我也没有输,你说我输什么?我讲经人家听我的,不会听你的,对不对?那么我们自然就会摆平了,所以研究这个唯识妙就是妙在这个地方,很好,很好!唯识就是妙在这个地方,这一个念头一转了,就快乐无边,就快乐无边,是不是?人家跟你打毒针,你打不进去,为什么?你有免疫,学佛就是有免疫,学佛就免疫。好了!这我见。

噢!第三点,就是男众最难破的:我慢。说:我慢高山不留德水,我慢就是把自己拉得很高,我慢,用一句现代化的名词叫做自尊心太强,不服人家。我慢就是不接受劝告,用现代化的名词叫做这样子,噢!这个我慢就是男众特别多,男众特别多!

以前我还没有去一个团体演讲的时候,我去一个大学上课,这个大学里面有一个很狂的,据说是念到硕士班,他说:嗯!这法师来演讲,我要把他辩得走投无路。后来我就去那边演讲,讲了两个钟头。市长讲:唉!你不是要把师父辩得走投无路?没办法、没办法。我们人……。人家这个法师出名,一定有他的两把刷子,没有说一个法师这么出名,让你两句话就让你讲倒了,那还得了,是不是?这不可能的事情嘛!是不是?人家为什么要出名,一定有他的底细,不是随随便便地两句话就给你辩得乱七八糟,那你怎么当法师呢?我们人这个我慢是很难,非常困难,我自己觉得我也是很我慢。我以前念建国中学的时候,就怕人家没有看到我的学号,结果早上上课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挤车子,噢……你有没有看到,噢!你看!这个mark这么明。现在发现自己很愚痴,你建中就这么狂,人家台大排哪里?你台大这么狂,你博士,人家博士排哪里?你博士那么狂,人家哈佛大学的博士,你叫人家排哪里?哈佛大学博士那么狂,你叫布希(博士)站哪里?哎呀!想起来很愚痴,很愚痴,非常愚痴!这一点我要向大家忏悔,我曾经愚痴过,真的是这样,狂,没有办法,这一点你们要原谅我的无知,没有办法我也狂过,那么现在就不敢这样讲了,现在我虽然说是一个法师,但是我还是要向大家学习,多讲几句谦虚的话嘛!比较有退后的余地,要不然将来就麻烦大了,是不是?我没有什么了不起,你们比较了不起。我慢,我说:我希望诸位的同学,希望诸位同学你们能够……你们能够好好地把自己的内在摆平,说瞧不起人家……,看不起别人容易,摆平自己很困难。看不起人家很容易,摆平自己这很困难,你去了解这个第七识是我慢,不管你是念什么博士、台大、清华,或者是你有多大的成就、钱财,你都不要我慢,你就觉得你是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人,最平凡的人,那么你这个烦恼就会很少,这是我两三的劝告我的徒弟们,不要跟师父一样的犯了这样狂的过失,不可以这样子,我慢。

 再来,我爱,这个我爱就是我执的意思,这个我爱的范围就大了,这个我爱就包括一切的境界、一切的心,这个我爱的范围实在太大了,比如说你贪名,我爱名,我喜欢钱,那就我爱钱,有的人不爱名、不爱钱,爱什么?爱自己顾影自怜,他留了一撮的这个头发,他站在镜子前面就照了一个多钟头,每天他就是:怎么这么好看呢?这个镜子还拿前面、后面的,太欣赏自己的头发了,有的人就是这样子,这个我爱,他不只是说名或者是利,很喜欢装模作样,怎么这么英俊,很麻烦,自己会欣赏自己,顾影自怜。有的人长得太漂亮,女孩子长得太漂亮了,看镜子自己骂自己,造业、造业,长得这么好看。(师父掩面笑)听了快昏倒了。她这个骂自己造业,多么抬高自己,造业,真是造业,没办法,讲讲笑话,我爱嘛!说到这个爱,不论是自己的身体、头发,还有自己的成就,自己的成就,这也是我爱,其实对自己的成就,噢!好像有一点很欣赏,所以这个我爱包括一切的境界、房子,这个我爱是很麻烦的,这个我爱……,所有二十四个小时里面,我爱的烦恼很重,比如说这是一部车子,那我爱这部车,这个强烈的爱,那么这个车子,人家走……,这个小孩子走到他的车子上面去,人家用手去摸一摸,噢!这个车子这么漂亮,他就骂:你这死囝仔,车子那么漂亮的东西,你摸它。连那车子都不给人家碰到。这个我爱是很痛苦的,我爱是很痛苦的,以前我们大同国小有一个女孩子,有一个女孩子,这个头发非常地长,非常的长,那么这个老师告诉她:你那个头发那么长,稍微修剪一下。回去哭了三天,她就是不剪她的头发,她头发多长呢?快到脚底了,她就是不剪,她爱她的头发,爱她的头发!印度有一个头发几丈的,几丈哦!几丈的哦!这个美国花了八百块的美金买了他的头发,结果头发一剪下来,他一直哭泣,男的哦!,男的哦!不是女的哦!男的哦!他留了几十年的头发,卖了八百块美金,他那个洗头发怎么洗的你知不知道,他那个头发用一个大脸盆,棍子拿起来打,太长了,那个头发是几丈远,棍子拿起来打,这样打、这样打,别说八百块美金,八万块美金叫我留那个,我都叫他精神病,哪有这样子。所以这个众生没有听到佛法,他不晓得安排自己的生命,就是搞这一些。好了!第七意识,大致上就是有这样的一个观念,有这样一个观念。

那么再来,前六识。前六识,第七意识的垂直(方向。由于本表由原书竖排转为横排,可以为向右方向),那个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画虚线下来的,叫做意识又叫做意根。为什么讲根呢?根就是成长义,就是有生机,什么是根?这树木有根,那么这个树木就会活。为什么命名叫做根呢?这个根就是增长我们的生死叫做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个根会吸取这个外境,染污我们的内在,我们就必须增长我们的生死,所以根叫做增长义,会成长我们的生死,那么圣人就不是这样,圣人就不叫念眼根、耳根。圣人叫做念:眼根性、耳根性、鼻根性、舌根性、身根性、意根性,就加一个性字,性是慈悲平等,那么我们为什么把前五识列归成统一,一起来来解释这个五根呢?因为它都是对外境的,性质大部分都是相同,所以一起讨论,因此我们就分成第八意识、第七意识、第六意识、前五识,知道吗?那么第六意识叫做分别意识,第七意识叫做执著意识,第八意识叫做异熟能变,换句话说就是收集意识,收集一切的意识统统在里面。那么第六意识叫做分别,第七意识叫做执著,其实每一个识都有分别,每一个识都有执著,只是第七意识比较强,因为执著力比较盛,所以我们列为第七意识叫做执著,其实前五识、第八意识也都有执著,可是那个微不足道的力量,每一个识都有分别,但是第六意识的分别特别强,所以就通用来讲,每个意识都有分别跟执著,但是对作用来讲,只有第七意识执著力比较强,第六意识分别力比较强,所以第六意识叫做分别意识,所以第三变叫做了别能变,三变叫做了别能变。

那么就是第六意识还有前五识,哪一方面了别呢?眼识透过眼根看这个色尘,简单讲眼根攀缘了这个色尘就会产生了眼识,讲实在话这个是三位一体的东西,根、尘、识,【依缘】就是碰到,那么接触到就会产生业识,根攀缘尘,会产生眼识,简单讲眼识必须透过眼根才能够接触到这个色尘,如果我们眼识不作意的话,作意就是注意力,那么就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什么意思?眼根必须加入眼识,但是眼识只是分别,但是分别力还必须加上第六意识的分别力量,简单讲眼识告诉你那是一朵花,第六意识分别:那是一朵什么花。第七意识告诉你:把它摘回来。第八意识:把它存进来(这个观念),存了无始劫所在的这个业力。

再讲一遍:眼识附着在眼根,这眼根如同我们的神经系统,但是眼识并不是神经系统,眼识是藉着眼根才能够发出意识出来,所以,愚者难分识与根,就是证阿罗汉果也没有办法分辨什么是眼根,什么是眼识。愚者难分识与根,根跟识很难分别,简单讲眼根就是由肉所构成的,属于一种粗糙的四大,接近一种肉团所构成的,那么眼识呢?就是讲一句话……,简单讲就是……好像属于一种比较神经系统那一类的,但是又不是神经系统,又不是神经系统,在这里你一定要有一个观念,就是眼识是依靠眼根而起来,但是眼识不是眼根,你要弄清楚,仗着它的力量,就像一个人驼了,弯曲了站不起来,要等着拐杖他才能走路。简单讲眼识……如果说眼根坏了,眼识有没有作用?没有作用,你眼根坏了,你眼识没有用了,你看得到吗?耳根坏了,耳朵听得到声音吗?你有耳识也没有用啊!对不对?所以说,但是如果你有【眼识】,也有【眼根】,但是没有【色尘】,那你看什么?没有声尘,你听什么?所以说眼识透过眼根,攀缘这个色尘;【耳识】——【耳根】就是【声尘】,【鼻识】就是【鼻根】就是【香尘】;【舌识】就是【舌根】,就是【味尘】;【身识】就是【身根根】就是【触尘】;【意识】就是【意根】,就是【法尘】。法尘底下写个:前五识落谢的影子,色、心二法所构成,一半是色法,一半是心法,是藉着前五识,仗着前五识而看到、听到的、嗅到的、尝到的、触到的东西,落入这个意识的,然后法尘就是落入意识的影子,落入意识的……,前五识是落入意识的影像,那么这个影像一分是色尘,一分是这个心法,所以法尘是色、心二法所构成的。

 所以说在这里有一偈:

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

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在家把帐开。

这“八个兄弟共一胎”,就是我们八识统统阿赖耶识所转化出来的,各有各的种子。再讲一遍: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各有各的种子,各自起现行,但是是共一胎,是共一胎,是共同存在阿赖耶里面。

“一个伶俐。一个呆”,第七意识就是“伶俐”,一个“呆”就是第八意识,第八意识只有挨打的份,只有接受的份,它也没有执著,也没有什么能力,是不是?一个呆,第八意识就是完完全全的接受,第七意识它太强烈的执著,一个伶俐,一个呆,第七意识是伶俐,第八意识就是呆。

“五个门前作买卖”,五个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在门前作买卖,好的买下来,不好的把它踢出去,执著、攀缘。

“一个在家把帐开”,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就是在家里,而这个好的,这朵花好,把它摘回来,摘回来,就摘回来了,分别,在家把帐开,拿了好多,好、不好、善、恶,就拼命的分别,然后透过第七意识拼命的执著,简单讲分别跟执著实在是形影不离的东西,分别是第一念,执著是第二念,落入第八意识也是同时,所以说这个时间你要说哪一个快,哪一个慢,只能讲分别第一念,第一念是第八意识的一个无记,比如看到这一朵花,第一个念头是什么都没有,透过第二个刹那,第二刹那、第二刹那,就是分别:这红色花太漂亮了,第三个念头执著、思量,把它摘回来,第八意识就是接受,犯了偷盗戒,就接受它,其实这一刹实在是没有办法用时间,来把它分出来说这个有多快、有多慢,这几乎都是同时,分别当下就是。

你看到一个漂亮的英俊小生:噢!这么英俊,这个若当我丈夫不知有多好。噢!这么英俊,这第一个;第二:这个若当我丈夫不知有多好,第二个念头就追了。追啊!不是只有男众追女众,没有这样子的,女众追男的,追得更厉害。你叫她不要写信,她一直写信来。有啊!有的法师就被追过,你叫她:你精神病!你不要写信来。她还是一直写信来,没有办法,我是说有的,有的,没有办法。照镜子的话,造业、造业。

我们再整体性地来解释这个异熟能变、思量能变,还有了别能变的这个增加的资料。这里面的资料没有,你们只要注意听就好,注意作笔记,我一个、一个来解释。

异熟能变就是三能变的第一能变,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异熟的意思就是你造善、恶、无记,经过一段时间必须成熟受这个果报,虽然它是无形的,但是会慢慢、慢慢因缘具足就会变成有形的这个色身,或者是六道轮回里面的畜生、天人、无形的,就要遭受这个果报。异熟,那么异熟在后面我们会慢慢讨论,今天我们只要了解一个概括性就好,那么异熟能变就是第八意识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一切种子的依靠,意思就是说阿赖耶识里面就像一块田地,就包括一切的种子,全部种在里面,持一切种。简单讲阿赖耶识就包括一切的种子都在里面。阿赖耶识是不可知的,就是不是我们凡夫以及二乘人所知道的,包括证阿罗汉、证辟支佛果,都办法来了解第八意识的微细形象,那个微细形象之微细,微细到我们没有办法去了解,就像山河大地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改变,你活了几十年,阿里山,阿里山还在那个地方,你活了几十年,我们这个讲堂,这个讲堂还是一样好像不变,其实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我们是微细得……,就是不可知的第八意识,不是凡夫、二乘人有办法了解的,第八意识是执受,执著这个种子,但是唯一的就是来接受外面造业,造善、恶、无记,它只能接受的份,它没有思量的能力,没有思量的能力。第八意识有三个它会变现根身、器界、种子,就是我们这个色身,就是第八意识因缘成熟,我们所讲的灵魂,世间人所讲的灵魂——佛教所讲的第八意识,那么第八意识就是染污的本性,迷了的本性。这执受,我们一出生就执著这个色身,所以平常第八意识跟第七意识是同时讨论,是同时讨论。不管白天,不管晚上,包括你做梦,第七意识都没有离开我们第八意识,无量亿劫以来我们这个错觉永远存在着执著,这个“我”字。再来,第八意识与五种心所相应,五种心所,我们八识叫做心王,王,国王的王,眼、耳、鼻、舌、身、意,每一个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每一个识有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相分就是物质,见分就是精神,自体分就是……,自证分就是自体分,意思就是说我们自体本来是清净的,因为迷了所以产生精神攀缘物质,那么精神攀缘物质,本来是没有精神、物质之分,可是我们加上一层执著,就变成我跟你的对立,每一识都有这样子的,那么第七意识就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因此简单讲就是加上一层色彩,简单讲第七意识就是戴着一个太阳眼镜,在看第八意识所有统统染污,统统染污掉。好了!那个这个第八意识,常常跟触、作意、受、想、思相应,触就是接触的触,心王就像国王,心所是老是跟着国王起来,老是跟着心王起来。心所,有五十一个心所,那么它跟触、作意、受、想、思相应。触就是接触。作意,工作的作,意就是意识的意,受就是接受的受,想就是我们的思想,思就是我们的思惟,意思就是说第八意识永远跟触、作意、受、想、思,触就是碰到境界,作意就是动念头,受就是接受它,想就是思考,思就是采取动作,那么这些……。第八意识都跟这个五种心所相应。心王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心所有五十一个,那么这个是五种心所,就五遍行心所,这个我们《百法明门论》会讲,现在没有时间,也不能继续再解释,再解释下去,时间就是会很长不够用。

《唯识简介》慧律法师讲(3) - 兰草 - 万境自如如     兰草何不如
 

 再来,第八意识就是唯舍受,舍,什么叫舍?我们有苦受、有乐受、有舍受,意思就是第八意识没有所谓的苦跟乐,它只是遭受果报而已,它只是遭受果报而已,所以因有善、恶,果唯无记,这舍受就是无记的的意思;不能说是善,也不能说是恶,当我欠你钱的时候,你说我很坏,可是我已经还你钱的时候,你不能说我很坏。一只狗,它前世造业,你说它造恶,对不对?可是它已经变成狗了,它还这个果报了,这果报无记性,因有善、恶,果唯无记,就是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有所谓的造善、造恶业,但是在受这个果报,那个不能论善跟恶的,受果报,他已经变成男的,那就是他的果报,变成女的,就是她的果报,他变成侏儒,他变成残废,这个都是他的果报,他做总统是福报,造什么因得什么果。

所以第八意识唯舍受,舍就是不苦不乐,不能说苦,也不能说乐,因为它不是因嘛!第八意识大部分都是遭受这个果报,但是异熟能变,也有因能变,也有果能变,这个又要讲得更多的佛法,讲得更多的形象,就会影响到我们唯识的时间。再来第八意识叫做无覆无记。

什么叫做无覆无记呢?无就是有无的无,覆就是一个西,东西南北的西,加上光复的复。无覆无记,记就是计算纸的计,不是计算纸的计,笔记簿的记,无覆无记的意思,无覆就是说第八意识它不会障碍圣道叫做无覆,无记就是非善非恶叫做无记。

第七意识它要执著叫做有覆无记,什么叫做有覆无记呢?第七意识它是造业的力量,有覆就是会障碍圣道。

所以第八意识叫做无覆无记,第七意识叫做有覆无记。无覆无记就是第八意识它没有造业的能力,它只有接受的能力,无覆就是不会障碍圣道,无记就是受这个果报而起来的。第七意识叫做有覆无记,第七意识有我、有法的执著,所以它会覆盖清净的本性。

再来,第八意识恒转如瀑流。这个第八意识恒转如瀑流,就像那个尼加拉瓜瀑布的水从上面冲下来,冲下来。其实来讲,如果你用每一分、每一秒的动点去研究它,它是停止的,但是如果你一下从上面冲下来,它是动态的,意思就是说你要找到空隙不可能。简单讲第八意识永远的微细的在变化,识就是一直变化、一直变化,识就是变化,一直转动、一直变化,没有停止叫做恒转如瀑流,因为它有造了很多的因,它继续就果,但是现在又愚痴,又果又种了因,因又变成果,我们现在的果报就是过去的善恶因,我们现在的果报,我们如果觉悟的话,赶快修行转这个果报,赶快往生极乐世界就变了,如果我们现在还是一样愚痴,那么这个果报……,我们现在果报现前,那我们又不懂得去造善、念佛去转这个业,那么又继续了,继续造业,那么再继续受果报,就恒转如瀑流,就是没有停止的永恒的六道轮回,没有停止的,永恒的六道轮回。任凭你读到世间的什么博士、科学家、心理学家、大哲学家、艺术学家、音乐学家,一样对死亡都是无奈的。

我第二本的《佛心慧语》就写了很多死亡的这个事情,我们这个《佛心慧语》反应不错,我们徵求助印,徵求助印,助印,我们希望把这些送到这个监狱或者是一些比较困苦的地方,那么好的东西大家就分享,其实那个也是不小心写出来的,随便写一写而已,我们这些法师大家都很合作,都很帮忙,用我的名字,是不是?其实与其说我棒,不如说我的徒弟更棒,荣誉都是他们的。

这个第八意识一定要到成佛才能够转变,成佛转变以后,才能转变前五识,我告诉你转变的能力:第一个转变第六意识,第二个才能转变第七意识,第三个才能转变第八意识,最后才能转变前五识,前五识是肉体,第八意识的异熟变不变的话,那你这个肉体不能改变的,肉体不能改变的,没有办法的,所以说第八意识转前五识的眼、耳、鼻、舌、身才能转,第六意识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可以不分别,那么这个比较快,第七意识不执著这个比较快,你要改变这个身体,那你非得第八意识的果报改变不行,所以说第六识先转;第七意识,第二;第八意识是第三;前五识是最后。阿罗汉位才能够舍,才能够变。阿罗汉有两个,一个是小乘阿罗汉,一个是大乘阿罗汉,第八意识这个是大乘的阿罗汉:无生。

再来,次二是二能变,又称为末那识,那么末那识翻译成中文就是执有我,或者是染污的,执著一个自我的存在叫做末那识,那么第七意识有一个名字叫做依彼转。依,依靠的依,彼,彼此的彼,转就是转动的转,什么叫做依彼转?依彼转就是依靠第八意识而老是缠住不清,当一个人死亡的时候,前六识都没有作用,第七意识、第八意识还是执著,继续去投胎,继续去投胎,所以这个依彼转,就是依照第八意识继续去转动,继续去执著,然后第二个能力就是缘彼,缘,因缘的缘,彼就是,,,缘彼就是缘著第八意识老是不放,所以依彼转就是依照第八意识一直转动、一直变化,缘彼就是一定要仗着第八意识。

再来,第七意识,就是二能变,就是末那识,叫做思量,它的能力就是思量,所以思量性有思量的相,思量为它的形象。它思量什么?依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依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那么再来四烦恼常俱,就是我痴、我见、我慢、我爱,这个永远、永远老是跟在屁股后面,刚刚我们已经解释过了。再来,第七意识是有覆无记,有覆无记就是它会障碍圣道,但是它没有任何的这个所谓的执著这个果报,因为它没有这个果报,那么果报也不是什么,因为它依靠着第八意识而转动的,所以实在是第七意识并没有什么任何自我,这第八意识是无记,那么第七意识也是无记,但是第八意识是有……,无覆的,它不障碍圣道,第七意识它会障碍圣道,这后面还是会解释到有覆无记、无覆无记的事情。再来,随所生所系,就是第七意识,不管你是出生到哪一道,统统系缚着你,就是随所生而系缚——你到天道,天道一样我执、法执,一样;人道,人道一样我执、一样法执;阿修罗,阿修罗一样。你哪一道,你哪一道,四禅天一样的,统统还是要执著,简单讲三界里面就是没有办法断这个分别跟执著,没有办法断这个第六意识跟第七意识,没有办法,所以随所生而系缚,你生哪一道,你就束缚在那个第七意识,第七意识牢执,不离开,所以第七意识要怎么样才能够转呢?那也必须要由这个菩萨的……,差不多要到第七地、到第八地才有办法,到第七地、到第八地才有办法把这个我执断掉,这个法执慢慢、慢慢的消,第七意识也是一样要到成佛才能全部放得下,第七意识。简单讲第七意识转,第八意识就是没有,因为第七意识跟第八意识是同时的,那么第七意识转,第八意识就……,阿赖耶识的名字就没有,不是本体没有,是名字没有了,那时候就不叫做阿赖耶,叫做真如。第七意识的法执断了以后,那么第八意识叫做真如。所以说第七意识必须要到金刚地才能够放得下法执,一样,一样,跟第八意识一样。

再来叫做了境能变,了别就是第六意识,那么第三能变总共有六种差别——(第一个)眼、耳、鼻、舌、身、意这是三能变,第三能变嘛!那么它是了别一切境界,第六意识它造的这个业特别强,造善、不善还有无记业,心特别强。那么第六意识五十一个心所统统包括在内,遍行、别境、善十一、烦恼、随烦恼,还有不定烦恼,总共五十一个心所,六位——遍行、别境、善、烦恼、随惑、不定,这个百法会读到,百法会读到。那么它(第六意识)所相应的是相应善,还有相应恶,还有无记,统统相应。为什么呢?分别能力太强,那么第七意识是执著、思量,第六意识拼命地造业。“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在家把帐开”,那个记帐单的就是第六意识,专门记帐单的,特别强,那么第六意识也是依止第八意识,它也是依止根本识,也是依止根本识。那么为什么它讲还是依靠第七意识呢?因为前六识是分别,第七意识跟第八意识是联合的,那么它要通过第八意识落入这个种子,必须要经过第七意识,所以第七意识叫做末那识,第八意识叫做根本识,因此第六识一定要依止根本识,那么第六意识有自己的种子,所以起现行,才有第六意识的存在。

再来,那么五识是随缘而现的,眼、耳、鼻、舌、身是随这个因缘,有时候是一识,一个识,有时候是两个识,有时是三个识,有时候是四个,有时候是五个。比如说你现在看电视,你就一个识,眼睛在看,还有耳朵在听,闲来无事,眼睛看、耳朵听,拿个不吃不可(零食名),拿起来就吃了,那么就增加一个什么?就增加一个舌。眼、耳、鼻,如果说点一支檀香,东西吃、吃……,吃一吃素食,咦!闻到香味,眼、耳、鼻、舌统统有,那么身体躺在这个沙发上,噢!很舒服,噢!太舒服了,触,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有时候一个起来,有时候二个起来,有时候三个起来,有时候四个,有时候五个起来,有时候俱起,有时候不俱,不一定。

那么第六意识有几种情形,它不会起作用,第七意识是永远执著第八意识,但是第六意识不是,第六意识有时候起,有时候不起,比如外道的生无想天,无想天,他生到无想天以后,第六意识暂时不起作用,还有无心,无心定,无想还有无心,没有第六意识的分别,但是不是断哦!那是伏,伏就是暂时不起来,还有深睡的梦,深睡就是睡眠,晚上睡觉睡到很熟、很熟,有时候我们晚上睡觉都没有做梦,对不对?所以第六意识分别就不起来了,分别心就不起来,还有闷绝,闷就是昏倒了,人家从后面打,昏倒了,昏倒了之后,第六意识就不起分别了,但是第七意识、第八意识还是存在,是不是?所以如果我们色身……,如果没有第八意识的存在的话,人家一打,第六意识没有了,人就死了,可是我们一打,人昏倒了,第六意识没有作用,可是明天还照样起来,为什么起来,第八意识还没有走啊!第八意识还有这个身体,还执著这个色身,是不是?第六意识不作用,可是这个色身还是存在啊!人没有死啊,所以昏倒的人还不死,就是因为第八意识支持这个生命,叫做受、暖、识,第八意识支持着这个,受就是一期的生命,暖就是温度,识就是意识还存在,受、暖。

这样讲你们认为怎么样?有没有问题?听得懂吗?听得懂的人是很棒,这听得懂的是很好,这真正找到了自我,而听不懂的人须要努力一下,须要努力一下,没有关系,第一次,一回生、二回熟,没有关系,这跟交朋友一样,第一次不好意思,一回生,二回熟,第三次就很自然,没什么好害臊的事情,一次听不懂,第二次再听就比较熟,第三次他就会熟练,熟能生巧,你想想看!师父研究经典也是研究十几年嘛!对不对?十几年嘛,才有今天稍微小小、小小的成就嘛!我讲很小,我没讲很大哦!所以说这唯识不容易。在台湾省来讲,我们讲实在话的,在台湾省来讲,很少人敢开这个唯识学,这个也不好讲,怕讲错了,怕讲错。这个唯识学能听到也是一在福报,听了这唯识以后,这个生命怎么解释都通达,怎么解释都通达,整个人生、宇宙就彻底的了解。若是学禅的,就会说无念、无住、无相,可是唯识不一样,唯识解释得清清楚楚,我觉得是很好,不晓得你们觉得怎么样。翻开第20页,注解,1、2、3、4、5、6的1 ,

                                 

 

☆(补充资料:★三能变:指异熟、思量与了境。瑜伽行派与法相宗主张,“识”能转变生起一切万法,或变现为心内主观(见分)与客观(相分)认识作用之主体,故称为能变。依其作用之特性,能变有异熟、思量、了境等三种。(1)异熟能变,又称第一能变、初能变,即第八阿赖耶识。第八识系人界乃至天上界之有情所共之果报,其报由引业牵引,而为恒常相续之总报体,故称为异熟,或称异熟能变、异熟识、真异熟。例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识与贫富贵贱等个别之果报,系由满业而来之别报体;然以其报有断绝,故不称异熟,而称异熟生。若自赖耶三位而言,异熟识之名即相当于善恶业果位。(二)思量能变,又称第二能变,即指第七末那识。以第七识为恒审思量之识,故称思量能变。在诸识中,虽然第六、第七识能审思量,然以第六识有间断,故不称思量能变。(三)了境能变,又称第三能变,全称了别境能变,即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识。此六识具有明白了别显著之对象(如色、声等)之作用,故称了别境能变。第七、第八识则无了别显著对象之作用。唯佛之前六识,对于如“真如”般之对象(细境)亦能加以了别。以上,初能变之识由先世之业及名言之实种变现实境,故称变现为变,其中,若就所藏之种子而言,称为因能变,就识体之自体分能变现而生见相二分之果而言,称为果能变。[唯识三十论颂、成唯识论卷四、卷七、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卷二本]——《佛光大辞典》。

三能变:唯识家为立万法唯识所变之理,类别能变的识而得三种能变。“能变”为梵语parina^ma的汉译,近人霍韬晦译之为“转化”,日本学者译之为“转变”。此种“能变”有三种,故谓为三能变。即:(1)异熟能变:又称初能变、第一能变;指八识中的第八识,即阿赖耶识。异熟原有多义,此处唯取其异类成熟之义,即因是善恶,而果为无记,故云。亦即依善恶业因,招爱非爱之果,其果为非善非恶之无记。八识之中,第七识非异熟,而前六识之报有断绝,故不称异熟,而称异熟生,《成唯识论》卷二谓(大正31·7c):“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立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亦即第八识为恒相续的总报之果体,故名真异熟,又名异熟识。(2)思量能变:又称第二能变,指第七识,即末那识。称第七识为思量,乃取其恒审思量之意;第七识相续不间审细分别第八识,故取此名。第六识亦审细思量,然间断不恒;第八识相续不断,但无审细思量。前五识二义俱缺,故以恒审思量独为第七识所专有,而名之为思量。(3)了境能变:又作了别境能变、第三能变,指前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以前六识了别色、声等粗显之境,故名之为了别境识。《唯识论述记》卷二(末)云(大正43·298b):“以前六识同了粗境,异七、八故,合为一名。问:此前六识亦缘细境,如佛六识等,何故但名粗?答:(一)多分故,(二)易知故,(三)诸有情共可悉故,(四)内外道皆许有故,(五)大小乘所极成故,(六)不共义故。七、八二识不粗了故。”除上述之外,变有因能变与果能变。第八异熟识摄藏等流、异熟二习气。此中,等流习气为一切法的种子,作为亲因缘而变生现行;异熟习气为善恶业种子,作增上缘,资助等流习气,变生第八识及前六识的异熟果。以种子成为能变,故称因能变。又,八识各各变现见、相二分,起能缘、所缘的作用;此八识为种子的果,故称果能变。亦即第八识有因、果二能变之义,其他识只有果能变之义。如此,由因、果二能变变生世界一切诸法。

◎附一:霍韬晦《唯识与识转化》(摘录自《绝对与圆融》)识转化(vijn~a^na-parin!a^ma)的意义世亲认为“境”(vijn~apti)是一种存在,它的内容是由“识”(vijn~a^na)的状态转化(parin!a^ma)而来才得以呈显的。所以识是境存在的依据,也即是现象的起源。真谛译的《转识论》说(大正31·62c):此等识能回转造作无量诸法,或转作根,或转作尘,或转作我,(中略)如此种种不同,唯识所作。”世亲“唯识”的意思,正是要以“识”来统摄现象界的一切法。对玄奘“识变”一词之辨正玄奘把“识转化”一词译作“识变”或“识所变”,把“转化”(parin!a^ma)译作“转变”或“变化”,这容易给人一种印象:仿佛识自身凭借一种力量以变起境(客体之存有事),而不是识自身转化为境,故中国传统的唯识宗,很明显地有“识为真,境为妄”的观念。考世亲在研究大乘佛学之前,对数论有相当深入研究。根据数论的观念,是说宇宙万法都是从“物原”转出,物原固然是真实,但万法亦非虚妄,因为这是在物原自身解体之后,才“转成”万法的,这是一种存在状态的转换,而不是真妄的对立。世亲选取了parin!a^ma一字来表达他的意念,当与数论的思想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应当依印度的传统,把vijn~a^na-parin!a^ma译为“识转化”。阿赖耶识的结构与转化的可能上文说过,世亲“唯识”的意思是要以“识”来统摄现象界的一切法,识是境(现象界)存在的依据,境是由识转化而得以呈显,现在要谈的是识何能转化为境?唯识宗认为现象的本源是“阿赖耶(a^laya)识”,不论是个体生命(我)或客观的存在世界(法),都是从阿赖耶识转化出来。《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说,阿赖耶识的转化有两种:“(一)由了别内执受故,(二)由了别外无分别器相故。”说的就是有执受性质表相(upa^divi  jn~apti)的转化和作为处表相(stha^navijn~apti)的转化;前者转出个体生命,后者转出客观的存在世界。但是,阿赖耶识如何由“一个”识而转化出一切存在呢?世亲的解说是因为阿赖耶识是一个“拥有一切种子(bi^ja)的存在”。种子就是阿赖耶识的内容,与阿赖耶识是一个整体性的关系,它的能量就是阿赖耶识的能量;种子的数目无量,因此阿赖耶识便能转化出无量的存在。阿赖耶识的存在状态是异熟性的,所谓“异熟”,即是一种因果酬答的关系。一切阿赖耶识转化出来的存在,都受前时的善、恶业(活动)决定,前时的业是因,现时的存在状态是果,由因到果之间,经历了变异的阶段,所以称为“异熟”。因果连绵相续,形形色色的世界便自阿赖耶识中连绵不断地转化出来。世亲比喻阿赖耶识的转化活动“像奔腾的大河一样地前后不断”,即所谓“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阿赖耶识一方面酬答前时的善、恶业,由此而转化为现实生命的存在;一方面又受当前的善、恶业所熏,由此再引起将来的酬报;生命就是这样的轮回相续。人究竟是往上提升或向下沉沦,就由人的善恶业来决定了。

由此可见,唯识宗的“识转化”理论,不但解释了现象世界的来源,而且对人生的方向,也提供了指示和答覆。

◎附二:横山纮一著·李世杰译《世亲的识转变》(摘录自《唯识思想》)

其次,我们来检讨第一颂的最后部份“此能变唯三(其转变有三种)”。据前文所说,“识转变是识,是分别”,也就是指我们的精神活动,我们的心的作用。然而,唯识瑜伽行派共立八种识,即:除了从来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外,再加上了作为深层的自我意识的“末那识”和根源心的“阿赖耶识”,故成八识。世亲将此八种识,分类为如下之三种转变。用第二颂以下的表现来说,是如下三种:

《唯识简介》慧律法师讲(3) - 兰草 - 万境自如如     兰草何不如

 简单说,(1)是阿赖耶识,(2)是末那识,(3)是六识。如此,

 从识=转变之立场,把从来的八种识,作为三种的转变来分类、整理,这才是《唯识三十颂》的意义所在。又经量部把转变称为种子的转变,即只就心的深层性过程来认取转变的。故经量部是从《大乘成业论》的见解,进一步开展出的。六识即包含表层之心理过程的整个活动,而用“转变”一语来掌握,这就是三十颂的意义所在。“转变”变成了代替“识”或“分别”,或者是把“识”、“分别”存在的状态,表现为更适当的言词所使用的。(中略)那么,阿赖耶识的转变,是以转识的转变即“分别”为原因的,是种子从未成熟的状态而变化为已成熟的状态的意思。与此相对,转识的转变,是以其种子的变化为原因而“分别”的意思。即:转变可分为(1)种子的变化和(2)转识的分别两个意思。但在此,把心的活动,作为是持有所谓的有机的互相为因果性来了解之时,对于“转变”,应该要再加上一个重要的意思,现在为要使问题明了起见,用图来表解如下:

《唯识简介》慧律法师讲(3) - 兰草 - 万境自如如     兰草何不如
 

简单说明上图:(1)是从阿赖耶识中已达已熟位之种子而生“分别(=现行)”,(2)是其“分别”乃把自己的作用(活动)的影响,作为种子(习气)而植于(=熏习于)阿赖耶识中,(3)是其植下来的种子,在阿赖耶识中慢慢生长,再生新的分别于未来。据后来的《成唯识论》、《成唯识论述记》等书之表现来看,(1)是“种子生现行”的过程,(2)是“现行熏种子”的过程,(3)是种子生种子的过程。

[参考资料]《唯识三十论颂》;《成唯识论》卷四、卷七;《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成唯识论演秘》卷一(本);《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三。——《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三能变:谓一切法都要经过这三种识的合作之力,才能现起,才能存在。初能变的是阿赖耶识,当某一业的种子成熟时,即具有能变境界的力量,遇到增上缘,便变现起来,名为异熟能变;次能变的是第七末那识,这是说业的种子虽然成熟,然而也倚赖于末那识不断的执我,发挥它恒审思量的作用,然后境界才能存在,所以名为思量能变;第三能变的是前六识,这是说虽然七八两识,具有能变的性能,然而若没有六识依六根,了别六尘,则境界亦不可能成立,所以名为了别能变。——《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三能变:(名数)唯识论对于说万法为识之诸变而称八识为能变。分三种之次第说之。唯识论一曰:“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一,初能变,为八识中之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也。以此为依于善恶业而感无记总报之异熟识故也。七识者,有覆无记而非异熟性,前六识,虽有异熟性然是从第九识起者,故名为异熟生不得谓为异熟之识也。唯识论二曰:“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云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二、第二能变,谓之思量识。为八识中之第七识,即未那识也。此识常恒思量第八识而计度实我实法,故名思量识。唯识述记一本曰:“二谓思量识,即第七识。思谓思虑,量谓量度。思量第八识,度为我故。又恒审思量余识无故,余之二识不名思量。”三、第三能变。谓之了别境识。眼等之六识也。此六识者,各了别粗显之境,故名了别境识。唯识述记一本曰:“三了别境识,即余六识。二十论说,心境识了名之差别,是诸识之通名也。了别别境及粗显境唯前六故,对比六尘说六识故。然滥第七,应言此六了别粗境名了别境识,以了别相粗,简于七八故。”——《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翻开(《唯识简介》教材,看)第20页,注解,1、2、3、4、5、6的1。

【⑴性识:】性识之别,【性如水,识如波。性如金,识如器。性如体,识如用。是故法性真空名相假有。】在古来高僧大德,所有的佛法里面很多都用种种的比喻,来让你了解分别、比较,体悟到本性是什么东西,因为本性是不可说,不可说中一定要说,那么就必须借重比喻。

“性如水”,我们的本性就像水一样,当我们受到无明的风一吹动的时候,我们就产生种种的波浪,这个波浪就是一种烦恼的意思,我们内在里面蕴藏着很多的这个烦恼,我们的内在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我、法二执,这个识因为有分别跟执著的能力,所以就像波,所以这个中间就少了一个比喻,就是无明比喻作风,性比喻作水,经过了风一吹而产生了波涛汹涌。这个“识如波”就是说我们对内执著自己的种子、根身,对外执著器界,那么就会变成无量亿劫以来的烦恼,所以水就像本性一样,本来就是止静的,但是因为我们受到无始劫以来无明的风一吹,我们就会产生种种的烦恼的波浪,这波浪就是识,就是识。

“性如金,识如器”,本性就像金子,它的材料都是一样的,但是经过了特别的处理、雕刻或者是陶铸,就变成种种的器皿不一样,所以,识如器。性如金,识如器,这个种种的器具它的本质是金,可是这个本质是金,经过种种的陶冶、陶铸又变成了器。

我们现在六道轮回的众生,面相不一样、肉体不一样,这个是意识心的分别,所以正如器具个个形状不一样,但是每一个众生佛性是相等,所以又像金子的质料,因此我们佛菩萨是用本性来作为题材,来雕塑成三十二相;而我们众生是藉着业力的题材来雕塑出六道轮回,佛菩萨以本性来作为他们外形开展的支撑,而众生是靠着他无始劫以来所造的各种不同的业力,因此有种种的变化。那么,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讲,譬如说水,H2O,水在常态来讲,25°C,它是液态的,水在4°C开始结冰,它是固态的,水超过100°C,over,超过100°C,就会化成水蒸汽,水的本质都是H2O,但是因为能量的不同,所以它的外相也不一样。六道轮回的一切众生也是如此,为什么讲外道的这个……,我们一切的众生,外在的这个因素是受到内在业力的牵引,也是一样的,六道轮回的众生跟这个例子是一模一样的,人,灵性,我们受到了染污,我们就会一直往下沉。

灵性最大的染污两种,第一个是情,第二种是欲,情是无形的束缚,欲是有形加无形牢不可破的,比如说你的食欲,食欲,一天到晚吃、吃,就是吃、喝酒、吃海产,这个食欲之强烈,还有就是好名的欲望,好色的欲,那么这个情跟欲会染污我们的灵性,所以佛菩萨把慈悲当作是他的本质,因此我们有几个阶段,我们如果以爱来当作我们世间的角度,爱,爱来当作我们世间的角度,爱的下降,降低叫做情,爱受到了染污,就变成一种情。因为爱的定义比较广阔,比较广阔,那么爱的束缚就是情,情的下降点就是欲,欲,那么欲的最低的那就是占有,什么都是自己的,最差的就是什么都是执为自我。我们爱的升华叫做博爱,博爱,博爱的升华叫做慈悲,慈悲的升华叫做大慈大悲,所以往下也有几个阶层,往上也是有几个阶层,我们灵性因为受着各种阶层的能量不一样,所以我们产生的这个外相也会不一样。比如说猪,它的智慧就是比较低,因为它前世有造愚痴的这个业,比如说,喝酒,造了这个愚痴的业,或者说你今生今世出生成一只糜鹿,这个鹿肉是很好吃,那么这个在森林里面或者是这个丛林里面,都被这个狮子所追逐,噢!这个鹿原来前世就是猎人,被杀的那个鹿,原来前世就是猎人,猎人,那么这个都是有感应力。

比如说,噢!这一匹马很漂亮,奔驰得……,这一匹马从哪里来?噢!从画家,一个画家每天都在画这一匹马的时候,他全力以赴的意识都灌进去这个马的影像里面,他还没有变马就已经把自己雕塑成马一样了,马一样了。(本讲座第三集到此结束,视频地址: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10941449i65203361.html

在古来的上的唯识的时候曾经举一个例子(古时上唯识课的时候举的一个例子):以前在中国有一个画家,他要画出马的一百零八种姿势,一百多种姿势,他就拼命地想,他每天都在那边考虑这马是怎么样奔驰、站立、蹲着。咦!想到九十几了,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所有的马的姿势,全部都画完了,他每天就坐在那边一直想着马、马……,马的姿势,后来,想、想……,睡着了,他的太太一开门,咦,竟然一匹四脚朝天的马,他老婆吓一跳,再把门关起来。噢!怎么我家里……,明明是老公睡的地方,怎么会有一匹马四脚朝天呢?等一下再一开,是她的先生,她的先生一起来太高兴了,唉呀!四脚朝天的马,没有想到这个姿势,赶快画起来。这个太厉害了,这个非常厉害,这个影像非常厉害,影像非常厉害。

所以释迦牟尼佛说,若有人画佛像——如果有人画佛像,来世有佛出生必定得度。如果有人学习画佛像,学习画佛像,他的八识田中里面全部都是佛像。这个唯识这一门课程是很不得了,非常不得了的一门学问,这个是一点都不迷信的,我们每天对一个说:那个人很坏、很坏……,无意当中那个人就会生病,那个人就会烦恼,叫做万夫所指,怎么样?无病而死。人的这个心电力是很强的,如果这个人干了坏事情,一万个人说他很烂、很坏,他很快就会死掉。那个孩子若被诅咒,说:死囝仔!还不早一点死。很奇怪!很快就会发生车祸,这很奇怪的事情,人的这个念力是很强的,所以佛菩萨告诉我们,人不应该动一个念头去伤害任何一个人,不应该造任何的口业来谩骂别人,因为这个都会落入自己的意识,你可以骗天,也可以骗地,你可以骗一切的众生,但是有一个人你一定骗不了,那就是自己,因为你确实打妄语,你确实是一个造诬的人,所以因为业力的素材不一样,你造什么善,你必定得什么果报,你造什么恶,那你必定逃不过这个果报的,不过这个善、恶,那么全部要看发心,看发心,你的发心,而不是看外在的。如果你是看外在的很容易会搞错了。比如说我以前常常举这个金山活佛,这个金山活佛他有相当的功夫,一个女众她得了这个肺炎,她父母亲都没办法了,医生也宣布死亡了,他就把她请进来房间里面,咦!把衣服脱起来,背靠背,他用什么气,把那个病毒把它打出来,这是一种菩萨的行为,如果你拿凡夫来看,那就完全不一样,所以论心,菩萨是论他的心地上发什么心,而不是论身,所以,大象不走小径,就是真的行菩萨道的人,他不会拘泥于某一些小小的戒律,就算犯戒,能救度众生他一样犯戒,比如说不持午是犯戒,你过午吃饭,你就犯这个持午的戒了,对不对?晚上有吃,在佛的戒律是不允许的,可是你晚上要讲经,你明天早上要念楞严咒,那么因此在小乘的戒律跟大乘的菩萨的戒,他那是舍小取大。我要讲经说法,我一定要吃,我不吃我没有办法,是不是?这个就是大象不走小径,大象一定走大路的,就是大菩萨的弘法利生,他有某些是没有办法持的,因此这在告诉诸位,是说我们修行是看发心,无量亿劫以来,也是看你的起心跟动念,因此我们还是要斟酌,真正找到他的根源,不要说看到外相,被他蒙蔽了,乱乱地诽谤,这样子只有造口业的机会。

底下,“性如体,识如用”,性是我们的本体,意识就是我们产生出来的作用,产生出来的作用,其实体、用本身就是一如的,所以“法性真空、名相假有”,名相就是外在的表相,你安插任何的名词,这个都是假的。我们人从小时候,教书就告诉你这是一棵树,你就不能讲:那是一朵花。我们从小就是教育这种累积的执著的教育,会造成我们今天的这些痛苦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佛法的知识来破除名字相、文字相,所以世间法的,愈教育就会愈执著;佛法的,愈教育就是在破除这些执著。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一世没有碰到正法,那么他不可能逃过名相上的束缚,比如说人家说你好,你情绪就会很好,人家说你坏,你的情绪就一定会变坏,我们就没有办法拥有真正的生命,所谓真正的生命就是不受任何的影响,所以这个名相假有还不是一件很容易破除的,非常不容易破除的,如果我们破除了名相的人,你再好的赞美,他都不会起心动念,你再恶劣的伤害跟诽谤,他也不会有任何的感觉,他不执著这个东西了,这些名相对他没有作用,没有作用了,他也不贪名也不图利,那么就是一个很能够放得下的人。我们人要修行第一个关口不能够破除这个文字相,或者是音声的相,那完全没有办法,音声就是语言的对谈,我们大部分的生命都会浪费在不必要的语言捉摸里面,要记住师父的话,我叫你们活得快乐一点,你要记住我一句话:当你明天开始生活的时候,如果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这个赢跟输都是文字的观念,当你让对方赢,你并没有损失什么,你要牢记我这句话,两个人一直争执不休,他的观念跟这个观念没有办法沟通。好吧!那就给你赢好了。所谓的赢能代表什么?他又能得到什么,你又输去什么?对不对?咦!用这种观念来,你就会慢慢地心平气和,所以这个名相假有,还可真不容易破除,真的是不容易破除。

【⑵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俗称灵魂。】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那么前六识有时候显现,有时候隐藏,比如说,当一个人死亡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慢慢、慢慢的就失去了状态,眼睛腐烂、耳根腐烂,意识不作用,那个只是根去掉而已,它的眼识收回来蕴藏在八识的田中,来世再投胎,慢慢、慢慢……,慢慢又成长有了眼睛、耳朵,前六识又开始作用了,所以前六识在出生以后他就会显,前六识死亡就隐,就潜伏在第八意识里面,而第七意识跟第八意识这个是形影不离的,这个没有办法分开,一分开就是金刚地,就是佛地。因此我们的灵魂就是第八意识附上一层执著,就是第七意识的存在,所以我们会继续六道轮回,因此修行从几个角度下手的话,那么你日子好过,而且生死就必了,第一个从没有分别心下手,没有分别心下手,从今天以后不管你看到一个高官显赫,你一样用平常心对待他,不管你看到一个穷到极点,你也一样用平常心对待他,你内在里面那种第六意识的分别,很快就会进入解脱的状态,不能有分别心,不要因为外境的高、低、是、非、善、恶来影响你,所以说不思善、不思恶,就这么时,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不思善、不思恶,换句话说断除了第六意识没有分别,要见本性那就快了,第二个要断执,要断执,这个执就是没有任何理由的,有时候我们人的心情会很烦,会很烦,没有任何的道理,也没有任何的原因,他就会过着很烦恼的日子,一个人剃度出家一生一世一定会经过这个阶段,谁都逃不过的。人的进步他会有一种过渡时期,在家也是这样子,人的教育如果是这样子的话是错误的,一个师父有智慧的,他教导徒弟,他一定进一点点,然后停一阵子,再上一阶,然后停一阵子,这样上去他才不会滑下来,你要教育这样子上去的,很容易爬到最高点,也很容易下降到最低点。

就是这个孩子太精进了,那么你就赶快要警惕他:不可以那么精进,太精进了,本身会有过渡时期的矛盾,比如说太精进的人,他的身体控制不住,那么他的身体控制不住的时候,他就开始起这个烦恼,起这个烦恼,那么有这个烦恼在,你要修行你就会叛逆自己,会叛逆自己,是不是?因此我们一个人的修行一定要精进一阵子,稍微休息一下,做师父的人要懂得放松徒弟的情绪,如果他今天不用功,你就当他说他今天稍微休息一下没有关系,这个才是真正的教育的本质,那么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懂得一点,前进一下,懂得一点,就像我们爬楼梯一样的,爬上去以后有一个阶梯,有宽度让你缓冲的时间,让你缓冲的时间,愈容易爬到最高点的,愈容易退道心,所以我看了很多的这个在家很精进,在家他不懂得教育的心理,他来告诉我说:师父!这个人很精进。我说:嗯!那快了。他说:很快啊!我说:那很快!很快成佛?我说:不是,很快堕落。他太勇猛了,太勇猛很快就会掉下来的。我讲这个理论,慢慢地你就会相信,这个人不能急的,修行不能急。唉!我要往生、我要往生!然后念到这个心口很痛。为什么会很痛?我要往生、我要往生,我没有看到佛,念了还没有看到佛,念了那么久还没有看到佛。今天有一个信徒来,说他《往生咒》念了五十万遍,到现在还没看到佛,他快没信心了,见佛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当你心清净了,你就自然见佛。见佛没有说刻意的去看,《金刚经》里面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单单有一个念头去求佛,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完全不懂佛法嘛!这个就是没有善知识在旁边,你怎么修你也搞不清楚状况是什么?你修行一定要师父在旁边,师父不在旁边,那你怎么弄,弄到最后你著魔,耳朵常常听到声音,痛苦不堪,我们修了这么久,我们没有这样子的情形,是不是?所以你看一个人精进,你不要太高兴,你要叫他小心。所以有的人说,来告诉:师父!他很精进。我底下一定会补一句话:那要小心。当他告诉我很精进,我就会告诉他:你要特别小心,因为著魔的日子很快就来临了。精进有这个必要,但是方法用错,那你麻烦大了。

好,这根本识!所以第七意识永远执著第八意识,那么我们修行要先断分别,第二个要先断执著,断这个执著,那么执著有四个角度——我痴、我见、我爱、我慢。我痴那就是一个人没有智慧,那就要多听经闻法,看经典、亲近善知识,我痴。我见就是一定要包容意见跟你看法不同的人。同学们!这一句话可以让你足足过快乐的一生,记住师父的话:一定要包容那些看法和你不同的人,你才有快乐的日子可言,没有这种雅量,那谈不上修行,也谈不上快乐。我痴、我见、我慢,不要觉得你很狂,你做学生的就这么狂,那慧律法师要站在哪里,你说呢?我要站哪里?你当学生、徒弟就这么狂,你说我呢?我要站哪里?站你家的门口吗?这就告诉你我都不感觉狂,那我这么狂,那叫你释迦老子(此处“老子”非道家的太上老君,而“释迦老子”仅指释迦牟尼佛。)站哪里?站讲堂外面还是里面,没有这个必要,世界上的人,比我们强的人太多、太多了,不计其数,你狂什么!活你自己的生命不要与人比较,不要逞强,不要口出狂言说你有多么的伟大,谦虚可以表现你本身的修养,狂妄也可以表达你自己,你为什么不通过你谦虚的内在来表现你的赤诚,你为什么一定要通过狂妄呢?你简直是愚痴到家,对不对?我们当法师讲话都是这么包容的,你当学生就不得了了,是不是?没有这个必要。狂是想推销自己,却是没有人要买,谦虚只是想让人家知道,却很多人能够接受你,世间的人每一个都希望听到别人谦虚的一面,当你愈谦虚的时候,人家就愈赞叹你,比如说,我现在讲的话,我是举个例子,如果有人告诉我:喂!慧律法师!你长得很英俊。然后假设我换两种角度来跟他回答,第一个角度就说:我本来就很英俊,没办法,你稍微忍耐一下,我没办法,师妈生的,对不对?无论皮肤、五官,别谈高度,这样我就很安慰了,不要说everyday又矮又短小,没有这样子,别谈到那个,谈我个人的貌相、学问、智慧、辩才。你这样听起来就不太舒服,不太舒服。他确实有这种优点嘛!他这个讲起话来就……,如果有人赞叹你说:慧律法师!你很有成就哦!你就告诉他:没有你们,我哪里有成就。托福,没有众生,哪里有法师。他还继续赞叹你,谦虚就是希望再得到一次的赞叹,你不要……,不居功就不立敌,你要记住师父的话,你不要抢人家的功德,如果你一赞叹我的话,我对佛教的贡献有怎么样,我说我一点贡献都没有,大家的,佛教是大家的,像我这样就有贡献,你叫印光大师坐在哪一个位子,那太虚大师怎么办呢?虚云老和尚那些怎么办呢?弘一律师呢?那个有讲话吗?我这样就了不起,笑死人,没有什么,nothing every thing nothing,没有什么事,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在我的心目中,什么事就是那么平凡,平淡、平凡,你认为我有了不起的地方,那个对你有好处,因为你对我有信心嘛!对我有信心嘛!对不对?这总是对你有好处,因为你对我有信心,我讲的话你就会听嘛!因此我们务必要断掉这种我慢的这个看法,我痴、我见、我慢、我爱,还有这个对境界上的执著务必要把它稍微放平淡一点,放平淡一点,说:我很富有,不是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得很少,好好地去体会这一句话。(文稿第73页)

 

(注:【《唯识简介》慧律法师讲】全部由莲友sjmnfdz 提供,在此末学表示感恩感谢!阿弥陀佛!兰草2011年8月25日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