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晚妆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可堪回首(战略)

(2018-04-13 12:02:01) 下一个

宋国北伐军于七月十日出征,势如破竹,至九月,三路大军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胜利。

七月中旬宋东路军向魏国领土碻磝发起猛攻,碻磝戍主、济州刺史王买德弃城逃跑,宋军占领碻磝,印证了此前刘义隆"我军泛舟北指,碻磝必走"的判断。东路总指挥萧斌进驻碻磝,又命大军猛攻魏青州剌史张淮之镇守的乐安,张淮之亦弃城逃跑。宋军没费多少劲连下两城,士气昂扬。

中路由臧质和南平王刘铄指挥,向魏境内河南中部的长社展开进攻。魏长社戍主亦败走,宋军攻克长社。接着宋将王阳儿进攻河南小索,魏豫州刺史拓跋仆兰闻知,率步骑两千众从大索阻击宋军,被王阳儿打败,还丢了老巢,宋军占领大索,拓跋仆兰只得逃往附近的虎牢。刘铄于是派刘康祖,那个廷议时说今年太晚了明年再说的将军,带兵进攻虎牢。

西路军的战绩尤为可喜。八月,柳元景率大军到达襄阳。拓跋焘新封的弘农太守薛安都不敌宋军,让他们占了弘农。闰十月,柳元景督率众军攻击陕城。魏洛州刺史张是连提率军两万前来迎战。在陕城城南,宋军落入了张是连提的包围圈。然而宋军之勇猛顽强令人咋舌。几位将领单骑突围,所向无前,魏人夹射而不能中,自己反被宋军杀伤不可胜数。张是连提的兵伤亡严重,却依然吃不掉包围圈里的宋军。奋战到天黑,柳元景的弟弟柳元怙率两千援军及时赶到战场,宋军兵威大振,个个犹如下山猛虎,汹汹之势锐不可当,最后斩杀张是连提以及魏兵三千人,又生擒两千多人,大获全胜。

翌日清晨西路军统帅柳元景进驻陕城,发现俘虏的魏兵竟有许多是河内人,便诘问他们道:"汝等皆为中国人,却整日抱怨国家亏待你们。你等请命无所,竟然为胡虏拼命效力,可见你们本无善心。顺附朝廷的才能存活,你等背叛者理当诛灭。"俘虏们哀声泣道:"虐虏驰役我们上战场,落后的都要被灭族。虏以骑蹙步,还未开战就有许多被马踏死了,这都是将军亲眼所见的啊,非我等敢背中国也。"左右副将请求杀掉这两千俘虏,柳元景摇了摇头,叹息道:"今王旗北扫,当令仁声先路。"将这两千多人全部释放,家在关里者还发放他们通关符以便这些人顺利回家。一时万岁声此起彼伏,皆称大宋仁义之师王泽厚浃,更有许多俘虏加入了宋军的队伍,刘义隆得知后大悦,赏赐柳元景鼓吹一部。

实际上关陕的民众普遍心系南朝正朔。此地众多汉人豪族早已翘首以待王师久矣。所以柳元景刚一攻下潼关,关中豪杰便蜂起附之,甚至连周边的羌、山胡等族都有夹道欢迎款待宋军的,由此可见魏国在关中这块土地的统治的确不得人心,也再一次印证了刘义隆提出的"北方还有大批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等待我们去解放"并非是他的癔想。

面对宋军气势汹汹先声夺人,魏军前沿可以说是全线溃败。几个守城的将军不约而同都逃走,黄河两岸肥沃的土地落入敌人手中。朝廷上众臣急得冒汗,纷纷上疏皇帝,赶快出兵将穀帛产地抢回来,不然冬天来了,吃啥穿啥?可惜拓跋焘的孩子气还在发作中,听到这样的建议不以为然地说道:"现在才刚九月,马未肥,天尚热,出兵肯定无功。宋人来了,我们挡不住的话,索性不要平城了,到阴山去避避风头,刚好消暑纳凉。绵帛有什么要紧的?国人本著羊皮裤,何用绵帛!等到十月天凉了再说!"众臣面面相觑。自从太子监国以后,这位国主可算是歇口气了,贪玩得很,啥事都不管,他那十二岁的儿子都比他老成许多。

就这么三晃两晃地晃到了九月底,西路宋军都攻克潼关了,这位还乐滋滋地每日和杜至柔私混,一点不着急。杜至柔更不着急。又不是她的事。国破了更好,正好可以给宋军俘虏到南朝,盘缠都省了。这两个月她操心的是如何卖掉奴婢和田产。她宅子里的人减少的太快,让拓跋焘给看出来了。她解释说那些奴才用着都不顺手,况且她什么都会做,统共就一个主子哪里用这么多人伺候,含含糊糊地给糊弄过去了。拓跋焘信以为真,眨眨眼欢喜道:"这么说你手里一定有许多钱了?太好了,你把钱给我,我替你收着,正缺钱用呢。你放心,我决不独吞,这钱一定也会花在你身上。我想好了,我们拿这笔钱出去幸幸你看怎么样?"杜至柔知他又没正经的,没好气道:"做什么用我的钱?你库里的金银财宝难道不够你东幸西幸的么?"拓跋焘愁眉苦脸道:"不够。我想到远一点的地方去玩,跟天真要,他不给我。"杜至柔道:"要我也不给你。就要开仗了,到时钱花得象流水一样,哪里还有闲钱供你花天酒地。"她斜起眼睛看着他:"你知道你现在这个样子,就是个十足的昏君么?"拓跋焘很是委屈:"我为国操劳二十年了,一刻也不得闲,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了想喘口气,也不让么?"杜至柔道:"你倒底想去哪里幸?阴山?"拓跋焘瞪着她的眼神仿佛瞪着榆木疙瘩:"都快十月了谁还往山里跑!你可真不会享乐。这个季节当然是去温暖的南方。我带你到扬州玩几天去,怎么样?我长这么大连淮河都没到过呢。还真想看看南方什么样,是不是象书上说的四季如春。那天给车儿的信里,我邀请他来平城定居,我和他换地方住,其实不是开玩笑的,我真这么想的。"杜至柔笑道:"这个愿望很好实现。等着宋国大军来接你就是了。到时一切都不用你操心。我听说宋军北上一路感化安抚沿途百姓,深得民心,尤其优待俘虏。狴狸这等级别的更要享受特殊待遇,一定会给你装在特制的囚车里,伺候得妥妥贴贴的,好吃好喝,沿路还能观赏美景,马都不用你亲自骑,免得你颠簸。"拓跋焘瞪圆了眼睛:"那日让你写信奚落车儿,你说你不会,原来是骗人的。嘲笑起我来这样刻薄?这般娴熟?!"杜至柔依然淡淡笑着:"再这么昏聩下去,离当俘虏不远了。"拓跋焘怒道:"谁说要当俘虏了!在你眼里我就这么没用么?我说带你去南方玩,自然是有千军万马陪着咱们的。等到了建康,把刘车儿捉来,换上青衣小帽给咱们当酒童。哎,你说说,那建康城是否真象传说里描绘得那样繁华?"杜至柔哀叹道:"再繁华的去处,狴狸一过也寸草不生了。"拓跋焘闷闷不乐道:"怎么把我说得跟蝗虫似的。"又用手支起下巴,边想边道:"不过你说的倒也不错。这次游幸确实是要当蝗虫了。可这不能怪我。谁叫宋人占了我们的产粮地了呢。那个萧斌把黄河南岸六千亩的麦子全割走了。也好。让他们抢收去罢。麦子先存他那里,我往扬州游玩的途中顺便抢回来就是了,还省得我们自己割了。"杜至柔哼了一声:"狴狸说得倒轻巧。他们抢走了粮食,定然会囤在坚固的城池里重兵把守。攻城一直是我方弱项,前番狴狸亲率十万大军攻打只有一千守兵的悬瓠,历时四十二天不克而还。我怀疑这次刘义隆胆敢北伐也是受了那场战役的鼓舞。前车之覆尚在,狴狸有什么好办法攻破城门拿到粮食么?"

"你就有什么好办法?"拓跋焘藐视着她,杜至柔道:"我当然有,"拓跋焘立即笑逐颜开,杜至柔硬梆梆道:"就不告诉你。"拓跋焘立即怒目而视,杜至柔冷着脸道:"我才不上你的当。费尽口舌讲给你,非但不好好听,完了还动手动脚,欺负我。"拓跋焘哭笑不得,连哄带发誓地保证了一番,杜至柔才勉强点点头。拓跋焘大喜,忙将堪舆展开,恭恭敬敬摆在她面前:"请先生指教。我们此去南方游幸,是先攻城也,还是先略地也。"

杜至柔指着盱眙、寿阳那几个据点道:"南人长于守城,从前苻坚攻襄阳,经年不拔。今以大国之力攻这几个小城,如果不能在短时期内攻克,必然挫损军势,敌人便可趁机徐徐增援,我方疲怠,彼方锐利,此危道也。不如放弃攻打这几座城,即使城里有我们所需要的粮草。我方强项在野战。不与他们纠缠坚固的堡垒,攻不下来就绕过去,直入宋土,派遣铁骑四面分兵,到处出击,抢夺淮南的良田沃土。这样一来虽然我们后方还有敌军的城池堡垒,但由于我方占据了淮南,切断了这几个据点与建康的联系,寿阳等地便成了一个个分割在汪洋之中的孤岛,即使相互救援也不可能。这时我们再派遣攻城的步兵,慢慢地攻这几座孤城,便是拖也能将他们拖垮。有粮食又怎样?就这样长期围着,粮食很快就吃完了。他们又断了与建康的联系,绝望南救,唯一的出路只能是沿水道向东撤走,否则定会成为我们的囿中之物。如此一来这几个城池自然就到手了。"

拓跋焘微笑着听完,如同慈祥的长辈一样拍着杜至柔肩膀,赞道:"说得不错。果然是我的好徒弟。我的雄才大略,神机妙算,你终于也学成了几分,朕心甚慰也!"杜至柔简直不能相信此人的厚颜无耻,拓跋焘斜睨她道:"怎么,不服气么?真以为我傻到什么都不懂,需要向你问计了?我不过是让你表现表现而已,省得你老觉得自己无用。你方才说的战略其实我早想到了,我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蛙跳,怎么样,够贴切吧。大军象青蛙一样从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上,即使每次只占领一片叶子,刚跳离的那一片又丢了也不要紧,只要能快速前进直抵对方老巢擒住最大的王,战争就结束了。你的国君在我手中,你就是占了再多的领土也没有用,你这个国家已经亡了。想做到这个,必须要有神速的骑兵,而我刚好拥有天下无敌的铁骑。现在知道为何王买德,薛安都等将都弃城逃走了吧。就是在执行我的雄才大略,不然按我的脾气,不战而降的早给处死多少回了。我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有着很清醒的认识。我军虽然强大,但的确不擅攻坚。这一个多月我可不是在睡大觉,我时刻都在观察着。宋军锐气正盛,我不想在这时候跟他们打不擅长的城池攻防战。避开他们的锋芒,把战场纵向拉长,让他们象陷入沼泽地一样陷入长期战争中,拖垮宋国的国力,再集中优势反击。此为后发制人。我们的长处在骑兵,因此发挥骑兵的优势,避免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就是我们要遵守的基本战略。田忌赛马听说过吧。"

他越说越自命不凡,一顾房中侍立的小丫鬟道:"去把你家娘子酿的骑驴酒拿来我喝。给你家这位苯娘子传道授业真是辛苦,传得我口干舌燥的。"一时几人抬来甖,拓跋焘自己动手舀出一大海,迫不及待开怀畅饮,之后一把将杜至柔掠入怀里,仰面翘足靠在席上,一手拍拍怀中女人的脸蛋笑道:"手艺真好。听我接着给你讲。车儿这次北伐真没什么新鲜的。原样照搬他老子西征关中的战略部署。他也不想想,他老子那时候有什么,他现在又有什么?刘裕当年有处于巅峰时期的北府兵,有王镇恶、沈林子、沈田子、朱龄石、朱超石、檀道济,每位将军身后都有一长串骄人的战绩,饶是如此,刘裕的西征也是虎头蛇尾,崩溃于关中,西北大片领土得而复失, 他刘车儿凭什么觉得自己就能赢?刘裕那时的东晋如日中天,都不是北人的对手,物力南不及北,武力也南不及北,更要命的是补给还跟不上,南人怎么可能统一北方呢?补给线延伸到哪里,你的领土才能固定在哪里。你的军队再强大,再能开疆拓土,后勤跟不上,你打下的江山根本守不住,最后只能是灰头土脸地撤走。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蜀人勇猛善战,天府之国肥田沃土,拥有诸多有利条件,结果怎样?要什么有什么的蜀兵,却独独栽在了蜀道上。蜀道之难,单个人行走于栈道之上都颤颤危危的,大批料草物资怎么送到前线去?前线十万蜀军浴血奋战,后勤供应就靠这样一条气若游丝的栈道,孔明先生能打胜仗才怪了。所以别看诸葛丞相六出祁山,《出师表》写的壮怀激烈,都没用,粮食决定一切。只要曹魏凭险固守,拒不出战,一段时间后蜀军就只有一个下场,粮尽撤兵。同理,别看今日车儿三路大军势头迅猛,只要切断他的补给线,他就只能收兵。而宋军的补给是跟着东路军的,柳元景的西路和臧质的中路都要靠东路军沿黄淮水路西运过去,所以只要他东路军败了,另外那两路就不得不撤退,否则就是孤军深入,刘裕占领长安,得而复失的一幕又将上演。车儿想必也料到了所以将重点放在了东路军上,我也料到了所以也要将重点放在打击东路军上。"

杜至柔有一搭无一搭地听着,并不起劲。这场战争谁输谁赢,与她无关。所以当她听到拓跋焘大谈补给重要性时,即使心中冷笑他的愚蠢,面上却丝毫不露。拓跋焘只道对方军队会受制于后勤供给,难道就没想过己方军队同样是要吃粮的么?你的供应又从哪里来呢?还象以前那样不带粮食,随战随抢么?难道不知宋人的智慧比他以前遇到的柔然匈奴山胡要厉害得多么?宋人会把粮草留在地上等着你抢么?当年荀彧说刘备占了徐州以后,必坚壁清野以待敌军,荀彧想得到,刘备也想得到,刘义隆就想不到坚壁清野的策略么,他又不傻。拓跋焘很自豪于自己的骑兵灵活机动,可以快速转战突发袭击,所以觉得自己可以摆脱供给的制约,美其名曰"以战养战,因粮于敌",杜至柔当年就是利用他打仗不带粮食的赌徒心理趁虚而入的。他是真的把漠北那次断水断粮的悲惨境遇彻底忘了,连被她陷害得差点死了这件事都忘干净了。杜至柔看着眼前人口若悬河的真诚表情,心中升起强烈的遗憾与惋惜。他人不坏,心眼不多,品性不差,直率乐观,不记仇,秉性纯真,待人赤诚,实实在在。倘若他们之间不是有灭门的仇恨,倘若他们只是民间的普通百姓,这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可惜,机缘不契。不是所有的过节,都可以让她释怀的。

拓跋焘讲得口渴,又自斟自酌连饮两大海,面膛给酒烧的火红,论战的兴致却越发高涨。放下酒碗一抹嘴,看着地图说道:"萧斌现在驻扎在碻磝,命一个叫王玄谟的沿河西攻滑台,已经围了十天却还不见攻城,不知这个王玄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人似乎很受刘义隆的宠信,给他的是南朝最精锐的兵,士众甚盛,器械精严,连作战经验丰富的宿将沈庆之都受他的节制,此人倒底何方神圣?我竟是连听都没听说过。他姓王…哎,是不是你们五姓七望里那个太原王氏一族的?"

杜至柔从沉思中抬起头,听到他的问话,想了想道:"此人我小时候听说过。太原王氏共四房,我堂姊嫁进了二房,归宁时与众姊妹闲话,曾提到夫婿的从伯名玄谟,字彦德,性情孤傲,谁都看不上,因此不为世人所喜,只得投靠了南朝的刘裕。算来他的年龄也有五十好几了。后来有一次阿爷也提到过他。说此人口才不错,尤好进言,经常语出惊人,刘裕因此觉得他很奇异,任命他为从事史。但以后一直也没让他做什么。我想这就是刘裕的明智所在。刘裕很明白说和做是两回事。刘义隆就不懂这个道理。我估计他一定是被王玄谟的口才所折服了,因此才委以重任。北伐的重中之重竟然就交到这样一个没上过战场的人手里…好象也上过,十多年前王玄谟任车骑将军府参军,率兵增援前线,在与魏军的交战中大败而回。很显然即便是这样,他也还是深得刘义隆的信任。萧斌和沈庆之都留在碻磝,只派王玄谟一人打滑台,可见他们将刘义隆要让王玄谟建功立业的意图领会得多么到位。"

拓跋焘听罢不禁感叹道:"遥想当年刘裕打天下,手中肱骨栋梁如璀璨群星,那是数都数不清,你知道那时先帝有多羡慕他么。除了刚才提到的,还有比刘裕更厉害的人物辅佐他。带领他加入北府兵的刘牢之;智勇双全的弟弟刘道邻 、刘道规;还有刘穆之,何无忌,刘敬宣…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这才传了一辈,气数就将尽了。刘裕要是知道如今王玄谟这等货色竟成了北伐的主力,定要在地下又笑死一回。按理说士家望族出来的人不至于太过平庸,那个西路统率柳元景也是望族,就不象他那么…"

他忽然停住口,思索了片刻,喃声念道:"柳元景…河东柳…"他看着杜至柔道:"我没记错的话,令尊一生娶过三位夫人,其中一位来自河东柳氏对不对?这柳元景…"

杜至柔打断了他,淡然说道:"是我的堂舅。"拓跋焘讶然愣住,杜至柔接着说道:"先父原配是出自太原郭氏的郭逸之女,成亲只一年便仙逝了。郭逸慕先父华采,又以少女继之,不想这位郭夫人几年后也去世了。再次续弦即为先妣,来自河东柳氏,与此刻在潼关的宋军统帅柳元景是堂姐弟。"

"太好了,"拓跋焘面带喜色看着她道:"真没想到,你还有这样一门好亲戚。快,快去给你这位舅舅写封家信。套套近乎,然后游说他投诚,这样的人才伺候刘义隆那等无能之辈,实在太可惜。劝他浪子回头给我大魏效力,良臣择主而侍嘛。"

"你这么也和刘义隆一样利用感情谋利呀!"杜至柔一声惊呼脱口而出,话一出口就知糟了。果然,拓跋焘的面色瞬间就转阴了,盯着她的眼中布满疑云。

"你这话什么意思?"拓跋焘的声音不大,却令杜至柔心悸。她垂着头不语,拓跋焘的脸色更加阴沉。

"你们这几个士家大族相互盘根错节,你在南朝的亲戚故友定然不止这一个。只怕那刘义隆趁我不在平城时,曾派你的故人与你联络过,让你看在亲情或是旧交的份上背叛我投奔他,有没有这样的事?说!"

****************************

元嘉北伐共三次,这是第二次,也是最气势宏大,最令人动容,最悲壮的一次,所以过了八百年,还让辛弃疾如此动情地追忆。引用知乎上的一个评价:"作为一代雄主拓跋焘与刘义隆--很可能是整个南北朝时代最璀璨的两颗大星--的最后一次,也是最悲壮的一次正面对决,我甚至认为,放到整个古代史中,这段历史也是数一数二的。"可这第二次北伐战争特别不好写,几乎没有小说正面描写这场战争的。结果导致这场战争的知名度比辛弃疾那首词还小的多。之所以不好写,是因为这场战争实在太乱了,毫无头绪,出场的将领,人物实在太多,名副其实地"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我这是已经尽量缩减人物了,很多有名有姓的人物就用'将领'一词代替,还这么多人登台。反正尽量写清楚点吧。

关于文中提到的两个战术。1:女主说把大城市分隔成孤岛的战术实际是崔浩提出的。听众是拓跋嗣和几个大臣。那是拓跋嗣唯一一次南征,他想与刘裕交交手,问众谋臣:"先攻城也?先略地也?"崔浩于是提出这个策略,说南方人最擅长的是防守,你强攻是攻不下来的,把它们分隔孤立起来,让他们失去和建康的联系,他们就没招了。原文:
浩曰:“南人长于守城,苻氏攻襄阳, 经年不拔。今以大国之力攻其小城,若不时克,挫损军势,敌得徐严而来。我怠彼 锐,危道也。不如分军略地,至淮为限,列置守宰,收敛租谷。滑台,虎牢反在军北,绝望南救,必沿河东走。若或不然,即是囿中之物。”

我当时看这段觉得眼熟,后来想起这个战略和二战时德军的闪电战如出一辙。苏联的坦克集团战术也和它类似。而苏联人提到过这个坦克战术起源于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战术。我想要是再追蒙古骑兵战术起源何处的话,很可能就能追溯到鲜卑甲具骑兵的战术。这个战术是,部队分两波进攻,第一波主力是装甲部队,相当于冷兵器时期的骑兵,他们的任务就是拼命向前冲击,如决堤的洪水一样冲击敌人的阵地,但是冲不破坚固的防御工事比如碉堡。尽量将对方的阵地分割开,对于敌人比较顽强的防御阵地就跳过去,隔断他们和后方的联系。这时候第二波部队就来了,他们的主力是步兵,用于围城和攻坚。就象洪水过后的死水区那样,用浸泡的方法来把洪水冲不垮的碉堡,大楼泡垮。当年蒙古骑兵和德国陆军靠这种战术可谓所向披靡。后来成了苏联陆军的标准进攻战法。

2:关于蛙跳战术(Island hopping),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军为收复日军占领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岛屿时所贯彻的战术,一般认为由麦克阿瑟发明,但实际上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哈尔西以及其参谋长布朗宁亦拥有至少一半的发明权。

所谓跳岛战术,即是不采逐一收复各岛的战法,而是收复一个岛屿,跳过下一个岛屿,而攻占下下一个岛屿,特别是跳略过防守比较坚强顽抗的日军岛屿,透过跳岛占领,以海空封锁的方式来孤立日军占领的岛屿,迫使其最后不得不屈服(或宁死不从的饿死),如此大幅提升收复的进度与成效。(摘自摆渡)。

但其实这个战术最早的发明者实施者,应是拓跋焘。他在这次反击刘宋北伐时采取的就是这个战术。不与宋军在一线纠缠,越过重点防御的大城市,直接杀向宋朝国都建康。相比于越岛作战,越城作战更具风险。二战时美军已经掌握太平洋地区空中和海上优势,越岛作战水到渠成,海军是助跳器。对于魏军而言,骑兵是助跳器。魏军没有控制整个作战区域的能力,风险不言而喻。如果济南等地的宋军切断魏军补给线,进行包抄,会导致魏军全军覆没。但是拓跋焘很猛,不管这些,说的好听点就是有大气魄,军事天才。他一直保留着游牧民族的一项传统,就地取粮。这也是蒙古大军横行天下的原因之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