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晚妆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简单介绍一下著名的科举

(2017-06-21 19:38:46) 下一个
科举制选拔人材,隋文帝的创举,发展于武则天,盛行于宋,鼎盛于明,清末衰败终止,共一千三百年。对比以前的门荫制,即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世袭当官制度,科举明显的公平。从隋朝至明清,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不管你什么出身,只要你有学问就能当官。这是为什么武则天极其推崇科举选仕。她对高门大姓士族一直十分的排斥,她自己就是小姓庶族出身,她当然希望更多的寒门子弟能晋升为官,尤其是被她亲自选上来当官,那么这批人自然为她所用。早上还是地里的农民,晚上就穿金带银进了皇宫,满门显贵,这个诱惑力太大了。大力发展科举,是武则天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可后果却巨大,到现在对中国人都有影响。读书能改变命运,学而优则仕一直是中国人普遍认可的常识。

每个朝代考试内容和怎么考都是不同的。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包括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用现代人熟悉的高考来比喻,就是分专业考试。你可以随便报专业,考上后就干那个专业。比如明算科,就是数学。你要想当朝廷会计方面的公务员,就去投考这一科。这六科里,秀才科最难,几乎没人投考。明法、明书、明算,考上了干的活不好,没什么人愿意干。于是唐代明经和进士两科十分热门。这两科容易当大官。相当于现在医生律师精算什么的,热门专业。

明经就是考几部儒家经典。《礼记》《左传》《毛诗》什么的。唐初,明经只考对策。就是圣人遇到某个难题,他是怎么解决的。于是考生变的不爱去读正经本身,只去背圣人的对策那部分。和我们当初只背老师的课堂笔记一个道理,因为书的内容不是重点。结果唐高宗很不满意,就在明经这科里调整考试内容,加了一项帖经,就是填空。三四十道,你不得不去背整部书,因为你不知道它考哪里。这项及格了才能去做对策那部分。可是,马上举子们就变的死记硬背经典,而不去深入理解,于是,玄宗时又改了,改为降低帖经的及格标准,你背背就行了,不必逐字。又把圣人的对策改为笔试和口试,等于提高了对策的要求。可是,举子们大多达不到那个高度,太难。于是又改回来,又提高了填空题的比重,结果这一科一直是以死记硬背著称。

进士科,考的是时务策。就是命题议论文。是当前国家遇到的真正的难题。皇帝偷懒,不自己想对策而让高考应试者给他出主意,一举两得。比如中国足球为什么屡战屡败?针对这个问题,让你写篇对策,你要是某某某,你将如何改善。武则天打了败仗,就曾发过策问天下举子,为什么我打不赢蛮夷?举子们写你任人唯亲,荒废屯田制什么的,她一点辙没有。和明经一样,改来改去好几回。刚开始就是时务策,于是举子们连儒家思想都不去读,皇帝只好在这科里也加了填空题。这样一来举子们又只专著于背诵和自我发挥议论,写的东西没什么文采。于是皇帝又加了一项,写杂文。要求文采。这本来只是个小项目,可是后来逐渐变成衡量此人文采的标志,在玄宗时代,这项被规定为做几首诗。以前是文体不限,任选,铭,赋,表,诗都可以。进士科考上了,叫进士及第。没考上就落第。这些词一直流传下来了。

明代进入鼎盛,所有当官的全部出自科考。进士这词不再是一个专项科目,而是最后一关考试的出炉者。这关由皇帝亲自主持,称为殿试。(武则天发明的。她还发明了糊名,就是考卷上考生名字被糊住,防止作弊。)一甲三名,就是现代人熟悉的状元傍眼探花,这三人称为进士及第。二甲十几到三十几人,称为进士出身;三甲一百多人,叫同进士出身。一甲三名连同二甲前几名,也就是高考全国第一到第五,六,直接进入翰林院,当抄写员,然后的岁月里,只要你没被御史台骂死,也没被锦衣卫杖死,还没被同僚斗死,就能进入内阁,成为明帝国真正的治理者。No wonder why 贾宝玉如此反感仕途经济。网上以前有篇文,叫血腥的仕途之路,好象是这名字,详细描述过这些当官的有多悲惨,人格到最后有多扭曲。而清朝当官的地位还远比不上明朝。明朝的官能和皇帝对骂,他们拥有中宣部,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思想)的解释权发言权控制权。皇帝有什么做的令他们看不上眼了,他们马上能拍你:圣人说你这项做的不对!清朝从根本上夺了官员的解释权,官完全成了皇帝的奴才,完全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很奇怪现代很多人,不去了解古代社会文化,张口就是贾宝玉多么没有事业心上进心。现代任何一个人回到他那年代,路跑的比他还快。

明代考试内容变为八股文。从最低一级考童生,直到进士,都是让你作篇八股文。最初的用意是为了公平。象唐代那样不限体裁,又的作诗又的写赋又个发议论,不好评判。你凭什么说我的诗词不如他的议论文?于是明初把文体限制住,只能写文章,格式为第一段破题,承题,后面什么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格式给你限定死了。内容只能是圣贤的话,圣贤已经不是孔孟,而是朱曦如何解释孔孟的话。

科举制连同内阁制,明代流传到欧洲,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效仿的对象。

(2014.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