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的博客

不愛那么多,只愛一點點
个人资料
正文

家庭妇女谈谈民主 (五) 【思想的翅膀】

(2014-12-05 11:20:43) 下一个
【核心】: 去年的一天,那时女儿还在上2年级,放学回家后问我,妈妈,你知道什么是 Critical Thinking 吗?我大吃一惊...
====================================================== 

思想自由,这是个很棘手的话题。
 
陈寅恪先生在1929年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论自由》的作者约翰密尔: “在精神奴役的气氛中, 可能会有伟大的思想家出现,可是,从来没有而且永远不会有智力活跃的人民。如果用一种外在的标准或教条,或是通过权威的力量去限制压制人民的各种意见,将会妨碍社会的进步。”
 
可以说,没有独立的思想, 就不可能有独立的人格。

思想自由是这么的重要。 那么,它从哪里来,里面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我以前从没有好好地想过, 觉得这不是个问题。 思想自由,无非就是思想不受限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可是稍微再深想下去,又觉得这个自由有点不着边际。现在是网络时代了,微信微博让每个人有平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可那就等于自由了吗?
 
直到去年的一天,那时女儿还在上2年级,放学回家后问我,妈妈,你知道什么是 Critical Thinking 吗?
 
我大吃一惊。在国内读到大学毕业,都没有人提过这个概念。 只是来加拿大后读研时听说过,知道大概意思,不深懂。
 
于是,我让她给我讲讲,想知道这样一个我以为至少是大学生的知识点,小学老师是如何教的。
 
女儿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这是我根据记忆总结的:
 
Always ask questions to yourself when reading a book: 
   -- what is the claim of the book? And  
   -- Is it true, partly true, or false?   
      1.Is the reasoning sound and logic?
      2.Any wrong assumptions?
      3.Understand Author's background (e.g any personal bias?)
 
我问她懂不懂什么是bias, 她很干脆地说有人对黑人有bias,觉得黑人都是坏人。还说“我就对黑人没有bias, 我们班上Jessica不就是黑人吗,我觉得她挺好的,我喜欢和她一起玩儿。”  
 
她还特别提到,有的claim不一定全对,只是一部分是对的。
 
我一边听一边倒吸凉气,看来我这个妈妈有点儿跟不上女儿的知识成长了。当天晚上,孩子们入睡后,我开始补课。一路学习,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走到了一扇大门的前面,这便是,思想自由 -- 西方民主法治的重要基石之一。
 
让我说说我所学到的,和由此的感受。
 
Critical Thinking, 中文的翻译多为“批判性思维”。 但是已有学者认为这个翻译不确切,因为它的目的
不是驳倒什么、否定什么,而是一种“保持怀疑”的科学精神来慎重地接受论题。 
 
一九七零年代,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在一项美国生活人文研究报告中强
调:教育部应该把 Critical thinking 作为个人基本能力之一。二十年后,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一九九
四签署「美国教育法案」中,正式将 Critical thinking 列入全国性的教学目标。提出优先培养学生
的共通能力,即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及创造力。
 
Critical Thinking 在西方教育体系里是这么的被重视,它的内涵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就是理性,独立的思考,对自己负责地接受信息和观点。
 
具体的做法是:
 
1.你不能被动的接受书里的观点和知识,还要看作者是怎么思考、分析、论证这些观点的。如果这些
  方面有问题,你可以延迟接受甚至拒绝接受。
 
2.不盲从于权威和传统。比如,请把老师认为是探讨的同仁,而不是掌握了正确答案高高在上的权威。
 
3.重视逻辑推理,讲究实物证据。不要让感情左右理智。 
 
 
以下的思想方式是与Critical Thinking 背道而驰的:
 
不探索究竟,不尊重事实,懒惰,有意忽视,人云亦云。
 
 
看来,思想自由不是简单从字面上理解的,让思想天马行空,不受约束, 更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它是让思想在理性的轨道上畅通无阻地前行。是的,理性,没有这个约束,思想的自由就是一句空谈。
 
我曾疑惑,让7,8岁的小朋友来运用Critical Thinking是不是早了点,因为他们的阅历还很浅。 后来觉得,从小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确实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至于他们能做到多少倒是次要的。这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敢于检验和惯挑战他人的观点,在这种推敲和分析的过程中,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增长。第二,习惯于自己的观点被别人审度甚至推翻,从而建立一种比较开放的健康的科学的心态。
 
很清楚地,女儿的学校把Critical Thinking 作为个人基本能力之一来培养。在后面的各种教学中我都可以看到它被推行的努力。
 
不禁感叹。自己从来没有受到这样的教育,虽然现在学习了,可是。。。很晚了。那几条反面的
错误的思想方式我几乎都占了。 我们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完全是被动的接受和灌输,要做好孩子,要听老师的话。很多东西,尤其是文科的,都是死记硬背下来的,不要说质疑了, 就是和标准答案有些出入都要被扣分。在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里,谁还有心思去想别的。 久而久之,我觉得自己的思想陷入了一种停滞状态,完全可以用上面那个词: 懒惰。对很多事情,虽然不一定傻到不假思索的全部相信,但是也就停留在半信半疑的水平上,并不会去深究。
 
缺乏理性的,独立的思考能力。
 
关于理性,已故作家王晓波的一篇文章《积极的结论》,有这么一段描述 :有一天,我父亲对我姥姥说,一亩地里能打三十万斤粮食。 我姥姥是一位没受过教育的农村老太太,跳着小脚叫起来 "杀了俺俺也不信!”当时所有人,包括我,都觉得我姥姥觉悟太低,不明事理。 时隔多年后发现,像我姥姥当年的态度,就叫做有理性。 它的关键是,凡不可信的东西就不信。 可惜这一点有时候不容易做到,因为会导致悲观和消极。
 
可见保持理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某类的教育可以让人的理性悄悄地退化。我们已经习惯了不去思考只是接受,被权威的东西所左右。连一些很明显可笑的说法都跟从。唉,受这种教育还真不如没文化。
 
要保持理性有时候也需要勇气。经济学家顾准先生,在五六十年代中国政府大搞计划经济的时代,坚决的提出: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 为了坚持这一观点,他这样一位才华横溢,见解过人的学者,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只可惜,我们民族这样的人太少了,太少了。他们的声音太容易的就被淹没了,淹没在多数人唯唯诺诺的随声附和里。 一个多数人没有理性思维独立思想的民族,这就是我们吗?
 
 在加拿大,经常可以听到从中国移民来的年轻的爸爸妈妈抱怨,这里的学校什么都不教。我深深为此叹息。为什么总是把知识本身看的那么重要,以至于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东西?
 
我看到现在国内的孩子们还不如我们那时候,他们简直像一群小鸟一样,被强化的喂食,要飞快的不停的吃着各种撒在地上的很有营养的东西,他们攀比谁吃的更胖,谁更精明更会抢,可是,他们的翅膀是软弱的,没人教他们去飞翔,也根本用不着去飞,食物都是喂到嘴边的。 他们没有飞翔的视野,也永远体会不了飞翔的乐趣。
 
我们小时候是被关在笼子里,出不去外面的世界,有没有翅膀都一样。现在,基本上没有笼子了,照样不会飞起来。 这是很可悲的。
 
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这里的学校培养的是社会的公民,他们教育的重心在于人格的培养,知识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媒介或者说是载体。 要知道,知识的学习是没有尽头的,而人格的塑造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非常关键的。 
 
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 这些东西的丧失,就是奴性的产生的起点。 我想在下一节里说说这个话题,《奴性与权威》。
 
 
另: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
 
Critical Thinking 重视逻辑推理,讲究理性。它在两个点上讲的很具体。
 
1. Critical thinker can handle uncertainty/ambiguiase。 如前面提到的,要面对有很多论题可能
是partly true的现实。 毕竟,完美无缺的事物这个世上很少。
 
2. Critial thinker should avoid black and white thinking (非黑即白). 如果两个方面不是完全对
立(mutual exclusive), black-white-thinking 就会得出荒谬的结论。比如:
 
如果A和B并不完全对立,非黑即白会推导出:
 
如果你喜欢A, 那么你一定反对B。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几乎笑出声来,因为在文学城里我看新闻时也花很多时间去看评论,有时评论比文章本身更精彩更好看。可是很多时候我也看到了一些比较,嗯, 怎么说呢,让你很无奈的辩论。这些评论或多或少犯了以上的逻辑错误。比如,一说日本哪里做得比较好,可能有人跳出来骂你不爱国。你若说西方有哪些制度值得中国学习,会有人举出一些他们做得不好的例子来反驳。
 
相信很多的朋友会和我有同感。 城里应该是言论比较自由的地方吧。 可是有时候也陷入乌烟瘴气的困境。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允许别人讲话。如果真正的辩论起来,也要真刀真枪,以理服人。

民主,其实离我们每个人并不遥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