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过醒透的博客

心头洞明,抱朴守拙,以和为贵,知足常乐
个人资料
云过醒透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可终身与倶者 唯砚而已

(2014-10-01 18:38:44) 下一个
  砚,俗称砚台,与笔、墨、纸并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砚虽然在“笔墨纸砚”的排次中位居殿军,但从某一方面来说,砚,集书法、绘画、雕刻诸艺术为一体,以特有的色调和造型,加之浑然天工的巧琢,以其庄重与风雅,成为“四宝”之首。所谓“四宝”砚为首,这也是由于它质地坚实,能传之百代的缘故。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
  文人学子在案头陈放一砚,在书写作画时一边慢慢地研磨,细品墨行于砚上的乐趣,一面细细地舔笔,玩味笔贴于砚面的细润,似乎可以得到无限的创作灵感。亦有并非为追求笔墨运行之甘苦,而只追求砚石发墨的滋味者,执墨悬腕于砚上,其乐陶陶。而或邀集挚友,取来清水一盆,将砚沉没其中,品评赏析砚石天然成趣的纹理,其乐何然。
  砚的历史由来
  历朝砚台,以其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质地,不同的种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一部丰富多彩的中国砚史。砚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的,又称研。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始以粗见雏形。东汉以后,才抛开研石,自成一体,并颇为流行,魏晋南北朝,瓷业渐兴发展,出现了瓷砚。隋唐时期,制砚的工艺有相应的发展。唐代出现了中国四大名砚:即来自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河南洛阳的澄泥砚等等。宋代则已普遍使用,宋元时期的砚形基本为唐代砚形的延续和演变,总的趋势以实用为主。明、清两代品种繁多,成为一种工艺美术品的重要历史阶段。
  砚与文化、书画的关
  中国画以墨为主,色彩为辅。墨通过砚磨出汁才能书画。质地好的砚磨出来的墨效果突出,细腻光亮,如色一样变化无穷。古人云“墨分五色”,由此而来,因此作画时以墨代色,体现了中国画的特点。
  画家作画之前,先需研墨。研墨要有耐心,按顺时针方向,墨锭保持垂直、移动平正,重按缓磨,用力均匀,疾徐有节,忌急于求成。整个研磨过程,就是一个书画的运思过程。古人有云:“非人磨墨墨磨人。”
  历史上的大写意画家梁楷、徐青藤、八大山人和扬州八怪等都注重研墨的过程,更重视使用好砚。
  文人以文为业,以笔墨为生涯,故又常把砚石比做笔耕之地,称为砚田。一方砚,天下多少文章书画从此而出。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说:“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取索,可终身与倶者,唯砚而已。”砚不仅为文人书画喜用,而且也反映出文人雅逸文化内心追求,使访砚、藏砚、赏砚、刻砚,成为文人相会的一种风气。宋代文人视砚为“文玩”。文人从对砚的文玩,意味着摆脱了对效率的考虑、对功利的追求和对名誉的计较,使藏砚表现出文人的学识,赏砚凝聚着文人的高雅。所以,砚呈现的是一种文人的胸襟。
  砚与历史名人的渊源
  中国历代政府、官员及文人墨客对砚颇为重视。早在南唐、北宋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称赞“龙尾砚为天下冠”。宋代龙尾砚被列为朝廷贡品,文坛大家欧阳修、苏轼、苏辙、黄庭坚、蔡襄都曾为龙尾砚撰文、填词、写诗,更使其声名远播,身价百倍。苏轼赞龙尾砚“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彀理,金声而玉德”,还即兴题咏《龙尾砚歌》;苏轼夸龙尾砚“声如铜,色如铁,性滑坚,善凝墨”;欧阳修称赞龙尾砚“世所罕有”;黄庭坚奉旨到龙尾山取砚,写下了名诗《砚山行》;书法家蔡襄将龙尾砚比做价值连城的和氏壁,赋诗赞叹:“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北宋末何蘧《春渚纪闻》记载宋徽宗召米芾写字,米芾看到皇帝桌上有名砚,一写完字,就抱上砚台跪请曰:“此砚经臣濡染,不可复以进御,取进止。”让皇帝把砚台赐给他,皇帝答应他,米芾舞蹈以谢,又恐皇上后悔,便急着把砚台抱回,连衣服都染黑了。
  即使在今天,当代著名画家刘海粟、吴作人、陈叔亮、李苦禅、李可染、李铎、程十发、黄永玉、启功都曾为名砚泼墨作画,挥毫题词。
  砚在当今的发展意义
  走过中华数千年文明,提到中国的书画艺术就离不开砚,论到中国的文化亦离不开砚。今天,科技飞速发展,已到普及钢笔、墨汁的时代里,砚仍为大多数书画爱好者所熟悉,为鉴赏收藏家所珍爱。经过漫长历史的浸洗,砚台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砚的实用性,完全被艺术性、欣赏性、陈设性所取代,达到材美工巧的追求境界。我们对砚的态度,更成为了对中华文化的一个载体和符号的思考和追溯。因为一方砚台之上,表现出的是文人对自身心灵的固守,儒家的“仕”与道家的“隐”,契合于一砚,炼就文人容纳万物的胸怀。

图源自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