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al Health

“Let food be thy medicine and medicine be thy food.”
正文

哈佛学者隐瞒了糖的危害

(2018-01-09 19:18:17) 下一个

阴谋论永远都有市场,但阴谋论有时就是事实。

这是一段尘封了 50 年的秘密对话。

We are well aware of your particular interest, and will cover this as well as we can.
我们非常看重你的意见,并且我们将尽可能满足。

Let me assure you this is quite what we had in mind, and we look forward to its appearance in print.
我非常确定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并且非常期待这些内容尽快交付刊印。

第一句话来自于当时哈佛大学著名的营养学教授 Dr.Hegsted,而第二句话来自于制糖业的高管 John Hickson。

显然,哈佛学者写了一篇制糖业高管想要的「软文」。而这篇「软文」刊登在顶级医学杂志 NEJM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以至于把心血管疾病防治的膳食建议带偏了数十年。相关的丑闻直至 2016 年才被 JAMA Internal Medicine 杂志所披露。

但造成的潜在健康危害,已经无法估量。

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让我们回到 50 年前,文章开头那段话开始的那个年代。

如何用金钱「洗白」危机

美国是所有发达国家中,饮食最不健康的。

高糖、高脂、高热量是其饮食特色。这也导致了其肥胖、冠心病、糖尿病的高发。上世纪中叶起,对健康的关注,相关医学知识的普及,使得这类产品的销售受到了很大影响。

然而,到了 80 年代,很少再有科学家认为糖类添加是冠心病的一大诱因。在美国政府推出的第一版「1980 年美国膳食指南」中,减少全脂、饱和脂肪和膳食胆固醇的摄入以预防心血管类疾病,但并未提及糖添加是冠心病的诱因。那么,这几十年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了维持庞大的糖工业帝国的市场销售,从上个世纪 60 年代开始,由糖工业巨头组织的美国糖业协会就利用自己的「金钱」影响力,不断对整个营养学专家进行渗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让顶级营养学专家,在顶级杂志上刊登「糖无害」的观点。

他们找到了哈佛医学院的几名教授,和医学领域最牛的 NEJM 。每名教授收到了相当于现在 5 万美元的商业贿赂,为此,他们在之后的几十年都为糖工业摇旗呐喊。

其中一位科学家是上文所说 Dr.Mark Hegsted,后来当上美国农业部营养部门负责人,并于 1977 年帮助起草联邦政府的第一版膳食指南。另外一位是哈佛大学营养学院院长 Fredrick J.Stare。

于是,在之后的几十年间,不管是学术文章,还是官方膳食指南,都没有指出糖的危害之处。人们认为吃糖最多也就是导致蛀牙。而脂肪才是导致冠心病等疾病的根源。

直到 2007 年,在美国 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听证会上,都没有任何糖与心脏病、糖尿病有关的警示。事实上,据最新的研究显示,糖除了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外,还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疾病密切相关。

50 年间,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糖而遭受疾病。仅在 2012 年度,美国就有 702,308 例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相关的死亡,其中证明有 10.8% 的冠心病死亡及 14.8% 的糖尿病死亡,与含糖饮料相关。

这几位教授已经过世,但真相在 2010 年才被发现,并在去年揭露发布。

他们也被永远钉在了学术的耻辱柱上。

糖到底有哪些危害

有逻辑的谎言太真,有时令人都不愿意怀疑。比如:「饱和脂肪酸的作用比糖更直接,可导致血胆固醇升高,从而增加冠心病的风险。」然而,事实不是如此。

有临床研究发现,当将饮食中的饱和脂肪酸以相同热量的糖替代后(蔗糖或果葡糖浆,含糖饮料常用添加物),发现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这些变化都与冠心病风险增加相关。换句话说,对比饱和脂肪酸,摄入同等热量的糖对血脂的影响更大。

一项纳入173,753 例人群的 Meta 分析探讨了含糖饮料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发现,每天多摄入 1 份含糖饮料(1 份=330 mL,一听饮料的含糖量),冠心病的风险就增加 16%,喝得越多,风险越高。

笔者曾见过 28 岁得心肌梗死的男孩,每天只喝「可乐」不喝水,熬夜打游戏,现从循证医学来看,真的一点不惊讶。

相反,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并不能降低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病死亡,也不降低冠心病的患病风险。

其他有关「糖」的知识

除了这些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的共识外,近几年来,还有多项研究从不同角度证明糖对人体的危害。

1. 即使是一瓶 600 mL 的含糖饮料也会造成损害

含糖饮料导致冠心病,这个是我们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经证实的。然而想不到的是,一瓶 600 mL 的含糖饮料也能搞出不少事情。

这是一项今年发表于心血管领域牛刊 ATVB 的研究。研究纳入健康的志愿者,平均年龄为 31 岁,每人发一瓶 600 mL 含糖饮料(含 72 g 糖,能量为 1,200 KJ)。 以纯净水为对照,结果发现,喝完 600 mL 含糖饮料后,志愿者的微血管功能及大血管内皮功能明显受损,而内在机制可能与血糖增高引起的氧化应激有关。

2. 要限制「坏糖」的摄入

虽然小如一瓶含糖饮料也具有杀伤力,但我们并不应该把所有糖类都拒于门外。糖类是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之一,应该均衡地摄入。

而真正需要限制摄入的是「添加糖」,即非食物本身含有的糖。世界卫生组织在 2014 年营养指南中建议,成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 5% 以下,即约 25~30 克/天。而这些添加的「坏糖」,主要来源于含糖饮料、零食及烹调时加入的白砂糖等等。

而说到糖的种类,这些添加的「坏糖」主要是蔗糖或果葡糖浆,而非葡萄糖,更不是淀粉、纤维素等多糖。大家如果有留意饮料的包装的话,大部分含糖饮料添加的就是白砂糖,而白砂糖 95% 以上的成分为蔗糖;少部分添加的是果葡糖浆,分解后产生果糖。

已有大量的研究发现,相对于葡萄糖或淀粉,蔗糖及果糖可诱导血脂升高、胰岛素抵抗、血小板功能障碍,最终导致肥胖、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生。而限制蔗糖及果糖的摄入,以上的异常可得到明显的逆转。

3. 各种饮料的含糖量差异很大


对于含糖饮料,除了最有名的「可乐」外,还有很多「披着羊皮」的成员,包括不限于果汁饮料、运动饮料、能量维他命饮料、冰茶、酸奶、凉茶、酸梅汤。

以 WHO 添加糖 25克/天 以内的标准,随便 1 瓶就可超标。

但也有比较健康的饮料,白开水,苏打水,以及各种无糖茶等。在中国常见饮料中,最健康的还是白开水。

说在最后的话

讲完整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我无话可说,几个哈佛教授就能影响整个世界健康走向 50 年,而当今,还有没有类似的行为呢?


来源:丁香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