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曹先生

5年前在新浪开博(同样的博客名字:北美曹先生),主要撰写北美教育、投资、文化、管理等方面的文章,借文会友,并希望能助人助己。现同时在文学城开博,希望能得到这里新朋友的关爱和支持!谢谢!欢迎来温哥华!
个人资料
正文

Halloween Day,满足孩子期待的心!

(2018-10-29 16:14:49) 下一个

每年10月最后的一天31日,是西方的Halloween Day(万圣节)。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也叫“鬼节”。万圣节这一天家家会吊起南瓜灯,并给上门的小孩子派发糖果,因此万圣节是孩子们最爱的节日之一。

据说,万圣节的由来是在公元前五百年时,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人们相信,亡魂会在10月31日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并在活人的身上找寻生灵,以获得再生的机会。人们担心鬼魂来夺取自己的生命,故当这一天到来时,会将所有灯光熄掉,使得鬼魂无法找寻到活人,人们还将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的样子来把鬼魂吓走。

随着时间的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变得含有喜庆的意味。因此现在象征万圣节的妖怪及图画,都变成了可爱又古灵精怪的模样,如南瓜妖怪、巫婆等。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在这一天都可以极尽所能地将自己妖魔鬼怪化,到了晚上孩子们会拎着南瓜灯的提篓,去挨家挨户地敲门讨糖,这些都让鬼节变得趣味多了。

西方有万圣节,中国也有鬼节。中国其实有三大冥节,但农历七月十五是最重要的鬼节。这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所以称为鬼节。这一天可以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在十字路口烧纸钱等,还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亮回家之路等等。

同样的节日,在东西方还是有很大的差异。西方这个节日的内涵已经不断演变了,人们只是借用鬼神来彼此搞笑放松,特别是让孩子们开心玩乐,同时邻里之间也可以相互走动,彼此打个招呼。但在中国,这个节日还没有什么演进,还是很传统或者带有点封建色彩的烧纸钱、摆香火等,因此节日味道就越来越淡了。

万圣节,也是我女儿最喜欢的一个节日。9年前,她从中国小学毕业来温哥华读书,过得第一个节日就是万圣节。我还清楚的记得,她和她的一位同学,各自提着小篮子,天一摸黑,她们就开始在街坊邻里扫街要糖了,一直到晚上9点多才回家。回来后还兴奋不已,一面给我们讲串门路上好多有趣的事,一面仔细数点讨回来了多少糖果。那年圣诞我们要回国去,所以她就从中包好一些糖果,准备带回去给她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她的快乐。

那以后,几乎每年万圣节她都出门要糖玩,一直到自己觉得不是小孩子了。第二年,我们搬到UBC来,这里的公寓多,不像原来所住的那个街区,那里独立屋多,适合孩子挨家挨户地串门。所以,万圣节那天,我一般会陪她买好“万圣服”,晚上再开车送她去以前那个街区,直到很晚再把她接回来,当然她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喜笑颜开。她妈妈就负责在家里给上门的孩子发糖。后来几年,我们还取笑她,说好在她长得有点小,还能冒充小孩子去讨糖呢。

3年前,女儿上大学了,我们一下子就觉得万圣节的乐趣少了很多,不过我们从派发糖果中也能找到另外一种乐趣的。UBC这里公寓多,我们住的是townhouse,相对比较方便孩子们过来敲门要糖的,所以这一天我们俩都一定要在家,不愿意辜负了路过我们家门口的孩子们。

我记得,有一年万圣节发糖,我俩总是让孩子们多拿走几块(孩子们一般都是自己从中挑一块的),后来发现糖果快不够了,我急忙开车去超市又买了一些回来。发糖时看到孩子带着笑容,说声谢谢离开,又看到他们的父母在不远处也开心地跟随着,我们自己也仿佛回到了童年,那种乐趣和女儿出门要糖的乐趣估计不分上下的。

万圣节,曾经带给我女儿很多的期待和快乐;她长大了,不会再出门要糖了,但还有很多孩子在这一天又带着同样的好奇和期待上门来了,所以我们还要守在家门口,满足他们小小的期待,让快乐传递下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