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天下

欢迎来此畅谈宗教信仰,百无禁忌。
个人资料
正文

美籍华人为何不太支持孩子学文科?

(2016-08-19 02:30:36) 下一个

紐約時報中文網·教育,IRENE HAN,2016年8月9日

作为一名出生在硅谷的华人,我总感到自己似乎应该学习理科。毕竟我家位于苹果和谷歌的大本营,我父母在九十年代为读工程专业研究生而移民美国。我从小在一个重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被统称为STEM)的环境中长大,因此一直着重学习数理科目。在初中时,我插进了一个数学快班。在高中开始前的那个夏天,我放弃了自己感兴趣的本地艺术工作室开设的版画课,提前自学了代数2和三角学。我周围的许多华人同学希望像他们的父母一样成为工程师。我也一直相信自己以后会在这个领域工作。

但在内心深处,我对数理化从没有特殊感情。相比之下,人文和艺术才是我的挚爱。我从六岁起就在本地的艺术工作室上课;我发觉自己对创意性写作抱有激情;我课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小说;除此以外我还在高中担任了学校文学杂志的编辑,暑假参加了写作工坊。在伴随我长大的理科环境和真正热爱的科目之间,我摇摆不定。

进入少年时代后,我便一直经历着这种挣扎。在身边的华裔同龄人和亲戚的口中,甚至有时在我的脑海中不停地重复着同一个看法:理解莎士比亚有那么重要吗?了解一个已经灭亡了的政党有什么用?在最近的一趟历史课上,一位同学打断老师:“如果我要当神经科医生,为什么要学习历史?”类似这样脱口而出的问题说明了一个疑惑:学习人文学科有什么用?在我看来,这些问题听上去有道理,实际上却带有些误导。

这当然不是仅存在于美籍华人身上的问题。当今的美国学生和整个社会似乎越来越忽视人文学科的益处。美国文理科学院一个名为“人文指标”(Humanities Indicators)的项目报告显示,2014年在本科修完核心人文专业的人数创1984年以来的新低。这个趋势让美国高等教育界在过去几年忧心忡忡。

但想到我们的文明和历史,这个问题就有点奇怪。众所周知,中华文明一贯重视教育。传统中国文化重视培养擅长琴棋书画的人才,而当今的中国海外移民已经偏离了这种传统。许多中国移民学习了数理化,于是他们也理所当然地鼓励自己的孩子学习STEM科目。根据负责为美国大学招生设计考试的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的调查,从1996年至2001年,有47%的亚太裔学生主修STEM科目,这个比例是白人、非洲裔和拉丁美裔学生的两倍还高。一份2011年美国人口统计局的研究显示,亚裔学生在与STEM相关的领域里“比例极高”。

今年早些时候,我的英文课布置阅读《哈泼斯杂志》(Harper’s)上一篇由马克·?斯罗卡(Mark Slouka)撰写的名为《去人性化》(Dehumanised)的文章。斯罗卡指出,美国“对艺术和人文扮演的重要公民职能地削弱……正将国民塑造成雇员,而非公民”。

这一切让我不禁疑惑:华人既然如此重视教育在职场中的作用,为什么有那么多华裔父母会忽视历史、艺术和文学的重要性?他们难道不懂得这些科目可以教给年轻人价值观与道德准则,得以让他们在社会中承担责任,做出智慧的选择,学会批判性思考,自由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吗?我想起了历史老师的一句话:“民主离灭亡总是只有一代人的距离。”在一个社会中,数百年历史的民主理想,比如言论与出版自由,稍有不慎就能被镇压,乃至灭亡。

在旧金山湾区长大过程中,我发现华裔家长虽然常常鼓励孩子把学习艺术当作爱好,但除非孩子真正在钢琴或戏剧方面有所成就,许多人仍然认为人文学科没有实际用途,找工作前景暗淡,工资微薄。我的一位华人同学就无法说服她的父母让她参加艺术夏令营。他们希望她考虑理科项目,认为这样更加实际。我还有一位华人朋友希望成为设计师。她在过去的一年中试图说服父母让她选择和艺术相关的职业。在她最近的一件艺术作品中,她试图表现华裔家长认为艺术行业徒劳无用、只能用来挣零花钱的偏见。她用硬纸板做了一个二胡的模型,并在上面贴满了一元钞票。

在课堂上,我注意到了中美文化的一些差异,比如大部分的中国学生都是恭敬地遵从老师的指导。

我的看法与上述偏见恰恰相反。我认为人文学科可以帮助培养批判性思维,而这种能力对于学习任何科目都至关重要。通过让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人文学科教会他们如何面临职场中的转折。威斯利安大学校长迈克尔·?罗斯(Michael Roth)将通识教育的这种功能解释为对整个人的培养,而非仅仅教会一个人工作所需的技能。《高等教育纪事报》(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曾刊登罗斯在2009年一篇纪念威斯利安大学人文中心的演讲。他在这篇名为《超越批判性思维》的演讲中提到:“人文科目会给予你的内心和脑海必要的元素,让你今后几十年在完成创造性和集中性工作时都受益无穷。”创造性思维可以应用于包括STEM在内的任何领域,对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Paypal的CEO彼得?·泰尔(Peter Thiel)、时代华纳的前CEO杰拉德?·莱文(Gerald Levin)和Flickr的前创始人之一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德(Stewart Butterfield)的经历都证明了这一点。《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杂志在2014年的一篇文章将包括他们在内的一组人命名为“九位学哲学出身的著名总裁”。

我自身的成长和成熟也来自于文科的学习。我的文学老师曾说过,人们直到在家门口看到磨难才学会同情。作为生活在发达国家的学生,尤其身处于像硅谷这样一个富裕的象牙塔环境中,我从未目睹过饥饿、战乱以及内乱。因为我没有经历过这些人间苦难,我便将人文学科当作一扇窗户,来透视我在现实中无法拥有也不想拥有的经历。

比方说,在名著《红字》(The Scarlett Letter)中,作者霍桑(Hawthorne)借他的主人公海斯特·?白兰(Hester Prynne)之口说出了一句肺腑真言:“她也拥有许多人一生的渴求,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经历一场深刻的悲痛,以此来升华她的人性,让她对他人的悲痛感同身受。”霍桑希望说明感情上的伤痛能够升华一个孩子的天性,让她体会他人的伤痛。读者们也能通过这样的情节感受培养自己与他人建立共鸣的能力。

于是我明白了文学在社会改变中固有的角色。斯托夫人(Harriet Beecher Stowe)的《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在废奴运动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雅各布·?里斯(Jacob Riis)的《另一半人怎样生活》(How the Other Half Lives)为城市穷人带来了社会变革;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的《女性的奥秘》(The Feminine Mystique)启发了现代女权运动。

近期,911恐怖袭击后美国通过的《爱国者法案》(USA Patriot Act)加强了政府监控权,许多美国人感到这是对他们受宪法保护的隐私权和言论自由权的侵害。美国人意识到,如果没有有教养的公民意识到自身自由受到的威胁,社会将会退化成乔治·奥维尔(George Orwell)在小说《1984》中所描述的反乌托邦国家。

高中二年级时,我为了自己的学术前途向一家大学咨询公司的华裔顾问寻求意见,他居然告诉我:如果你的数理化不差,为什么要学文科呢?

我是这样认为的:文科是培养有认知的公民必不可少的科目。它教会人们通过间接经历学会体会他人的情感,它培养的批判性思维在所有行业中都可以应用。只有通过接受领会人文学科所提供的一切,社会和个人才能真正强大。

 http://m.cn.nytimes.com/education-career/20160809/tc09irenehan-humanities/

http://www.qingdaoce.com/health/20160818/12739.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7)
评论
Angry小鸟 回复 悄悄话 中国人文化就是实用主义(物质金钱主义),只有挣钱最重要,别的都不重要,所以中国人倾向于选择易挣钱的专业。
Angry小鸟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人文和艺术是人的基本能力,这是人的情感及人性的基础,影响人对人及社会的理解,影响人的思考能力。

中国大陆的人最缺乏的就是这一点,中国的教育,尤其是最基本的人文学科:语文(也就是文学),历史,政治(哲学,中国没有真正的哲学课),全都被政治化了,这些科目没有让中国人学习真正的语文,历史,和政治,而是共产意识形态的洗脑和灌输。。
littlerabbit 回复 悄悄话 "Irene Han(韩琳)即将升入加州圣荷塞的林布鲁克高中四年级。
翻译:高雨莘"

原来是转帖,原文英翻中
留连 回复 悄悄话 众多评论似乎缺少思考。其实是理转文易,文入理难。大部文科生是智商偏低者。再者人文科学成就靠悟,需天赋。如玩钢琴,成郎朗者仅数人。并且文科成就者也可旬玩为主。近年经济萧条,大批失业者为从文业者既证明。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不开窍: 他是搞有关生化专利的律师,所以必须懂专业。如果没有STEM方面的知识,也许可以去做宪法、民法、刑法、移民法之类的律师吧。
茶mm 回复 悄悄话 转载请注明
十全老人 回复 悄悄话 "本科学历史,然后学法律的美国人比比皆是,同样可以跨入中产阶级行列。" 这是靠害人为生的中产阶级,跟本科学STEM,然后学法律的不可比。
---------------
不知所云。什么是害人为生?什么是靠害人为生的中产阶级?你是什么白莲花圣母。
Blue-Crab 回复 悄悄话 大妈,你抄袭太不要脸了!
Armweak 回复 悄悄话 俺不吐不快: 博主您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吗?

俺按照文章的题目,在网上搜索到以下的信息:
美籍華人為何不太支持孩子學文科?
時間:2016-08-09 20:42
紐約時報中文網·教育,IRENE HAN,2016年8月9日

您是IRENE HAN吗?

如果不是,请注明原作者名。尊重知识版权,能做的不只是批判遥远的山寨大国,每个人经常自摸屁股并揩干净,天朝就会快速文明起来。

白云青山 回复 悄悄话 这位老兄喜欢到处抄东西,本来转载文章也是件好事,可是不注明出处,就有盗名欺世之嫌。希望博主好自为之。

http://m.cn.nytimes.com/education-career/20160809/tc09irenehan-humanities/

http://www.qingdaoce.com/health/20160818/12739.html
三竹斋 回复 悄悄话 George Steiner 在 in Blue Beard's Castle 一書中 說 "humanities humanize" (人文學科讓人有人性)。人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同情心。 中國人的集體市儈化 - 或者說的不好聽一點, 非人性化 -- 恰恰表現在其對人文和人性的輕蔑。 美國高校過去幾十年去人文化 (dehumanization),和社會的非人性化息息相關。一切都是工具理性 (instrumental reason)。 文中那的 那個同学打断老师問:“如果我要当神经科医生,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如果我是他的老師, 我會請他去讀讀 哈佛大學的 stephen jay gould 的書, 看看一個一流的科學家的人文視野對其科學研究有多重要。
不开窍 回复 悄悄话 "本科学历史,然后学法律的美国人比比皆是,同样可以跨入中产阶级行列。" 这是靠害人为生的中产阶级,跟本科学STEM,然后学法律的不可比。
大号蚂蚁 回复 悄悄话 中国的文理比例是二八,美国是六四。因为文太虚,又何政治沾边,不是国人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心态能够承受的。而到美国的老留学生们,个个都是理科高手。文科由于语言文化原因,很难来美立足,何况由于政治原因,中国文科比美国更加落后许多。当父母的都是理工生,对文科的了解和支持程度自然大减。不了解而恐惧,不了解而无法支持,毕竟干哪行也得拼点爹不是。而且前面提到了,中国是文不足理过剩,表现在发展上也是硬件赶上来了,软件还没起步。美国在是相对理略不足,文稍过剩。所以引进的人才也已理工为主。亚裔二代,搞理工家有人和,外有需求的天时,生长的地利。又有几个愿意冒险去搞文。文在美国,搞好了,比理工出息得多,但是一般般也就是混小日子,比理工打工的明显不如。亚二代想在这上头混出来的确很难,文化种族性格人脉需求都有不利条件。所以也不能求全责备。还得一点点来。
十全老人 回复 悄悄话 美国父母同样有不支持儿女学文科的。我认识一美男,小时喜欢历史,想选为major,父母说,可以,但你自己交学费,如学科学,父母帮助交学费。后来他选生化,再学法律,从此跨入中产阶级的行列。
------------------
本科学历史,然后学法律的美国人比比皆是,同样可以跨入中产阶级行列。只能说,这对美国父母并不高明,而且愚昧。
cys254 回复 悄悄话 理工的职业和人文的素养并不矛盾。

这里提到“学文科”,“学理工科”。其实“学”有两个概念,一个是职业教育,学会谋生的一计之长。另一个是培养综合素质。这两者都需要,可以有不同的方向但并不矛盾。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美国父母同样有不支持儿女学文科的。我认识一美男,小时喜欢历史,想选为major,父母说,可以,但你自己交学费,如学科学,父母帮助交学费。后来他选生化,再学法律,从此跨入中产阶级的行列。
Californian 回复 悄悄话 原来多论多是二代华人,文笔真好。
十全老人 回复 悄悄话 谋生的手段多的是。上帝连一只鸟都不会饿死,何况个大活人?
十全老人 回复 悄悄话 白人父母在观念上或许也差不多,但实践中远比华人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
十全老人 回复 悄悄话 白人父母在观念上或许也差不多,但实践中远比华人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
blueflame 回复 悄悄话 确实人文谋生难一些。作者中文功夫了得!赞
十全老人 回复 悄悄话 第一代海外华人中很多人离富裕差得不远,但心态上还是穷人,或者手艺人心态。像博主这样的二代,对自己的孩子就可以放手让他去玩,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了。
ICMbian 回复 悄悄话 其实很简单,是因为理科谋生易,人文生存难。后者是富家子弟的游戏,绝大多数海外华人离富裕还差很远。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诚哉斯言。
Blue-Crab 回复 悄悄话 喜欢和天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没有天赋,学文科很难有所作为。学理工商,即使天资平平也能生活的很好。华裔顾问的建议很中肯委婉,你不一定有学文科的天赋。另外,爱国者法案是十五年以前通过的法案,用近期不妥。
茶mm 回复 悄悄话 你的汉语水平真高,佩服啊佩服。
但是提高人文素养并不等于要选择文学艺术作为职业。
就这一点上而言,白人父母也是一样的看法。
minime 回复 悄悄话 坚决同意“文科是培養有認知的公民必不可少的科目”。但是并不一定要以此为谋生的职业。
Zhen-Zhen 回复 悄悄话 每个人都应该最大化的追求你的爱好,但是还要保证能吃上饭.
登录后才可评论.